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支持與自我實現:民族貧困地區輟學青少年復學機制探析

2022-07-14 04:33原子茜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關鍵詞:復學青少年學校

原子茜,蘇 德

(中央民族大學 教育學院,北京 100081)

2020年中國的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5.2%。[1]教育精準扶貧之前,囿于教育資源稀缺、師資力量不足、教育觀念較落后、家庭經濟水平較低等因素,[2]民族貧困地區的輟學現象更為突出。因此,民族貧困地區的輟學青少年復學難度、穩固率更需要得到重視。輟學青少年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普及進程中因學校、家庭、社會的負面因素累積于個體而產生的特殊群體,由于家庭教育功能弱化以及缺乏合適的社會支持,輟學青少年在完全復學過程中面臨諸多困境和矛盾。這個核心問題就直接牽動義務教育保障問題、教育脫貧攻堅重點問題解決等多項重大民生課題和任務,事關打贏脫貧攻堅戰取得的成效和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故此,如何盡快制定一種有實際針對性的、及時性的長效復學機制框架和相關配套的社會保護政策,對貧困地區輟學青少年采取科學、對應、有效、可行的干預措施,一直是中國政府部門和社會學術界努力探索的歷史性問題之一。2017年,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提高義務教育鞏固水平的通知》(以下簡稱為《通知》),首次提出建立健全控輟保學工作機制的要求?!锻ㄖ窂娬{,從各級政府、學校、監護人、司法部門等主體完善行政督促復學機制。2020年,印發的《教育部等十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工作健全義務教育有保障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為《意見》),進一步對包括“三區三州”在內的民族貧困地區的控輟保學提出新的攻克任務,并從在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予以一定的傾斜?!锻ㄖ贰兑庖姟泛徒逃?019年制定出臺的《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進一步做好農村義務教育有關工作的通知》《關于解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子女義務教育有保障突出問題的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公布實施以來,各地通過提供心理咨詢、上門勸說等方式,加大了對輟學青少年的社會投入與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止2020年6月14日,全國的義務教育階段輟學率就大幅下降了近99%,全國的未摘帽貧困縣輟學學生人數更是同比下降了99.5%。因此,現階段,如何保證控輟不反彈、不新增,就需要進一步落實專項行動,建立健全長效復學機制,同社會各部門協同做好預防與勸返工作。為了詮釋輟學青少年個體與社會環境間辯證互動的微觀形態,本研究基于社會支持的視角,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為個案,展現輟學青少年在復學過程中的真實情形,提出輟學青少年在現有社會支持條件下的輟學防治與復學機制,以促進其自我實現與均衡發展。

一、對于輟學青少年復學的學理性思辨

(一)概念內涵

根據教育部有關部門的規定,輟學系指學生流動過程中非因病休學的學生、退學生、辦理轉學手續后未接續上學的學生以及其他未辦理任何手續而中斷學習的學生總和。它不包括因病休學治療和死亡的學生數。[3]從研究的規范性角度出發,本文所指的“輟學”選取這一界定——輟學青少年指的是在九年義務教育過程中因某些因素中途停止上學或因沒有按時完成規定學業而退學的義務教育適齡兒童。輟學青少年復學是指這一流動的學生群體在自愿或非自愿的情形下重新回到學校繼續學業的行為過程。社會支持則是一種援助行為,行為發出方為以政府機構、公益組織、社區等為代表的群團組織力量以及被支持方的各種社會關系。社會支持可以被理解為在個體處于需求狀態時,社會網絡提供給其關于工具性的和情感性的幫助。社會支持的成效主要與受助者的主觀感受、受助者與支持提供者之間是否存在或有潛在互惠關系具有緊密的聯系?!保?]對于社會支持概念,學界有不同的界定,但不同的學者不同程度地認同社會支持對個體具有良性功能以及保護作用。輟學青少年的社會支持是指作為弱勢群體或脆弱群體的輟學青少年,所獲得的來自政府、學校、家庭等支持主體的援助。其通常表現為借物質、政策、文化、情感等手段或形式來滿足輟學兒童的生存與發展需求。從社會支持的正式程度來看,輟學青少年的社會支持主要有國家、地方政府部門、學校、相關組織所采取的措施為主要內容的正式社會支持和以父母、親屬、朋友、同學、鄰居等構成的非正式社會支持兩大類型。

