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如何利用高中歷史教材插圖培養學生時空觀念

2022-07-18 01:32張耀鵬
高考·中 2022年4期
關鍵詞:時空觀念插圖高中歷史

張耀鵬

摘 要:時空觀是高中歷史核心能力的重要素質之一,它在歷史教學和建立個人三觀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歷史事件的發生有其歷史背景,只有將歷史事件置于時空框架中,才能強調其對時間的重要性。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堅持歷史時空觀,有助于學生把握不同歷史事件的縱向和橫向關系,厘清事物的發展過程。學生具有歷史時空觀,避免在眾多歷史事件中失去學習結構,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歷史時空觀的培養。

關鍵詞:高中歷史;時空觀念;插圖

時空觀已成為中學歷史課程中的一種歷史思維方式,在歷史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它將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分為四個層次,并以課程的形式定義了時間和空間的基本概念。隨著新課程的改革,一線教師從不同的教學實踐出發,對學生時空觀的發展進行了教學框架的延伸,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此基礎上,本文試圖探索歷史插圖在學生時空發展中的有效運用。

一、培養歷史時空觀念的意義

(一)有利于新高考下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歷史就是發生在何時何地的事情。這一簡單的邏輯思維,以及對時間、地點、事件的認知結構,事實上是對時間與空間概念的簡單解釋。也是現代教育背景下,高中生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與歷史教學的基本概念,正確的歷史觀應該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在功利主義取向的基礎上,高中生為了高考而學習歷史。在解決問題時,面對相關歷史事件,靈活運用時空觀念,有效解決問題,最后的時空觀念成功建構也提升了學生的歷史核心素質。

對時空觀念的掌握是歷史學習的一項基礎內容,只有對時空觀念的概念有一個良好的認知,才能夠對歷史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只有正確理解歷史事件(基本事件、地點和人物),也就是說,時空觀的概念才能被分析和用作參考。時空觀念的培養是最基本、最必要的。歷史是一門測試歷史基本知識、讀寫能力和學習潛力的學科;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指導下,需要注重學科思維和學科學習的運用,能夠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

(二)利于改善傳統教材中存在的不足

傳統教育模式下,大部分都是采用專題式的策略,以一個單元來描述主題內容,其中涉及的概念繁多,幾乎涵蓋了整個歷史概念的所有內容,似乎能夠深入解釋和教授整個概念的過去和現在的生活。然而,由于歷史是由時間和空間的兩種跡象來描述的,所以歷史教材中存在著重大缺陷。這樣的安排不會對更具體事件的時間和地點有精確的概念。模糊相關歷史事件不會像預期的那樣對歷史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這將導致歷史知識的碎片化和不準確,尤其是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還處于相對基礎的學習階段,學習歷史不全面,基礎不牢固,這種類型的歷史教學首先帶來了不準確和含糊不清,并沒有帶來正確和完善的歷史結構??傊?,傳統的專題史書不利于學生歷史時空觀的建構。傳統教科書沒有全方位的聯系,也沒有取代歷史時代和一些重要事件背景的意識。它們將個別歷史事件與一般歷史趨勢分開,不完整的結構也給人們帶來了不便。從古至今的敘述模式,促使學生更容易構建起完整的歷史結構,其中的每個時間都可以與時代背景相聯系,歷史事件可以緊密嵌入歷史語境當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更容易記憶。

(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第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洞察力與質量,通過對歷史的理解,促使學生對歷史上的人物與歷史事件有一個更好的理解,幫助學生形成更嚴謹的思維。第二,有利于學生歷史與文化興趣的培養。雖然史料記載有些枯燥,但可以結合同時期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生活史,將更加生動有趣。第三,幫助學生評估情況,世界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對時間和空間概念的語境研究不能將學生的視野局限于當代,不利于理解事物的原因、效果和發展語境。第四,它能打動人心。歷史是一門遵循真理的科學,只有從真理出發,我們才能了解歷史的真理,只有“真理”才能打動人心,改變世界[1]。

(四)有效提高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歷史時空觀念可以提高學生的歷史核心能力,在整個歷史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形成時空觀念,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核心能力有著重要作用。所謂歷史時空概念是指歷史時間、空間,以及地理的概念,歷史事件的發生往往都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發生的,以便對歷史事件進行全面分析。對于歷史的感知,時間和空間應該相互聯系,以便學生可以在時間與空間的背景下更好地學習歷史知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對歷史事件有一個更加全面、合理的分析。

