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事訓練傷中膝關節損傷的特點、原因及防治策略

2022-07-08 22:46張文
體育時空 2022年12期
關鍵詞:膝關節損傷預防

張文

中圖分類號:G804.5?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6-247-03

摘? 要? 隨著軍事訓練實戰化的不斷推進,軍事訓練傷成了制約廣大官兵軍事訓練成績的普遍問題。軍事訓練傷是我國現階段造成部隊非戰斗性減員,降低部隊戰斗力的重要因素,不僅影響基層官兵的身體健康,也降低了訓練質量。其類別主要包括骨骼、關節、軟組織等損傷,也包括過度勞累、低血糖、暈厥、貧血、血尿、蛋白尿、心理障礙等各系統疾病,而關節部位的發病率尤高,其中膝關節損傷高達29.5%。因此,本文通過分析軍事訓練中膝關節損傷的發病機制,闡述軍事體育訓練的防治策略,對部隊人員科學開展訓練工作,減少非戰斗性減員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軍事訓練傷? 膝關節損傷? 預防

一、前言

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訓練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及《部隊軍事訓練健康保護規定》負責起草的《軍事訓練傷診斷標準及防治原則》(簡稱《標準》),于2001年8月1日第一次在全軍開始執行[1]?!稑藴省访鞔_規定了軍事訓練傷的定義,軍事訓練傷是指在軍事訓練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急性或慢性肌肉或者關節功能性障礙及病理改變(簡稱“軍事訓練傷”)。軍事訓練傷的發生與訓練項目、訓練計劃、訓練環境、訓練者的自身條件以及技術動作有密切關系。造成軍事訓練傷的主要原因有:缺乏必要的訓練損傷知識;訓練前熱身活動不足或者訓練后拉伸不到位;身體素質差或技術錯誤;訓練量太大超過生理極限,身體機能或心理狀態不佳;訓練裝備及環境因素。軍事訓練傷是和平時期造成部隊非戰斗性減員、嚴重影響部隊戰斗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其類別主要包括骨骼、關節、軟組織等損傷,也包括過度勞累、低血糖、暈厥、貧血、血尿、蛋白尿、心理障礙等系統相關疾病,關節損傷占44.12%[2],其中膝關節損傷占29.5%[3]。膝關節是人體運動中較為復雜的下肢大關節,因其解剖結構和功能的特殊性,通常新入伍士兵發生軍事訓練傷的比例較高,在軍事訓練過程中,長跑、跳躍、“鴨步”、“蛙跳”、戰術基礎動作等均容易導致膝關節損傷。對膝關節保護意識不足或者損傷后治療不及時,輕則造成疼痛、關節腫脹,重則導致關節功能障礙、絞鎖。因此,提高官兵對軍事訓練傷的重視程度,科學組訓,做好自我防護以及康復訓練,對提高軍隊戰斗力有重要意義。

二、膝關節的解剖學特點及損傷表現

膝關節,由股骨內、脛骨、腓骨以及髕骨組成,是人體中結構最復雜且活動度較大的負重關節,屬于滑車關節,因此容易在運動中損傷[4]。在軍事訓練過程中,某些官兵由于防護意識不強、訓練前熱身不充分或訓練后拉伸不到位,均可能引起膝關節不同程度的損傷。常見的損傷類型有以下類型。

1.半月板損傷:半月板是位于組成膝關節的股骨髁與脛骨之間的由彈性軟骨構成的C形緩沖結構。當膝關節在屈曲或者外展位時,旋轉內外側半月板可隨股骨發生前后運動。當這種扭轉超出正常范圍時,極易發生半月板的撕裂,繼而引起關節腫脹和疼痛[5]。

2.脛骨結節骨骺炎:又稱“脛骨結節軟骨病”。一般是在髕腱的牽拉下發生急性或反復慢性損傷的結果,多發于青春發育期,主要表現為膝關節下方明顯腫痛,劇烈運動后痛感加重。對于新入伍士兵來說,大多年齡偏小,尚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脛骨骺與骨干還未完全結合,加上集訓期短、訓練強度大、內容密集,更容易發生脛骨結節骨骺炎。