(二)已有研究

梳理過往(1998—2021年)國內學術研究以輟學主題為核心研究成果發現,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大板塊:“第一部分是有關農村輟學的研究,主要共現熱點關鍵詞有輟學、農村、農村初中生、農村青少年、農村中小學、農村學生和農村初中等。第二部分是遠程教育輟學,主要共現熱點關鍵詞有遠程開放教育、遠程教育、開放教育、Mooc、遠程學習等。第三部分是普九與輟學研究,主要熱點關鍵詞有義務教育、普九、免費政策、人民政府、權利主體、義務教育法等。第四部分是關于國外輟學經驗的研究,主要共現熱點關鍵詞有美國、美利堅合眾國、北美洲、UNESCO等,這表明國內輟學研究較為關注國外輟學的防治經驗。第五部分是關于隱性輟學和自愿性輟學的研究,主要共現熱點關鍵詞有隱性輟學、自愿性輟學、潛在輟學、讀書無用與新型輟學?!保?]關于輟學內容的研究則突出體現在以下幾個部分。第一,對學生輟學原因的探討,包含社會環境、家庭環境、政府管理、學校教育以及學生自身。第二,對復學對策的探索,這一領域的研究較為全面但缺乏對某一措施實踐的深入分析,也沒有基于一定理論視角下對復學機制的研究。第三,對控輟保學政策執行的研究,包含政策執行問題、問題原因以及提升對策。第四,對輟學的貧困視野、社會涉入等角度展開討論。第五,對于青少年的自我實現與社會支持的關系,學者提出社會支持水平越高,其自我概念越好,越能感受到周邊的這些資源。綜上所述,學界對青少年輟學這一主題從地域、教育形式、“普九”教育政策、國內國外比較研究、輟學問題的深入解決等維度展開了較為全面而細致的研究,既有研究對于從社會支持角度探究復學機制的成果較少,尤其是針對民族貧困地區而言更是幾乎近空白。因此,本研究從目前研究中的薄弱環節切入,具有一定的理論開拓性意義與現實深入性意義。

二、怒江州輟學現象的樣態呈現

本次田野考察地點選取了云南省的邊境民族地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下文簡稱為“怒江州”),是目前國家深層貧困地區“三區三州”之一,深度貧困達80%以上,也是教育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攻克區域,又是邊境民族地區,其民族成分眾多且含有大量直過民族,社會發展程度較低,除此以外,經預調研得知云南省怒江州基礎教育階段確定存在輟學情況,且輟學人數較多。同時,因研究者與該地已建立密切聯系,便于研究后續的追蹤調查。以上條件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族地區輟學青少年復學的真實情況,故此,選取怒江州為本研究的研究個案。選取初中A和小學B的5名教師和6名學生進行訪談,受訪人員信息見表1。

表1 樣本信息

(一)表征:義務教育階段青少年輟學現狀及特征

通過調查分析發現,為進一步鞏固自治州“兩基”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成果,全面貫徹落實省、州有關“控輟保學”文件指示和上級會議精神,最大程度實現“教育脫貧一批”的精準扶貧目標,怒江州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工作實施計劃》,嚴格落實控輟保學“三線四級”責任制和“七長”負責制,做到“一縣一方案”“一鄉一辦法”“一校一對策”,全社會多力量參與控輟保學、促進教育保障的格局基本形成。2018年3月至6月、9月至11月,全州共勸返輟學學生1169人,其中瀘水370人,福貢500人,貢山29人,蘭坪270人。2018年12月是怒江歷史上失學輟學學生最少的時期,然而全州輟學失學學生仍有66人,失學輟學學生中有建檔立卡戶學生33人,其中:小學7人,初中26人。2019年云南省怒江州的輟學情況,如輟學人數約300,輟學率約為4.2%。截止2020年4月,全州共減少AB類輟學生225人,其中,勸返回校188人,舉證核減B類37人。青少年作為輟學的最主要的利益目標群體,具有普遍性的特征。以怒江州為例,現將民族貧困地區青少年輟學情況特征如下:

