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業設計對策研究

2022-07-15 22:44郭嫻歡
中學生報·教育教學研究 2022年25期
關鍵詞:策略探究雙減政策

郭嫻歡

【摘要】在我國傳統教育模式中,過重的課業負擔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學習壓力。在新時代教育模式下,我國為了切實有效地提升學校育人水平,不斷持續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對校內教學以及作業設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雙減”政策,注重作業設計的減負增效。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拓展與延伸,對于學生知識理解掌握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傳統單一的作業形式,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雙減”背景下,教師就要進行積極的改革與創新,不斷增強作業內容的趣味性與實踐性,避免選用題海戰術,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雙減”背景下充分掌握語文作業價值。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語文;作文設計;策略探究

引言

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設計一系列多元化、趣味化、科學化的作業內容。本篇文章基于“雙減”政策,對初中語文作業設計展開深入的探討分析,并對此提出相應具體的設計策略。

一、“雙減”背景下需要解決的作業設計問題

(一)作業價值取向較為單一

在我國傳統語文作業設計中,教師將重點都放置于基礎知識夯實上,忽略了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相較于學生個人綜合能力的提升,仿佛獲得一個更高的分數,才是最為重要的。特別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大,初中語文作業設計就出現了,中考考什么,作業就練什么的情況。導致學生需要完成大量的背誦與摘抄類作業,也要面對許多的試卷與練習題。整個作業完成的過程,學生都無法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學生完成作業的目的也成為了取得一個好的分數。顯然此種作業設計模式,與我國“雙減”政策理念背道而馳,作業不僅僅是要起到鞏固基礎知識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學科素養與綜合能力,應當成為學生思維發展的鑰匙。

(二)作業設計缺乏層次性

在傳統作業設計中教師多注重作業的普遍適用性,面對班級學生,會為學生布置統一的作業內容,在后期批改作業時,教師也能夠按照統一的答案進行批判,減少了因作業形式繁多而帶來的煩惱。但是對于學生而言,這并不有利于學生個體發展。針對于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無需花費較多的時間就能完成作業,而針對于學習基礎較弱的學生,卻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來完成作業,此時就會出現優等生吃不飽,待優生吃不了的情況,班級當中會出現許多的作業困難戶?!半p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就有效解決了這一弊端問題,更加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通過層次化作業內容的設計,給予學生更多的發展空間。

(三)不注重學生思維的培養

無論是在作業布置時,還是教師批閱作業內容時,教師都會給定學生一個標準的答案,并用此答案來判定學生的對與錯。語文這門學科,更多的時候考驗學生對于文字的個性化感知,學生能否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語文學科本身就是培養學生鑒賞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的一門學科,教師更不應該選用統一的答案。在進行作業布置時,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出發,堅決不扼殺學生的創新化思維,積極發展學生個性。

二、“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業設計策略探究

(一)構建分層化作業內容

在班級中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學生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各不相同,教師作業設計就要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性。尤其是課前預習任務當中,教師更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發展空間,設計分層化預習方案,有效提升學生預習興趣與預習效率。

(二)設計實踐化作業內容

一直以來語文都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基于“雙減”背景下,教師要特別注重作業內容的實踐性,充分掌握語文學科的獨特魅力,有效培養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如情景表演、演講、討論等作業內容,集趣味性、教育性與知識性為一體,大大增強作業內容的趣味性與實踐性。

(三)設計創新化的作業活動

“雙減”背景下的初中語文作業設計,應當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能夠融合課內外教育內容。作業設計注重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在作業當中引導學生體會到語言的實用性。在創新化作業活動當中,不斷開拓學生學習視野,增強學生語文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不斷增強學生核心素養。

例如,教師要積極創新作業形式,除了從教材主體內容出發,也可以從我國一些特定的節日出發,將語文學習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在國慶節時期,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設計詩詞創作的活動,要求學生模仿艾青《我愛這土地》這一作品,為祖國母親創作詩詞。在這一作業當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給予了學生廣泛的發展空間,借助詩詞創作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端午節與中秋節等相關節日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閱讀與之相關聯的文言文與古詩詞。在春節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寫春聯,了解我國的春聯文化。除了從節日元素出發,也可以從教學內容主體出發。如帶領學生學習《最后一次演講》這一課程相關知識內容時,就可以為學生布置演講的小任務。學生可以利用課下時間,選擇自己想要演講的題材,并且完成相關準備工作,到了正式課程當中組織學生開展演講小競賽。在“雙減”背景下,實現作業內容的多元化與創新化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應當注重減負增效,不斷增強作業的靈活性與實踐性,作業設計要從學生主體出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借助多元趣味的作業內容,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時效性。

參考文獻:

[1]楊鳳輝.“雙減”背景下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三維”路徑[J].人民教育,2022(1):65-67.

[2]孫延娥.“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業創新設計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21(12):78.

[3]楊清.“雙減”背景下中小學作業改進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1(12):6-10.

[4]李繼林.“雙減”政策下語文教學的優化轉型[J].韶關學院學報,2021,42(11):104-108.

[5]章新其.指向核心素養發展的語文作業設計[J].語文建設,2021(21):33-37.

猜你喜歡
策略探究雙減政策
將政策的優勢落到實處——“雙減”政策下師生關系的現實重構
“三提高”“兩保障”: “雙減”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雙減”政策下的課堂教學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股指沖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談幼兒音樂素養的培養
淺談少先隊員榮譽感、 責任心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