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壯族“三月三”民俗文化在幼兒園的傳承與發展

2022-07-16 08:19黃小俐
民族文匯 2022年47期
關鍵詞:傳承發展壯族民俗文化

黃小俐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許多民俗文化逐漸被新事物所取代,許多優秀的民俗文化也逐漸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因此,有必要提高孩子們對民俗文化傳承的意識,以更好地展現民俗文化的價值。本文對廣西壯族“三月三”民俗文化在幼兒園的傳承與發展進行分析。

關鍵詞:壯族“三月三”;民俗文化;幼兒園;傳承發展

前言

學前教育不僅要做好基本的常規教育工作,而且要按照《學前教育理念》的要求,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綜合素質的培養和發展成為學前教育的終極目標。如何培養孩子的全面素質和能力?不僅要吸收西方優秀文化,同時更要注重當地民俗文化的傳承,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讓孩子們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學習成長。因此,在幼兒園教學中,民俗文化傳承可以更好地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為孩子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廣西壯族“三月三”民俗文化在幼兒園傳承與發展的內涵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表明民族文化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傳承民俗文化是培養和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我國是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的文化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幼兒園民俗文化傳承與發展有助于促進民族文化遺產保護。

廣西壯族“三月三”民俗文化針包括民歌、銅鼓、壯錦紋樣配色,以及其他多種內容。結合孩子的身心特點,了解、看到、感受具有地方特色的壯族民俗文化,成為保護和傳承壯族文化有效的方法,并慢慢同化和升華為對自己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成為民族感情。此外,還可以幫助不了解壯文化的孩子和家長更深入、更準確地了解壯文化,實現壯文化在各民族之間的傳播。

2.廣西壯族“三月三”民俗文化的傳承形式

只有提高民俗文化意識,不斷地熟悉民俗文化,才能產生對民俗文化的認同和依戀。比如我國每年中秋節,人們吃月餅,看月亮,表達了對家人的希望和愛。這也是文化認同的一種形式。因此,開展民俗文化學前教育課程,尊重民族文化特色,可以更好地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廣西壯族“三月三”民俗文化是壯族特有的節日文化,在幼兒園的傳承和發展可以通過以下形式:

2.1組織廣西壯族“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動

民俗文化活動是文化內容和本質的外在表現。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活動,比如清明、端午、春節等,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和睦、親人的團結。廣西壯族“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動的組織有多種內容,比如舉辦民歌游樂活動,將孩子們分成男女兩組,經過學習練習山歌的旋律,然后讓具有音樂天賦的孩子進行表演,營造壯族民歌的濃郁氛圍。再比如,組織孩子制作五色糯米,五色糯米是一種結合了民間智慧的食物,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用黃米花、紅米花、紫草、楓葉等植物浸泡糯米,制作壯族傳統美食五色糯米,孩子們通過視覺和嗅覺感受“三月三”的魅力和味道,激發了他們學習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同時,可以組織廣西壯族“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動讓民俗文化影響孩子。比如在主題早班會上,全體小朋友身著節日盛裝,參加民歌、竹竿舞、五色糯米品鑒等活動,讓孩子們分享他們的活動和知識,參與到與老師和同伴的交流中,表達對活動的想法,從而加深他們的熱情。

2.2通過文化符號了解廣西壯族“三月三”民俗文化的意義

文化符號是民俗文化的載體,比如服裝、器皿等。因此,在廣西壯族“三月三”民俗文化在幼兒園的傳承與發展時,需要用廣西壯族強烈的文化符號來仔細解讀這些元素。主要的文化符號有以下幾種:

(1)壯族銅鼓:壯族銅鼓體現了壯族的勤勞和智慧。幫助孩子認識銅鼓,比如通過繪畫讓孩子們畫出銅鼓的線條,講解銅鼓的發聲原理及不同材質的銅鼓發聲的差異。讓孩子們認識到銅鼓不僅是樂器,還是民族文化符號,喚醒了孩子們的文化傳承意識。

(2)壯族服飾:教師可以展示壯族服飾,并組織壯族服飾評價,探討壯族服飾設計等,讓孩子們自己穿上壯族服飾去扮演角色。比如老師們組織孩子們看香囊的圖片,讓孩子意識到香囊是壯族節日時穿的一種壯族服飾,表達自己的美好祝愿。

(3)民族色彩:長期發展中壯族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審美情趣和色彩偏好,廣泛體現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壯族常用的顏色有紅、黃、藍、綠、灰、紫等顏色,比如壯族每年“三月三”準備的特色食品——五色糯米;再比如壯族傳統服飾多以藍黑色為主,僅鞋、頭飾、胸袋等細節處繡有五色絲線紋,并飾以十分精美的飛禽走獸和繡有各種護身符和吉祥圖案。靈活運用色彩可以具吸引孩子們參與到文化活動中。

2.3組織孩子們參與廣西壯族“三月三”的相關儀式

廣西壯族民俗文化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統稱,儀式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也是傳統文化的載體。儀式天然具有文化傳播的屬性,讓孩子參與廣西壯族“三月三”的儀式,可以極好的展示壯族先民所創造的善良和智慧,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比如祭祀儀式,但要注意的是,大多數孩子還小,不懂禮節禮儀。不遵守規則,不僅會破壞祭祀的莊嚴氣氛,更不利于孩子欣賞和理解祭祀背后的感恩祖先、尊重生命的精神。為此,教師可以先通過小組討論、觀摩交流等方式,幫助孩子們了解祭祀儀式的重要性。老師還可以給孩子講祖先的故事。作為年幼的孩子,年幼的孩子懂得犧牲的禮節并不斷嘗試。當他們參與祭祀時,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種儀式的意義,體驗家族繁衍、世代相傳的規律,播下感恩祖先、敬畏生命的種子。但是,各種儀式中不可避免的仍然存在一些迷信、無知的習俗。因此,不要機械復制,而是基于現代人的思維和審美情趣,強調對傳統文化精神內涵的多重解讀,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健康高效的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

結束語

廣西壯族“三月三”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源遠流長,要保證民俗文化的良好傳承,需要將廣西壯族“三月三”民俗文化有效地引入幼兒園教學,也可以為孩子的成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F代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和職責是讓傳統文化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教師要不斷尋找新的方式,根據孩子的心理感知和發育狀況選擇民俗文化教學內容,尊重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因勢利導并根據情況組織民俗文化在幼兒園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玉婷.將壯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的途徑[J].廣西教育,2020(1):2-7.

[2]趙勤善.增強壯族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時度效”探析[J].學前教育,2020(3):13-21.

[3]李霞.壯族“三月三歌圩節”文化功能探析[J].網絡期刊,2018(1):3-6.

猜你喜歡
傳承發展壯族民俗文化
提高民俗文化意識,延續民俗文化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地方民俗文化的傳承
《Cat’s book》
壯族迎客歌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傳承創新中的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
壯族山歌
淺論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
民族聲樂創新教學與賀州瑤族民歌傳承初探
淺談湖南民歌的傳承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