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阻滯麻醉以及椎管內麻醉在高齡患者股骨頭置換術的效果對比

2022-07-07 17:56黃粟
智慧醫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椎管內麻醉并發癥

黃粟

摘要:目的探討高齡患者在股骨頭置換術中神經阻滯麻醉與椎管內麻醉的實施效果。方法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醫院接收的45例高齡股骨頭置換術患者,依據其麻醉方案分為研究組(23例)和對照組(22例)。對照組采用椎管內麻醉,研究組為神經阻滯麻醉,比較兩組臨床指標、麻醉起效與維持時間及麻醉后并發癥發生狀況。結果與對照組比研究組麻醉至手術時間、手術總時間及術后VAS評分均較低(P<0.05);與對照組比研究組神經阻滯起效時間較短,而維持時間較長(P<0.05);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結論在高齡患者股骨頭置換術中,采用神經阻滯麻醉的效果優于椎管內麻醉,其鎮痛效果較好,麻醉維持時間較長,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股骨頭置換術;神經阻滯麻醉;椎管內麻醉;并發癥

伴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機體的身體代謝逐漸延緩,加之飲食結構的轉變,使得老年人的胃腸吸收功能相應降低,鈣元素的攝入量減少,且其丟失情況增加,從而增加了骨的脆性,致使股骨頸骨骨折、股骨頭骨折及股骨粗隆間骨折等的發生率呈遞增趨勢,進而對老年患者生活質量水平的提升產生了不利影響[1-2]。為了縮短患者的臥床時間,加速其病情康復,股骨頭置換術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作為高齡患者而言,因合并慢性病、身體機能減退以及器官功能障礙等的影響,導致其手術期間的麻醉風險相應增加,進而對手術的順利實施產生了諸多不利影響[3]。目前,椎管內麻醉、神經阻滯麻醉等均是較常應用的麻醉方案,但不同麻醉方案的效果也存在一定差異。為了探討其具體的麻醉效果,本文對高齡股骨頭置換術患者分別采用椎管內麻醉與神經麻醉,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醫院接收的45例高齡股骨頭置換術患者,依據其麻醉方案分為研究組(23例)和對照組(22例)。研究組男15例,女8例,年齡70-90歲,平均(78.1±3.4)歲;體質指數19-33kg/m2,平均(23.4±1.7)kg/m2。研究組男13例,女9例,年齡72-92歲,平均(78.4±3.6)歲;體質指數20-35kg/m2,平均(23.7±1.6)kg/m2。兩組資料無差異(P>0.05),且研究經倫理委員會許可。

納入標準:(1)均接受股骨頭置換術治療;(2)年齡均≥70歲;(3)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術前伴下肢靜脈血栓及肺部感染;(2)伴手術禁忌癥;(3)存在冠心病及經冠脈支架植入;(4)部分資料缺失及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椎管內麻醉,取患者側臥位,在其L2-3點實施穿刺,之后在硬膜外針的引導下,置入腰麻針,待腦脊液出來后注入藥物,將1.5mL鹽酸羅哌卡因注入其中,為確保其麻醉效果可依據患者實際情況逐量增加。

1.2.2研究組采取神經阻滯麻醉,取患者側臥位,將其患側朝上,借助超聲引導在其髂嵴連線中點,在其脊柱外側4cm位置進針,將20mL濃度為0.5%的羅哌卡因對患者實行腰叢神經阻滯,將超聲探頭置于股骨大轉子和髂后上棘連線中點與髂后上嵴連線內側1/2的下緣位置,并將15mL的羅哌卡因在其骶叢神經周圍實施骶叢神經阻滯。

1.3觀察指標

1.3.1記錄比較兩組臨床指標,包含麻醉至手術開始時間、手術總時間及術后疼痛評分,其中術后疼痛評分可借助視覺疼痛模擬量表(VAS)進行判定,總分0-10分,分值越高其疼痛情況越嚴重。

1.3.2記錄比較兩組麻醉實施后的起效與維持時間。

1.3.3對兩組實施麻醉后的并發癥情況進行分析對比,包含下肢靜脈血栓、瞻望及肺部感染的出現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數據分析,計數進行x2(%)檢驗,計量進行t檢測()檢驗,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2結果