1.隱性輟學。在我國,隱性輟學較多出現在國家實現“兩免一補”政策后,是一種非經濟因素影響下的新型輟學。學界一般認為,“隱性輟學”指的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具備階段性的短期無故離校表現但尚未達到永久性的長期輟學的個體或群體教育狀況?!保?]隱性輟學包括不同程度的提前離開學校以及無故未按時返回學校的行為,其共同的標志為未辦理任何離校手續就長期或短期地離開了學校,暫停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當地較好中學的一位政教主任談道“每年(初中)一個年級有7、8個(輟學學生),全年就是20-30個輟學學生,經常不在,叫回來呆幾天就又跑出去了。不僅是我們學校,兄弟學校都存在,別的學??赡芨鼑乐??!币耘轂槔?,初中輟學已然成為了當地人盡皆知的事情。雖然在表面上,少數民族地區輟學率低于3%,但以云南怒江州為例,長期存在著低水平、弱基礎、不全面的“九年義務教育普及化”。在此背景下,學生成為了文化因素、社會因素、心理因素等多重沖突的最終受害者。

2.反復輟學。反復輟學是指經勸學后成功復學的青少年又因學習跟不上、怕其他學生瞧不起、不服老師管教等種種原因又再次發生的輟學行為。對于反復化輟學的原因,云南省怒江州M校副校長告訴我們“學生基礎弱,自制力差,學習態度不端正,再加上外面的人誘惑,所以經常來了上兩天就又走了?!背酥?,我們還了解到反復輟學人數比例也十分嚴重。學生Q告訴我們“學校里的幾個男生,經常性的‘請假回家’或者晚上直接爬墻出去,和鎮上的一些社會青年騎摩托去玩?!?/p>

3.女生輟學。輟學標簽下的青少年形成了一種同類別群體,不一樣的個體不斷復制著一樣的人生。一方面,輟學情況較為集中地發生在初中,小學階段情況較少。另一方面,輟學學生呈現出顯著的性別特質,即女生多于男生。一位完全小學校長舉例,“學校五個輟學例子,其中4個都是女生。其中一個女生,沒有任何經濟負擔,但就是不想讀書。后來政府出面,派出所出面,把這位女生“請”回來,不過后來初三畢業也就不上了。女生最難勸,比較早熟,而且傈僳族有早婚的習慣?!币晃恢袑W教導主任談道“因為打工的青年回來過年,個個花枝招展,初中生特別容易受影響。還有就是12月中旬(過傈僳年),內地上班的人過年回來找媳婦等,有些初中女生就不來念書了?!?/p>

無論是隱性輟學、反復輟學還是女生輟學,輟學學生普遍都具備相似的人格特質。如他們的“自我意識”有嚴重偏差,把學業失敗簡單歸因于自身的天賦與能力,認為自己天生不是“讀書的料”,最終自暴自棄走向輟學。再如有嚴重偏激行為,他們固執偏激、行為外露、富有攻擊性,因在學習上無法表現自己,他們甚至與老師處處對抗以顯示自己的力量。同時,國內研究經驗表明,年齡、性別、學業表現及家庭資產因素對少數民族學生的輟學影響更為明顯。[7]

(二)歸因:基于社會支持的民族貧困地區青少年輟學邏輯

民族貧困地區青少年的輟學現象并不是一種個體行為,而是在新的社會背景下所凸顯的一種新的社會需求,背后隱藏著深刻的群體性被動因素。為對輟學青少年持續性復學的社會支持介入更有針對性,首先須闡明基于社會支持的民族貧困地區青少年輟學的邏輯,為社會相關部門引導輟學青少年更好、更持續地融入學校提供思路與介入依據。社會支持是一種外在于個體的環境因素,盲目的社會介入可能會對服務對象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因此需全面反思如何行之有效地支持和關愛這群民族貧困地區的輟學學生。

