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的自我應對、影響因素與調適優化

2022-07-14 04:33姚子涵覃小林唐雨璟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關鍵詞:心理壓力碩士研究生

姚子涵,覃小林,唐雨璟,楊 琰

(1.中南民族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4;2.南華大學,湖南 衡陽 421000)

近些年來,研究生教育在黨和國家工作中的地位日益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研究生教育在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保?]隨著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的逐步擴大,在校人數不斷上升,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問題也日益凸顯。碩士研究生階段充滿了好奇、排斥和適應等復雜心理壓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面對學習、交往、消費、戀愛、就業等種種問題,多數是在緊張-舒緩-緊張這樣的心理復調狀態下成長。正是這種復雜多變的心理壓力成為影響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生活學業的重要因素??茖W把握其內在狀況和尊重調適規律并加以積極引導,對于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文獻概況、理論依據及問卷說明

目前,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的研究已經具有一定的基礎,其理論依據也比較扎實,在問卷設計和實地調研的過程中,我們采集了大量的樣本資料,這些為研究奠定了真實可靠的基礎。

(一)文獻概況

國內現有文獻主要圍繞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的基本概念、壓力來源、實證研究、基本策略四方面進行探討?,F有研究成果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時,也存在研究低水平重復、缺少對國外成果關注、跟蹤研究不足等缺陷。最為關鍵的是,這些文獻多數將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作為負面因素來對待,很少將它作為碩士研究生成長成才的積極因素來對待。心理壓力不一定是壞事,關鍵在于通過科學的引導和調適將之管控在適當的范圍內,盡可能轉化為積極因素。

(二)理論依據

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自我應對、影響因素與調適優化研究主要依據皮亞杰的認知心理學、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和近年來的心理壓力系統理論。皮亞杰的認知心理學的“認知圖式”理論在研究生心理壓力分析和應對過程中提供了主體心理結構范式。他認為,認知心理現象根源于認知主體與認知客體的相互作用。在這一過程中,主體的內在認知圖式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通過“順應”和“同化”兩個機制,不斷維護和實現著認知心理的動態平衡。這一理論用在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現象的分析和應對中,具有一定的說服力。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的心理壓力歸根結底屬于外在影響因素與內在心理圖式的相互作用現象。在這一過程中,主體的心理圖式在心理壓力的形成和減緩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的調適也離不開主體心理圖式的調整和轉換。這種心理圖式主要包括碩士研究生的思想觀念、情感傾向、意志品質、信念強度等人格特征,這些在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分析與調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對于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導性??茽柌裾J為,人的道德認知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這一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六個水平。他發現,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其道德認知一般來看是一個由物欲到規則、感性到理性、由依賴到獨立的發展過程。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很大一部分正是其內在道德認知水平與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其調適也離不開這一基本的內在的發展水平和階段的認定與把握。這也是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存在較大差異的內在根源。

此外,心理壓力系統理論也是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分析與調適的重要理論依據。這一理論將人的心理看成是一個有機聯系的系統,它由多因素構成,受到社會分工、生產規程、人際交往和傳統習慣的影響,社會資源、性格特征、自我認知和應對方式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互為影響。這一矛盾交織作用的過程正是心理系統的平衡和穩定有可能被打破,但又盡可能被維護的拉鋸戰中產生的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以及心理健康問題的內在根源。在心理壓力眾多要素構成的系統中,性格、氣質、自我認識、信念和價值觀等因素在系統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社會支持和認知評價是關鍵因素,經濟、學業、人際關系、婚戀等事件是壓力的重要來源或誘因。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感受到的壓力既與現實問題的困難程度相關,也與其自身的人格特點、認知圖式和社會支持緊密相聯。

