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視界下的小學美術有效教學策略探微

2022-07-16 11:49吳增林
紅豆教育 2022年2期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策略

吳增林

【摘要】小學美術是一門重要的美育課程,它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術興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針對目前我國小學美術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生活化視野下小學美術教育的有效教學策略,對其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正面的闡述,并指出了當前我國小學美術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誤區,提出生活化視界下的小學美術教育行之有效的策略。

【關鍵詞】生活化視界;小學美術;教學策略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以及德育、美育等方面的普及,教育界對小學生的美術修養和審美情趣給予了很大的關注。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小學生,從初級教育開始,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從而突出了小學美術教育的重要性。真正地引導學生體驗藝術美,使當前的小學美術教育系統更加健全,這也是本文寫作的背景和目標。

一、小學美術生活化對學生的正面影響

1、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在小學美術生活化的視野下,小學美術教育需要學生仔細地觀察周圍的事物和人物,并從中獲得靈感和激勵,使他們在學習美術的同時,也可以培養他們觀察美術生活化的能力。在教學基礎知識時,要區別和了解色彩、明暗等美術元素,要有欣賞好作品的眼光。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美術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師要求學生從生活中獲得自己的創造元素和材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自己所獲得的材料和元素,進行創新和應用。例如而畢加索的畫,在沒有教師講解的情況下,往往會根據自己的想象,作出一些有趣的解讀,從而培養出自己的想象力。所以,在美術創作和欣賞活動中,小學美術生活化教育對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3、促進學生樂觀積極心態的養成

培養學生的樂觀、積極的心理素質,是一種陶冶情操的美術方式,它對學生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特別是對孩子們而言,從小就能感受到美術的獨特魅力,感受到它所能給他們的視覺享受,是培養他們樂觀、積極的心態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孩子們還未充分了解樂觀一詞的含義時,他們便能從色彩明快、形象豐富、形象生動的手工藝和繪畫中體會到美術的美,并把這種美傳染給周圍的人,這些都是美術所能帶來的獨一無二的體驗。。

二、小學美術生活化教育的認識誤區

1、教學環境不明確、太片面

在當前的生活視野下小學美術教育中,最突出的問題是:教學環境不佳,教學內容不夠具體。在目前的小學美術教育情境建構中,由于受時空的制約,教師們所能做的僅僅是在非常有限的環境下進行,這就極大地制約了小學美術生活視野下的教學的,同時,一些教師也沒有注重生活場景的突出,導致了教學情境流于形式,長此以往,勢必不利于小學美術教學與生活元素的融合,對學生的發展也極為不利。

2、小學美術教學缺少有效的互動

小學美術教學生活,要求師生之間的互動和有效的互動,使課堂充滿生機,同時也不會失去系統的知識教育。然而,小學的學生數量太多了,除了一些重要的知識外,學生和教師的交流時間非常有限,而且個別教師還會忽略課堂上的互動,從而影響到小學的美術教學。

三、實現小學美術教育的一種行之有效的策略

1、營造一個生動的教學環境

小學美術生活化視野達到理想的狀態時,教師應該主動營造出一種理性、客觀的生活環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獲得靈感和動力,并使他們對生活有了濃厚的興趣,并樂于關注生活中的各種變化。因此,生活化的教學環境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從而使生活視野下的小學美術教育更好地實現。比如,在進行人教版的《走進大自然》課程時,教師們可以購買一些花卉和植物,讓小學生在教室里進行觀察和想象,讓他們在充滿自然氣氛的教室里,體驗到小學美術的生活化。

2、注重課堂互動

強化師生間的交往,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的一個重要環節。根據當前美術教育的實際情況,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課堂上的限制,積極思考對策,讓學生在課堂上和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讓他們對美術課、教師、創作、欣賞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要在課后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并將自己的創意融入到學生的學習中,從而促進學生與學生的交流。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自己的經驗,并在以后的日子里,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提供一些新的創意,讓師生之間的交流更接近生活。

3、開源建庫,探索小學美術生活化的美

不管是杜威的教育是人生,抑或是陶行知的人生即教育,都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教育與人生息息相關。美術教科書上的導語內容豐富、生動。這些優美的文字,賞析的范例,打開了學生的思維,開闊了他們的眼界,激起了他們的創作欲望。但是,在諸多因素的制約下,教材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孩子們一踏入學校,就不能將他們的思想束縛在黑板上,也不能讓他們被四面墻壁所隔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把學生引入自然,融入社會,以生活源為庫,使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美,品嘗生活的樂趣,用真情去描繪生活,創造生活。比如:四季美術是一個非常廣泛的題材,它包含了自然和社會兩方面的內容。就自然主題而言,山水、花草、花鳥蟲魚,在四季的氣候條件下,呈現出自然的韻律,這是大自然賦予人類智慧和感情的一種禮物,也是中外畫家們不斷吟唱、贊頌的永恒主題。就社會主體而言,人與自然是一種關系,是人類的家??梢哉f,四季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老師們可以根據不同的季節和美術教材的教學內容來進行科學的整合。例如:校園風景寫生、植物寫生、陶塑、秋天落葉拼貼、色彩感受、堆雪人、畫雪景、雪地畫、剪紙雪花圖案等。春來了,柳樹綠了。在班上,我們還安排了《春天來啦》,讓同學們在閑暇之余,注意大自然的變化,感受季節的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美,同時也能培養他們對大自然的喜愛。

