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對國有資產經營管理的影響

2022-07-08 00:57王春梅
中國民商 2022年6期
關鍵詞:制度建設經營管理國有資產

王春梅

摘 要: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國有資產是非常重要的財富,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推動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物質保障。在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過程中,受制度、觀念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國有企業出現了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影響了企業的正常運營。對此,國有企業需要做好內部控制工作,以完善的內控制度為支撐,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性,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本文從內部控制的概念出發,分析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對于國有資產經營管理的影響,并提出了有效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國有資產;經營管理

市場經濟環境下,伴隨著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以及現代企業制度的構建,國有企業改革工作持續深入,企業想要更好地應對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實現長遠健康發展,必須切實做好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工作。但是就目前來看,很多企業都存在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問題,存在不少漏洞,也影響了國有資產作用的發揮。對此,國有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工作。

一、內部控制概述

內部控制簡單來講,是指單位為了實現預期的管理目標,通過制定和實施制度,落實程序等方式,針對經濟活動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防范與控制。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障自身資產的安全性、完整性及合法性,采取的內部控制相關的各種手段都存在一定的關聯。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內容大致包含了五個核心:一是內控環境,能夠將企業管理層對于內部控制的態度直觀反映出來,會對工作人員的觀念認識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也是內部控制制度得以實施的前提,內部控制環境會對企業的誠信意識和價值觀念產生影響;二是風險評估,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風險類型和風險程度具備隨機性和多變性的特征,想要實現對于風險的有效防范,需要建立起可靠的風險評估體系,針對企業在運營中產生的風險進行識別,找出有效的風險防控措施;三是控制活動,包括了職責分工、授權審批、憑證記錄等;四是信息交流,指企業各部門管理層能夠相互取得自身在經營管理活動中需要的各種信息;五是監督控制,由企業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結構設計和執行的效果進行評估,明確內部控制工作是否能夠依照既定目標運行,在出現突發狀況時是否可以及時做出修改和應對。

二、企業內控制度建設對國有資產經營管理的影響

從國有企業的角度,實施內部控制工作的核心目的有幾個,一是保證企業經營管理方針的高效實施,二是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性,三是提升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而在企業改革不斷深化背景下,國有企業內控制度建設對于國有資產的經營管理同樣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

(一)有助于企業整體效益的提高

借助有效的內部控制工作,國有企業能夠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推動會計部門、生產部門、營銷部門、財務部門以及統計部門等的有機結合,確保各部門之間可以實現密切配合,將整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以此來實現對于國有資產的高效利用,提高企業的整體效益,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二)有助于國有資產安全性的提高

國有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過程中,能夠對國有資產采購、保存、使用和處置相關的手續及流程進行明確,設置好相應的制約機制,借助科學的監督管理措施,控制物質采購和物資驗收等環節,確保物資采購科學、物資質量達標、物資使用合理,避免了國有資產浪費的問題,也可以最大程度的消除貪污腐敗現象,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推動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

(三)有助于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提高

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完善,可以幫助相關工作人員及時發現企業在會計匯總、會計審核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分析問題產生原因的同時,對其進行有效處理,將問題可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保證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實現企業的正常發展。

三、國有企業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足

當前,部分國有企業在針對國有資產進行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存在思想認識不足的問題,不管是管理層還是基層職工,都將關注的中心放在了經營性國有資產方面,對于非經營國有資產不夠重視,導致了資產閑置的問題,也表明企業現有的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在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不僅無法將國有資產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威脅國有資產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更是無從談起。

(二)內控制度不全

一方面,不少國有企業在改革發展的過程中,雖然已經開始認識到國有資產經營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并沒有設置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對于非經營國有資產的管理更是如此,國有資產管理人員在面對內部控制制度時,表現的十分敷衍,沒有能夠積極對制度進行貫徹實施,導致內控制度淪為了表面形式;另一方面,部分企業存在著風險評估制度缺失的問題,在對國有資產進行盤點的過程中,存在著資產盤點不準確、盤點結果處理不到位等問題,國有資產的租賃沒有經過有效審批,相關費用的計算也欠缺合理性,隨意對資產進行報廢處理,引發了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

