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山區學校語文生態課堂的教學模式

2022-07-13 20:43歐碧虹
學校教育研究 2022年13期
關鍵詞:學以致用學情教學模式

歐碧虹

摘要:為了更好地適應山區縣平衡班學生學習的需求,促進語文課堂的自然生態生成,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筆者結合山區縣某一學校八年級平衡班學生的教學實際情況,探討適合本校學生生態課堂的教學模式即:教--練--評--結。尊重、喚醒、激勵學生熱愛學習,以學生實際生活為基礎,激發學生學習激情,引領學生學以致用。

關鍵詞:學情;教學落腳點;教學模式;生態生成;學以致用

新課改倡導生態課堂,推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的發展。什么是生態課堂呢?生態課堂就是以尊重、喚醒、激勵學生的生命成長為核心,以實際生活為基礎,引領學生學以致用,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提升學生的生命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尊重山區學校學生,喚醒山區學校學生的學習激情,激勵山區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生活,促進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這是山區學校老師要做的事情。筆者就以山區縣某一學校八年級平衡班為例,嘗試探討適合這些班級的語文生態課堂教學模式。

一、學情分析

1.學生思想言行表現

筆者所帶的班級學生的自我意識非常鮮明,個性突出,行為大膽率性,說話大膽無所顧忌。對待學習持無所謂的態度,愛學不學,沒有預習、聽課、做筆記的習慣。因為是外宿生,家庭管教無力,部分學生以玩手機為主,所以導致課外作業落實不到位。

2.學生差異性突出

有1/3學生因為基礎特別差,甚至識字不多,因而對學習不感興趣,出現不會學、不愿做、厭學的思想狀況。具體行為表現是課堂上睡覺、講話、搞小動作、望出窗外發呆、隨性喧嘩、隨意擾亂課堂紀律,沒有興趣參與語文課堂上的學習。有1/3多的學生有點基礎,但課堂講授的內容偏難的時候,就會跑神想其他的事情或發呆或講話。有接近1/3的學生基礎較好的,他們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課堂上表現較好,會集中精神聽老師講課,主動參與語文學習積極與老師互動。

3.檢測成績分析

八年級平衡班人數大概是55人,低分段的學生有10多人,考0分,2分,5分,8分的會有好幾個學生;72分左右的學生有20多人,80-95分之間的學生有10人左右,個別班個別學生會考96分以上。學生整體基礎較差,學生之間有較大的差距。

二、教學的落腳點

根據學情,教師的教學落腳點必須以基礎為主。八年級平衡班學生整體基礎較差,有鮮明的個性特點,率性自主,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少年較多,隔代教育無力,學生沉迷手機游戲及瀏覽網絡管控不了,沒有自律性,這是當下山區學校學生的一大特點。這些班級學生因為基本是外宿的,導致課外作業難以全面落實,所以任課老師要在課堂上要爭取最大化的效果,盡可能在40分鐘的課堂上要質量,讓學生每一節課能有所收獲,因而課堂教授的內容不易過多,密度太大的話,對于基礎不好的學生是接收不了的,最終會變得無所收獲,也變成了無效課堂。日復一日,一個學期過去,學生什么也沒有學到時間就過去了。這是作為山區教育者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個人認為,這些班級的學生教授的內容以基礎為主,需化繁為簡的教學方式,一堂課教一點落實一點,每天積累下來,一個學期沉淀下來,學生就有大收獲。切忌用傳統的一言堂教學方式,這種方式不適合今天學生的需求,不然,學生會在你的課堂上睡了一大片,就沒有傳授的對象了。

教師要關注和關愛學生。大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學生”。因此對于一些幾乎是零基礎的學生,筆者建議先實行“三動”做法:即動口、動手、動腦。在課堂上,我們會發現這些學生存在不開口讀書不動手寫也不開動腦筋的現象,因而首要讓他們動起來。首先動口是讓他們開聲讀書及開口參與課堂的互動,不會讀的字老師要教他讀,可以對他說:“不會讀的字可以問老師,但要開口讀哦”。不要對學生說,這么簡單的字都不會讀,你怎么這么笨呢。如果這樣說就會把學生推出學習之外了。動手,就是讓學生去寫去做,督促他們動手寫,引導他們做簡單的題,不要求學生要做對,只要他們動手寫起來就好。其實動手寫,就是一個動腦的過程,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那樣學生就慢慢的動起來了。課堂上老師要多關注和關愛到這些幾乎零基礎的學生,慢慢的拉他們回到學習中來。

二、教學模式初探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但有一個基本的教學模式,可以給到老師和學生教與學的大概方向,因而就這些班級進行教學模式的探討。模式初步的設想:依據新課程標準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基礎為主,內容安排不深不廣,學生能學會的學懂的就教,實現一課一得。初探教學模式是:教——練——評——結。

1.教,時間控制在不超過20分鐘。2.練,時間大約15分鐘。3.評,時間大約3分鐘。4.結,時間大約2分鐘。

教學教學,先教后學,目的非常簡單明了。教須依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設定教什么內容,不要只單單依綱靠本而忽略了學生的學情。所教的內容是學生學不會的,教也就沒有意義了。陶行知曾說:“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所以要以學生能學會的為前提,把課堂環節分四步走:教--練--評--結。每個環節內容的安排都要切合學情,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得到收獲,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尊重,才能喚醒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才能激勵學生熱愛學習,才能促進山區學校平衡班語文生態課堂的生成,促進語文學習的成長,從而促進學科的核心素養發展。

參考文獻:

[1]馮滿輝.新課程標準下文言文教學要求的調整與應對.學校教育研究[J]2015.24

注:[本文為肇慶教育發展研究院2020年度教育研究課題中的重點課題《核心素養視域下山區學校生態課堂的構建策略》(課題號為ZQJYY2020009)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學以致用學情教學模式
習作教學,依“規定”還是據“學情”?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基于學情調研的魯迅單元教學研究
立足學情以點帶面
學情分析有效服務教學的實踐探究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分組合作教學法在中職《職業生涯規劃》中的應用
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嘗試寫詩
初中科學復習課的有效性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