?

“五社聯動”背景下督導助推雙工聯動的實務研究

2022-07-06 13:56梅彩虹
客聯 2022年11期
關鍵詞:三社聯動志愿服務

梅彩虹

摘 要:我國志愿者有著較為長遠的發展歷史,但是社區志愿者在社區治理中還缺乏相關經驗,尤其是“五社聯動”還處于探索推廣階段,因此社區志愿者作為主體參與到社區治理中還面對著多重困境。這些困境是什么?如何擺脫這些困境,使社區志愿者更好地參與到社區治理中?這既是社區治理領域的一個重要議題,也是推動“五社聯動”模式發展的內在要求。本文以廣州市D社工站為例,以當前“社工和志愿者”雙工聯動中面臨的問題和困境為切入口,闡釋督導如何通過對社工及志愿者的支持和督導來助推雙工聯動的發展,從而實現協助社工用五社聯動的方式開展社區工作、協助志愿者更好地參與到基層社區治理的目的。

關鍵詞:五社聯動;三社聯動;雙工聯動;志愿服務;社會工作督導

一、雙工聯動的現狀

“五社聯動”是在“三社聯動”這一機制基礎上發展而來,從“三社” 到“五社”,主體增加了兩個方面內容:一是志愿者,二是社會慈善資源,這一變化實際上就是希望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和市場力量參與到社會治理中,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王忠平認為,“五社聯動”的提出對志愿服務的發展是一個很大的利好消息。社工將志愿者組織起來,有目標、有導向性地開展活動,通過“五社聯動”方式深入參與社會治理,可以發揮更大的價值,社會效果也會更好。從“三社聯動”到“五社聯動”,既反映了社會工作者作為專業力量在逐漸壯大且蓬勃發展,又對社會工作該如何引領和管理好志愿者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

從政策層面來說,五社聯動已經成為我國基層社區治理的主要模式,“五社聯動”模式的創新發展也實現了不同主體和不同角色在社區治理中的互補,能夠充分發揮不同專業和角色的作用和功能,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的成效。從近幾年我國各級政府陸續出臺的相關政策來看,社會工作與志愿服務的聯動在我國已經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和發展方向。

從實務層面來說,對志愿者的招募、培訓和激勵已經成為很多一線社工的日常工作內容之一。在西方社會,社工與志愿者的關系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初期的平等合作—分離發展—回歸合作的路徑。在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具有時代特色的“社工+志愿者”雙工聯動服務實踐凸顯出了專業內部和專業外部兩大困境,出現了“聯而不動”的現象。就中國社工發展滯后的地區而言,社志聯動仍處于受眾角色階段。志愿服務方式也較為傳統,目的性不強,多為一次性服務,現實效果較差,志愿者容易因為出現職業倦怠和各種負面情緒而流失較快,諸多問題都在制約著社工和志愿者之間的聯動發展。

二、雙工聯動中的督導案例—以廣州市D社工站為例

2022年上半年筆者曾在廣州市D社工站進行專業實習,筆者的日常工作內容就是協助家庭組的社工做好社區內親子志愿者隊伍的招募、培訓和管理。以下兩個案例均發生在筆者實習期間:

案例一:針對職業倦怠期的志愿者的督導

志愿者張姐是D社工站所負責的社區內的一位40歲左右的全職媽媽,也是該社工站的親子志愿服務隊的隊長。2022年5月初,張姐多次在參加志愿服務時候遲到,并且好幾次志愿服務的進度都嚴重滯后了。社工將該情況反饋給督導后,督導抽時間請張姐到公園邊散步邊聊天,了解到張姐的家里最近發生了一些變動,張姐的公婆從廣州回老家了,因此照顧2個孩子的任務落在了張姐一個人身上,并且最近張姐的孩子生病了,所以她已經連續很多天沒有休息好了。與此同時,張姐也表示自己加入D社工站的志愿服務隊已經兩年多了,但是做的志愿服務內容多數都是為社工們做活動現場協助和例如垃圾分類這種政策宣傳,自己現在越來越感覺這些服務內容重復、枯燥且毫無價值。

