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性情緒行為干預護理對青年面部瘢痕整形患者自我認知及應對方式的影響

2022-07-13 22:35楊敏何佑成彭翼王娟
中國美容醫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自我認知應對方式護理滿意度

楊敏 何佑成 彭翼 王娟

[摘要]目的:探究理性情緒行為干預護理對青年面部瘢痕整形患者自我認知及應對方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21年3月在筆者醫院接受面部瘢痕整形的94例青年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n=47)和對照組(n=47)。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理性情緒行為干預護理,持續一個月。比較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自我認知評分,回避、屈服和面對評分以及疾病認知度。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焦慮和抑郁情緒變化。記錄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后,兩組患者自我認知評分高于護理前,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疾病認知優良率高與對照組(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回避、屈服、SAS量表和SDS量表評分較護理前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的面對評分較護理前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理性情緒行為干預護理能有效提高青年面部瘢痕整形患者的自我認知和疾病認知,改善焦慮抑郁情緒及應對方式,提升其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理性情緒行為干預護理;青年面部瘢痕整形;自我認知;應對方式;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622? ? [文獻標志碼]B? ? [文章編號]1008-6455(2022)06-0174-06

Effects of Rational Emotional Behavior Intervention Nursing on Self-cognition and Coping Styles in Young Patients Undergoing Facial Scar Plasty

YANG Min1,HE Youcheng2,PENG Yi2,WANG Juan2

(1.Department of Outpatient; 2.Department of Plastic and Cosmetic Maxillofacial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61,Shaanxi,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rational emotional behavior intervention nursing on self-cognition and coping styles in young patients undergoing facial scar plasty. Methods A total of 94 young patients undergoing facial scar plasty in the hospital were enrolled between January 2016 and March 2021.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47) and control group (n=47).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ational emotional behavior intervention nursing on basis of control group. All were intervened for 1 month. The scores of self-cognition, avoidance, yielding and facing, and disease cogni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The chang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 both groups were assessed by SAS and SD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both groups was recorded after nursing. Results After nursing, self-cognition score and good rate of disease cogni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 high rate of disease percep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nursing, scores of avoidance, yielding, SAS and SDS in both groups were decreased, which were lower in observation group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nursing, facing scores in both groups were increased, which were higher in observation group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nursing, scores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Rational emotional behavior intervention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elf-cognition and disease cognition, alleviat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mprove coping style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young patients undergoing facial scar plasty.

Key words: rational emotional behavior intervention nursing; young facial scar plasty; self-cognition; coping style; nursing satisfaction

日常生活中由于燒傷、創傷、燙傷等意外傷害損傷顏面后,在愈合修復過程中易形成瘢痕,造成患者五官畸形或功能障礙,影響美觀[1]。青年患者注重個人氣質和外貌,面部瘢痕嚴重影響患者皮膚和面部美觀度,因此,青年患者的面部瘢痕可能打擊患者自信心,造成患者產生一系列回避或屈服等不良應對方式及負面情緒,嚴重影響患者心理健康[2]。常規護理由于缺乏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其護理效果不甚理想[3]。理性情緒行為療法屬于認知行為療法,該理論認為人們對事件的態度、看法、評價等認知內容引起人們情緒困擾,因此,該療法能夠通過改變患者認知,發揮情緒調節作用,進而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既往研究表明,理性情緒行為干預護理能有效改善腦卒中患者不良心理情緒,增強自我效能感,但其應用于青年面部瘢痕整形患者是否能發揮同樣的作用尚不得而知[4]?;诖?,本研究探究理性情緒行為干預護理對青年面部瘢痕整形患者自我認知及應對方式的影響,旨在為提高青年面部瘢痕整形患者的護理效果提供參考數據。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1月-2021年3月筆者醫院接受面部瘢痕整形的94例青年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n=47)和對照組(n=47)。觀察組,男17例,女30例,平均年齡(24.57±4.66)歲;瘢痕面積5~10 cm2,平均(6.28±1.33)cm2;銳器刺傷10例,軟組織挫裂和撕脫傷30例,抓傷7例;額部8例,鼻部12例,口唇部11例,臉頰16例;高中及高中以下24例,高中以上23例。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28例,平均年齡(25.87±5.13)歲,瘢痕面積5~13 cm2,平均(6.94±1.52)cm2;銳器刺傷8例,軟組織挫裂和撕脫傷33例,抓傷6例;額部7例,鼻部14例,口唇部13例,臉頰13例;高中及高中以下27例,高中以上2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瘢痕面積、外傷原因、損傷部位、受教育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符合《現代整形外科診療手冊》[5]瘢痕的診斷標準;②無其他疾病所致面部肌肉損傷患者;③均簽署患者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③皮膚癌患者;④伴有細菌或病毒性感染患者;⑤合并聽力、認知及精神障礙者。