(三)問卷說明

本次問卷調查根據心理壓力理論,以武漢市某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為樣本,采用實地發放的問卷方式進行。在此基礎上,還開展了多次實地訪談,獲取第一手資料。首先選取不同性別、地域和年級的多個樣本進行預調查,針對預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對問卷設置不合理和不全面的地方進行了修改補充,使之臻于完善。問卷和訪談主要涉及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的自我應對、影響因素和調適優化等內容,觸及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的諸多深層次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調研共發放問卷517份,回收507份,數據真實有效,問卷基本情況如下(表1)。

表1 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對象、地域、年級

二、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自我應對呈現多維分散的狀態

調查發現,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從研一到研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心理壓力。面對來自不同方面的心理壓力,碩士研究生有著自己的應對之策,對于學校的解壓方式也存在自己的看法。他們根據自己的情況,努力尋找便捷、適用和高效的自我調適途徑和辦法,總體呈現多維分散的狀態。

(一)心理壓力最先求助的對象復雜多元

心里有壓力,總是想擺脫,使自己獲得自由和和諧。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一般是通過找人傾訴、行為發泄、自想自解和默默承受等不同方式進行。最先求助的對象因人、因事、因時和因條件而異,因而求助的對象是復雜多元的??傮w上看,所占比例如表2所示。從表2可以看出,在碩士研究生遇到心理壓力最先向誰求助這一問題上,過半的同學選擇親朋好友,占50.69%,向同學求助的占26.04%,不找任何人的占15.4%,而選擇向專業人士求助的不到2%,向老師求助的只占1.58%。由此可見,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把自己的心理壓力看成是自己的隱私,不便隨意向“外人”透露,只能向自己信得過的人求助。表中顯示,老師和專業人員沒有成為碩士研究生普遍求助的對象。

表2 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求助對象

這說明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對老師和專業人士的認可度不高,不愿向他們打開心扉,而親朋好友卻成為求助的主要對象,這雖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但由于親朋好友畢竟不多,空間距離較遠,面對面相處的時間較少,受時空限制,容易造成情感宣泄的不及時和問題的積壓和解決的延遲。

(二)對學校調適的態度不盡相同

民族高校運用多種方式幫助碩士研究生調適心理壓力,如心理咨詢、心理知識講座、組織課外實踐活動、師生溝通交流等,其中多數是通過幫助碩士研究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思想觀念和轉移注意力來實現的。但由于碩士研究生的需求多元,這些辦法在碩士研究生眼里有著不盡相同的看法。

表3顯示,碩士研究生對校方心理壓力調適方式的看法呈多向分布,其中46.35%的碩士研究生認為很有必要和非常必要;一般的(也就是居中的,不否定也不十分肯定的)占41.42%;而認為沒有必要和非常沒有必要的占12.23%。結果表明:民族高校接近半數的碩士研究生對于學校心理壓力調適方式持積極肯定的態度,說明學校心理調適方式能夠滿足這部分碩士研究生的需求,碩士研究生認可度高;接近半數的碩士研究生評價一般,說明學校心理調適方式需要加強和改進,針對性和服務性有距離,難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碩士研究生的個性需求;少部分碩士研究生認為學校心理調適沒有必要,說明碩士研究生可以找到其他的調適辦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學校心理壓力調適方式難以滿足碩士研究生的需求,作用不大。

表3 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調適態度

(三)對學校調適的評價參差不齊

面對碩士研究生的心理壓力,民族高校采取了相應的調適措施,這些措施主要是針對心理壓力異常巨大且會出現精神和生命危險的碩士研究生,而對于一般的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則主要通過分散性、臨時性和附帶性的措施來解決。碩士研究生這些一般性的心理壓力尚未受到校方的明顯重視,但卻較為嚴重地影響著碩士研究生的健康成長。這些壓力經常導致一些碩士研究生難以入眠,缺乏食欲,上課精力不集中,性格孤僻,精神焦躁抑郁,人際關系緊張等,加之地域文化心理的差異,以及師生同學之間溝通不暢等因素,致使碩士研究生對校方心理調適效果的評價參差不齊。

