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數學實驗中的共同體建設,促進學生多元發展

2022-07-08 09:05王婷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22年8期
關鍵詞:多元發展數學實驗學習共同體

王婷

【摘要】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數學實驗中的共同體建設,就是要緊扣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教師應在實驗活動中融入多形式的共同體參與,讓學生經歷學數學、做數學、用數學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最終促使學生的多元發展.

【關鍵詞】數學實驗;多元發展;學習共同體

一、什么是小學數學實驗

笛卡爾認為:數學是知識開發的一種工具,所有的研究和科學都和數學息息相關.所以掌握數學學習的方式就尤為關鍵,而數學實驗就是當下比較新型的數學學習方式之一.

依據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目標要求,小學數學實驗是指在數學思想和教學理論的指導下,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思維特征,利用數學工具、素材等讓學生經歷猜想、操作、驗證等實驗過程,最終得到實驗結論.

二、小學數學實驗過程中共同體建設的意義與價值

1.豐富學習方式

傳統的數學教學的學習方式較為單一,主要以聽、說、讀、寫為主,而加強數學實驗的共同體建設,則是豐富學習方式的重要突破.在共同體建設中,學生能主動參與、合作交流、動手實踐,滿足了他們的個性化需求,讓每個孩子都在體驗數學中提升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能力.

2.積累活動經驗

《新課標》中指出:教師在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主動探索的精神、合作交流的意識,從而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基礎知識技能、數學思想方法,從而豐富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所以加強數學實驗的共同體建設就是培養孩子在合作中交流與分享活動經驗,幫助他們在探索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從而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3.促進多元發展(最終目的)

單一的課堂教學會限制學生的很多能力發展,但是加強數學實驗的共同體建設,可以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人際關系.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能聽到更多、看到更多、學到更多.這樣的實驗經歷,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多元能力發展.

三、小學數學實驗過程中共同體建設的問題與策略

1.共同體建設的形式單一問題與多層組織

(1)小組合作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中指出:學習者不應該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應該主動去建構知識.這個理論告訴我們,傳統的學習模式只會讓學生閉門造車,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應該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來開展數學實驗,讓數學實驗活動更關注學生主人翁意識,關注學生的操作體驗.

蘇教版二下73頁動手做“和的秘密”,整節課圍繞9張數字卡片反復組數,從而發現“和的秘密”.在實驗設計中,教者做了一定的學情分析,最終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從而降低了操作時間和難度,大大增加了學生合作的趣味性.具體設計如下:

實驗要求(小組合作):

①擺一擺:同學1、2負責將9張卡片反扣在桌上,打亂.將橙色卡片擺百位,粉色卡片擺十位,藍色卡片擺個位.

②翻一翻:同學3負責翻開數字卡片,并填寫表格.

③算一算:同學4負責計算出3個三位數的和.

④說一說:四人觀察你們的活動結果,說一說你們有什么發現.

這樣的實驗活動,既解決了課堂上時間不夠的問題,又大大地培養了小組間相互配合的能力.小組在這樣的實驗中,每一環節、每名同學的操作都會影響到整個實驗的結果.所以在生生能力差異的基礎下,必然會出現互助、協作等良好的氛圍,由此小組合作意識逐漸形成.

(2)信息輔助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一個質的飛躍.但是目前由于教師的信息化水平不高,課件制作、信息技術并沒有更好地輔助課堂教學.合理選擇信息化手段,讓信息技術能和實驗有機整合,從而輔助實驗的開展,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人教版三下“擲一擲”這一課時,整節課圍繞兩顆骰子的反復投擲,最終得到“出現點數和5、6、7、8、9的可能性大,出現點數和2、3、4、10、11、12的可能性小”這樣的結論.那如何讓實驗數據一般化,就需要無數次的實驗加以支撐,但是課堂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教者就開發了一款“動態模擬實驗”App,在這樣的信息化教學和學生的共同參與下,從而得到實驗結論.