1.3 護理方法

1.3.1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知識宣講,健康指導,飲食干預等。

1.3.2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理性情緒行為干預護理,2次/周,40分鐘/次,以會談為主。選取獲得國家心理咨詢師證并從業超過3年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理性情緒行為干預護理。①心理診斷(10 min):首先與患者建立關系,了解患者的病因、癥狀以及患者的心理狀況。護理人員以溫和親切的語氣與患者交流,與患者探討其產生非理性心理的原因,并制定合適的護理方案;②領悟(10 min):患者認為瘢痕不易去除,嚴重影響面部皮膚的美觀,導致患者的不自信。有些患者甚至因此逃避與外界交流,進而產生焦慮或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根據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誘因尋找合適的話題切入,引導患者認識疾病,相信醫學技術幫助患者樹立自信心。以小組的形式將患者組織在一起,通過微視頻、宣傳手冊的形式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小組成員在聽完講解后可以相互討論,對于患者存在疑慮或是不解的地方予以及時分析講解。同時,讓恢復較好的成員分享自己的經歷,使患者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增強其治療依從性及積極性;③修通:幫助患者認清不合理的信念或想法,并告知患者不良心理情緒會影響治療效果,并從認知層面告訴患者不良心理情緒的負面影響。并指導患者學會面對生活中突發的應急事件,養成豁達的心胸,保持愉快地心情,樹立自信心,以良好的心理狀態面對疾病并接受護理;④再教育:幫助患者擺脫不良心理情緒,強化患者的思維方式,鼓勵患者學會面對疾病,正視自己,并幫助患者抒發或宣泄負面情緒,增強其面對困境的自信心。同時,通過引導患者家屬多關愛患者,在情感上給予鼓勵和支持,在生活上給予照顧和幫助,使患者感受來自各方面的關愛,積極樹立自信心并激發其對生活的熱愛。

1.4 觀察指標

1.4.1 自我認知水平:護理前后,采用自我認知能力定量表[6]評估兩組患者自我認知水平,該量表從自我概念、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技能和自我責任感四個維度評估患者的自我認知水平,得分越高則自我認知水平越高。

1.4.2 應對方式:護理前后,采用醫學應對方式問卷[7]評估兩組患者的應對方式,包含回避(7個條目)、屈服(5個條目)和面對(8個條目)共3個維度,每個條目最低1分,最高4分,得分越高則越趨向該應對方式。

1.4.3 疾病認知度:護理前后,采用問卷調查兩組患者的疾病認知度[8],問卷包含25個條目,包括患者對不良情緒危害和護理相關知識的了解等,完全了解為4分,部分了解為2分,不了解為0分,滿分100分??偡?gt;90,記作優;80<總分≤90,記作良;60≤總分≤80,記作中;總分<60,記作差。認知優良率=(優+良)例數/總例數×100%。

1.4.4 焦慮和抑郁程度:護理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9]評估兩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程度。兩種量表均包括20個項目,每個項目評分1~4分,總分8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焦慮和抑郁程度越嚴重。

1.4.5 護理滿意度:護理后,通過護理技術,護理態度、健康教育和自信心四個方面評估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每個項目滿分25分,總分100分,分數越高,則表示患者對于該項目越滿意。

1.5 統計學分析: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17.0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取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ˉ±s)表示,采取t檢驗。P<0.05則被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前后自我認知評分比較:護理后,兩組患者自我認知評分較治療前均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前后應對方式比較:護理后,兩組患者的回避、屈服評分較護理前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面對評分較護理前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后疾病認知度優良率比較: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疾病認知度優良率較治療前均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護理前后心理評分比較:護理后,兩組患者SAS量表和SDS量表評分較護理前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護理后,觀察組的護理技術、護理態度、健康教育和自信心分數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當發生意外事件時,若引起面部外傷應及時就診,清理創面,實施整容修復,否則會導致瘢痕形成,進而影響患者面部美觀度,此時將極大地困擾患者[10-11]。而對于已經形成面部瘢痕的青年患者,需要重視創面的安全防護,避免加劇傷情,同時合理護理,避免患者出現自信心受挫,自我認知程度降低,回避或屈服等不良應對方式[12-14]。此外,長期面部瘢痕會導致患者拒絕與外界交流,出現焦慮或抑郁等不良情緒,嚴重者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學習,甚至威脅社會和平。常規護理能通過規范飲食、防護有效促進患者身體康復,但是對于患者的自我認知和應對方式的影響起效甚微[15]。本研究提示,經過常規護理后,患者的自我認知和疾病認知能力提升,回避、屈服應對方式情況減少,抑郁和焦慮狀態減輕,面對應對方式提高,表明常規護理能提高患者自我認知和疾病認知,改善患者應對方式和不良心理情緒,但是其干預效果仍不甚理想。

