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前置性作業的設計策略

2022-07-22 04:49梁惠蓮
考試周刊 2022年24期
關鍵詞:高年級語文前置性作業農村小學

摘要:前置性作業設計要簡單、開放、易于操作,前置性作業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更好地服務于課堂,促進農村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文章主要以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活動中前置性作業設計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現狀問題作為依據,立足農村小學生學情,從學生角度、課堂教學活動需要、作業形式以及作業評價等幾方面開展深入思考和探究,希望為提升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前置性作業設計水平,提升教學效率和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前置性作業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918(2022)24-0031-04

前置性作業,就是教師向學生講授新課內容之前,讓學生先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所進行的嘗試性學習。在我國,有很多的農村學校。農村小學相對城市小學而言,較為閉塞、落后。在農村學校里很多學生是留守兒童,即使家長在家,素質普遍不高,父母對子女的功課輔導較為薄弱。而新課程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通過前置性作業的設計、使用,可以很好地促進農村學生自主學習,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學生先學需要有前置性作業的布置,通過前置性作業的布置,鼓勵學生先學,上課再小組交流,或全班展示。前置性作業除了要讓學生了解教學內容外,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興趣。

一、 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前置性作業的現狀問題分析

(一)教師教學理念落后,缺乏學生自主意識培養

農村小學高年級開展語文前置性作業設計與布置時,受到教師自身傳統落后教育理念的影響,缺乏對學生自主能動性和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使學生只能通過完成教師的作業要求開展相關知識內容的學習,導致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降低自主學習興趣,影響實際作業效率。比如,對六年級上冊《少年的閏土》開展前置性作業設計時,教師多以該課內容中涉及的“獾、鵓鴣、秕”等生字和生詞的預習為主要內容,缺乏對該課內容所述社會形態與我國當前社會差異性方面的引導,導致學生在開展前置性作業學習時缺乏對課文深層思想內涵的理解,無法體會作者在描寫少年時期的閏土時的心理情感。

(二)缺少作業評價反饋,降低前置作業實施效率

農村小學開展語文前置性作業學習,受到家長自身教育水平、重視程度以及客觀教育環境方面因素的影響,部分家長不會對孩子開展作業學習的過程以及實際完成作業情況進行關注、監督和管理。而教師受到自身教育思想的影響,缺乏對前置性作業重要性的認識,認為無論學生是否完成了前置性作業內容,自己都會在課堂教學中對重難點知識進行講解,彌補學生自身學習的不足。在這一現狀問題的影響下,使得前置性作業缺乏教師和家長的關注與評價,降低了學生的重視度,影響學生實際學習效果,使得前置性作業實際效率和質量與預期目標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性。

二、 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前置性作業設計的重要性

(一)提升作業功能,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前置性作業屬于作業設計的一種創新,屬于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在開展新課知識學習之前,以一種自主學習和預習的方式進行的作業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前置性作業和傳統形式的課后作業兩者間在作業設計目標和內容方面有著較大的差異性。傳統形式的課后作業內容多以課堂教學重難點知識的鞏固與復習為主,旨在夯實學生課堂知識。而前置性作業的設計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從自身角度對新課知識內容進行提前預習,并從中找到相關問題,通過自主思考,開展解決問題方法的研究。學生通過開展前置性作業,可以使其總結出自身存在的疑問與不解,帶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時,即可從教師的指導和知識傳授當中,獲取針對性答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二)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前置性作業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可以使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地探索知識和學習知識,培養學生對新課知識內容的探索欲望和學習興趣。學生在開展前置性作業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多種作業形式和豐富的作業內容,開展豐富的思考,激發學生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比如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知識探究等多種方式開展前置性作業學習,使學生在多樣化的學習方法中獲取豐富的學習體驗感受,培養學生濃厚的語文作業興趣。上述多樣化的前置性作業學習活動,對農村小學生而言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可以使學生在自主思考或者與人合作學習過程中,對新課內容開展多角度的思考,提高學習質量。

三、 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前置性作業的實踐性策略探索

(一)立足學生實際,增強前置性作業的適合性

1. 前置性作業的設計要適合學生

因為農村小學的學生知識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因此在設計前置性作業時,要以注重夯實學生的基礎為主。前置性作業設計要簡單,題目要少而精,不要太復雜,也不要太難,使得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就能完成,如在一些古詩文的前置性學習單中,筆者會設計一些朗讀古詩文的題目,在較長的課文的前置性學習單中,就可以設計一些默讀的題目,讓學生熟悉課文。如統編版第十二冊語文教材第八課《匆匆》前置性學習單其中一題筆者就設計為:

我讀了遍課文,能把課文讀得(選一選,打鉤)

正確流利有感情

這些題目主要是為了促使學生去熟悉課文,同時對農村學生來說又不會太過困難。設計前置性作業是為了幫助學生預先了解將學的知識內容,從而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因此與一般的課后作業布置不同,前置性作業要避免難題,偏題。在為學生布置前置性作業時要認真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兼顧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結合學生的認知基礎,并確保班級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教師布置的前置性作業,這樣才能促使學生有效地接受新知,并在解題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建立語文學習的信心。

2. 前置性作業的設計要適合課文

要根據不同課文的特點、不同教學目標設計前置性作業,緊扣教材重難點,突出本節課的實質性問題。如課文的前置性作業一般都有字詞的自學,讓學生力所能及地通過自學字詞,發現問題。如統編版第十二冊語文教材第二課《臘八粥》前置學習單,第一題筆者會設計為:請給課文生字注音,在文中圈出新詞,在自學生字詞的過程中,我覺得生字(詞語)最難寫或最容易寫錯。學生通過注音、圈出字詞,熟悉了課文的生字新詞;通過分析哪個字、詞語最難寫,掌握生字的字形結構等。而這冊書第九課《那個星期天》前置性學習單,對字詞的自學,筆者設計了比一比,再組詞的題型:

眉()媚()

專()磚()

議()蟻()

伴()絆()

柔()揉()

定()綻()

差()搓()

皇()惶()

這些都是生字的形近字,通過與形近字的比較,把握生字,而其中暗含著識字的方法:學習生字的時候,我們可以用熟字加偏旁或熟字換偏旁的方法去識記。但它們又有所區分,第九課《那個星期天》的生字多形近字,所以就用了形近字組詞的方式讓學生自學,第二課《臘八粥》里有個別生字筆畫較多,特別難寫,在前置性作業中就讓學生具體去分析。

(二)前置性作業的設計要利于課堂的教學,促進課堂教學高效實施

前置性作業設計要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如在一些古詩文的前置性學習單中,筆者會設計一些朗讀古詩文的題目,在較長的課文的前置性學習單中,就可以設計一些默讀的題目,讓學生熟悉課文。

如統編版第十二冊語文教材第八課《匆匆》前置性學習單:

(1)請給課文生字注音,在文中圈出新詞,讀準字詞。在自學生字詞的過程中,我覺得生字(詞語)最難寫或最容易寫錯。

(2)我讀了遍課文,能把課文讀得(選一選,打鉤)

正確流利有感情

這兩道題設計都是為了促使學生讀通課文,課堂上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在前置性作業單中設計這些題目是為了在課堂上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做好準備。

又如六年級語文第二學期第二課《臘八粥》的前置性作業單設計了這樣一道題:課文主要寫了等粥和喝粥兩部分的內容,第至第自然段寫等粥的,第至第自然段是寫喝粥的。第九課《那個星期天》前置性作業單有一道題:默讀課文,完成表格。

時間“我”的心情

這兩道題都以任務的形式驅動學生更好地進行前置性學習,根據課文的教學目標設計的題目,有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發揮學生自主能動性,提升前置性作業設計的開放性

前置性作業的設計不要太有局限性,要開放,要有益于學生思維的培養。如在六年級下冊第1課《北京的春節》前置性作業有一題:說說自己家鄉你印象最深的風俗;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前置性作業里有一道題:除了李大釗,你還知道哪些英雄人物的事跡,請簡要說說。這兩道都是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由課文延伸到生活。前置性學習內容要與課本的背景、主題聯系起來,這樣做既能深化課本知識,又能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廣泛地去收集資料,通過小組交流而達到資源共享。

(四)使作業設計多樣性,提升前置性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1.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開闊學生知識視野