1.家庭情感支持弱傳遞:輟學青少年人生軌跡的普遍復刻

依據科恩(Cohen)和維爾斯(Wills)的理論,社會支持是為了讓個體抵抗來自外界的壓力,更充分自得地適應社會,可以分為包括信息支持、工具支持的物質性資源和友誼支持等情感性資源。情感支持指個體自身的價值等受到他人的尊重、稱贊和接納,又稱為表現性支持和自尊支持[8]。關于情感支持這一領域的行為表現主要包括尊重、信賴、關懷以及傾聽等。一定意義而言,在家庭情感支持下,孩子輟學是家長“理性抉擇”的結果。一方面,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幾乎涵蓋了青少年成長的方方面面,從階級出身到人格特質再到學業成就。良好的、健康的、正向的情感支持(如家長期望高,關愛值高)構造出一種心理依戀與安全感,推動青少年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與處世面貌;薄弱的、易損的、負向的家庭支持(如家長期望低、無暇關愛子女、忽略子女內心世界),輔以家庭自身觀念支持弱(法律意識淡薄,社會認知程度低)以及家庭經濟條件差,難以支付相關的教育投資成本,此類因素的疊合就進一步加劇了家庭情感支持的脆弱。因此,條件平平家庭中的家長傾向于認為當前情形下向上的社會階層流動很難實現,與其去搏那萬分之一,不如盡早開始賺錢養家,分擔壓力。如K老師所談“本地就業機會少,家長認為讀書無用,千辛萬苦供出來不如早點出去打工掙錢?!笨梢娖浞梢庾R與教育意識均較為薄弱。另一方面,一些家庭經濟條件略有改善后因意識不足而給予了青少年反向支持?!凹议L打工掙錢后,生活條件變好,就開始無底線地滿足學生,不說‘不’字,生點病就請假回家了?!币晃徽讨魅稳绱苏f道。除此以外,在與幾位校長的訪談過程中了解到,初中小學輟學青少年中女生比例明顯大于男生,個中緣由令人辛酸,M中學一位校長提到“L村一個女生,母親改嫁,只有爺爺,早戀,假期都是在外面的男朋友那里住”。提及原因的時候,他告訴我們“是早婚習俗仍然存在,年輕女性外出務工在外結婚生子,導致本地男女比例失調,男青年目光投向小學生與初中生?!笨梢?,殘存的鄉土陋俗以及對女童教育的忽視使得許多女孩在初中未畢業的情況下就已嫁為人婦,學業因此徹底荒廢,這樣的悲劇不僅是家庭功能的缺失,更是社會整體的結構不良。因為這一定程度上表明入學機會成本對于貧困家庭而言成為了一個主要影響因素,男孩一般被視為家庭福利的保障,家庭更愿意為其投資[9]。因性別差異導致的教育不公也將進一步剝奪女生其他的個體發展空間乃至權利。

2.學校專項支持弱執行:輟學青少年受教經歷的消極體驗

學校是青少年系統學習各類知識和應用技能、順利完成學業要求的關鍵場所,更發揮著對青少年人格教育和社會化的補位作用。然而,由于資源條件或意識的局限,學校教育大多是以社會化、團體化的普遍需求來開展教學工作的教育支持系統。民族地區學校的課程設置效仿城市學校,教育內容以知識為主,單一的學校支持下,缺乏的是對青少年學生的個體化回應。學生學習生活單調乏味,便產生了厭學情緒;“學生成績不好,小學就不學,家長也不管”,可見學生自身的學習基礎較弱,出現“跟不上”的情況,喪失繼續學習的信心與動力——產生了一批學困輟學學生。除此以外,師資結構性缺編也加劇了這一現象的嚴重程度,因音體美老師的長期短缺,音體美課程往往由專業程度不高的語數外等老師代任,無法起到平衡課程以及提高學生藝術素養的作用。校內學習熱情低形成的學業低自尊與學校的低魅力導致部分青少年將全部的注意力置于校外娛樂活動,再加上青少年正處于心智還未發育成熟、三觀人格還未完全成型的青春期,因此會竭力地追求特立獨行的個性、張揚的行為方式、夸張的服飾造型,企圖尋求“存在感”以引起他人的關注。除此以外,學校該有的專項支持不到位,學困生的幫扶工作力度有待提高,缺乏心理支持和疏導,輟學青少年復學后往往會遭到“不公”待遇。學科組長說“不管他犯了多大的錯,都能在學校呆的,但是國家明文規定不能分班,無法集中管理,很影響整體的氛圍。給我們老師帶來很多麻煩?!币晃唤炭浦魅握劦馈埃乃拗茖W校)10天休息一天,這一天還要去勸學?!焙罄m訪問了不同年級不同性別不同成績水平的9位學生,普遍表示“整體學習氛圍不太好,因為少數學生(指復學學生)?!币虼?,一些在校教師以及同伴在情感上對于復學青少年呈現弱支持狀態,此點更是加劇了輟學青少年的消極教育體驗,無形中降低了青少年的學校認同度與師生親密度,不利于其復學的長期性保障。

