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潛移默化 剛柔并濟

2022-07-13 20:50陳燕
民族文匯 2022年45期
關鍵詞:潛移默化德育滲透英語教學

陳燕

摘 要:小學英語課程教學的最終目標不僅是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更要擔負起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重任。在英語教學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積極的英語學習態度。因此,進行德育滲透在小學英語教學工作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

關鍵詞:潛移默化;剛柔并濟;英語教學;德育滲透

我們正處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時代,尤其是在“雙減”政策出臺后,德育工作的場景在拓寬,時代要求在我們小學英語教學中要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可以通過合理利用教材內容、引入課外繪本等方面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更是責無旁貸,如果能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思想現實和知識接受程度,有機地滲透、巧妙地運用,一定能達到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

一、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1.利用有效的向師性進行德育滲透

小學生普遍存在向師性,教師的所作所為、為人處世的態度等會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教師毫不起眼的指甲可能會成為學生相互攀比的對象。教師的衣著發飾等也可能是學生模仿的對象,甚至平時的一顰一笑都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教師要好好利用這個法寶,比如在平時的衣著方面要追求端莊、知性,不標新立異,還要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衣著發飾等,給學生以良好的印象。在平時的言談舉止中要注意文明禮貌,當學生向你問候時,你要及時給予回應,而不是隨意一點頭,更不是置之不理。甚至見到學生可以主動跟他們說:“Hello.”在平時的課堂上,不管學生題目答對與否,都可以用: Sit down, please./ Please sit down, thank you 等詞,而不僅僅是用手一揮示意他們坐下。同時,教師還要全身心地投入課堂,以飽滿的熱情上好每一堂課,去吸引學生聽課,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教師通過身體力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也充分發揮了榜樣作用。

2.利用教材內容進行德育滲透

英語教材是德育的載體,尤其是目前我們所用的譯林版教材,生動活潑的插圖,內容豐富、色彩鮮艷。而課文涉及的題材也比較廣泛,很多話題都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同時也包含了豐富的德育因素。但這些德育教育內容并不像思品課一樣是現成的,這就需要教師自己去挖掘。比如四B unit2 的cartoon time部分,故事講述的是小老鼠Bobby在周六那天早起去上課,在上學路上遇到了公雞先生,并在談話中想起那天是周六,不需要上課。 通過讓學生進行故事續編,在續編后進行投票和評論或辯論。在此過程中讓學生擁有競爭意識并讓學生學會內化自己的語言及組織語句,學會表達。同時還讓學生感受到很多事情都不是絕對的,要用辯證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并擁有時間觀念同時懂得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努力學習的重要性。再比如三A unit3 story time部分,可以通過創編Mike和Helen等人來到爺爺奶奶的農場摘蘋果,最后大家一起分享蘋果。讓學生懂得家人間要懂得分享,同時同學之間也要學會互相分享,將美好品德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去。這一環節,以教材為本,但又擴大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同時也進行了德育滲透。

3.利用繪本內容進行德育滲透

繪本,是指比一般的故事書采用更多的圖片的書籍。但繪本故事的圖畫往往有個人風格,也可單幅成畫,同時這些內容貼近生活,學生能通過繪本學到豐富和有趣的知識,還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創造力等,當然也是教材的有益補充。比如二年級上冊unit3 《It has a short tail》,這一課主要讓孩子學習動物的名稱及部分動物的部位。在上完story time 后可以介紹繪本故事《We have different body parts》給學生。故事中呈現了熊貓、獅子、烏龜等學生熟知的動物,并介紹了他們最具特色的身體部位。整個故事簡短、明了,圖文并茂的內容很好的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同時還能在閱讀文字中體會到文字的節奏感。在看完故事后可以讓學生體會故事蘊含的情感教育,即動物們都有各自值得驕傲或有明顯特征的身體部位,我們要學習這些動物們善于發現自己的優點。這種基于教材話題拓展的繪本閱讀教學的開展,不僅能彌補一些教材的不足,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在提升英語閱讀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

二、在剛柔并濟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怎樣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一門學問,也是每位教師都會遇到的問題。教育活動形式豐富多彩,教育方法也多種多樣。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在剛性管理和柔性關懷之間找到平衡點,要善于包容學生的短處和學生的過失。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策略:吃軟不吃硬的,則可以情感人;吃硬不吃軟的,則須予以處罰;軟硬不吃的,則略施小計,讓他先認可你,信任你,再進行適當的溝通,才能解決難題。

1.剛柔并濟,懲治“學水”

以往很多班級都將學生分為優、中、差三類,但現在很多學生在班級里會按照對彼此的印象及學習劃分“階層”。那些已經自甘墮落、自暴自棄很多年且不能用智商與努力來評判的學生簡稱為“學水”。這些“學水”往往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課堂,且大多都是油鹽不進的,讓人很是頭痛。對此,教師要因材施教,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來樹立威信,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讓“學水”糾正自己的錯誤思維或行為。當然在懲戒的同時要注意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方法,不能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教師要保持冷靜的頭腦,要充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不在全班面前批評學生,不挖苦、諷刺。俗話說,“打蛇打七寸”,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一味的懲戒反倒會讓學生產生逆反的心理。這時就需要教師的柔性關懷,需要老師多一些耐心與引導并暫時接受學生的缺點與不足。對于“學水”,如果一定的教育手段對其無效,則先接受現實并慢慢轉變方式方法,而不要對其置之不理,任其發展。很有可能“學水”剛燃起的一點小火苗馬上就撲滅了。我們可以先從“學水”身上找突破口,試著用談心的方式來接近他,多用自己的愛心、關心去感化他。同時,還要善于觀察,如果“學水”有一個小團體,則可以從小團體入手,先采用離間計,孤立他。漸漸地,小團體瓦解后,再找準時機開始柔性關懷,對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真摯的情感與他交流,讓他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信任和激勵,老師的這把關愛之火會很可能讓他心中的小火苗越燒越旺,那么收效也就會更好。