3.膝關節滑膜炎:是一種非感染型炎癥,一般是指膝關節受到急性創傷和多種關節內損傷而引起的滑膜損傷或破裂。如果關節液不能正常生成和吸收,膝關節腔內就會產生積液。在日常訓練中各種損傷因素均可誘發滑膜液分泌,膝關節伸屈活動受限,髕骨上極內外側有局限性壓痛點,走路跛行,浮髕試驗陽性,如果早期治療不徹底,容易進展為慢性滑膜炎。

三、流行病學特點

(一)患病率

據相關文獻報道,軍事訓練致膝部損傷全年發生率10.0%,其中新兵占69.4%;骨關節損傷、軟組織損傷與創傷性炎癥分別占膝部訓練傷的45.9%、42.4%和11.8%;越野長跑、障礙及器械訓練是致傷的主要原因[6]。

(二)課目分布

根據官兵對影響膝部訓練傷課目反映結果來看,致傷訓練課目分布比例依次是長跑、短跑、障礙訓練、器械訓練、攀登訓練以及爬繩等其他訓練。

(三)易感因素

專項訓練是膝關節損傷的主要原因,有基礎疾病史、體能較差者更容易受傷。另外,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也和膝關節損傷密切相關,不恰當的訓練方法和訓練強度均可增加致傷風險。

四、臨床診斷標準

1.半月板損傷診斷標準:膝關節作為人體重要的承重關節,自身有很好的“緩沖墊片”,即位于股骨髁與脛骨之間的半月板。半月板,顧名思義,為半月形軟骨結構,分為內側半月板和外側半月板。半月板損傷多由扭轉外力引起,當小腿承重并外在半屈、外展位時,突然的扭轉極易導致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損傷會引起膝關節腫痛和活動受限。當破裂的部分半月板滑入關節之間,就會使關節活動發生機械障礙,導致關節交鎖、彈響。隨著時間延長,會進一步磨損膝關節軟骨,并誘發大腿肌肉萎縮。半月板損傷,患者大多有膝關節扭傷史,膝關節劇痛、腫脹、不敢活動,急性期過后關節不穩,關節絞鎖;重要體征是膝關節間隙壓痛,股四頭肌肉慢性萎縮,過度伸膝和屈膝試驗,以及回旋擠壓試驗陽性。

2.滑膜皺襞綜合征診斷標準:病史多有外傷史、勞損史,膝關節疼痛反復發作,不負重活動有彈響聲和關節摩擦感,膝關節周圍肌肉萎縮變松弛。體征主要包括:髕骨上方壓痛,內側壓痛較外側壓痛多見;隨膝關節活動時,可在髕骨內側緣摸到在股骨關節面上滑動的痛性條索;膝關節伸屈活動時,由外向內推動髕骨,可誘發疼痛或摩擦感,輕輕下壓髕骨可引起疼痛[7]。

3.脛骨結節骨骺炎診斷標準:脛骨結節骨骺炎又稱脛骨結節軟骨病,主要表現為膝關節下方明顯腫大、酸痛,特別是在進行劇烈運動之后,疼痛癥狀會明顯加重,甚至出現跛行。對于18歲左右的年輕戰士來說,這一年齡階段仍處于生長發育時期,脛骨骺尚未與骨干完全結合,骨骺在結合前主要由髕韌帶供血,髕韌帶附著于脛骨結節前方。在高強度或劇烈運動時,由于長期反復牽拉,容易發生髕韌帶及附近軟組織慢性勞損,從而引發局部骨質增生,引起脛骨結節腫大,造成供血不足,導致小腿關節出現局部腫痛、關節活動受限等癥狀。