2.1臨床指標對比

與對照組比研究組麻醉至手術時間、手術總時間及術后VAS評分均較低(P<0.05),具體見表1。

2.2麻醉起效與維持時間對比

與對照組比研究組神經阻滯起效時間較短,而維持時間較長(P<0.05),具體見表2。

2.3麻醉后并發癥對比

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具體見表3。

3討論

臨床中,股骨頸、股骨頭以及股骨粗隆間骨折均是老年人較為普遍的一種疾病類型,而摔傷及交通事故等均是其主要的致傷因素[4]。目前,股骨頭置換術是對上述疾病進行治療的首選方案,該手術具備一定的微創性,患者術后臥床時間較短,術后恢復效果較好,從而得到了廣大患者及臨床工作者的青睞[5]。但是,作為高齡患者大多伴有多種慢性疾病,加之自身身體機能較差,從而增加了其麻醉實施的復雜性,若麻醉較淺,則極易導致患者在術中蘇醒,而麻醉較深,則會引發多種術后并發癥,因此,選取一種合理、有效且安全性較高的麻醉方案,對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及患者預后均具有關鍵性作用。

在以往的臨床手術中,椎管內麻醉的應用較為廣泛,該項麻醉方案主要是經穿刺將麻醉藥物注入患者椎管蛛網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進而得到對脊神經根進行阻滯的效果,從而對受脊神經根所支配的區域進行麻醉,其鎮痛效果相對較好[6]。但是,因大部分高齡患者均存在退行性脊柱病變,導致其椎管內麻醉穿刺的難度明顯增加,致使藥物極易擴散至其頭部,導致出現血流動力學紊亂,進而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不利影響[7]。近年來,伴隨麻醉學以臨床醫學的深入性發展,使得神經阻滯麻醉也得到了應用及發展,該方法具有安全可靠及操作簡單等特點。借助超聲引導的神經阻滯麻醉屬于一種區域性的麻醉,通過超聲能夠對各分支神經進行有效識別,以此達到提高阻滯成功率的目的[8-9]。此外,借助超聲引導還能夠合理調整針尖位置,且多點注射的方式更加有助于完全阻滯的順利實現,同時,還可實時監控藥物的擴散情況,以此獲得較為理想的麻醉效果。985CBDA8-00A5-4843-8FE1-1AF10C70B041

經本研究顯示:與對照組比,研究組麻醉至手術時間、手術總時間及術后VAS評分均較低;且研究組神經阻滯起效時間較短,而維持時間較長(P<0.05)。說明,對高齡股骨頭置換術患者采用神經阻滯麻醉,其效果優于椎管內麻醉,且其麻醉維持時間較長,利于患者接受。神經阻滯麻醉方案的有效實施,能夠加速患者血管擴張,改善機體微循環狀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椎管內麻醉相比,超聲神經阻滯麻醉的實施,能夠有效降低麻醉藥物的應用量,能夠有效維持麻醉期循環的穩定性,使得患者能夠自主呼吸,進而有效減少對患者呼吸的影響[10-11]。另外,借助超聲技術的有效輔助,還能夠使得機體神經組織的損傷情況得到有效減少甚至避免,進一步提升穿刺的成功率,降低術后并發癥,提高患者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12]。經本研究提示: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說明,將神經阻滯麻醉應用于高齡患者的股骨頭置換術中,其應用的安全性較高,利于患者預后。分析其原因為:實施神經阻滯麻醉,可使得局麻藥物的應用量減低,從而降低手術對機體所造成的創傷,炎性因子活化情況得到有效抑制,使得機體術后炎性反應情況減少;與此同時,還可進一步減輕對機體血流動力學所造成的影響,其鎮痛效果較好,促使患者能夠較為平穩的度過手術治療周期,加速其術后身體康復。在對高齡股骨頭置換術患者采取神經阻滯麻醉期間,通過結合神經共自身的特點,經神經刺激定位儀對患者的坐骨神經、腰叢神經進行精準定位,從而確保麻醉阻滯實施更加具備針對性,且不會對其他神經造成影響,術后并發癥情況較少,其實施的安全性也相對較高[13]。上述方案實施的具體原理為:借助穿刺定位的引導,實現了腰叢與坐骨神經阻滯相結合的方案,能夠有效減少甚至避免腰硬聯合麻醉對機體循環功能所造成的干擾,進一步提高阻滯的成功率[14]。另外,經神經阻滯麻醉后患者血壓驟降等不利情況的發生也明顯減少,尤其對于男性患者,其術后尿潴留的發生率也明顯降低,因此,對高齡患者采取股骨頭置換術治療期間,采用神經阻滯麻醉能夠獲得較好效果,麻醉起效時間較短,而麻醉持續時間較長,且應用的安全性較高,更加有利于患者接受,利于在高齡患者中廣泛應用[15]。但是,本研究受樣本選取例數及隨訪時間等多方面的限制,使得在結果判定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期還需通過增加病例數、開展多中心研究及延長樣本隨訪時間等方式,進一步證實其麻醉的有效性與可靠性,進而為高齡患者股骨頭置換術的有效實施提供準確參考。

