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探析

2022-07-11 00:52徐國光
公關世界 2022年12期
關鍵詞:青海省問題研究思想政治

摘要:高校是整個社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陣地。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大學生全面和諧發展,構建和諧大學校園,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青海省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現狀進行調研的基礎上,分析了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青海省 高校 大學生 思想政治 問題研究

一、調研說明

1.調研背景

如何進一步加強青海省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民族地區培養更多的人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為了進一步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本文以青海大學、青海師范大學、青海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西寧市城市學院、青海省警察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采取問卷調查的方法,對五所高校在籍注冊的全日制大學生進行了專門調查,并結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際提出了相應對策和建議。

2.調研目的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是我國人才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任務,如何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提高他們的思想境界,是我省各高校亟待解決的嚴峻問題。因此,為了更好地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掌握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和存在的問題,尋求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先進的管理方法,我們特此展開調研。

3.調研方法

此次調研我們采用的是現場問卷調查方式進行,我們的問卷共設置了60道題,其中包括59道選擇題和1道簡答題,一式350份,將所有參與學生分成7個組,一組50份,利用調研時間帶著問卷對5所高校在籍注冊的全日制大學生進行了專門調查,回收整理后將所有問題進行了分析、統計,得出結論和對策。

二、青海省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現狀的調查分析

調查表明,目前青海省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主流是好的。隨著文化層次、個人素質的提高,這種愛國意識有了更明顯地增強,對我國的政治地位、經濟發展、前途命運非常關心[ 1 ],大學生的發展和成長離不開國家的強大和繁榮。

這次調研總計發放35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45份,回收率為97%,男女生比例為56.2%和43.8%,其中,大一新生占36%,大二學生占25%,大三學生占31%,大四學生占8%。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的調查是針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若干個內容進行的,主要從價值取向、情感認同、認知狀況、對外來文化的看法、實際踐行情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評價四個方面進行考察。[ 2 ]

1.青海省高校大學生的政治觀現狀

對大學生的政治觀調查顯示,中共黨員占15%,共青團員占35%,無黨派占41.4%,民主黨派及其他占8.6% 。大學生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的關注度高達95%,對與民族問題相關信息資料的興趣度強烈占62%,對于本民族的歷史關注度占14.7%、文化關注度占52.9%、發展現狀關注度占20.5%、權力地位關注度占5.8%。改革開放以來,有86%的學生表示對國內外時事政治十分關注,并經常討論。由此可以看出,我省大學生對我國的政治問題關心處于正常水平。

2.青海省高校大學生的價值觀現狀

根據青海省高校大學生價值觀的調查顯示:73.5%的學生認為判斷人生價值的主要標準是對社會貢獻的大小,只有11%的學生認為判斷人生價值的主要標準是社會地位的高低和金錢的多少。[ 3 ]同時,79.4%的學生認為對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請客送禮的行為表示不贊成,44.1%的學生表示對考試作弊持極其反對的態度,并且46%的學生認為人生的幸福度取決于身體健康,愛與被愛,以及精神愉悅,僅有19%的學生認為人生的幸福取決于擁有金錢。由此可以看出,青海省高校大多數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正常,但也有極少部分大學生價值觀有所偏離。

3.青海省高校大學生的人生觀現狀

在大學生的人生觀調查中顯示,對于自己的夢想,52.1%的大學生認為要努力奮斗一定能實現,33%的學生只作為興趣愛好,認為不可能實現。關于自我價值的實現目標,46.1%的大學生選擇對國家和社會有所貢獻,26.6%的學生選擇符合家庭利益,15.1%的學生選擇擁有較高的權力和社會地位,12.2%的學生選擇拼命賺錢,成為有錢人。對于目前關注的焦點,關注國家發展和家鄉建設的占到41.1%,關注個人出路的占到56.4%。

4.對于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評價

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興趣,51.4%的學生認為課程對自己發展有用,對課程感興趣而主動上課,48.6%的學生上課是為了應付老師點名,不得已而為之。為什么這么多同學對其不太感興趣呢?主要原因依次為教學內容脫離實際(占51.3%),教法單一(28.7%),溝通交流障礙(13.7%),教師水平差(6.3%)。

三、青海省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青海省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還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主要表現為:1.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稍有欠缺。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較強的針對性。3.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觀念過于傳統。4.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相對滯后。5.文化基礎教育比較薄弱。

四、提出青海省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建議

1.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科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更加深入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4 ]對于高校而言,更加深入廣泛地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是今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把核心價值教育同愛國主義教育、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黨史教育等結合起來,進一步樹立大學生熱愛偉大祖國和團結友愛的信念和意識,積極營造促進大學生的凝聚力和拼搏奮斗精神。學習黨的歷史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倍加珍惜,好好奮斗,增強自身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爭做新時代的建設者。我們要用“大歷史觀”的視野去看待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認識到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做到理論上清醒和政治上堅定。

2.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有效引導教師發揮課程育人的主體作用、落實好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課程思政是一個復雜的、開放的、動態的系統,如何真正做到育知和育德的有機融合,達到育人和育才的真正統一,是當前高校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實現教育價值旨歸的重點難點。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理念架構、組織設計、實施推進等多方面著手,凝練經驗、總結規律、創新形式、豐富內容,著力構建高水平的課程思政協同發展體系,實現高校課程思政教師隊伍從“良心活”向“政治強”轉變、教學內容從“講教材”向“講學理”轉變、教學方式從“單獨唱”向“大合唱”轉變。

3.把握大學生的個性特點,注重解決實際問題

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從大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引導學生正確面對與思考,樹立以學生為本,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為核心的教育觀念。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努力營造良好的成長氛圍。我們要采用心理咨詢的理論、方法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社會、認識自己,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穩定他們的情緒,減輕他們的壓力,進而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本文系青海大學2021年輔導員工作研究課題,項目編號:FDT202108;青海大學2020年度教育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Y202004。)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2014—10-15.

[2]徐蕾.關于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調查與分析[J].調查與研究,2019,(9):75_77.

[3]郭秀蘭,涂佳.加強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8,(12):85_86.

[4]徐國光,史軍,李積珍,等.課程思政下高校育人工作融入專業課路徑研究[J].福建茶葉,2019,41(09):129-130.

(責任編輯:姜秀靚)

猜你喜歡
青海省問題研究思想政治
青海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開幕
圖說:2019 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
陽光體育背景下中學武術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如何創新文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問題探析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人文教育的結合
新目標英語九年級Unit?。保祮卧R中考鏈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