二、普通高中學生時空觀念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初高中銜接問題

高中一年級學生的歷史水平大多依然處于初中水平,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學生們常常認為歷史是為了背誦和追求好的成績。在這種認知下,學生的興趣不高,態度不好,方法不恰當,而且他們的學習方式也不適合,分數往往沒有達到理想分數。此外,高中歷史書的布局也不同。高中新生由于教科書編排方法的不同,普遍感到困惑,很難將高中特定的歷史知識聯系到一起。這一系列的問題迫使教師解決初中與高中歷史教育銜接問題,提高學生對歷史教育的興趣,糾正歷史教學方法。在編寫教案之前,教師應整理好時間線索,將其與古今中外的歷史相結合,引導學生將知識點緊密聯系到一起。

(二)教師的綜合素質問題

對于歷史核心素養中的時空觀,每位教師都將其視為歷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但在課堂教學中,對課程過程的總體評價是時間短、任務難。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傾向于考什么講什么。盡管它是對歷史事件與人物相關時空觀的補充,但課堂上教師常?;诳荚嚱嵌?,忽視了對學生個人素質的培養。這既不利于學生的時空觀的構建,又使學生的核心能力培養不足,挫傷了學生對歷史的興趣。

三、新課改下利用歷史插圖培養學生時空觀念的重要性

作為一個抽象概念,新課程改革后的時空觀已經成為歷史教育中一個必不可少的思維框架。而歷史插圖對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具有重要作用。簡而言之,歷史插圖直觀地展示了時間和空間的概念,承載著歷史事件,是歷史事件必不可少的“舞臺背景”。創建三維時空認知系統是理解、實踐和更好地實現歷史時空概念的有效手段。當然,歷史插圖不僅可以作為培養學生時空觀的重要途徑,還可以對培養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歷史證據、家國情懷等核心素質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合理利用歷史插圖培養時空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學生核心能力的共同發展。另一方面,這些核心能力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

四、利用歷史地圖培養學生時空觀念的策略

教育部初中歷史教科書對每一幅精選的歷史地圖都進行了科學的檢查、補充和完善,增強了歷史地圖的準確性,可以說,新課程改革確認了歷史插圖的重要性。如何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有效利用歷史插圖,提高學生的歷史基本能力,是歷史教育改革的核心。

(一)作為探究背景的教學史料

在歷史教學中,課程目標要求學生了解基本史實,了解人類文明最重要的成就,掌握歷史時代發展的基本指導思想。歷史地圖作為一種歷史表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屬于史料。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歷史插圖在鼓勵學生了解基本史實和掌握基本歷史學習方法方面的作用。通過合理使用歷史插圖,學生首先可以建立有效的時空觀,了解歷史事件的具體時間和空間界面,了解特定歷史背景下的歷史發展。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檢查并確定哪些影響因素可以從歷史插圖中得出,如地理因素、時間跨度因素等。根據插圖上的相關信息,結合課程內容,教師要幫助學生直觀地了解空間因素對歷史事件的分析,為學生奠定基礎。首先要確立時空觀,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理解并引導他們理解相應歷史發展的前提,認識歷史插圖背后的背景知識。例如:教師在講授春秋時期背景時,可以直接展示春秋時期周初與封建國家對立的地圖,讓學生了解周初的實際領土控制情況和春秋時期封建國家并存并受到周邊少數民族攻擊的歷史事實。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改變周初和東周實際控制的內部因素來引導學生,并通過有效的地圖信息學習思考,此時,社會戰爭頻繁而動蕩。因此,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出問題,向學生表明戰爭是由周朝皇權的衰落和對諸侯國失去控制引起的,而皇室衰落的深層原因可能來自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比較插圖后有效地提取基本信息,然后繼續思考。

當使用插圖分析歷史背景時,從簡單的插圖信息開始,運用有效的問題,學生可以訓練歷史思維的連貫性,幫助學生創造基本的時間和空間概念,給他們機會,有效地將背景信息與歷史地圖和現實分離開,認識一定歷史背景下政局的發展變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總結和講述歷史故事[2]。