圖1中顯示出,學校調適工作的作用和效果。部分碩士研究生感到滿意和很滿意,占比為35.70%,說明學校這方面的工作具有很好的成效,滿足了碩士研究生的需求。另外,持一般評價的碩士研究生占比為56.02%說明,一半多碩士研究生沒有得到滿意的效果。而不滿意和很不滿意的碩士研究生占8.29%,說明尚有少部分碩士研究生認為學校心理調適工作很大程度上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由此可見,民族高校在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調適方面尚存較大的改進空間。

圖1 對學校調適的評價

(四)自助調適行為多種多樣

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應對多重心理壓力的自助調適方式普遍是經驗性的。一般遵循自己已有的調適經驗,按照自己熟悉的調適方式進行。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選擇的自助調適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具體如圖2所示。

圖2 自助調適的方式

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調適的自助方式主要表現為轉移注意力、自我發泄、自我壓抑、順其自然、放松等不同種類。這其中每一項都存在超常和非理性的表現,但大部分碩士研究生能將自助調適控制在理性和適度范圍之內。從圖表中可以看出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是自己心理壓力調適的主體。任何外在的調適都需要轉化為碩士研究生自己的調適才能生效。同時,需要積極引導碩士研究生的自我調適向科學理性適度的方向發展。

(五)調適資源明顯短缺

據調查,目前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調適基本上處于自發狀態。學校心理咨詢中心關于心理測量的專業儀器、實驗室等配套設施尚不夠健全,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的網站、公眾號等宣傳力度和影響力尚弱,碩士研究生對于網站和公眾號的利用不夠充分、全面。學校心理咨詢室只能為主動尋求心理輔導的碩士研究生提供適當幫助,部分被動內向的碩士研究生難以及時獲得校方的心理疏導。學校開設的心理輔導課程缺少針對性的實踐體驗,對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的調適作用有限。教師、輔導員、心理咨詢中心和碩士研究生的聯系不夠密切,師生信息溝通不暢,教師往往把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當作思想問題加以解決,忽視心理規律和心理分析,過于強調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釋放中的順從性和被動性,將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調適等同為單方面提升碩士研究生的思想認識。這些做法不但起不到心理解壓的作用,反而會加重碩士研究生的心理負擔。

三、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的影響因素

調查發現,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的心理壓力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表現為成長過程中內外矛盾相互作用引起的心理焦慮和緊張,這些影響因素積聚在一起,使一些碩士研究生內心世界處于希望與失望、放松與緊張、自尊與自輕相互交織的狀態,由此引發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

(一)任務繁重導致心理緊張

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已經不同于本科生,面臨更復雜更繁重的學業任務、社會責任和內心自覺。調查發現,眾多事務的堆積直接導致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精力與時間的緊張,從而引發心理壓力問題,尤其是在研三畢業季更為突出。這些繁重事務主要表現為“專業課程學習任務”“各種過級考試”“各種考證”“熟人相托之事”“父母交代之事”“自身出國,考博,就業等事”“日?,嵤隆薄扒楦芯S護(友情、親情、愛情……)”和“其他”等等。據調查,首先是畢業論文撰寫、畢業論文發表、考博和就業面試等引起的心理壓力占75%,其次就是各種過級考證占63.91%。第三是導師布置的額外繁重事務占63.12%。碩士研究生較本科生的學習內容難度更深,要求更高,家庭和社會的期望更大,他們以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處理這些不易處理的事務,尤其是完成實驗項目、撰寫和發表學術論文,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都需要巨大付出,由此引發嚴重的心理壓力問題。

(二)陳舊習慣加重精神負擔

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一方面在接受新的知識和文化的熏陶和塑造,同時他們又受到原有文化習慣的約束。這幾乎是每一個碩士研究生面臨的難以超越的問題。正如黑格爾所言:“習俗是沒有反對的活動,在那里邊只剩下一種形式上的持續,生命的目的原來所特別具有的豐富和深刻,在習俗里是談不到了?!保?]由此所產生心理壓力的節點主要集中從研一向研二的過渡時期。調研發現,隨著研究學習的加深,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不論是學術視野、知識能力還是生活、思維習慣都與從前有了明顯的差別,這時,他們感知到原有文化習慣的明顯裹挾但又難以掙脫和超越,精神的窘迫和沮喪常常轉化為內心的渴望壓力。很多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仍然受到原有價值取向、自身定位、學習方式、思維習慣的影響,出不了成果,發不了論文,達不到導師的要求,甚至遭到同學的輕視和被邊緣化。這使一些碩士研究生產生渴望超越的精神負擔。