在了解到志愿者張姐的問題和需求后,督導問張姐:“我可以幫你什么忙呢?”經過討論,二者達成一致,志愿者張姐暫時離開志愿者崗位半個月,好去照顧孩子和她自己,等張姐回來后再重新為其協調轉崗到其他志愿服務崗位。此外,督導還為張姐提供了一些自我照顧的建議,比如放松的技巧,還鼓勵張姐在有需要時隨時給她打電話。張姐承諾半個月后會給督導打電話,告知其是否可以回來繼續工作,或者還需要更多的休息。經過這番交談,志愿者張姐表示督導為其消除了一些職業倦怠感。督導也感謝張姐的坦誠,并告訴她有壓力和職業倦怠是正常的,并鼓勵張姐繼續保持這種溝通方式。

案例分析

在雙工聯動中,如果處于職業倦怠期的志愿者們沒有得到及時的督導,就會導致志愿者的流失。志愿者督導是督導對于志愿者在服務進度、效率和效果方面的了解和指導,是督導為志愿者提供的專業支持和輔導。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督導,志愿者和督導一起回顧在服務中取得的成績和面臨的問題,并考慮之后的服務方式和內容是否需要調整。志愿者和社工一樣,都會出現職業倦怠,通過督導的專業介入,一方面可以幫助志愿者早日消除職業倦怠,積極調整狀態,繼續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下一個階段的服務中;另一方面可以幫助進行志愿者管理的社工人員及時發現其在分工或其他管理上的問題,促使其做出相應的調整,協助社工做好志愿者的管理工作,降低招募來的志愿者的流失率。

案例二:志愿者的負面情緒管理

志愿者小王是D社工站親子志愿服務隊的一員,加入該志愿服務隊已經有半年的時間。2022年2月份小王曾多次在D社工站組織的新志愿者培訓活動現場擔任志愿者,負責活動現場的簽到指引、秩序維護和現場攝影。在一次活動結束的時候,社工站的一位工作人員對小王拍攝的照片提出了強烈質疑,認為照片的風格不符合需求。小王認為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和尊重,十分生氣。她決定離開D社工站的志愿服務隊,并且表示自己以后再也不參與D社工站發布的任何志愿活動,還準備告訴家長群里的家長們也不要再去D社工站做志愿服務、浪費自己的時間。得知志愿者小王的事情后,督導和她做了一次促膝長談。督導首先感謝了小王D社工站的支持,肯定了她以往的付出,也代表組織檢討了溝通方面的不及時;其次,她表示對小王的心情的充分理解,重申了社工站的理念和小王做志愿服務的初衷的共同之處,建議如果小王認為離開是最好的方式的話,至少可以把過去的不愉快逐漸放下,向前看,保持積極的心態;最后,督導還表示組織愿意為小王提供必要的支持,歡迎她隨時回來坐坐,并提前感謝她能繼續支持社工站的工作。小王為督導的真誠所打動,意識到是自己反應過于激烈了,隨后她表示會繼續支持社工站的工作。

案例分析

在雙工聯動中,志愿者團隊內部的沖突或志愿者與社工之間的沖突都是不可避免的。督導及時發現了志愿者小王的負面情緒,并通過幫助其進行負面情緒的疏導,成功地為社工站化解了一場潛在的聲譽危機。督導用自己的真誠取得了志愿者的理解,消除了志愿者小王的負面情緒,使得志愿者無需帶著不愉快的心情離開自己曾經付出熱情的志愿者崗位和社工站,而社工站也多了一位正面的形象大使,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三、社會工作督導介入雙工聯動的必要性

一方面,從目前雙工聯動的現狀來看,對于社工機構而言,普遍存在志愿者招募困難、且招募到的志愿者留存率低、提供的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通過有效地動員和管理志愿者是緩解人力資源現狀不足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對志愿者進行科學管理。社工對志愿者的管理并不僅僅是監督志愿者定時定量完成任務那么簡單,它還包含協調、督導、支持、培訓、激勵、風險管理和評估等一系列管理任務,這一過程需要有社會工作督導的介入。

另一方面,志愿者作為較為特殊的人力資源,并不能直接簡單套用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相較于企業對員工的管理,社工對志愿者的管理更多的是一種合作和引領,更加強調對志愿者的支持和人文關懷。對志愿者的管理不善不僅使得社工機構難以吸引高素質的志愿者,而且也會導致對社會資源的浪費。社會工作督導的介入,可以協助社工對志愿者進行科學管理,從而促進雙工聯動的發展,實現協助社工用五社聯動的方式開展社區工作的目的。

