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專業認同感的培養

2022-07-16 11:49楊維
紅豆教育 2022年2期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

楊維

摘要】學前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影響著他們成為幼兒教育工作者后的職業作為。填報志愿時對專業的認識、入學后的角色定位以及幼兒教師勞動的特點與職業的社會地位是影響學前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職業認同感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強專業招生宣傳、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自身專業素質與幼兒教師社會地位等提升學前教育專業本科學生職業認同感的對策。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專業認同感

學前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第一階段,關乎孩子的一生。隨著我國全面實施“二孩”政策,幼兒教師或其他從事幼教工作的相關人員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然而,現實中幼師的流失率較高。減少學前教育行業人才的外流,提高幼兒工作人員的自我效能感,需要分析學前教育學生專業認同感的影響因素,并提出有效增強學生專業認同感的舉措。學前教育作為個人終身學習初級階段,也是我國教育系統的重要構成部分。學前教育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和對其以后能否成為優秀的幼兒教師或從事相關的職業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具體解析了學前教育本科生專業認同的影響要素,并從社會、學校以及學生個人等方面提出針對性舉措,以期能夠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認知與發展,為我國打造優秀的幼兒教師隊伍貢獻一份力量。

一、專業認同感的涵義

專業認同也是職業認同感不是固定的或單一的,而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是幼兒教師對其自身所處環境的反射。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對幼教職業的認同感是指在學生個體的專業學習中對未來將要就職的幼兒教育相關工作有科學的認知、端正的態度,對幼兒教師職業有正確的角色定位、積極地情緒體驗以及合理的職業規劃等所組成的內部心理機制??傊褪侵笇W前教育本科生對幼兒教育工作的認同度。學生從心里喜歡幼兒教師這個職業并對幼兒教育事業有一定的積極情感;堅信幼兒教育事業是有價值、有意義的職業;愿意為幼兒教育事業付出努力并能從中尋得樂趣促進自身發展。

二、培養學前教育專業本科學生職業認同感的意義

幼兒教師在校就讀的學生時期所培養的專業情感、專業素養等都是影響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感的直接因素,經相關調查發現,大學前的學生經歷是形成幼兒教師自我的主要因素。相關研究同時強調學生經歷的重要性,來自學生自我的認同會導致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培育學前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對幼教這一職業的認同感有益于學生能夠清晰自身在就業前在學校應學習什么內容,同時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有正確的認識和態度。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職業認同感的提升教育有利于培養和塑造專業熱情飽滿、關愛幼兒、熱愛幼兒教育事業的幼兒教師,認同幼兒教師職業的學生才能夠更快的適應幼兒教育工作,得到更好的專業發展。研究發現“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的職業認同不僅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專業學習和職業規劃,而且還會影響到我國未來有教師支隊伍的質量和穩定性?!币虼?,培育學前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對于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是十分重要的。

三、影響學前教育專業本科學生職業認同感的要素

1.入學前的專業了解程度

職業認同是建立在對職業了解的基礎上的。隨著我國二孩政策的實施以及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學前教育專業成為了熱門專業。所以一些學生在填報志愿時僅僅因為好就業、父母的意愿等原因就選擇報考了這個專業,還有一部分存有專業調劑的狀況。但由于報考志愿時的盲目性和從眾心理,沒有思考到自身是否適合做一名幼教?是否真正喜歡和了解學前教育專業?這樣的心態和情緒直接導致了這些學生在入學后的專業學習中沒有學習動力、不適應專業課程的設置、甚至產生對個人未來發展的迷茫情緒,從而造成學習狀態以及學習效果均不佳。

2.入學后的角色定位

很多本科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入學后不能很好的找到專業角色定位,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幼教職業與其他職業一樣”的學生占24.7%;認為這是個“崇高的職業”的占61.6%,認為這個職業“清貧”的占10.3%……僅有30.8%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角色意識。其中一些學生入學后由于不喜歡孩子而逐漸喪失專業興趣,不知道如何和幼兒“打交道”,不知道如何促進家園合作、如何處理和家長的關系以及缺乏教育科研能力等都成為學前教育專業本科學生懼怕就職、入職的重要因素。學生缺少準確的角色定位自身提升認知薄弱,以致于學生的專業素質提升緩慢,學習中的挫敗感影響學生良好的職業認同感培養。