2.以柔克剛,拯救“學沫”

有一類學生本身智商不夠,但又不努力,而且每天都在胡鬧,我們把他叫做“學沫”。老師,同學們對他們往往都是“敬而遠之”。這類同學不做作業是常態,家長的管教往往都是無濟于事。而且這類學生很多時候脾氣都很暴躁,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教師不能只是簡單的以暴制暴,而要以柔克剛,融化堅冰。超超是我班的“學沫”,有一次,在我嚴厲要求交齊所有作業后,課代表用名單找出了那些沒有交作業的人,而第一個就是超超。在我劈頭蓋臉一頓批評后他“爆炸”了。沒過幾天,他又“炸”了,這次我開始轉變策略,嘗試用故事-鼓勵-溝通-傾聽的辦法。我先給他講了兩個資歷相當的年輕人同時進一家公司,但多年后兩人的發展完全不同的故事,并問他聽后有什么感想?他更愿意做兩者中的哪一個?他表示他更希望做那個平步青云者。這個時候,我趁機肯定他的優點,鼓勵他,給他以信心。接著結合故事內容嘗試與他溝通,指出他的不足,并提出希望讓他改正不足。最后傾聽他的心聲,了解他問題所在的原因,從物質或心理上給予幫助,讓他感覺到老師并沒有遺棄他,是愛他的,讓他的內心變得更平和,最終轉變他的思想和行為。

三、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德育滲透

面對“雙減”,英語教師更應該注重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不僅要讓學生學到語言知識,掌握語言技能,更是為了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讓他們成為更為健全的個體。英語核心素養的根本出發點是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是,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更好地發揮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呢?現在談談我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幾點體會:

1.將德育滲透到英語課外活動中

英語教學以活動為中心,但如果只靠課堂教學和相應的簡單練習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既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對課堂教學進行補充。比如英文朗誦比賽,活動目的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激發學生朗讀英語的熱情。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們體會到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再比如英語舞臺劇,它不僅讓學生懂得如何表演,還可以有效提高英語綜合能力。在參與的過程中,孩子們可以互相模仿,互相學習,交流合作。

2.將德育滲透到英語游戲中

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英語教學過程中,加入適當的游戲可以很好地活躍課堂氣氛,吸引注意力,幫助孩子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英語課上,可以引入多種形式的游戲,在游戲中德育滲透。在課前一般為了讓學生安靜下來并快速進入課堂狀態,我都會跟孩子們玩游戲。比如說反語的游戲:I say sit down you say stand up,同時做出相對應的動作。幾輪下來看哪一組同學的正確率最高,這在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從而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和團結協作的精神。而在教授課文內容后,我一般會讓他們以小組形式進行表演,也會設計一些真實情境讓學生參與。比如四年級上冊unit7 《How much?》一課,主要是圍繞“義賣”這一根主線展開的。學完課文,我設計了義賣的真實場景,讓學生拿出自己的東西進行義賣,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運用所學,讓他們從課本回到真實生活中,同時也培養他們的愛心,讓他們的情感得到熏陶和升華。

3.將德育滲透到英語作業中

作業是英語教學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學生學習和使用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

伴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以往的題海戰術已不可取。雙減之下,英語作業的布置不僅要有“鞏固類”的,比如跟讀課文、書寫練習等,還要有從趣味性出發的“五彩繽紛”的作業,如:創編歌謠、制作小報、畫思維導圖、設計游戲性作業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當學生學到水果的單詞時,可以讓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購買一些水果,并在家里跟父母合作用不同的水果擺出不同的動物造型并嘗試用英語介紹。在購買過程中,讓孩子體會到購物的愉悅和滿足感。在制作過程中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無限創意,同時增進與父母的感情。在介紹的過程中讓孩子不自覺地掌握單詞的發音,而不是死記硬背,并體會到學習英語的趣味性。當然,在現在網絡時代下,我們的英語作業還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讓孩子在網上查詢資料或完成一部分家庭作業,教師根據孩子完成作業的實際情況進行記錄,定期進行表揚或獎勵等,從而提高孩子英語學習的興趣。比如在學到三年級上冊 unit8 《Happy New Year》時,可提前讓孩子在網上搜索中國新年的習俗等,讓孩子體驗濃濃的年味,傳承中華文化傳統。同時讓孩子了解西方國家新年的時間、習俗等,讓孩子體會到中西文化的差異。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德育與英語學科的整合,德育要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

參考文獻

[1]齊江麗《淺談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2]潘慶《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3]康紋《淺談小學英語教學的德育滲透》

[4]陳明芳《淺談小學生的向師性》

[5]唐雯雯《在英語游戲中滲透德育》

[6]《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張萬祥主編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猜你喜歡
潛移默化德育滲透英語教學
英語教學中對任務的幾點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精讀深悟 復述出彩
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如何滲透德育教學
選課機制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研究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研究
談誦讀經典詩文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