(三)跨界交往滋生莫名憂懼

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交往的跨界程度比本科生要大得多。正如馬克思所言:“不管個人在主觀上怎樣超脫各種關系,他在社會意義上總是這些關系的產物?!保?]讀研之前,除了家長、同輩朋友、老師,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幾乎沒有過多過深的跨界人際交往,即使有交往也是在輕松熟悉中進行,一般可以應對自如,沒有多少不適和障礙。訪談發現,到了碩士研究生階段,隨著社會化程度和自主性進一步提升,原有熟悉的交往范式難以為繼,很多跨界人際交往從未遇到過。學習方面需要主動聯系導師,經常向導師咨詢請教,與導師的交往要比之前深入得多;申報科研課題、社團活動需要與師兄師姐和師弟師妹頻繁交流;學術交往活動要接觸到不同身份的前輩;社會實踐中要獨自走向社會,結識不同職業和身份的人;求職中的社會跨界互動也要廣泛深入很多,他們要主動與社會機構和人員聯系和溝通;同學之間的日常交往也包含更多跨文化的互動,等等。在這些更多跨界的事務活動中,碩士研究生要克服預期、性格、家境、知識、能力、生活習慣、地域風俗等一系列差異和不適以及在未知和焦慮中面對矛盾和沖突,這些使碩士研究生產生莫名憂懼,心理壓力遠超往昔。

(四)意外事故造成心理恐慌

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有時會碰到一些與碩士研究生本人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意外突發事件,比如交通事故、家庭變故、惡性疾病以及受騙上當等事件。這些對于碩士研究生的壓力是壓倒性的。日本教育心理學家大橋正夫認為:“由于某種情形而使需要的滿足處于受阻或中斷狀態,即為挫折?!保?]有的即使是發生在其他同學身上,同樣也會陡增碩士研究生的擔憂和恐懼。從座談中發現,這些事件使碩士研究生常常有大廈將傾的感覺,而抗挫能力差的碩士研究生面對這些事故,會六神無主,悲觀失望,甚至有輕生的想法。在互聯網時代,世界范圍內只要風吹草動,也會在碩士研究生心中引發波瀾,如果這些事情切實影響到碩士研究生的生存和發展,而碩士研究生又無能為力加以掌控或改變,就會有明顯的挫敗感。碩士研究生碰到這些事情,反映和表現常常不盡相同,很多碩士研究生往往選擇獨自承擔,不予聲張,致使心理壓力得不到有效疏解,傷害更大。

(五)自主選擇引發得失焦慮

選擇本來是權利和自由的體現。薩特說:“由于我們的存在恰恰就是我們的原始選擇,那么(對)選擇的意識就和我們擁有的(對)我們本身(的)意識是同一的。為了選擇就必須是有意識的,為了是有意識的就必須選擇。選擇和意識是同一樣的東西?!保?]對于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而言,這選擇的確實是一件難以把握的事情。擇業事關做什么事和怎么走的大事,這著實困擾著很多碩士研究生。據調查,目前,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除了生活選擇之外還面臨考博、考公務員、進企事業單位、參軍入伍、自謀職業和出國留學等發展選擇。一些碩士研究生因為家庭狀況和自身原因,希望直接就業??墒?,直接就業也面臨是體制內就業和體制外就業,在大城市就業與回家鄉就業等選擇。即使是考博和考公務員,也面臨考哪所學校、哪個專業和哪個行當、哪個單位等問題,這些選擇關系到碩士研究生今后生存發展,不能選錯。況且一些碩士研究生來自偏遠農村,祖祖輩輩沒有接觸過這些事,家庭難以提供選擇上的參考和幫助,只有靠自己決定,這使碩士研究生倍受舉棋不定、左右為難的焦慮。