3.幼兒教師勞動的特點以及職業的社會地位

幼兒教師不同于其他教師,幼兒教師的勞動任務兼具保育與教育工作,保教并重、缺一不可。且幼兒教師的勞動對象具有幼稚性,幼兒是完全無民事行為能力者,幼兒教師需要時刻考慮幼兒的安全問題、生活問題、教育問題等。眾多原因造成幼教的勞動強度巨大,但是勞動價值卻不與之成正比,這些現狀將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大打折扣。此外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較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幼兒教師在大多數人的眼里的角色定位僅僅是“保姆”,認為幼教的職業是技術含量低的工作,是任何人都能夠勝任的工作。社會對于幼兒教師的認同感不高……這些現象都會在學生的自我意識中消磨其專業熱情,以致學前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專業信念不堅定。

4.學前教育專業院校的學習條件不一

學習條件包括硬件和軟件,學前教育專業是一個偏文藝類的專業,不僅要掌握相關的教育科學理論知識,還必須具備五項基本技能,其專業學習的硬件設施包括多媒體、舞蹈房、鋼琴、繪畫室等,但有的高校卻不能完全滿足所有學生專業學習與發展的要求,例如鋼琴的數量和舞蹈房的大小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課件包含學前教育培育計劃、課程設計、師資力量等,這也是影響專業認同感的重要因素。

5.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影響

眾所周知,教師特別是幼兒教師的性格應是活潑開朗樂觀的。而很多同學在學習和實踐中發現自己的性格特點并不適合從事學前的相關工作,影響自身的專業認同感。其次,學生的專業能力水平。幼兒教師工作具有專業性、復雜性、靈活性等特點,專業能力水平偏低的學生,專業認同感也偏差。

四、提升學前教育專業本科學生職業認同感的途徑

1.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打造優良的學習氛圍

環境是人的發展的外部因素,在學生個體的學習活動中校園文化會影響學生的專業學習成效,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助于學生培養良好的職業認同感。因此學校應整合學前教育的現實發展現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梢砸罁W前教育專業技能課程的多樣性開展各類團體活動,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供給一個競爭、又能展現自身的環境,與此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在此流程中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建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修正學生的職業動機,堅定學生的職業認同感理念。

2.提升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增強學生的自我提高意識

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認可度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職業認同感,隨著學前教育逐漸受到重視并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取得重要的一席之地,社會應該摒棄傳統觀念正確的審視幼兒教育事業并通過政府政策來提升幼兒教師的地位。教育部門應該因地制宜保障幼師的崗位待遇并采取相應措施提高學前教育從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得到社會重視的同時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該積極提升自我的專業能力,使社會能夠重視學前教育工作。

3.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熱情

在學前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對于本專業的支持力度和積極性,不斷完成課程教學內容,優化課程教學模式,采用一些全新的教學手段,諸如案例教學、小組討論等等。同時,教師還可以就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建立相關聯的社團,組織一系列的課外社團活動,提高學生對于幼兒教師的認知,并且通過社區支教的方式,讓學生深化對于幼兒教師的了解,進而強化其職業認同感。學生應積極提高自身的專業水準,增強綜合素質。首先,應學好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必備技能;其次,在課余時間要多閱讀與學前專業相關的書籍、期刊、論文等資料,重視相關學術以及行業發展態勢,持續增強專業知識;最后,積極參與同專業相關的各項實踐活動,做到從做中學,不斷增強綜合素質。