3.社會服務支持弱深入:輟學青少年社會參與的負面效應

輟學青少年對社會支持的感知與利用情況決定了其對社會的認知正確全面與否。因此,作為社會工作的關鍵領域,青少年教育便是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促進青少年提高意識、安穩上學的必要渠道。在“科教興滇,興邊富民”的背景下,怒江州的教育治理能力與政府管理水平顯著提高。面向青少年的社會服務應更關注職業技能與勞動技能的獲得,提升青少年本身的抗逆力,實現增能性教育扶貧。然而,對于輟學青少年等特殊少數群體的關注仍較少,對其社會服務的支持仍較弱。社會環境復雜多變,一些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如“社會上一些不規范的招工、招生現象,以及同伴間的影響,是初中生輟學的一大誘因?!贝髮W生“易畢業,難就業”問題的顯露,也進一步加劇了許多家庭和學生的“知識無用論,教育回報低”的錯誤思想?!稗r民即便沒有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通過進廠務工進行短期的技能培訓后也能獲得不錯的薪資,待遇和教育關系不大?!保?0]現代城市文化的吸引加深了民族貧困地區的青少年與家鄉的疏離,形成事實上的社會反向支持,如一位中學老師談到“用人單位招童工,東莞一個月1萬的誘惑”,因此在當地產生了大量的自愿輟學學生。然而,在精準扶貧的背景下,輟學青少年及其家庭并非處于“揭不開鍋”的窘境,可見,社會服務主要以物質救助為主,系統支持較為乏力。故此,民族貧困地區的輟學青少年在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多重的社會誘惑、缺位的精準服務時,長期復學便變得難以為繼。

三、民族地區輟學青少年復學機制的社會支持建構

機制是一種行為模式結構和運行體系,一般以一定的運作方式將復雜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聯系起來,使他們可以協調運行而發揮作用。復學機制指的就是對輟學青少年進行影響的內外部力量相互作用的因素相互反應以促成復學這一結果的一整套運行模式和體系。故此,對于民族貧困地區輟學青少年復學機制的社會支持建構,主要涉及社會、家庭、學校三個維度。輟學青少年作為一個特殊年齡群體,思想狀態較為敏感易于出現波動,社會認知較為簡單和片面,極易受到外界干擾,甚至被不法分子教唆、利用而走上犯罪道路,成為現代社會中潛在的高危犯罪人群。所以說,輟學不僅影響青少年自身的素質水平、終身發展及其家庭的生活方式和質量,更影響民族地區民眾整體素質的提升以及經濟的發展。同時,民族地區輟學青少年的產生與蔓延直接影響和限制了當地義務教育普及水平提升以及更高質量的均衡發展。影響了勞動力隊伍素質的提高和社會穩定,也影響了我國的對外形象,造成教育資源浪費、教育成本驟增、教育產出率下降等問題,直接促進新的教育機會不平等。社會支持簡言之就是為輟學青少年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對青少年起著重要影響。經調查顯示,社會質量發展進程中的經濟保障、精神凝聚、開放包容三項指標對青年的社會公平感有顯著影響[11]。正面的社會支持給人以激勵,負面的社會支持、社會支持結構不良或缺乏必要的社會支持,會使青少年喪失自信、降低安全感,從而在迷惘中走上歧途。若想輟學的青少年回歸正途,確保歷史性地徹底解決輟學問題的目標,亟需社會各主體予以恰當的正向支持。正式社會支持涵蓋了社會政策、政府部門、學校、群眾組織或其他相關部門提供的支持。[12]輟學青少年的持續性復學是一項聯動性強、系統性高的復雜教育活動,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聯合發力,構建三位一體的合作機制。

