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高中生物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2022-07-18 01:32謝婷
高考·中 2022年4期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科培養

謝婷

摘 要:新課標中對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出了要求。在本文中,筆者將針對高中生物學習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培養

在高中教育階段,生物課程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通過生物課程的學習,能夠讓學生對這個自然界有更加清楚的認識,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世界,同時形成科學的生物觀念。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推進,對當前高中生物課程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重視學生知識的掌握以外,還需要加強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同時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然而,從當前高中生物課程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本文將就如何在高中生物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探討。

一、當前高中生物學習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相關知識的講解

根據當前高中生物課程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很少對相關知識進行講解或者訓練。我們都知道,在高中階段,無論是課程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任務都十分繁重。為了在考試中獲得更好的成績,考上好的大學,教師將重點放在如何提高學生測試成績方面。而部分教師采取的手段就是大量的習題訓練。這樣一來,就導致高中學生每天面臨大量的習題。而在這種過程中,教師自然而然地忽視了學科核心素養內容的講解,導致部分學生甚至連生物的四大核心素養都說不清楚。在這樣的情況下,高中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無疑是失敗的,而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不到明顯提升[1]。

(二)缺少自主探究環節

新課標中提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這是因為,自主探究精神關系到學生的學習,以及思考的主動性。只有學生具備較強的自主探究精神時,才能讓他們自發地進行問題的探索,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他們學會如何解決問題。然而,在目前的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中,筆者發現很多時候教學缺乏自主探究這一環節。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部分教師沒有改變自己傳統的教育觀念,在課堂教學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沒有進行自主探索。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學生自主探究精神的缺乏,使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化為一紙空談。

(三)缺少探究活動

在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中,探究活動必不可少。這是因為,通過探究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對生物的興趣,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從目前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中,探究活動卻極為缺乏。具體表現在,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的時候,雖然會讓學生進行操作,同時讓學生對實驗數據進行記錄,并且給予時間講解自己的實驗結果。但是,這種只是簡單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生物知識來分析和講解實驗情況,學生在很多時候都只是進行模仿,而沒有自己進行探索和創新。這樣一來,就使得許多實驗教學失去其原本作用,學生在課堂上并沒有進行主動探究和思考,自然而然就無法達到培養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目的[2]。

二、生物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生物課程教學具備的特點

(一)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

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一大重點就在于要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在實際的生物課程教學中,教師通過帶領學生認識生命的各種規律、現象和神奇之處,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從微觀的分子,到宏觀遺傳與進化,在這些內容的學習中,學生能夠逐漸體會到生命的整個演變過程,讓他們能夠了解到生命形成的可貴之處。除此之外,對于生物課程學習來說,正確的生命觀念也是十分重要的。這是因為,生物這門學科研究的就是不同的生命,從植物動物到人,再到整個自然界,不同的生命呈現出不同的生命之美,也展現出不同生物的可貴之處。而對生命的認識,也能夠讓學生更加熱愛生命。因此,在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之下,高中生物課程的第一大特點就是能夠讓學生擁有正確的生命觀念[3]。

(二)強化科學思維的培養

無論生物、物理還是化學,都十分強調科學思維的培養。對于生物來說,這是一門關于自然的科學。而在這門科學中,許許多多的發現都來源于不同的實驗。通過實驗獲得的數據、引發的現象、得出的結論都需要經過科學嚴謹的記錄和推理。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當前人們對于生物的探索開始邁入基因工程領域。在這個領域,科學家可以利用不同的生物學知識來解決不同的問題,比如癌癥、新藥、瀕危動物等。而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充分利用當前生物先進技術的應用新聞來進行教學,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生物的興趣。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從生物角度上如何來實現這種先進技術,讓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和探索,實現學生科學思維培養,以及學科成績提升的雙重目的。

(三)實現自主探究精神的培養

學科核心素養之下的生物課程教學,能夠加強自主探究精神的培養。前文筆者提到過,新課標中對學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養工作十分重視。通過自主探究精神的培養,能夠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課程學習中,以此提高學生的課程學習成績。而在生物課程教學中,實驗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實驗課程教學,能夠有效開展學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養工作。核心素養的視角之下,利用實驗,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觀察生命、記錄生命和分析生命,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對自己有興趣的課題進行自主探索和研究。這樣一來,就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人才。

(四)加強生活化教學

對于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來說,生活化教學十分重要。我們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在我們的身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生物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積極引入不同的生活案例,既能夠讓學生對身邊的生物現象有充分認識,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對生物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生物課程學習中。除此之外,加強生物課程教學與生活的聯系,還能夠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三、高中生物課程學習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一)與生活緊密聯系