4.膝關節滑膜炎診斷標準:膝關節滑膜炎是指膝關節受到急性創傷或慢性勞損時發生滑膜損傷或破裂,導致膝關節腔內積血或積液的一種非感染性炎癥反應疾患。膝關節是全身關節中滑膜最多的關節,滑膜分泌液體可以潤滑和滋養關節。在日常訓練中各種損傷因素都會刺激滑膜分泌液體,甚至使滑膜增生。膝關節滑膜炎同樣也是一種無菌性應激炎癥反應,在急性損傷時腫脹較為明顯,常合并其他損傷,浮髕試驗多為陽性,如早期治療不徹底,易進展為慢性滑膜炎。

五、軍事訓練致膝關節損傷發生原因

在軍事訓練過程中導致軍事訓練傷發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組訓計劃不科學、環境因素和官兵自身因素等。

(一)組訓計劃不科學

這是導致軍事訓練傷的首要因素之一,訓練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訓練計劃安排不合理,組訓期間急于求成這些都是誘發因素。比如,新兵連續跑步或跳躍類的動作不能過于集中,否則很容易造成膝關節負荷過重,輕者出現膝關節滑膜炎,重則發展為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二)環境因素

訓練場地以及訓練器材不標準,或者保障防護措施不到位,也是軍事訓練致膝關節損傷發生的重要原因。氣溫過高或者過低也會對訓練造成一定影響,尤其是在氣溫較低以及停訓時間較長的情況下,肌肉粘滯性大且韌性較差,膝關節活動度沒有完全打開,在這種情況下肌肉和膝關節更容易受傷。

(三)官兵自身因素

個人身體素質及心理因素也會影響訓練水平,緊張恐懼、爭強好勝、身體素質差等因素都會導致膝關節訓練傷,訓練時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訓練強度和訓練量,不考慮新兵的身體素質差異,不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很容易導致膝關節滑膜炎、過度勞損等傷情。

六、防治策略

為減少和預防軍事訓練對膝關節損傷的影響,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加強官兵預防軍事訓練致膝關節損傷和常見膝關節損傷應急處理措施相關知識教育

首先,平時應加強預防軍事訓練致膝關節損傷的宣傳教育工作,給官兵講清預防膝關節損傷的重要意義,提高官兵自我保護意識;其次,要讓官兵掌握常見膝關節損傷的處理措施以及應急處理辦法,只有這樣才能讓官兵對軍事訓練致膝關節損傷從思想上有重視,行動上有招法。

(二)訓前做好安全風險評估,解決潛在訓練危險

訓練前,作為指揮員要提前針對訓練課目特點進行安全風險評估,找出影響訓練安全的一切潛在因素,并盡可能解決,將危險扼殺在萌芽狀態。比如,訓練場地的選擇,在長跑時盡量選擇地勢比較平坦的路面,避免摔傷和長跑路面不平對膝蓋的震動引發的損傷。還有器械訓練時,提前檢查器械的穩定性、牢固性和訓練場地平整性。再比如,400米障礙訓練時根據每個障礙特點加強參訓人員伴隨保護或者定點保護力度,這些對預防膝關節損傷同樣具有重要作用。

(三)訓前做好熱身活動

要避免半月板損傷的發生,首先應做好訓練前的熱身準備工作。訓練前,指揮員應組織參訓人員進行慢跑、踢腿、深蹲和膝關節環繞等準備活動,對膝關節充分熱身,使基礎體溫增高,肌肉深層血液循環增加,肌肉的應激性和關節柔韌性加強。同時,針對膝關節薄弱部位要加強訓練,尤其是針對股四頭肌的力量訓練,使訓練中下肢肌肉更好地協同配合,從而增強膝關節穩定性,這對防止膝關節損傷也非常重要。

