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視角下藥劑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

2022-07-07 00:45孫茜
智慧醫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藥劑學課程教學課程思政

孫茜

摘要:藥劑學課程的內容不僅包括抽象的理論知識體系,而且與實際生產和臨床需求密切相關。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與知識學習緊密結合,注重與案例教學的結合,避免死板說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在認知、情感、行為上的認同感。

關鍵詞:課程思政;藥劑學;課程教學

1 藥劑學課程思政改革及其意義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課程大多僅在大學一、二年級開展,而一些藥劑學等專業課程一般設置在大三年級,當他們在集中學習這些專業課知識時,一些學生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走過場,專業課才是學習的重點,思想政治課對未來的擇業就業或繼續深造都起不了什么作用。從教師層面來看,部分專業教師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太宏觀、空泛,對大學生只是起簡單的引導作用,對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和自身素質的提高起不了太大作用。因此,不管是從學生角度還是從教師角度,普遍存在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視度不高的問題。

大學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一批對社會有價值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對學生的培養,除了傳授基本的專業知識外,還應注重學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社會責任感、愛國情懷等綜合素質的提升。藥學類專業學生畢業進入社會,主要從事藥品研發、生產、檢驗、銷售及臨床藥學等相關工作,肩負著維護人民生命健康的使命和責任。作為藥學生,僅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遠遠不夠的,治病救人的前提,首先要有較高的職業道德和治病救人的使命,所以更應該恪守醫德,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在藥劑學專業課教學中有效實施課程思政,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醫學人文情懷,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高素質藥劑人才。

2 藥劑學教學中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融入

2.1 學生專業認識度的提升

當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興趣不匹配、未來就業方向不明確時,專業課教師有義務從專業課程學習的角度引導學生知曉本門課程學習的意義,該門課程中的某些知識解決了臨床上哪些棘手的問題或現象,而不僅僅是依賴輔導員的普及,使學生認識到救死扶傷過程中臨床醫生固然重要但藥學人員同樣重要,避免學生有“重醫輕藥”觀念。就藥劑學課程而言,如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硝酸甘油因其嚴重的肝臟“首過效應”,導致口服給藥療效差,通過學習可以改變給藥途徑,制備成舌下片以提高生物利用度;又如哮喘患者呼吸困難、最大氣流量的降低在深夜最重,凌晨睡醒時血壓和心率急劇升高,此時最易出現心臟病和局部缺血等一系列病理現象,利用藥劑學知識可以根據疾病發病的時間規律及治療藥物的時辰藥理學特性設計不同的給藥時間和劑量方案,進行“擇時治療”,在保證藥物療效的同時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順應性。此外,抗癌藥物紫杉醇疏水性強使得傳統紫杉醇注射液應用時需要聚氧乙烯蓖麻油和無水乙醇的混合液作為增溶劑,大量增溶劑的使用會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因此限制了紫杉醇的臨床應用。利用藥劑學新技術制備的紫杉醇白蛋白納米粒上市后,因既減輕了過敏反應又能增加病灶部位的藥物濃度而提高療效。

2.2 愛國情懷的植入

增加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利用“以真人實事立德,以真人實事明理”的教學方法將科學史、人物史嵌入教學內容。通過一個個學生看得見、看得明的人物簡介、歷史事實和重大成就,引導學生看得懂、看得真、立長志[7]。如屠呦呦開創性地從中藥青蒿中提取分離出青蒿素應用于瘧疾治療而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這是她幾十年如一日的執著堅守,在困難的情況下響應國家號召完成科技攻關,造福人類。另如學習乳劑章節時,讓國人引以為傲的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癌中藥———康萊特注射液,它是中國工程院李大鵬院士歷經千辛萬苦研制的,在研發過程中他不幸全身燒傷,在燒傷面積高達70%的情況下仍沒有放棄科研工作,成為我國第一個中藥靜脈乳劑的研制者。在新冠肺炎暴發期間,鐘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年過古稀仍奔波在抗疫一線,不辭勞苦、忘我投入,折射出科學家的家國情懷。