四、社會工作督導在雙工聯動中的作用

譚建光認為,志愿服務督導評估機制的逐步建立是我國志愿服務發展十大趨勢之一。要促進志愿服務專業化、提高志愿服務社會效益,志愿服務的專業督導與專業評估,是重要途徑。社會工作督導具有三種類型的功能,分別是行政性功能、教育性功能和支持性功能。從微觀、中觀、宏觀不同維度來看,社會工作督導發揮的功能隨著扮演的角色而變化。

從微觀層面來看,督導在雙工聯動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對一線社工和對志愿者兩個維度。對于社工而言,一線社工多數不具備管理知識,督導可以為其進行管理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對于志愿者而言,在雙工聯動的前期,督導可以對其進行入職輔導,在雙工聯動的中期,對于出現職業倦怠的志愿者,提供個別化督導,重新激活志愿者的服務意愿。督導可以根據不同志愿者倦怠的原因,為其提供針對性的督導和支持服務,幫助志愿者們重新審視志愿服務工作、回歸初心、重新燃起對志愿服務的熱情,從而重新激活志愿者的服務意愿。在雙工聯動的后期,針對離職時帶有負面情緒的志愿者,督導可以對其進行負面情緒的疏導。

從中觀層面來看,督導在雙工聯動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對社工機構和社區兩個維度。對于社工機構而言,通過對志愿者和社工的督導,可以幫助社工機構充分利用好這兩類不同的人力資源。對于社區而言,社會工作督導通過促進雙工聯動使得社區內部的資源得到充分開發和利用,促進了“五社聯動”在社區內的落地和執行。同時督導通過對志愿者的培訓,使得社區內居民獲得了更高質量的志愿服務、得到了更好的服務體驗。

從宏觀層面來看,對于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行業而言,社會工作督導協助二者的聯動,既符合了當下“五社聯動”的要求,又促進了二者的本土化和專業化的發展。社會工作督導通過助推雙工聯動的發展,從而實現協助社工用五社聯動的方式開展社區工作的目的,促進社會工作機構發展、社會工作行政本土化和充分發揮志愿者作用、彰顯志愿服務精神的良性循環。

五、雙工聯動中的督導流程

(一)發現督導需求

在雙工聯動的過程中,督導支持應貫穿于志愿者和社工聯動的全過程。督導需要在不影響二者工作的前提下,時刻觀察其工作狀態,主動發現二者的督導需求。以志愿者為例,一般出現以下情況就有必要考慮該對其提供督導服務了:一、志愿者無故遲到或缺席;二、志愿者與社工、服務對象或其他志愿者的沖突變多;三、志愿者在服務中的出錯率增加;四、志愿者行為異常,例如平時積極提建議的志愿者突然變得沉默寡言。

(二)制定督導方案

首先要根據社工機構的人員、資金配置,確定能夠為志愿者和社工提供的支持和督導的范圍、方式和負責人。其次,要明確為二者提供支持和督導的主體,需要制定一個督導或者資深社工擔任督導角色,在社工和志愿者遇到困難時可以向其求助。最后,要結合志愿服務活動持續的時間和志愿者或社工的督導需求,來提前制定針對性的督導方案,內容應涵蓋行政類支持、心理疏導類支持、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類支持等多個方面。

(三)明確督導形式

督導和支持并不一定全都是正式的和定期的,它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和臨時的。在愉悅且輕松的狀態下進行的督導可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因此督導可以嘗試從家常性的閑聊開場,幫助社工和志愿者消除正式的督導程序可能帶來的緊張和防范情緒。彭華民認為在志愿服務實施過程中,服務的情景復雜多樣,服務的對象是多元化的,同樣,志愿者來自不同的部門、文化和階層。社會工作者和專業督導在實際開展志愿服務督導活動時,特別是在遇到緊急問題時,不能過分強調某個督導方式,而應靈活使用督導的形式。常見的督導形式主要有個人面談、小組督導、集體討論、現場督導等四種,督導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四)執行督導計劃

