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雙減”探尋小學生語文作業減負增效實踐

2022-07-13 20:50劉豐豐
民族文匯 2022年45期
關鍵詞:減負增效雙減

劉豐豐

摘 要:“雙減”政策的出臺,推動了小學語文教學事業前進發展,如何豐富學生作業的內涵,逐漸成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為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達到減負增效目標,小學語文教師積極革新作業內容,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機械、無效、重復性作業問題。為了保障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小學語文教師應立足實際學情,在控制好作業總量的基礎上,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不斷優化和創新作業設計,進而達到減負增效目的,踐行“雙減”政策。

關鍵詞:“雙減”;小學語文作業;減負增效

引言

“雙減”背景下,提高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合理控制語文作業數量,減輕小學生的學習負擔等,成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師的主要任務?;诖?,大量小學語文教師對此進行了深入探索,在“雙減”政策的實施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學要從學科角度著手,設計多樣化的課后作業,教師要做到合理控制語文課后作業數量,科學設計課后作業,提高作業質量,保證語文作業具有較高的趣味性,吸引小學生主動完成課后作業。

一、當前影響小學語文作業質量的問題

(一)作業量過大

小學語文作業量過大會嚴重挫傷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制約小學生的個性發展。例如,有的作業設計過難過繁,有的題目與課堂學習內容關系不大等。有的家長為了幫助孩子完成作業而親自上陣,這種做法會使學生出現不良思想,不利于真正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二)作業設計創新性不足

有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與學生實際生活相去甚遠,同時創新性不足。要想幫助小學生掌握堅實的語文知識,教師必須將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因此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要基于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導小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處理實際問題當中,這也是素質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在開展作業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不同特點,設計作業時做到重點突出、層次鮮明,保證每一名小學生都得到提高。

二、“雙減”政策下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策略

(一)開放型作業

《新課程標準》提出,制定教學目標時要著眼于全體學生,在現實教學中要真正基于學生視角考慮問題,要認可學生的興趣特點與學習傾向,要真正理解學生處于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階段,要善于為學生創造多樣化的學習機會,不要給予學生過多約束,要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學習情境中,學習過程要全面展示自主開放的特點。不同學科間要進行融合,語文學科的學習要與其他學科融合在一起,要逐步弱化學科間的界限,要意識到知識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與完整性,要通過各種學習措施幫助學生拓寬視野,保證學生在寫作業過程中感受到綜合學習的重要性,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實現全面發展。

(二)設計分層作業

“雙減”政策指出,要提高任務設計質量,鼓勵分層、靈活、個性化的作業,使教師在設計任務時,不僅要了解學生的智力水平和知識水平。要掌握情況,還要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做出具體而精準的層次設計。分層設計作業的前提是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學情,在遵循因材施教原則的基礎上,根據難易程度將作業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次的作業難度較低,作業量較少,以基礎知識的鞏固為主,面向基礎知識稍弱,學習能力較低,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問題的學生;B層次的作業難度適當提高,增加一定的作業量,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適當增加課內外閱讀等作業,面對的是學習成績適中,能理解課堂教學內容的學生;C層次的作業有一定難度,是具有探索和拓展性質的作業,主要面向語文能力強,學習成績比較好、課外閱讀量較大的學生,有針對性地對這部分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的提升。

(三)作業設計的融合性

“雙減”政策體現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指導思想,作業設計也應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挖掘學生的潛能為著眼點,落實五育并舉,打造多學科協同育人模式,最終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語文學科綜合性較強,有時學生需要運用多種知識才能深刻理解問題。單一語文學科的作業布置使學生對于問題的認識基本局限在本學科范疇內,很難形成新的問題視角,理解問題比較狹隘或片面,難以和其他問題關聯起來。而學科融合則是把多學科知識整合在一起,明確了多學科知識的內在邏輯關系。通過這樣的跨學科作業設計,學生更容易理解不同知識點的顯性或隱性關聯,通過跨越學科范疇理解知識,巧妙地將表面看起來關聯不大的知識點結合起來,建立更為完善的知識結構。只有這樣,作業才能幫助學生從單一掌握知識走向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作業評價的多元性

在傳統的作業評估中,教師是主體。雙重減除政策體現了“以生為本”的原則,讓教師不再是作業評價的唯一主體。發揮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評估討論,盡可能通過多種方式、多種評估主題,全面描述學習和學生發展,動態看待評價。從評價主體來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作業評價應由教師的單一評價走向學生、家長、同伴等多主體評價;從評價目標來看,語文作業考核應從只注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獲得轉變為培養學生的基本漢語素養;從評價功能的角度看,語文做作業的評價要從過分強調甄別和選拔功能轉向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未來需求;從評價類型來看,語文作業評價應由單一的終結性評價轉變為多元化的過程性評價;從評價方式上說,要針對不同類型的作業采取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充分體現人文性,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家庭作業的考核中。

結束語

總之,為了提高小學語文作業質量,要求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考慮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性格特點,將發展小學生的核心素養置于重要地位。而且還要做到因材施教,依據小學生的不同特點設計分層作業、開放型作業等,保證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全面考慮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理解“雙減”政策的內涵,切實減輕小學生的作業壓力。

參考文獻

[1]曹莉. 創新演繹減負增效變奏曲——小學語文減負增效作業設計初探[J]. 語文課內外,2021(35):143-144.

[2]張玉潔.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減負增效”有效途徑分析 [J].語文課內外,2018,(20)

[3]高生守.語文教學實現減負增效初探[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32).

猜你喜歡
減負增效雙減
“雙減”重構義務教育格局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初中語文課堂如何實現“減負增效”
初中英語教學中實現“減負增效”的策略
輕擺渡,濟江川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減負增效
初中作文教學分層分組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