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音樂藝術教育核心素養策略研究

2022-07-09 13:43陶敏敏
快樂學習報·教育周刊 2022年24期
關鍵詞:藝術教育策略研究小學音樂

陶敏敏

摘要:音樂是非常典型的藝術學科,學生的自主感知和深入品味最為關鍵。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著重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全面提升音樂藝術教育的水平及質量。保障學生能夠在深入感知不同藝術元素的過程之中變得更加主動、積極、樂觀和自信優雅。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教學工作比較基礎,學生的自主探索不容忽略。音樂教師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和對癥下藥,確保學生能夠在教師潛移默化的指導下獲得更多的靈感和頓悟。

關鍵詞:小學音樂;藝術教育;核心素養;策略研究

引言

新課改之后的小學音樂教學變動非常明顯,教學地位有所提升。為了實現與時俱進,順利完成小學音樂教學任務及目標。小學音樂教師需要著眼于藝術類課程的教學重點及核心,整合多種現代化的教學對策,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充分凸顯藝術教育的人文性和社會性,讓學生能夠在音樂藝術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大膽感知。

一、音樂核心素養

音樂核心素養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備受矚目,出現頻率越來越高。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落實,音樂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被反復提起。這一工作要求教師著眼于學生的鑒賞水平和感知能力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音樂教學實踐活動,深入剖析藝術教育的主體要求,確保對癥下藥。學生的自主感知最為關鍵,教師需要講究方式方法,打破教學常規,避免滿堂灌,不再將學生作為知識的容器,而是融入更多的藝術化元素,不斷豐富小學音樂課程內容,突破時空限制,保障學生能夠在學習音樂理論知識的同時獲得更多自主創新的機會。

二、小學音樂藝術教育核心素養策略研究

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任務較為艱巨。音樂教師需要積累豐富的教育經驗,在不斷反思及總結的過程中探索出一條全新的教學思路。藝術教育策略和方式的有效改進及創新最為關鍵,教師需要真正做到環環相扣,一步一個腳印,精心創設形式多樣的教學情境,堅持站在學生的視角,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真正打造品質課堂和高效課堂。

(一)精心創設音樂教學情境

作為小學音樂核心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不能忽略。為了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音樂知識,發展學生的音樂技能,音樂教師需要主動創設音樂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感知情境的過程中中產生更多的能動性和自信心,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感悟能力,與學生共同探索音樂作品之中的內在含義以及思想,將音樂評價和音樂鑒賞相結合,順利完成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綜合教學目標。音樂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逐步形成感性認知,發展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教師需要關注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深入剖析,了解學生當前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學習興趣,主動創設與之對應的音樂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在自主感知的過程中得到更多收獲。教師需要做值得學生信任的朋友,精心挑選學生喜聞樂見的音樂作品,全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自覺地欣賞音樂,獲得更多的良性體驗,進而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引導下提升個人的音樂感知能力。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踏雪尋梅》時,教師可以先留出3~5分鐘的時間鼓勵學生回憶和想象冬天中梅花的情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分析和探索,然后利用多媒體教學視頻播放冬天中梅花的視頻或圖片,講解梅花的開放時間以及顏色。整個課堂氛圍非?;钴S,學生也能夠主動欣賞和理解不同的音樂,個人的感悟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得到了鍛煉。

(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許多教師從學生的想象力出發,抓住音樂核心素養培養的重點,結合學生的音樂學習基礎全面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自信地說出個人的不同想法及意見,提升學生的音樂創作能力,確保學生能夠自主探索、大膽想象。在開展小學音樂歌曲欣賞教學活動時,鼓勵學生進行小聲地歌唱,深化學生的感悟能力,讓學生能夠自主安排、大膽發展。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比較有限。對復雜單詞的認知不夠深刻,無法深入地了解作品之中的不同情感,教師則需要以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為依據,全面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打造生本課堂,最大化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訴求。比如在開展“烏鴉與狐貍”表演課程時,教師則可以先讓學生學習“烏鴉與狐貍”的相關歌曲,然后講解與之對應的故事,帶領學生一邊聽故事一邊欣賞歌曲。強化學生對歌曲中不同情感變化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鼓勵學生自主領會歌曲之中的表達方式。大部分的學生積極性比較足,能夠自主探索,主動自覺地跟上教師的步伐和節奏,高效完成學習任務,個人的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得到了鍛煉。

(三)培養學生審美情操

新課改之后的小學音樂教學變動明顯,大部分音樂作品中包含豐厚的文化底蘊,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重要的影響。音樂教師需要從文化元素著手,深入了解傳統文化與民族歌曲之間的相關性,鼓勵學生主動感悟歌曲之中的不同情感,分析其中的文化常識,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強化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及認知。讓學生能夠在高尚審美情操的主指導下主動學習音樂領域的知識,全面提升個人的音樂能力,這一點能夠更好地打造品質課堂。學生的主體價值不容忽略,教師還需要關注理論教學與實踐應用之間的緊密聯系,讓學生親身經歷整個音樂學習的全過程,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審美情操和藝術素養。

結語

在小學音樂藝術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核心素養的培養非常有必要。音樂教師需要注重現代化教學資源的整合利用,了解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逐步夯實學生的學科基礎,凸顯學生主體價值,發展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和綜合素養,保障學生能夠全程參與、自主感知、大膽探索。

參考文獻:

[1]張靜.以美感人,以美育人——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生審美能力培養[J].教師,2016(23):2.

[2]陳紅燕.小學音樂學科核心素養——欣賞能力的教學策略[J].兒童音樂,2017(8):3.

[3]李韻.分析小學音樂教學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實施途徑[J].北方音樂,2019, 39(17):2.

猜你喜歡
藝術教育策略研究小學音樂
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我國幼兒園藝術教育特色的現狀分析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藝術教育在精神文明構建中的作用
開啟學生智慧,構建快樂課堂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初中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策略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科學教育與藝術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構建和改進現代化學校美育工作體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