(一)社會

1.以宣傳教育提供思想保障

對學校教育的認同是青少年基于對學校教育充分認識后所呈現的正面價值判斷,表現為一種價值認同或文化認同。認同感的產生會引發學習自覺,將大大減低校方的監督成本,是實現青少年持續性復學的首要條件。國內研究經驗表明,邊境小學生對學校教育認同感普遍偏低[13]。故此,要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引導家庭轉變諸如“讀書無用論”等錯誤的思想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態度與家教理念,主動送子女入學。主觀支持的利用度相較于客觀支持作用更強,故此,教育部門以及各個學校、社區應形成立體式宣傳,建立縣(市)、鄉(鎮)、校三級貫通的配合機制,齊抓共管。同時,針對受眾的不同層次、不同領域要提升宣傳方式的多樣性和靈活度。首先要通過宣傳專欄、宣傳手冊、宣傳片、宣傳公眾號文章、報刊雜志等多種媒體來加強控輟保學政策的有效實施;其次要借各種法律講座、家長會、班會、團(隊)會等集體活動來宣講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勵志教育,以防患于未然,從源頭上阻斷失學輟學;最后,還要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為家長提供育兒、教育子女等方面的培訓和科學信息。在搭建輟學青少年社會支持網絡的基礎上,引導個體及家庭對學校教育建立積極的觀念。

2.以政策支持確立制度保障

為落實控輟保學的目標,政府要進一步完善《關于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控輟保學”工作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做到制度控輟、管理控輟。通過建立健全“省—市—縣—?!彼募壒ぷ餍〗M,層層分解落實責任,抓好學籍管理、校園文化、教育評價、學生心理等各個環節,統一思想、細化措施、壓實責任。首先,對學生的學籍“轉入”和“轉出”建立嚴格的操作體系和流程,確保程序上的保障;其次,重視和諧、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建設工程以及改善校舍環境、及時消除不必要的安全隱患,激勵各類學校把好“文化關”和“安全關”;再次,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義務教育評價體系,破除之前的“唯分數論”,重視增值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從教育標準引導學校教育模式,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使部分學生由“厭學”轉為“樂學好學”;最后,需重視輟學青少年的特性,在具體政策中體現專項服務,做到既關注群體共性問題的回應也要對個體需求進行個別化管理。如營造社區的正能量氛圍,規定社區定時積極組織青少年進行學習與參觀一些公益性活動或開展有益健康的文體活動,幫助輟學青少年或瀕臨輟學的青少年恢復自信心,擺脫消極、低級的娛樂生活,發展健康向上的愛好。其他社會組織,如慈善機構、工會、婦聯、共青團等,應積極整合各種社會資源設立幫困、助輟基金以及相應的心理疏導機構等,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物質、心理支持,全方位降低輟學青少年的復學阻礙。

3.以法律手段落實強化保障

全面實施依法治教為民族貧困地區有效落實建立復學機制提供強化保障。首先,各級工作小組以及社區要積極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和《關于解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子女義務教育有保障突出問題的工作方案》,增強包含學校、師生、家長、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各界的法律意識、法律觀念,為未成年人接受義務教育提供充分的保障。如通過微信平臺、公益展板或上門宣傳等手段使控輟保學、精準資助等政策入腦入心,并接受群眾咨詢。其次,加強義務教育階段的監督執法力度,對經督促教育后仍未主動將子女及時依法送入學校接受正常教育學習的監護人或家長給予司法嚴懲。并且加大控輟保學工作的實施力度,完善監督體系,積極推行責任制、月報制等動態監測機制。再次,地方教育部門應聯合公安、扶貧、民政、殘聯等單位,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和勸返體系,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利用控輟保學“官告民”案例積累的經驗,強化義務教育控輟保學聯保聯控責任,制定“一縣一策”工作方案,實施貧困學生信息臺賬化精準控輟,進一步降低民族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輟學率,確保貧困家庭適齡學生不因貧輟學。

(二)學校

作為接受正規教育的主要場域,具有傳遞知識、規范行為、培養能力的功能,理應為青少年提供一個平等、健康、積極的學習環境,為輟學青少年長期復學注入能量。具體有以下幾點。

1.教育評價要革新。學校要積極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各項要求,堅持立德樹人,建立更加多元、科學的教育評價機制。具體而言,要擺脫過去僵化、單一的管理體制,完善對應的評價機制,規范教學管理,注重學生多方面的素養培育,控制學困輟學,認真落實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和課程方案、課程標準,保證音樂、舞蹈、美術、體育等的課時規定,因地制宜開設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開設民族文化傳承課、技能培訓),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從多個維度考量學生個體素質,增強其自信心與積極性,確保返校學生“留得住”。

