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優化路徑研究

2022-07-17 12:40張裕娟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5期
關鍵詞:優化路徑核心素養

張裕娟

摘要:隨著 21 世紀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的地位也在逐漸提升,現代教育更強調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培育,即要有效促進學生各方面的協調發展,這就要求高中階段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要有效打破傳統的模式,合理融入新的教學手段,使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能夠得到有效提升,使學生在個性發展以及知識學習過程中能夠始終保持向上樂觀以及積極的心態?;诖?,本文詳細分析了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優化路徑。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優化路徑

引言

衡量一個人是否健康,需要從生理和心理兩方面進行觀察。心理的健康為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提供了必要的基礎條件。而對高中生而言,學生心理健康的程度直觀地反映在學生的行為舉止以及性格習慣上。在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內心極度渴望獨立以及認可,再加之學習上的壓力較大。因此,學生避免不了會產生各種心理問題。

一、正視心理教育,端正學習態度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高中階段的學生們也會產生越來越強的自我認知,并從自己的獨特視角去看待世間萬物,去認識世間萬象。這一特殊的年齡階段也使得他們在對待一些事物時會受到“叛逆心理”的影響而產生一些比較不恰當的行為。在開展心理教育時,我們就可以看到許多學生對于這一課程與內容有著比較刻板的印象,他們始終認為這是一個與升學考試毫不相關,也毫不具備實際價值的科目。另外,也有的學生對“心理學習”抱有比較極端的看法,認為只有心理有問題的人才需要這些指導與幫助。這樣的心態使得學生們往往不愿意配合心理教育的開展,導致心理教育的效率與質量都比較低下。因此,在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筆者首先關注到的是學生們對于心理教育的學習態度,希望通過合理的引導來幫助學生糾正自己對于心理學習的偏見。例如,在開展心理教育前教師可以先對本課程的教學目的與內容進行一個介紹,幫助學生從概念上理解本課程的意義所在,并激發起學生們學習的意愿。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PPT展示一些比較常見的學習、生活情境。比如,在高中生的學習、生活當中,與其他同學產生矛盾、不能從容地與他人交流、在考試之前出現焦慮狀態、在學習當中出現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現象的可能性都是比較高的。利用圖片、視頻展示了這些情境后,學生們就能夠意識到原來心理教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會認識到自己當下的心理狀態問題,學會處理自己遇到的相關問題,這些都是成長過程中應當具備的一些能力。意識到這一點后,學生們對待心理健康學習的態度就能夠更加端正。在后續的教學當中,教師也要時刻關注學生們學習態度的變化,促進教育教學的高效開展[1]。

二、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引導全體學生發展

對高中時期的學生而言,由于受到自身心里的閉塞以及渴望獨立,渴望被認可的思想,很容易陷入思維的誤區而產生心理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積極地開展相應的心理健康講座,要用深入淺出的觀念去引導學生,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也可以通過正確的價值觀念去感染學生,引導全體學生健康發展。高中階段的學生情緒起伏較大,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壓力以及影響,在不知不覺間就很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因此教師應定期面向全體開展主題班會,在主題班會中了解學生情況,對他們感到疑惑的問題給予幫助。讓學生透過事情的表象去看待事情的本質。在這一過程中也要兼顧到全體學生。對那些不善于表達,情緒低落,或者是具有明顯心理問題的特征要加強照顧。主動地走下講座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通過與教師的交流,學會自我緩解以及分解壓力。同時在講座的過程中,教師則告訴學生一些常用的傾訴和宣泄壓力的方法。如吶喊法、心情樹杈分解法。真正能讓學生在講座中學會緩解自身心理問題的方法,實現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三、掌握調整方法,學會自我疏導

在學習與生活當中,當遇到一些影響心理健康狀態的問題時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有的學生會選擇“忍受”,借助時間的力量讓自己逐漸遺忘或走出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有的學生會選擇“傾訴”,向朋友、家人或是老師尋求幫助,進行溝通。那么,怎樣的方式才是解決心理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怎樣調整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維持心理健康狀態呢?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因為在高中階段,學生們遇到的人、事、物越來越多,可能遇到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要想更好地解決問題,學生們就不能僅僅掌握一種疏解方法,而是應當做到廣泛了解、靈活應用,如此才能夠使得自身的心理健康素養得到真正的提高,并促進核心素養的提升。為了達到這一效果,教師就不能忽視實踐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要積極組織開展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相關的疏導方法[2]。

四、組織活動,在活動參與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單純地在課堂上學習理論化的心理健康知識,顯然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為此,高中心理健康教師可以立足日常教育實際,有意識地、有針對性地組織多彩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掌握豐富的心理健康知識,并由此獲得更好的進步與成長。例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專門展開圍繞特定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借助其受眾面廣的特點,面向高中生對其給予恰當的心理健康教育。如高中階段學生極容易出現“早戀”的現象,其會導致學生分心,無心學習,更有甚者會做出一些不符合高中生行為的不良舉動。因此,筆者便有意識地組織了“正確認識早戀”這一主題講座,鼓勵學生都可以前來聆聽。專題講座的特點明確,即始終圍繞同一主題展開,主題集中,更有助于筆者將這一主題內容講透徹、講清楚,以便于學生恰當地理解早戀的危害,并能在實際生活中恰當應對早戀現象??梢哉f,教師專題講座更多的是起到提前干預與預防的作用,有助于學生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加以規避,即使存在早戀現象也能正確、科學、妥善地處理,而不會令其影響自己的正常學習與生活。又如,一些優秀的影片總是能令人觀看之后獲益匪淺。加之高中階段的學生娛樂性項目較少,對觀看影片這類活動更是非常喜愛。因此,作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便可以有意識地精心挑選一些經典的、優秀的影片播放給學生,讓學生在觀影中與這些優秀的影片及其所傳遞的情感與價值觀對話。像《阿甘正傳》《當幸福來敲門》等。在觀看優秀影片的過程中,學生既緩解了學習的壓力與負擔,與此同時,也從中明白了很多的人生哲理,這對其調整自身的不良情緒、以積極的心理看待世界萬物都有著極大的正面影響。

結束語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與否,關乎學生的成長發育以及學習生活。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多種方法影響學生,緩解學生的壓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養成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性格。

參考文獻:

[1]董家鵬.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實踐研究[J].遼寧教育,2019(10):33-35.

[2]董生發.淺談在高中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高考,2018(25):193.

猜你喜歡
優化路徑核心素養
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我國結構化面試困境及優化路徑分析
信息安全下企業經濟信息管理分析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新形勢下的黨群干群關系及優化路徑探索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