綜上所述,在高齡患者股骨頭置換術中,采用神經阻滯麻醉的效果優于椎管內麻醉,其鎮痛效果較好,麻醉維持時間較長,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鄧干.超聲引導下股神經阻滯復合全身麻醉在老年全膝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J].山西醫藥雜志,2020,49(21):2939-2941.

[2]張燕.超聲聯合神經刺激儀引導下腰骶叢神經阻滯對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內釘手術患者麻醉效果及術后康復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21,50(10):1730-1732.

[3]陳彬,陳浩,胡彬,等.不同劑量輕比重丁哌卡因蛛網膜下腔麻醉在高齡患者髖關節骨折手術中的應用效果[J].廣西醫學,2020,42(5):577-580.

[4]劉宏飛,霍鵬偉.超聲引導下腰叢-坐骨神經阻滯與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膝關節置換術對比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20,49(8):947-950.

[5]Kasputyt G , ?Bukauskien R ,? Irvinskas E , et al. Effects of Combined and General Anesthesia on Cognitive Functions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Under CPB[J]. The Heart Surgery Forum, 2021, 24(4):E593-E597.

[6]單濤,韓流,葛德高,等.超聲引導下髖關節囊周圍神經阻滯聯合椎管內麻醉在老年患者全髖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21,37(5):458-461.

[7]余云蘭,黃莉莉,林加福,等.三種麻醉方式在高齡患者人工股骨頭置換術中的效果分析[J].創傷外科雜志,2021,23(6):465-467,471.

[8]郭剛,倪婧婧,汪永剛,等.超聲引導下腰椎椎旁神經阻滯聯合淺全身麻醉在高齡患者髖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效果[J].廣西醫學,2021,43(11):1301-1304.

[9]Tang A ,? Zhou S .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y-assisted radical gastrectomy with fast-track anesthesia[J].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 2021, 13(5):5174-5182.

[10]孫西龍,劉煥,羅佳佳,等.不同入路髂筋膜阻滯對髖關節骨折手術患者行椎管內麻醉體位擺放的鎮痛效應[J].山東醫藥,2021,61(22):77-79.

[11]Liu Y ,? He S ,? Zhou S . Effect of gener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 on circulation and stress respons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hysterectomy[J].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 2021, 13(5):5294-5300.

[12]唐巨.腰叢-坐骨神經阻滯及腰硬聯合麻醉在高齡病人股骨頭置換術中的麻醉效果分析[J].蚌埠醫學院學報,2020,45(1):64-66,70.

[13] K Gümüs. The Effects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Anxiety on the Quality of Recover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Surgery[J]. Journal of PeriAnesthesia Nursing, 2021, 36(2):174-178.

[14]李津,董紅啟,譚培培,等.右美托咪啶輔助腰叢-坐骨神經阻滯麻醉下行膝關節置換術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對認知功能影響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21,20(16):1768-1772.

[15]Howard L W ,? Demaerschalk B M ,? Chong B W , et al. Does General Anesthesia Compared With Conscious Sedation Result in Better Outcomes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 Undergoing Endovascular Therapy?[J]. The Neurologist, 2021, 26(2):47-51.985CBDA8-00A5-4843-8FE1-1AF10C70B041

猜你喜歡
椎管內麻醉并發癥
老年患者下肢手術椎管內麻醉不同方法的比較
椎管內麻醉下婦科開腹手術患者血流動力學及血糖變化研究
神經節苷脂治療椎管內麻醉后外周神經損傷的臨床分析
淺析美軍戰斗精神的致命并發癥
肥胖的流行病學現狀及相關并發癥的綜述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關節鏡聯合透明質酸鈉治療老年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
可吸收螺釘治療34例老年脛骨平臺骨折并發骨質疏松的效果及其對疼痛和并發癥的影響
骨科椎管內麻醉患者術前禁飲時間的研究
椎管內麻醉和全身麻醉對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恢復效果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