四、民族高校心理壓力調適的優化路徑

從總體上看,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種壓力并不是完全負面的,只要調控得當,完全可以化解壓力的負面影響,將壓力轉化為碩士研究生成長成才的動力。

(一)做好調適規劃

目前,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的調適尚存諸多誤區,這直接影響調適的效果,需要認真總結反思既有的做法,從多個層面加以科學規劃。首先,從否定性目標向肯定性目標轉變。在很多人看來,碩士研究生的心理壓力不利于碩士研究生的成長成才,需要消除。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的調適目標也集中于消解壓力,使碩士研究生從壓力中解脫出來,使碩士研究生沒有心理壓力。這種否定性的調適目標預設不利于碩士研究生的成長。我們說,心理壓力是碩士研究生成長成才的基本條件,沒有心理壓力就沒有引導訓練碩士研究生的心理支撐,這就需要將碩士研究生的心理壓力調試到適合的程度。其次,外在性歸因與內在性歸因并重。在平時的工作中,習慣于將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歸因于外在因素,調適也多從外因入手,對于具有獨特外在影響因素的個案來說這確實不失為一種釜底抽薪的辦法。但是,民族高校一些碩士研究生面對同樣的外因,如考試、評優和職業等,卻導致了不一樣的心理壓力。這說明調適也要關注碩士研究生的內在性因素,如認知、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只有將外在因素與內在因素并重,才能取得預想的效果。最后,從單一性策略向復合性策略轉變。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我們需要避免扭住一點不顧其余的單向策略,采取多面立體的復合性策略。從物質與精神、結構與主體,實體與網絡等方面有針對性地運用多種方式進行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的調適,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二)確立調適原則

首先,堅持科學性。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多數處于隱蔽狀態,其強烈程度只有碩士研究生自己知道,除非發展到極端狀態。一般情況下,教育者難以準確感覺和把握碩士研究生的心理壓力狀況,除非有經驗的教育者。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學合理有序的檢測系統,按時定期隨機對碩士研究生跟蹤觀察和檢測,及時準確掌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情況,并根據不同階段的變化有針對性地加以調適。其次,發揮主動性。目前,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的調適面臨導師和碩士研究生雙重被動的局面。要么導師居于被動地位,對碩士研究生的心理壓力沒有理想的調適預案,缺乏積極主動地監測和引導;要么碩士研究生在調適中聽憑導師擺布,處于被動應付的狀態。這兩種方式不利于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的調適。這需要充分調動導師與碩士研究生雙重積極性,師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調適,調適方能見效。最后,注重持續性。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不是一時的心理現象,它貫穿于碩士研究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持續關注。碩士研究生壓力過大需要減緩,壓力不夠需要增加。這是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成長成才的內生動力閥門,需要持續有效地調控,不能將之視為臨時性的應付。要根據碩士研究生的身體、學業和社會化程度加以跟蹤規劃,建立長效調適機制,持續發力。