如上圖,在這樣信息化App的輔助下,學生能很輕易地發現,當實驗次數越來越多時,中點5個點數和出現的可能性遠大于兩邊的6個點數和.所以,將信息化手段有效融入數學實驗,是數學實驗共同體建設的一個重大改變.這樣的信息手段,不僅提升了學生學習的效率,還能很好地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3)家校合作

數學學習的目的就是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而學習共同體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家長參與,所以將數學實驗延伸到課外,讓家長和孩子們共同完成實驗,也是共同體建設的一種重要方式.

蘇教版四上“一億有多大”這一課時,整節課圍繞“一億本練習本有多厚”“一億枚硬幣有多厚”這兩個活動展開,由于活動中存在材料多且學生測量的數據誤差較大等實際因素,所以這個數學實驗可讓學生和家長共同完成,具體操作如下:

實驗主題:數1億本練習本大約要多長時間呢?

①數一數:數10本練習本需要多少時間?孩子操作,家長計時.

②想一想:那么數100本需要多少時間呢?和家長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③算一算:算一算1億本需要多長時間呢?

家長和孩子在這樣的實驗要求下,能各司其職,由于家長協助完成,還會大大減少實驗的誤差,從而得到有效的實驗結論.同時,在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參與下,能大大促進家長和孩子的交流、互動,家長在活動中能看到孩子的能力,肯定孩子的能力,也能大大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2.共同體建設的程序僵化問題與解決策略

(1)目標制定中共同體意識的引導與形成

在建設數學實驗的學習共同體中,很多活動只是形式上轉變成了小組合作方式,但是學生的學習共同體意識并不強,所以在操作中仍是以個體研究為主.這說明在共同體建設中,我們教師要加強學生的共同體意識的建設,增加學生需要合作的機會和平臺,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團隊協作的意義和樂趣.

例如,蘇教版三上“年月日”一課中,教者讓每個同學自主選擇某一年進行12個月的天數統計,但由于每個孩子的都是一份個案,如果需要從中得出規律和發現,必須要觀察多份資源,才能得到月份間的規律.設計具體如下:

①選一選:任意選擇某個年份的年歷表.

②填一填:觀察每個月的天數,把它記錄在表格中.

③說一說:四人小組把資源比一比,你們有什么發現?

這樣的實驗活動設計,讓每個孩子只需要統計一個年份的數據,既減少了每個孩子數據收集整理的時間,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又讓小組得到了合作的機會.孩子們在這樣的活動中有了合作的需求,也大大提升了他們的共同體意識.

(2)資源開掘中共同體建設的分工與合作

在建設數學實驗的學習共同體中,很多教師的活動設計只停留在小組合作的表面形式上,而對于小組合作中的成員具體分工卻沒有明確要求,導致學生的活動大打折扣.能力強的學生在活動占據主導位置,導致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教師應加強共同體建設中的分工與合作,充分發揮小組每個成員的主體意識,盡量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得到參與感,建立良好的合作意識.

例如,人教版三下“擲一擲”這一課時中,小組四人需要共同參與擲骰子的活動,并根據所擲骰子的和進行數據的統計.教師在實驗活動的設計中應明確每個孩子的責任分工,從而確?;顒拥挠行д归_,具體設計如下:

①分一分:四人一組,1、2號為紅隊,3、4號為藍隊

②擲一擲:紅、藍兩隊各派一人輪流擲骰子,每人擲10次,共20次.

③涂一涂:紅、藍隊中剩余一人負責涂色,出現自己隊的點數和,就涂一格.

④說一說:小組比一比,紅隊和藍隊的點數和分別出現多少次?哪隊贏了?你有什么發現?

有了這樣的小組分工,每個同學都作為活動中的一份子,各司其職.這樣分工后,可以讓四人之間形成平等、民主、和諧的關系,還能保證每個孩子都能充分參與活動,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同時,當職責分工后,活動的時間和效率也大大得到了提升,保證了課堂教學的完成.