(三)人力資源受限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絕大多數國有企業都已經完成了信息化建設工作,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也開始了對于信息技術的高效利用,整體來講,內部控制體系已經基本完善。不過,想要確保內部控制制度的貫徹落實,需要高素質的人力資源作為支撐,在人力資源受限的情況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在實際應用中,呈現出了較為明顯的主觀性,如部分企業管理層并不只是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即便是有關部門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進行了反復強調,十幾種依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這種情況下,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完全無法發揮出來。另外,企業職工的綜合素質必然存在差異,個別職工缺乏責任意識和能動性,使得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受到了一定影響,甚至于個別企業出現內部人員聯合騙取企業資金的情況,嚴重威脅了國有資產安全,也阻礙了企業內控活動的順利實施。

(四)內部審計不全

當前,很多國有企業在實施國有化資產經營管理的過程中,雖然設置了專門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但是沒有設置相應的內部審計制度,導致內部審計的作用無法有效發揮出來。也有部分企業雖然建立起了內部審計制度,但是缺乏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導致制度無法順利實施,在實踐中出現了制度要求一套,實際操作另一套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國有資產的正常使用。

(五)風險評估不足

國有企業在實施經營管理活動的過程中,容易因為內部和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而產生各種各樣的風險及隱患,這些風險可能無法預測和規避。不過,在具備完善風險評估機制的情況下,企業能夠及時發現風險,并對風險進行防范,降低自身的損失。當前,國有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包括了市場風險、政策風險、財務風險、操作風險等,雖然企業對于風險防控工作十分重視,但是依然有部分企業沒有能夠構建起完善的風險評估機制,存在著風險評估不到位的問題,加上員工本身風險意識的缺失,更是影響了企業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容易出現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

四、國有企業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內控制度建設的有效措施

(一)強化思想認識

新的發展環境下,國有企業在針對國有資產進行經營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強化管理層和基層職工對于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內控制度建設的認識,將內部控制制度對于國有資產經營管理的積極影響充分發揮出來,推動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在國有企業內部打造出更加完善的國有資產制衡機制。應該對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層的責任進行明確,確保其能夠真正重視起國有資產的經營管理工作。另外,國有企業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對內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缺漏進行彌補,推動內部控制制度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對各部門各崗位的權利和責任進行明確,配合有效的績效考核以及獎懲機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性。

(二)做好制度建設

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是企業管理國有資產的關鍵,以健全完善的制度為支撐,能夠最大限度的規避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保證國有資產經營管理的效果。在實踐中,國有企業不僅需要重視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更應該構建起相應的風險防范機制,做好監督管理工作。在針對國有資產進行會計核算以及資產處理等操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做好嚴格把關,對潛在的風險和隱患進行分析,設置好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盡可能避免出現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而在財務制度方面,應該重視資產臺賬的建設,確保臺賬能夠實現對企業國有資產經營鏈條的全面覆蓋,定期做好財務審查工作。在實施會計核算的過程中,需要做好登記和匯總,及時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處理,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損失。

從國有資產管控的角度,應該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首先,在對國有資產進行驗收的過程中,應該堅持完整性、真實性和準確性的基本原則,要求財務部門、管理部門、技術部門等都能夠參與到驗收工作中,填寫相應的驗收單據,然后將其交給上級財務部門進行賬務處理工作;其次,在對國有資產進行清查的過程中,應該每年組織至少一次清查盤點活動,要求資產管理部門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相應的資產清查方案,財務部門協助其做好資產清查工作,要求實現賬實相符、賬賬相符;然后,在對國有資產進行處置的過程中,需要堅持公開性、合法性的基本原則,對于低效資產、無效資產以及限制資產等,設置不同的處置辦法,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問題。