(三)明確心理壓力的調適誤區、價值定位和工作導向

首先,克服習慣性依賴的調適誤區。長期以來,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調適已形成習慣性依賴,比如,只注重教育者的外在調適而忽視碩士研究生的自我調適;只注重理性調適而忽視非理性的調適;只講究語言、活動等顯性調適而忽視暗示、仿效、宣泄等隱形調適,等等。這些無意中消隱和遮蔽了很多需要關注和突破調適的領域,嚴重地影響了調適效果。只有突破這種調適習慣,提倡全面具體科學的調適,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其次,確定心理壓力的價值定位。民族高校只有將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置于人才培養的動力閥地位,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被動調適的態勢。目前,民族高校心理壓力調適主要針對問題碩士研究生,將它定位于防止碩士研究生出現影響生命安全的心理問題。它多半依附于碩士研究生管理部門,重點針對問題嚴重的碩士研究生。這種心理壓力管控定位直接收窄了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調適的范圍和效果。只有將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調適提升至碩士研究生成長成才動力閥的地位,變被動為主動,才能擴大其覆蓋范圍,發揮其重要作用。最后,樹立尊重規律的工作導向。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調適是一門學問,要突破主觀隨性的藩籬,追求客觀科學的境界。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是有規律的。這就需要調適者關注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變化情況,了解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的過往歷史;多與碩士研究生交流,贏得碩士研究生信任,陪伴碩士研究生成長;學習借鑒古今中外心理壓力的調適經驗,從中吸取知識營養,學以致用,不斷提升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調適的水準。

(四)借力網絡資源

首先,創建公眾號。微信公眾號是網絡時代常用的信息推送平臺,構建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調適公眾號,有利于與碩士研究生溝通交流,碩士研究生掃碼即可進入,既方便又快捷。但是,民族高校這方面工作進展不大。據調查,民族高校有的心理咨詢中心的官方微信公眾號近一年瀏覽覆蓋率平均只有0.02%,關注量不高。民族高??烧辖逃龑W心理學的師資力量,依托心理咨詢室的條件進行重組。其次,關注熱詞。網絡熱詞是社會輿情的晴雨表,直接反映包括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的傾向和心態,它們往往以網絡超話、網絡熱搜的方式出現,直接影響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的心理壓力的調適。對此民族高??蛇M行及時分析,生成推文,在公眾號進行引導,提前預防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波動中出現的“追星迷”“媽媽粉”“弟弟粉”等現象,以平復碩士研究生心情,使碩士研究生的心理壓力保持在合理區間。最后,甄別資訊?;ヂ摼W的資訊是良莠不齊,魚目混珠。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每天都要接觸大量的網絡資訊,它一直是影響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調適的復雜變量,很多網絡資訊與碩士研究生現實處境相結合便形成明顯的聚集性心理干擾。民族高??啥ㄆ诜治鼍W絡資訊輿情,有針對性地甄別篩查,大力傳播普及心理壓力調適知識。利用有益資訊增加碩士研究生的正向壓力,消解負向壓力,在資訊甄別中做到守正創新,積極推送社會主流輿情,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五)構建調適文化

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群體對心理壓力調適的價值、態度和對策的共識和習慣即構成相關的心理壓力調適文化,它一旦形成就會產生持久的形塑作用。首先,心理壓力調適最終要為碩士研究生的成長成才服務,民族高校在調適的過程中,始終要堅持以人為本,不能就事論事。不同地域的碩士研究生,生活條件、成長經歷、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不盡相同,因此,心理壓力的調適應具體分析,精準施策,切忌千變一律,主觀臆斷。其次,心理壓力調適是一個不斷去平衡的動態過程。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總是處于中和-失衡-再中和-再失衡的循環往復或螺旋式上升之中。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去平衡后必然會產生心理壓力,適度的壓力便會促使其努力達到新的平衡。這時,教育者則需要適度打破碩士研究生的中和平衡心理狀態而使之失衡,使碩士研究生處在適度的心理壓力之中,以便使其獲得學習和發展的內在動力??茖W適當的去平衡應該成為民族高校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調適的常態。最后,心理壓力調適的最終檢驗標準是促進碩士研究生積極向上,成長成才成熟,而不僅僅只是防止碩士生出現心理極端事件。碩士生積極進取和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的自由全面協調的發展應成為民族高校碩士生心理壓力調適的重要目標。

猜你喜歡
心理壓力碩士研究生
山東藝術學院作品精選
廈大碩士創業新一站 賣鹵味
基于BSTL與XGDT算法對多級別心理壓力的評估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建筑學碩士攬了“瓷器活兒”
伍小東研究生作品選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選登
沈銘存研究生作品選
通過圖片看內心
緩解心理壓力的兩種方法等二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