(二)作為串聯歷史的有效線索

歷史是動態的、不斷演變的。同時,歷史也是一個完整的整體,由無數的小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連接在一起。這些故事必須出現在一定的時空背景中,歷史插圖除了促進縱向和橫向的結合外,還可以直觀地顯示時空信息,通過歷史的發展,學生還可以了解空間和環境因素對于理解歷史和現實的重要性,并在特定的時空尺度上分析歷史。因此,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利用歷史插圖將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聯系起來,使學生能夠利用時間的發展和空間的發展,了解歷史發展的原因和后果,以及歷史的動態發展過程。作為“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教學的一個范例,教師提前印制并分發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圖,使學生根據地圖信息和紅軍長征的基本歷史事實,預先考慮本課程的重要知識點,這是推動新課程提出的時間表的基本前提。學生可以根據地圖描述紅軍長征的時間和路線:他們從瑞金沖破四道封鎖,1935年抵達遵義后召開遵義會議,穿越赤水,穿越金沙江,飛越瀘定橋,1936年,穿越雪山和草原,在甘肅會寧會師了紅軍第二和第四方面軍。在此基礎上,學生還可以認識到,路線的改變和會議的召開是由于國民黨的一系列輪番攔截,然后紅軍根據事實的變化做出決定。了解歷史發展的脈絡,了解不同時空因素對歷史和現實的重大影響,這也是確立時空觀的基本前提。同時,將歷史插圖與獨立研究活動聯系起來可以提高學生的獨立學習和提問能力。一個完整的、動態的歷史框架已經被創造出來,它延伸了時間和空間,使歷史插圖不僅成為垂直連接歷史的有效手段,而且成為創造完整的、動態的時間和空間概念的工具[3]。

(三)作為把握世界的時空展板

歷史審視人類的過去,歷史連續性最突出的表現是時間和空間。歷史插圖信息豐富,具有直觀、準確和具體的屬性。它可以幫助學生創建清晰的時間概念,學生能夠構建歷史事件之間的關聯,從而了解歷史的變遷、延續和發展,從而建構時空觀。在新課程中,教師可以將歷史插圖呈現為時空記分牌,用圖片解釋疑問或描述歷史,從而將人類生產和生活中支離破碎的區域歷史融入全球歷史,培養學生以完整的觀念看待歷史的發展,理解歷史事件發展的必然關系,在適當的時空尺度上評論歷史。例如:當教師講授開辟新航線時,可以將多媒體與歷史地圖相結合。在總結新航線上開辟的四條主要路線后,教師在多媒體上展示世界地圖,并邀請學生使用多媒體的電子繪制功能,口頭描述新路線的基本路線,并在地圖上繪制路線。描寫和繪畫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和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鼓勵學生學會使用特定的時空術語表達長期的歷史。另一個例子是,教師可以從不同角度分析新航線的重要性,即對歐洲、亞洲、非洲和整個世界的影響;它還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時代,即工業革命時期和現代社會的角度分析,以便他們能夠從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尺度比較歷史,從而得出有意義的結論。

結束語

在中學歷史課堂上,歷史插圖始終占據著一定的重要地位。因此,教師應正確認識新課程改革對學生時空觀發展的基本要求,有效利用教材和網絡資源,結合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素質,培養歷史時空的基本表達,正確運用時空觀分析史實,讓學生深刻理解縱向與橫向歷史相結合的發展路徑,以更寬廣的視野有效培養歷史發展地,將時空觀內化為歷史教育的核心素質。這是一種歷史思維方法,逐步把握新歷史課程標準中提到的時空概念。本文主要分析了歷史插圖在培養學生時空觀方面的設計基本原則和方向,但基于現有資料的簡單分析和研究通常會解釋一些觀點,并存在許多缺陷。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實施和新課程改革成果的出現,筆者希望通過更多的學習和實踐,深化對這一課題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楊曉峰.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歷史時空觀念的有效方法[J].求知導刊,2020(34):2.

[2]卜澤丹.基于“時空觀念”的高中歷史教材重構[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35):2.

[3]陳曉霞.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素養[J].人文之友,2019(11):174.

猜你喜歡
時空觀念插圖高中歷史
高中歷史“問題+”課堂模式構建的實踐探究
遵循記憶規律 提升高中歷史學習效率
學科哲學導向的高中歷史教學重構
淺議普通高中歷史課程體系的新變化
鏡頭中的組詩
談對小學語文插圖教學的有效利用
歷史教學設計中的“時空觀念”設計
巧用插圖,注入課堂活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