在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目前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挑選生活中一些比較常見或者特殊的案例,讓學生從生活的現象入手,從而進行生物核心素養的培養,同時也能夠吸引學生去探索生物中的那些奧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中一年級上冊“細胞的基本結構”這一章節的教學時,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對細胞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僅僅是進行知識講解或者圖片展示,教學的方式較為死板,也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進行實驗教學。實驗的樣品可以選擇一些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如洋蔥切片、哺乳動物的紅細胞等。然后在實驗中讓學生觀察兩種細胞的基本結構,以及這兩種細胞的區別。在觀察之后,要求學生將這兩種細胞結構分別繪制出來。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清楚地觀察到動植物細胞的區別,同時也能夠讓他們更加直觀地認識細胞,從而激發對教學內容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生物課程學習中。除此之外,還能夠讓學生意識到原來生活也與細胞有著密切的聯系,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生命,以此培養學生正確的生命觀念。

(二)利用實驗培養探究能力

在生物課程教學中,實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過實驗,學生能夠對不同的生物知識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同時也能夠讓學生體會到生物學習的樂趣。而在開展高中生物課程教學時,教師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加強實驗的應用,通過實驗來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同時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使他們能夠在未來自己進行探索。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求教師對目前生物課程涉及的內容進行整合與提煉,發現不同知識之間的聯系,這樣才能提升課程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從而更好地開展課程教學。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F有的實驗硬件設施來設計不同的生物實驗,讓學生能夠自己動手進行實驗。例如:在進行高中一年級上冊“物質跨膜運輸”這一章節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組織小組實驗。在教學中,提到了使用蔗糖溶液來進行實驗,那么在小組探究實驗中,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在此基礎之上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去觀察動植物細胞都是采取怎樣的方式進行跨膜運輸。然后每一組再設計不同的實驗方式,比如用紗布替換玻璃紙,或者是在燒杯中加入同等濃度的蔗糖溶液,然后再讓學生將他們的實驗方式、實驗步驟、實驗數據、實驗現象,以及實驗結論撰寫成一份完整的實驗報告。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能夠在實驗中進行自主探究。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同時還能夠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精神,讓他們在未來的學習中能夠更加積極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在生物學習中取得更好的成績[4]。

(三)開展探究式教學

要想在學生的生物課程學習中,更好地培養他們的學科核心素養,更重要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的是傳統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課堂教學氛圍十分枯燥乏味。除此之外,教師也忽視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更多是采用機械式的題海訓練來鞏固和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是否掌握牢固。這種方式效率較低,同時也容易引發學生的反感,使學生對生物課程失去興趣,就更不用說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教師必須要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積極引用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并且達到核心素養培養的目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引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利用視頻、圖片來展示不同的生物知識。除此之外,還可以展示各種生物實驗視頻,這樣可以有效解決學校硬件設備不足導致部分實驗無法展開的問題。比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一必修2“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這一章節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展示減數分裂的過程,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對該過程有更加清晰、直觀的了解。而對這項過程的掌握,則能夠幫助學生學會減數分裂相關的計算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除此之外,在觀察過程中也能夠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和探究思維,讓他們能夠更加理性地進行思考,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四)開展社會實踐

在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中,開展社會實踐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有著巨大幫助。生物這門學科本身與社會和自然就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在學習過程中,如果能夠讓學生對身邊的生態環境有更深的接觸,就能夠讓他們更加明白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性,使學生也能夠參與到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中。而社會實踐活動包括對附近生態環境的探索、生態物種的統計,以及垃圾分類等活動。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對本地生物系統有更深入的認識,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對生物的好奇心,使他們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生物課程學習中。除此之外,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夠培養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以及激發他們對家鄉的熱愛,從而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來說,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十分重要。這不僅關系到新課程的要求,同時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升學、工作也有著巨大影響。因此,教師在開展高中生物課程教學時,一定要重視學生學習時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可以加強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聯系,從實驗以及探究出發,以此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時還要開展社會實踐,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貼近生活和自然,從而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梁磊,李海濤,史辰佳.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踐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8):3-4.

[2]張久明.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踐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22):80-81.

[3]包曉霞.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策略[J].新智慧,2020(25):118-119.

[4]馬軼英.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踐研究[J].科普童話,2020(19):8.

[5]章進騰.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踐研究[J].學苑教育,2019(15):80-81.

猜你喜歡
高中生物學科培養
科學構建超學科STEAM課程
深入學科本質的深度學習——以“表內除法”為例
“超學科”來啦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綠色生物實驗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高中生物解題教學中應用化學知識的可行性研究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