2.3 融入授課教案

教案是課時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的具體體現。將教學內容與課程思政案例資源庫中的案例進行深度融合,并寫入授課教案,以期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思政教育。教學過程中,將“2W(What, Why)+1H(How)”問題導向貫穿課堂教學始終,幫助學生借助這種問題模式不斷提問,不斷思考,逐漸培養科學思考習慣,進而形成科學思維。如藥劑書中列出了硝酸甘油緩釋片的制備處方和簡單制備方法。鑒于學生已學習完藥理學和部分藥物化學知識,首先引導學生回憶硝酸甘油的理化性質和臨床應用(What),補充介紹了硝酸甘油的理化性質(分子量、溶解性、揮發性等)和臨床應用(預防和治療心絞痛,治療心功能不全,控制急性發作)等內容,提出“硝酸甘油是否適合制備在成緩釋片”這一設問,讓學生給出理由(Why)。同時,根據書中處方,讓學生分析具體如何制備(How)和制備中應該注意什么事項(What)??紤]到學生已學習了普通劑型如注射劑、氣霧劑、片劑及一些基本理論等,進一步提出問題“治療心絞痛,控制急性發作時,硝酸甘油比較適合制成什么劑型(What)”,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由“學會”轉變成“學活”,培養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4 融入授課過程

將傳統“以教師教為主”的填鴨式教學變“學生學為主,教師導為主”的教學模式,并結合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進行線下線上混合式教學[5,6]。授課前通過問卷調研、課前測試等進行學情分析,課前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課中測試,把握學生學習掌握情況,調整課堂教學內容和進度;授課結束,讓學生進行課堂總結。借助信息化教學技術手段,向學生提前推送MOOC課、自制PPT課件和思考題等,將課上與課下有機聯系起來,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也有利于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促進師生交流與溝通。如講授生物藥物制劑章節時,提前將 “糖丸爺爺”顧方舟的感人視頻發送給同學,引導學生樹立愛崗敬業、創新精神、精益求精的職業意識。并提出“為什么需將液體脊髓灰質炎制成固體糖丸”的專業知識問題,同時在思政育人方面,提出“如果這是國家給我的任務,我能堅持多久?我是否敢像顧方舟老先生一樣率先以身試藥。繼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作為一名合格“藥學人”,應該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如何踐行核心價值觀。

2.5完善課程評價體系

采用“學生課堂評價+教師同行互評+督導”等多維評價模式了解課程建設效果,利用學習通、e會學等線上智能平臺進行數據分析,及時了解學生反饋,調整教學設計。同時,定期開展教師和學生座談會,及時有效地調整思政課程實施方案。

3 結語

藥劑學課堂教學中引入思政教育,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文化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這是高校深化課程改革的必要措施,也是培養學生職業道德、正確思想觀念形成的重要途徑。為此,教師根據藥劑學本科專業的教育中實踐經驗分析出專業人才培養的規律,在打好專業基礎的同時,提升職業素養,培養出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向下,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專業技術人員,是我們在改進教學方法中需要不斷探索的一個方向。

參考文獻:

[1]盧旭然,李朝霞,潘學強,李靜,賀蕊,吳莎,馬莉,王滿元,仇峰,龔慕辛.課程思政在中藥藥劑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J].中醫教育,2020,39(06):62-64.

[2]關延彬,賈永艷,劉改枝.“課程思政”在藥劑學課程教學中的改革探索[J].教育現代化,2020,7(52):167-169.

[3]佘振南.藥劑學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J].藥學教育,2020,36(03):16-19.

[4]倪敏,唐小巒.高職藥劑學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11):32-33.

[5]魯文慧,鄭飛,楊波,楊辛欣,張煒煜.“藥劑學”課程思政教學實踐研究[J].教育現代化,2020,7(39):124-127.

猜你喜歡
藥劑學課程教學課程思政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針對藥劑專業學生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
淺談基因藥學實驗技術在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在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職物流專業“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開發研究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藥劑學教學方法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