在教室里,教師在《春天在哪里》的音樂中,教師設置了一個問題:春天在哪兒?我在江寺公園發現了春天,到處都是青翠的青草!麗麗的衣裙上,我發現了春天,色彩鮮艷的衣裳多美??!那些柳樹都發芽了,綠了,有些甚至在春風中伸了個懶腰!站在蔚藍的天空下,享受著微風,嗅著花香,感受著柔軟的青草,看著五顏六色的花朵,這是何等的美好?通過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的美術課程,使同學們在自然中發現春天的氣息,感受春天的氣息,感受春天的風采。通過與自然的親密接觸,使他們學會了觀察、記憶和表達顏色的能力。

4、情景活化,體會歡樂

美術創造源自小學美術生活化,小學美術生活化是真實的,美好的。要使同學們了解人生,體會人生的情緒,就必須將生動的情景、有趣的人生故事,以具體的情景呈現給同學,使他們真切地體會到美術的快樂,并使他們對美術的興趣產生濃厚的興趣。英國的斯賓塞,一位實用主義教育家,哲學家,在其著作《什么是最有價值的知識》中寫道:任何一門學問,都必須以實踐為指導,唯有積累了海量的材料,才能產生這種認識。在教學中,我們對各學年的同學進行了活潑的教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對小動物和童話故事感興趣,就采用了玩的方式;二、對漫畫明星和生活中的事件感濃厚,他們選擇了活潑的、合作性的教學;生活情景力求使學生的實際年齡、認知特征和生活情景盡可能地與課程內容相結合;比如,一位教師在《設計生活標志》課程中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你是否了解這門課程的功能?你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著,有的說看到了安全通道,有的說前面是小學,說要減速,不準按喇叭,有的說看到了防潮、輕放、向上的標志。這種學習的氣氛來自于小學美術生活化,使學生了解到我們的美術是從生活中來的,因此對小學美術生活化有了更多的熱愛。

5、心靈留言,讓教室充滿人文美

回歸生活,回歸人性,才是教育改革的真諦。新課改強調回歸學生的生活,融入學生的生活和社會現實,把學生看成一個人,而不是書本世界和科學世界。在美術教育這個特殊的時間和空間中,我們要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中,對某一主題進行全方位的溝通,并將這種溝通貫穿于學生的每一個過程和行為之中。通過信息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形成自己的美學。但在實際的美術教育中,40分鐘的課時與大班學生的課時相比,再加上10-15分鐘的課時,如果將剩余的時間平均分配到每位同學身上,就必須用秒來衡量。而且,他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針對這一矛盾,我們采取心靈留言的美術創作形式,讓學生在作品四周或背后貼上文字,把自己在創作過程中的感覺和經歷記錄下來。這樣,學生就能有更多的時間與家長、教師、朋友交流。例如,陳家輝在《水墨畫動物》的課程中,就在他的作品《池趣》里貼了一張心靈留言,「我喜歡蝦子,喜歡吃,因此,我在畫蝦的時候,會非常認真、認真地對比,找出其中的特色?!顾錆M童趣的圖畫和幼稚的文字,都是兒童的小學美術生活化世界,是他們內心的真實表達。通過相互的信息交流,既能加深師生關系,又能激發同學表達的興趣和愿望。這種充滿異乎尋常的美術創作,充分體現了教育的人文精神。

6、跨界融合,領略美術獨有的美感

美術學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其研究領域不僅局限在美術領域。美術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學科、美術也是相互交融的。音樂和美術是一門美術,兩者在很多方面是可以相互融合的。音樂包含著旋律,和聲,韻律,色彩,線條,紋理,這些基本的概念可以相互學習,而在音樂和繪畫中,也存在著豐富的技巧與韻律。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美術的共同特點,提高學生的“通感”。比如《千變萬化的線》,我們把聽音畫與音樂結合起來,讓學生先聆聽三首不同的樂曲,如阿炳的《二泉映月》、《莫扎特》、《運動員進行曲》等。即興表演的目的在于讓畫面具有節奏感。再將同學們的即興作品懸掛于墻壁,著重于運用何種線條來表達各種節奏(平緩、明快等)。雖然語言和美術是兩個不同的學科,但是它們的教學內容相互聯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教學內容的合理搭配,以充分發揮知識的科學性,并注重知識面的廣泛性和系統性。對《秦陵兵馬俑博物館》的評價和評價,與《秦兵馬俑》的文字研究有很大的關系。與外語老師共同努力,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發揮專業協作的作用。在美術設計-應用的教學中,應鼓勵學生運用平衡、運動、光、電等科學知識,設計、制作廢棄的生活物品,使之具有創造性、運動性和聲音的立體效果,并加以欣賞和評估。在生活中培育美,尊重學生的情感、經驗、需要和愿望,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創造與學生生活、情感、需要密切聯系的美術空間。隨著教學小學美術生活化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化和發展,充分展示了學生的多方面的能力,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美術、想象和展示的舞臺,讓他們對生活充滿熱情,創造出自己的小學美術生活化。

結語:

在當前的小學美術教育中,小學美術生活化的教育觀是非常必要的。這樣的教育方法,可以讓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極大地提高,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的美術提高,因此,相關的教育機構應該充分地意識到生活視界下小學美術教育的重要程度、并結合實際情況與其他學校的優秀經驗,對自身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積極的改善,使得小學美術教學體系與理念得以在生活化的背景下更加系統完善,從營造一個生動的教學環境、注重課堂互動、探索小學美術生活化的美、情景活化、跨界融合等行之有效的策略上,真正實現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

參考文獻:

[1]曾明強. 生活化視界下的小學美術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 中外交流, 2019, 000(011):387.

[2]趙茜. 小學教師生活化視界下的小學美術有效教學策略探微[J]. 文學少年, 2020(32):1.

[3]周馨. 試論生活化視界下的小學美術有效教學策略[J]. 讀天下:綜合, 2020(28):1.

猜你喜歡
小學美術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識字寫字結合教學策略探析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三項教學策略
基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作文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關于提升美術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改進辦法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