(三)提高人員素質

一方面,應該通過定期培訓的方式,提高企業員工的專業素質。國有企業應該定期面向全體員工,開展內部控制相關的教育和培訓活動,切實提高員工的綜合素養,在實施國有資產經營管理的過程中,應該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各種活動,確保所有的員工都能夠參與到國有資產內部控制中,從源頭上降低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存在的風險,促進經營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應該建立起可靠的內控保障制度。國有企業應該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建立起完善可靠的內控保障制度,確保核心工作人員能夠通過彼此交流合作的方式,提高內部控制活動的實施效果,為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以及國有資產經營管理的優化提供可靠支撐。通過構建激勵機制的方式,能夠激發國有資產管理人員的能動性,使得其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工作中。

(四)優化內部審計

國有企業應該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內部審計制度進行完善,建立具備較強獨立性的內部審計部門,定期針對國有資產的經營管理情況進行審計,對管理人員和員工的權責進行審計機,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進行審計,根據審計結果,提出合理化建議。實施內部審活動的最終目的,是監督國有企業國有資產的經營管理情況,看其是否能夠嚴格依照預先制定好的運營方案執行,對企業財務收支情況進行監督評價??紤]到內部審計人員專業素質對于內部審計工作的影響,國有企業應該重視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工作,通過定期培訓的方式,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保證內部審計結果的可靠性,以此來實現內部控制工作的健康發展。另外,國有企業在實施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內部控制的過程中,也應該關注財務監督以及外部監管的作用,一方面,應該進一步提高財務人員在企業中的地位,賦予其一定的財務管理權限,確保其在對財務工作進行處理的過程中,能夠具備更大的發揮空間,保證工作的高效進行。同時,財務人員應該參與到企業的投資及銷售活動中,對其進行綜合評估,判斷發展潛力,避免出現盲目采購國有資產或者國有資產濫用的問題;另一方面,應該從不同角度,對外部監管的作用進行強化,提高審計活動的權威性,例如,可以通過招標的方式,選擇具備良好資質的第三方審計機構來對國有資產經營管理的效果進行審核,提升審計工作的專業性和審計結果的有效性。對于一些違反內部控制制度要求的行為,需要追究其責任,不管這種行為是否造成了實際損失。

(五)做好風險評估

市場經濟環境下,國有企業在實施經營管理活動的過程中,存在著各種潛在風險,需要企業及時發現風險,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損失進行分析和評估,建立起可靠的風險評估體系,將風險扼殺在搖籃中。例如,國有企業可以從自身的經營發展情況出發,定期或者不定期對各種業務的風險數據進行收集和整理,依照企業戰略發展規劃和生產經營特點等,對風險信息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依照風險大小以及可能給企業造成的損失,做好風險的分級工作,對于可能發生的風險,需要保持謹慎的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規避風險的發生。如在面對一些經常拖欠款項的公司時,企業應該減少合作,以規避風險,減少損失。

五、結語

總而言之,新的發展環境下,國有企業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想要實現健康發展,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需要做好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工作,而針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缺失的普遍性問題,應該切實增強觀念認識,對內控制度進行完善,配合有效的資產管理和審計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性,將國有資產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張媛.關于加強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2,(02):102-104.

[2]于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質量的提升策略[J].中國市場,2022,(03):153-154.

[3]謝芳.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思考[J].中國產經,2022,(02):78-80.

[4]李從德.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探析[J].華東紙業,2022,(01):25-27.

[5]黃超.醫學類院校國有資產管理的分析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2,(01):90-92.

[6]宮玲玲.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24):5-6.

[7]薛禮霞.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的融合探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24):7-8.

[8]梁丹.新時期國企及國有資產管理制度改革問題及創新措施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24):12-13.

[9]劉春芳.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研究[J].投資與合作,2021,(12):3-4.

[10]黃慶蘭.關于加強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問題的探討[J].財富生活,2021,(24):76-78.

猜你喜歡
制度建設經營管理國有資產
關于加強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思考
淺析新形勢下的國有資產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探究
提升南昌市軟實力研究
葡萄牙大學章程對我國大學章程建設的啟示
電網企業經營管理法律風險分析及管控建議
國有企業文化建設需處理好三大關系
會計信息質量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
關于國有資產資本化改革
關于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