在執行督導計劃前,督導需要使督導者本人和被督導的社工或志愿者雙方明確各自的任務和角色,了解被督導者的需求和期待并提前做好相關工作安排。在督導過程中,隨時觀察,及時發現被督導的社工或志愿者存在的問題,適時提供幫助,充當二者之間、二者與機構之間溝通的橋梁。對于被督導的社工或志愿者做得好的地方給予充分肯定,對其不足之處給予鼓勵,對其遭遇的困難給予關懷,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詢和輔導。

(五)評估督導效果

當督導工作結束后,還需要對督導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估,了解督導工作是否達成了預期的效果。一般可以結合以下幾個問題來進行評估:一是社工或志愿者出現的問題是否得到了解決?如果沒有解決,原因是什么?二是被督導的志愿者或社工有哪些收獲和改變,他們對于督導是否滿意以及有何建議。三是本次督導工作對于后續的督導工作有哪些可以值得借鑒的地方?

六、雙工聯動中的督導特點

雙工聯動中志愿者和社工的關系是一種合作式的伙伴關系,其提供的志愿服務是靈活且多樣的,因此對于社工或志愿者提供的支持和督導也需要因時、因地制宜。一般來說,在這個過程中督導需要具備以下特點:

(一)易得性

督導需要讓有需要的社工和志愿者非常容易獲得被督導的機會,優化其申請督導的流程和手續,并努力做到無障礙溝通、投訴和反饋。

(二)靈活性

督導需要針對被督導的社工或志愿者的性格和碰到的具體問題靈活采取相應的督導措施。例如,針對大學生志愿者、親子志愿者和老年志愿者的督導方式可能會完全不同。

(三)信任性

督導需要和被督導的社工及志愿者們建立平等且彼此信任的關系,共同分擔責任。居高臨下的溝通方式會讓被督導的社工及志愿者們產生距離感,不利于雙方的坦誠溝通,且容易引起誤會和沖突。走出辦公室,找一個輕松舒適的溝通環境,可能更利于讓被督導的社工及志愿者們放下顧慮、開誠布公地說出自己的真實需求和面臨的問題。

(四)自決性

為社工及志愿者們進行督導時,應該本著尊重本人意愿的原則,并注意保護被督導者的個人隱私。即使是一些有特殊狀況的志愿者,比如殘疾人,也不能僅靠個人主觀猜測她們會需要什么支持,而應該詢問且征求其本人的意見。

(五)鼓勵性

督導需要以鼓勵和尊重代替批評和責備,傾聽并尊重被督導的社工及志愿者們的意見??梢詮膬瀯菀暯浅霭l,發掘被督導的社工及志愿者身上的優點和潛能,引導其采用積極的心態去看待問題。

七、結語

近幾年,國內針對“五社聯動”“社工和志愿者”雙工聯動在不同層面面臨的問題與困境都有較為系統、全面、深刻的研究。而這些問題和困境恰恰與社會工作督導的內涵與功能相契合,彰顯了進行社會工作督導的必要性。因此可以通過發揮督導的支持性和教育性等角色功能,從困境和問題切入,嘗試解決當前“社工和志愿者”雙工聯動中面臨的問題和困境。社會工作督導通過對社工及志愿者的支持和督導來助推雙工聯動的發展,從而實現協助社工用五社聯動的方式開展社區工作、協助志愿者更好地參與到基層社區治理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譚建光.“十四五”時期中國志愿服務發展的十大趨勢[J].青年探索,2021(01):27-36.

[2]王勇. 推動“五社聯動”,志愿者大有可為[N]. 公益時報,2022-08-30(016).

[3]彭華民.論志愿服務的社會工作督導模式[J].中國青年研究,2010(04):31-35.

作者簡介:梅彩虹,華南理工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三社聯動志愿服務
項目制扶貧的出路齊齊哈爾市老年貧困戶養老問題的精準扶貧對策研究
“三社聯動”模式在我國社區管理的實踐及思考
探索蘇北特色農村社區的建設新路
高校融入“三社聯動”社區建設創新發展探析
服務型政府視域下優化“三社聯動”機制問題探討
新媒體時代的高校紅十字建設
基于協同發展理論的大學生志愿服務可持續化社會支持系統研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的大學生志愿服務
志愿服務與“互聯網+”結合模式探究
和諧社區建設的路徑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