以六年級上冊口語交際練習《學寫倡議書》的前置性作業設計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前置性作業內容。學生在小組內通過對教材內容中所設計的“節約用水”倡議書的格式、內容方面的學習與討論,總結出倡議書的寫作方法。小組成員可以通過各抒己見的方式,制定倡議書的具體寫作內容和方向,比如有的學生會根據自身生活經歷,提出關于嚴禁焚燒秸稈的倡議書,有的則會提出合理伐樹的倡議書。學生在提出倡議書的主題之后,還會對倡議書的具體內容展開深入思考。比如學生在開展關于嚴禁燃燒秸稈的倡議書討論時,會提出燃燒秸稈會造成大氣污染、可能引發火災、不利于秸稈還田等相關意見和觀點。學生在開展合理伐樹倡議書內容的探討過程中,可以結合樹種種植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的內容開展多角度的思考??傮w而言,小組合作學習,使農村小學生在開展前置性作業學習過程中,有了陪伴者、共同參與者,使學生能夠將自身意見與他人進行交流和溝通,從其他同學那獲取更多觀點,客觀上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

2. 加強教師指導作業,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農村小學生相對大城市的學生而言,接收到的事物和信息較少,對高年級課文內容中包含的豐富知識面缺乏一定的掌握,限制學生的思考。教師在開展前置性作業布置過程中,需根據農村學生的這一現狀,合理設計作業問題,使學生通過有效引導開展自主探究,提升學生探究能力。以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前置性作業設計為例,教師可以提出:(1)為什么作者將地球比作成“人類的母親”和“生命的搖籃”?(2)文中闡述“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边@句話的作用是什么?學生依據教師給出的問題,開展相關知識的探索,可以引導學生懂得地球對人類、萬物生存所具有的緊密關系。引導學生懂得珍惜生態資源,增強學生保護自然環境的強烈意識。在開展前置性作業設計時,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制作手抄報的形式,使學生將愛護地球、保護地球、珍惜資源等相關的知識內容進行匯總或者突出某一方面,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

3. 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在前置性作業設計過程中,想要達到提高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目標,需要引導學生開展豐富的自主思考和學習,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運用豐富的想象和所學的理論知識,完成前置性作業任務。以五年級下冊《青山處處埋忠骨》前置性作業的設計為例,教師在布置前置性作業內容時,需結合現代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思考,提高該課教學內容的德育作用。比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作為一個當代小學生,如何通過自身的實際行動來表達愛國情感。

在語文前置性作業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思考,需從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兩方面入手,運用學生更加熟悉的生活場景,增強教育引導意識,使學生能夠有依據、有針對性地開展自主思考和學習,在完成前置性作業過程中獲取更多教育感受。

(五)注重評價與展示,提升學生完成前置性作業的積極性

1. 布置學生完成前置性作業,一定要檢查,以評促做

每一次布置前置性作業后,都要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以五星為最高評價標準,對完成度較高和較好的學生要大肆表揚,以此促使學生認真完成前置性作業。到了高年級,教師就可采用抽查、小組長檢查或小組交換檢查的方式來檢查評價學生前置性作業完成的質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小組內有一個不完成的,小組都不能獎勵,以他律來規范、引導學生的行為。教師通過評價的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還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通過總結經驗、改變自己的學習態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 給學生創設展示的舞臺

老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在課堂上盡可能提供機會讓學生展示作業成果,提高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前置性作業。在展示交流中獲取信心,強化自律行為。以《北京的春節》前置性作業設計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制作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在開展新課前,教師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作業,讓學生以作品展示的方式對自己的作業進行講解,起到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給予學生自主發揮平臺的作用,激發學生完成前置性作業的積極性。思維導圖形式的作業,相對枯燥、單一的傳統作業形式,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比如有的學生以“北京的春節”作為核心詞,以“臘八、除夕、初一、元宵”等作為時間軸線,以此為知識延伸的方向,分析不同時間北京在飲食和春節活動等方面的風俗內容。在此基礎上,通過展示自身作業,可以多角度、多層次地增強學生對該篇課文主要內容的理解,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學習思路,緊緊抓住新課重點知識,為學生開展新課知識內容的學習奠定基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春光.小學語文前置性作業教學功能探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0,36(10):133-136.

[2]徐佐.小學語文前置性作業設計淺談[J].天津教育,2020(2):179-180.

作者簡介:梁惠蓮(1979~),女,漢族,廣東廣州人,廣州市黃埔區九龍第二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猜你喜歡
高年級語文前置性作業農村小學
高效課堂視角下小學語文前置性作業設計淺析
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策略
農村學校構建書香校園的有效策略探研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探析語文前置性作業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