2.教育內容要革新。學校要完善本校的課程設置,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樂學。民族貧困地區學??膳c當地教育部門、教育專家聯合創建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課程,編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校本教材。如怒江州某傍山而建的小學以小菜園實施勞動教育,既培養了學生的勞動技能與“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勞動意識,又實現了自給自足,節約了食材經費。當然,除此以外,教師還要注重培根鑄魂,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消除學生自我意識偏差,提高學生成就動機,鼓勵學生刻苦努力,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

3.教育形式要革新。首先,以生為本,因材施教。把以生為本放在關系到教學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課堂實效的高度予以重視,且協同推進。始終關注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和個性特點,及時地開展啟發式教學、參與式教學,優化教學供給,增強教育效果。其次,提升信息化,增強學習樂趣。學校要注重和提升教育信息化的運用,提高教育教學設備的利用率,利用多樣化的教學媒體提高學生的吸引力,并且不斷改革教師教學評價機制,將控輟保學納入教師績效評價體系。再次,注重家校溝通,提升人文關懷。對輟學青少年要通過“一對一”“手拉手”等幫扶措施和親情關懷,幫助他們增強學習自信心,不讓學生因學困、厭學而輟學。學校負責人在勸返輟學青少年時,注意方式方法,以情動人和以愛化人,多給學生一些自主性,少一些壓迫與強權。

4.教育管理革新。學校要創新管理模式和手段,將以人為本放在中心位置,體現教育管理的民主性、綜合性和有效性。首先,精準落實資助政策,進行全方位地、從學生立場出發的、具有針對性的幫扶,實行教職工與學習困難學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留守兒童“手拉手”“一對一”的定向幫扶計劃;其次,細化分類安置,結合勸返復學學生年齡、學力情況,細化分類安置。如怒江州福貢縣積極探索教育扶貧新路徑,在縣委黨校專門為13至15周歲的失學輟學青少年設立普職教育融合班,截止2019年,已有146名學生到校報到,安排就學。最后,在對“輟學”嚴格禁止、依規處罰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對于各類學生加強疏導和勸返,及時干預,并適時地制定教學計劃,通過單獨編班、插班或建立普職融合班。做好復學青少年的教育安置工作。

(三)家庭

根據費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論,家庭層面的撫育能力體系是整個社會資源中最方便、最直接、最有效的資源依賴系統,父母是初中生最主要的支持源。為促進輟學青少年復學過程中家庭支持的正牽引,父母應做到:

1.關注孩子的多元發展需求。父母應將孩子的生活與教育融合,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傳遞知識、技能、情感,促其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避免長期單維度關注其物質生活和學習成績。如云南省大理積極踐行的耕讀文化活動,讓孩子以實踐獲真知,也了解真實的鄉風文明。除此以外,還應不定時了解孩子內心動向與學習狀態,并及時給予紓解和應對策略。

2.優化家校溝通交流機制。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影響兒童自身成長最大的兩方面,家庭有對兒童特定的教育期待、特殊的家風家訓、特別的教育方式,作為專門機構的學校往往有著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存在分歧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此,理解、信任、溝通是推進家校合作的重要基礎,只有雙方協同努力、共同商議才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家校合力,如學校搭建專門的微信公眾平臺、家長開放日、家長聯席會等溝通平臺。

3.引入外力,落實監護人責任。家庭所在社區及有關組織應積極做監護人的思想工作,使其對“監護職責”有充分的認識,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對于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青少年入學的父母,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縣教育行政部門給予及時的提醒或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者發放司法文書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對于積極送子女入學并完成高等教育的家庭典型榜樣予以表彰,切實營造重教氛圍。

家庭、學校、社會支持的循環互構是民族貧困地區輟學青少年持續性復學的重要保障,是其自我實現的必要通道。這種基于社會支持的持續性復學機制具有一般意義,不僅作用于民族地區,利于區域教育管理與發展,固邊富民,穩定邊疆,助于控輟保學政策的落實與民族教育的治理,促進民族團結,而且可以普及到現代社會各級各類學校生活中,為各類青少年通過收獲社會支持建構群體歸屬感、賦權增能、追求自我實現開辟途徑。

猜你喜歡
復學青少年學校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蔬果能讓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參加華中師范大學復學前防疫應急演練有作
開心復學
全面復學后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做
嚴把“四關”唱復學大戲
中日青少年體質PK
學校推介
第二單元 做自立自強的人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