(四)訓中要科學施訓,勞逸結合

訓練過程中,應注意勞逸結合,科學施訓,盡量避免膝關節承重扭轉的訓練動作。當出現膝關節腫痛癥狀后,應立即停止訓練或減小訓練強度,及時對患處給予冷敷處理。切忌用力揉搓腫痛部位,如休息后疼痛無明顯好轉,應盡快到軍醫處確診。有條件的要進行膝關節核磁共振檢查,以排除半月板損傷。如果發生半月板損傷也不必驚慌,當前治療半月板損傷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輕度損傷者可口服鎮痛藥,結合局部理療和功能鍛煉,中、重度損傷者可通過關節鏡進行微創手術治療。另外,合理安排營養物質攝入有利于官兵訓練后的體力恢復,大強度訓練后應安排在進食1.5小時后,同時要在訓練期間保證官兵足夠的睡眠時間。

(五)訓后充分做好身體放松工作

訓練后做好放松工作對預防膝關節訓練傷同樣具有重要意義。事實上,放松運動就是運動之后的冷卻,它跟運動之前的預熱一樣不能忽視,這樣才能夠達到良好的運動功效。若是在做完針對膝關節的大強度運動之后馬上靜止不動,會讓膝關節周圍高度運轉的肌肉和神經得不到緩沖,激素水平和血壓得不到緩降的時間,這對人體的心腦血管和膝關節有很大的不利。而在做完運動之后對膝關節要進行適量的放松,能夠讓膝關節慢慢適應運動的停止,能夠保護身體的健康。其次,在運動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氣來供人體的代謝使用,人體也會在代謝的過程中產生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廢氣,跟隨呼吸排出到體外。此外,放松運動還能緩解官兵的精神壓力。人體在做完運動之后,就必須要慢慢的恢復到相對安靜的一個狀態,這樣才能夠慢慢的緩解鍛煉時心理的緊張感。從心理學上來看,在運動之后進行充分放松運動不但能夠幫助人體心理上的恢復,還能夠培養出積極的心態。

七、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部隊軍事訓練致膝關節損傷的防治應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加強官兵預防軍事訓練致膝關節損傷和常見膝關節損傷應急處理措施相關知識教育,掌握軍事訓練傷的預防措施以及應急處理辦法,訓前做好安全風險評估和充分的熱身活動。訓練時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科學施訓,勞逸結合。訓后要充分做好身體放松活動。多層次、全方位地將軍事訓練防護貫穿始終,有效減少膝關節損傷的發生,從而在保證官兵安全的基礎上提高部隊戰斗力。

參考文獻:

[1]黃昌林,張莉,薛剛.制定《軍事訓練傷診斷標準及防治原則》的說明[J].人民軍醫,2002(10):559-560.

[2]王汝武,劉洋.武警某部統訓試點新兵軍事訓練傷調查與防治[J].武警學,2018,29(06):571-574.

[3]王亞洲,郭義城,熊恒,等.基層部隊常見慢性軍事訓練傷及其防治[J].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8,39(08):514-518.

[4]段高營,羅炯,劉立,等.膝關節防護與康復中肌內效貼扎的生物力學作用及優勢[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8,22(31):5062-5068.

[5]段王棟,鄭杰.磁共振成像診斷膝關節損傷的臨床意義[J].山西醫藥雜志,2020,49(13):1664-1665.

[6]馮會成,黃迅悟,徐洪偉,等.入伍新訓中膝關節損傷的特點與防治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27):5288-5290+5294.

[7]張啟明.新式擒敵拳訓練不當致膝關節損傷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04(19):1982.

猜你喜歡
膝關節損傷預防
膝關節損傷的關節鏡手術治療
護理干預在關節鏡治療糖尿病患者膝關節損傷中的效果
膝關節損傷的調查分析
MRI診斷膝關節損傷的臨床價值
不同角度對等速運動膝關節屈/伸力矩比值影響的研究
淺談跑步運動中膝關節的損傷和預防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構建高校大學生網絡成癮“五重”預防體系
新形勢下預防校園暴力的策略研究
探討關節鏡手術治療膝關節損傷對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