研究發現,通過對患者進行理性情緒的心理疏導,可以促進患者心理上的康復[16]。因此本研究通過理性情緒行為護理干預與常規護理聯合治療,期望在短期內提高護理效果。本研究發現,青年面部瘢痕整形患者接受理性情緒行為干預護理后能進一步提高患者的自我認知和疾病認知評分,降低回避、屈服應對方式評分,提高面對應對方式的評分,表明理性情緒行為干預護理能有效提高青年面部瘢痕整形患者的自我認知和疾病認知,改善患者應對方式。對照組的常規護理主要是為患者進行基礎護理、常規宣教等措施,缺乏針對性策略,而理性情緒行為干預護理能加強心理疏導,彌補常規護理的不足。理性情緒行為干預護理可以通過微視頻、宣傳手冊的形式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并在患者討論后針對性答疑和恢復較好的病友分享經歷,針對性地引導患者正確的認識自己和了解病情,從認知上引導患者認識疾病,改善其應對方式。此外,理性情緒行為干預護理通過指導患者學會面對生活中突發的應急事件,養成豁達的心胸,保持愉快地心情,樹立自信心,使其應對方式得到進一步改善。

由于傳統護理模式中護理人員無法把控青年面部瘢痕整形患者的心理狀況,導致護理效果不佳。加之患者由于對面部瘢痕的相關知識了解有限,且擔心整形后效果,極易產生焦慮或抑郁等負面心理,消極生活,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2]。理性情緒行為干預護理通過評估患者焦慮和抑郁情緒,并針對性的給予積極的安慰和鼓勵,同時號召和呼吁患者家屬給予患者足夠關愛,在情感上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在生活上給予患者照顧和幫助,幫助患者宣泄不良心理情緒,進而實現緩解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的不良心理情緒的效果。此外,研究發現青年面部瘢痕整形患者接受理性情緒行為干預護理后進一步提高護理滿意度各維度評分,表明青年面部瘢痕整形患者接受理性情緒行為干預護理后對于護理的評價更為滿意,促進護患關系和諧發展。

綜上所述,理性情緒行為干預護理能有效提高青年面部瘢痕整形患者的自我認知和疾病認知,緩解患者焦慮和抑郁的不良情緒,有利于患者改善對應激事件的應對方式,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許雅麗,胡平成,崔虹艷,等.某醫院顏面部瘢痕整形患者焦慮抑郁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5,25(33):79-83.

[2]宋媛媛,劉晶.個性化訪談結合集體活動對面部疤痕行整形手術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貴州醫藥,2019,43(6):991-992.

[3]尹文琴.皮膚康復護理在顏面燒傷瘢痕治療中的效果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37):135,156.

[4]侯慧卿,王新玲,楊凱悅,等.理性情緒療法結合情志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焦慮情緒療效觀察[J].河北醫藥,2020,42(2):311-313,158.

[5]趙倩楠,周粵閩,劉振楠,等.微創瘢痕松解聯合自體小顆粒脂肪移植在面部凹陷性瘢痕中的應用[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21,37(4):371-375.

[6]博·格麗,郝云.共情護理及對癥干預對病毒性肝硬化患者生活質量及自我認知的影響[J].當代護士(綜合版),2020,27(7):101-103.

[7]李海燕,王保健.智謀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智謀評分,疾病應對方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18(15):2222-2226.

[8]孫聰北,孫新宇,李杰,等.知信行護理模式在顏面部大面積燒傷后瘢痕預構皮瓣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2):92-94.

[9]于康磊.某綜合醫院住院患者焦慮抑郁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D].青島:青島大學,2019.

[10]詹彩惠.急診面部外傷患者的整形美容修復與護理對策分析[J].中外醫療,2020,39(36):154-156.

[11]趙倩楠,周粵閩,馬園園,等.創傷后早期干預對瘢痕形成的影響研究進展[J].中華燒傷雜志,2021,37(7):697-701.

[12]楊樂,呂蘭蘭.綜合康復護理在面部深Ⅱ度燒傷后瘢痕防治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19):166-168.

[13]陳橋秀.精細化護理對口腔義齒種植修復患者義齒種植的成功率及并發癥的影響[J].國外醫學:醫學地理分冊,2019,40(4):452-454.

[14]劉正葉.流程化護理干預在牙列缺損種植牙修復中的應用[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32):86.

[15]行倩倩,郭媛,馬艷梅,等.微信式延續性護理在急診面部外傷患者院外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18,27(11):156-159.

[16]李秋實.理性情緒療法對青少年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患者負性情緒及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9,27(S1):73-75.

[收稿日期]2021-09-06

本文引用格式:楊敏,何佑成,彭翼,等.理性情緒行為干預護理對青年面部瘢痕整形患者自我認知及應對方式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22,31(6):174-177.

猜你喜歡
自我認知應對方式護理滿意度
應對方式在社區教育中的應用:社區心理學視角
從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工具”角度看國內外校服的變革
大學生悅納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探索
淺談如何應對講解員的職業倦怠期
飛行員心理健康與工作壓力和應對方式
全程優質護理對食管癌患者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大學生自我認識偏差和整合分析
高職學生入學教育的自我認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