4.加強專業招生宣傳,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學前教育

首先,改善專業學習條件,提升專業師資隊伍素質。學校應當滿足所有學生專業學習與發展的要求,完善所需設備;同時,還應增加學生實踐機會,促使理論學習同實踐活動相融合,且給學生提供的實踐自主權,增強專業學習的驅動力。好的老師,能夠引導學生少走彎路,隨著時代的發展應當不斷地提升專業師資隊伍素質。再有,優化課程培育計劃,增強培育質量。學校在設定相關課程培育計劃時,應重視把理論同實踐相融合,讓學生真正從做中學。首先,可以適當增加實習、見習次數,并把他們貫穿于整個專業學習過程中。其次,教師要因人而異,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的本科生來講,大多數學生入學前較少接觸藝術課程,如舞蹈、鋼琴,基本上都是零基礎,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學好每一項技能,因此,可以開設更多選修課,讓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自己喜歡、擅長的技能課,避免學的多而雜亂。再有,加強就業指導。首先,應加強從業思想指導,轉變學生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的錯誤就業觀念,通過一些成功人士的就業故事,讓學生真正明白凡事都得從基礎做起、業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其次,可以邀請從事幼兒事業的一線工作者,來高校分享經驗,讓學生知道學前教育相關工作并沒有想象中的困難,只要有能力,工資待遇也比較優越。

5.國家社會政策扶持

一方面,要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教育部門可以通過報紙、網絡等向社會大眾進行宣傳,例如幼兒教育知識,促使人們認知到學前教育的意義。另一方面,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隨著社會對幼兒教師的需求越來越大,許多本科院校也開設了學前專業。為了防止資源浪費和人才外流,政府應當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首先,國家政府相關部門應促進幼兒教師編制的建設,規范幼兒師資隊伍。其次,不能過分強調教師無私奉獻的職業道德,提升幼教的薪資待遇,提升幼教職業幸福感,讓幼兒教師心甘情愿堅守崗位,做到有耐心、愛心、責任心。

6提升學生自身專業認知水平

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職業認同感,首先需要從認知的角度去鍛煉學生,調查學生的興趣愛好,然后根據他們的愛好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專業,而非局限于學前教育這一個專業之中。一旦學生確定了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習,那么教師就應該向學生普及學前教育專業的價值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從而幫助學生們從多元化,全方面的角度去了解幼師這個職業。與此同時,學校還應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舉辦交流會,幫助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了解在職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認清本專業未來的就業方向,然后根據自身的學習特點科學合理地制定職業發展規劃,進而協助學生職業認同感的培育。

五、結語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認同感不僅僅教學目標中的一部分,更是學生日后職業發展的關鍵構成。在培育學生職業認同感的流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科建設,讓學生認識到幼兒教師這一職業的價值,提升職業榮譽感。除此之外,學校還應該積極組織學生們開展幼兒教師的實踐活動,在與幼兒相處的過程中,加強學前專業學生與孩子們的情感,增強學生的職業認同感與職業驕傲感,從而為社會培育更多優秀的幼兒教師。

參考文獻:

[1]李德菊.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認同感調查研究——以阜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2(2):29-31.DOI:10.3969/j.issn.1672-4437.2021.02.009.

[2]田娟,馬曉霞,納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認同感及學習動機現狀調查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1,27(5):41-45.DOI:10.3969/j.issn.1673-3878.2021.05.008.

[3]陳秋珠,徐慧青,鄭美妮.學前教育學生專業認同感與自主學習動機的關系:心理彈性和學習倦怠的序列中介效應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19(10):56-66.

[4]鐘文華.高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的現狀與提升策略——以A師范高等??茖W校為例[J].教育導刊(下半月),2021(2):42-48.

[5]江花.試論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認同感的現狀[J].現代職業教育,2019(28):26-27.

[6]鐘文華,唐泉,羅迪漢.高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認同感的培養對策分析——以贛州師專為例[J].青春歲月,2019(35):116.

[7]于抒含,戴文純.如何提高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的專業認同感[J].文教資料,2020(16):142-143.DOI:10.3969/j.issn.1004-8359.2020.16.058.

[8]劉媛微.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師專業認同感研究[J].文淵(高中版),2020(8):157.DOI:10.12252/j.issn.2096-6288.2020.08.303.

猜你喜歡
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
能為與應為:從本科生成績單看績點制的功能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院士給本科生上課本不該成新聞
The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s Pursuit of Self-identity in Invisible Man
本科生論文流于形式
淺論美術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術教育在學前教育專業中有效實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手工制作課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學前教育專業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的思考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