(3)結果呈現中共同體成果的分享與評價

心理學家認為,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是發展數學能力的突破口.嚴謹的實驗結論需要教師利用教育方法,激發學生分享成果,才能為實驗目標添磚加瓦.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依次呈現、并聯呈現、數據統計呈現等方式來完成.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來合理選擇呈現方式.通過這樣多元化的資源呈現方式,生生資源的共同體呈現下,學生可以表現自己的優勢之處,同時在發現自己不足時及時彌補完善,在潛移默化之中開發他們對數學學習的潛力.

同時,新課標中指出:以往的傳統模式教學中,我們往往以分數作為評價的唯一手段,而忽略了學生的過程性發展,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所以教師在評價時,要更多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采用多元評價機制,從多角度、多方面對學生進行激勵性的評價.同時,教師要恰當呈現評價結果,讓評價發揮其有效的激勵作用,從而讓學生的學習自信得以保護.在學習共同體領域下的數學實驗評價,應根據數學實驗活動內容,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多元評價制度.所以在每個實驗單設計的末尾,應增設“評價表”,具體如下:

【評價表】

以上評價表能以小學數學實驗教學的目標為依據,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量表和評價標準,運用“打星式”這樣可操作的科學手段,對孩子的實驗興趣、實驗準備、實驗操作及實驗反思進行系統的信息收集和整理,這對于教師課后的自我完善提供了有力的依據,也促進了學生的自我反思,從而鼓勵學生體驗參與數學實驗活動的積極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從而讓生生之間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從而達到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的提升和發展,為后續進一步發展數學實驗奠定基礎.

3.共同體建設的目標強化的多元發展

數學知識是發展思維、培育良好學習習慣的有效載體,所以關注知識形成、發展過程的思辨與求證,關注數學實驗的過程經歷,加強數學實驗的共同體建設,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的多元發展.

(1)共同體建設中促進操作能力發展

傳統的學習方式往往把重點放在學生的知識技能的形成上,而很少關注學生個性的學習體驗與方式,而這些又恰恰是學生在未來學習生活中所必備的技能.學習共同體領域下的數學實驗,就是一個豐富學習方式的突破口.實驗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具備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實驗操作時靈活動手的能力,學生在實驗操作時既要手、眼、腦多感官配合,又要能與同伴們做到相互配合,從而快速達成操作技能的提升.

(2)共同體建設中促進思維能力發展

數學實驗追求的是讓學生自己去充分探索、發現和創造,并由此享受數學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在開展小學數學實驗教學時,教師在實驗中融合思想內容,引導小學生思考實驗過程,從而提升小學生在操作實驗中的主動性,使實驗的價值能夠得到體現.而在學習共同體領域下的數學實驗中,孩子們在共同實驗中進行頭腦風暴,在活動中進行思維的互補,在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從而達到學生思維領域的充分發展.

(3)共同體建設中促進創新能力發展

創新是需要在一定開放式的空間里,不同思維碰撞所形成的特有產物.而在學習共同體建設中,小組合作,生生交流,讓不同想法同時綻放,在這些想法中學生的思維達到優化、完善,從而讓課堂教學做到了“1+1>2”的效果,能給孩子們帶來很多的思維碰撞.有了這樣的效果,教師在教學設計中也能更加開放,給予孩子們更多思考、動手的機會,這樣大大促進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創新能力的發展.

綜上,加強數學實驗的共同體建設,以提高學生多元能力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強調了學習共同體的多元參與.這樣的教學既可以提升課堂效率,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切實創新實驗教學方式,促進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多元能力的提高.另外,小學數學教師還應重視提升自身教學素養,合理設計數學實驗,豐富學生數學學習方式,從而使學生在學習共同體領域下達到多元發展.

【參考文獻】

[1]潘小福、陳美華:小學數學實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8.

[2]潘香君.讓兒童把數學“ 做” 出來[J].小學數學江蘇教育,2016(6).

猜你喜歡
多元發展數學實驗學習共同體
普通高中特色化多元發展調查報告
基于“微信群”的大學生英語學習共同體建設
翻轉課堂中“學習共同體”構建初探
淺談農村幼兒教育中本土資源的利用
互聯網+背景下數學試驗課程的探究式教學改革
大學英語創造性學習共同體模式建構案例研究
論學習共同體下的教師專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