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天然藥物學課程“主題四階”學習模式的實踐應用

2022-07-22 03:04
衛生職業教育 2022年16期
關鍵詞:藥材中藥情境

姚 婷

(海寧衛生學校,浙江 嘉興 314400)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改革的任務,要求在教材內容上打破學科體系、知識本位的束縛,加強與生產生活的聯系,突出應用性與實踐性。改革的目的重在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培養學生對崗位的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指出,中等職業教育要注重為高等職業教育輸送具有扎實技術技能基礎和合格文化基礎的生源。所以,在中職藥學專業課程的教學中,不僅要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還要關注學生可持續學習能力的培養。

1 實踐緣由

據我校藥學教學團隊觀察,當前在中職天然藥物學教學中,普遍缺乏能緊密聯系職業情境的,能有效促進知識技能、學習能力雙能培育的學習模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1 學習內容需要對接職業崗位的主題化整合

從目前課程所用教材的編排體例來看,知識框架仍以普通高校學術化教學體系為主,不能較好地與生產生活實際情境相對接。根據當前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導向,急需改變現有教材體系,結合崗位情境,將教學內容重新整合成具有內在聯系的、能實現學生綜合職業素養提升的主題化學習模塊。

1.2 學習方法需要指向雙能培育的多元化融合

中職天然藥物學在“生本理念”導向下,已普遍采用情境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等能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法,但仍缺少系統化的學習模式。

2 模式解讀

自然學習模式是美國教育家麥卡錫博士于1979 年開創的,它是當代美國中小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模式。自然學習設計的基本模式依次經歷了直接體驗、用心反思、形成概念和付諸行動4 個步驟[1]。四象限正適應中職藥學專業課教學的情境導入、任務探究、實踐練習、拓展應用等的環節設計導向。我校天然藥物學教學團隊在教學實踐研究的過程中,依據自然學習四循環創設了“主題四階”學習模式?!爸黝}四階”學習模式即通過職業需求、學習內容的前置分析,重構情境化主題模塊,設計并實施“情境階、概念階、學用階、遷移階”四階遞進的學習路徑,并通過過程性和終結性兩個維度評價知識技能和學習能力雙重提高的成效,整體架構見圖1 。

圖1 “主題四階”學習模式整體架構

3 具體措施

3.1 構建主題模塊,鋪設雙能培育土壤

麥卡錫認為在依據自然學習模式設計教學前進行的內容分析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習者建立直接聯系,促進學習的意義建構[2]。所以在開展教學之前,要對行業需求、學科內容、學生情況等進行深入分析,以構建相應主題模塊,為雙能提升鋪設適宜的生長土壤。

3.1.1 基于崗位情境構建 根據中職藥學專業職業崗位特點,分析相關工作任務的核心要素,構建主題模塊。結合崗位調研,藥學專業畢業生基于天然藥物學課程的職業崗位主要聚焦兩個方面:(1)立足中藥調劑崗位,核心是能正確選用并審核處方所列中藥。以中醫臨床常用處方為中心確立主題,結合天然藥物學課程內容特點,梳理形成系列主題模塊作為學習內容。比如:臨床常用補血基本方劑為四物湯,主要包含四味藥材(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結合天然藥物學課程內容特點以及實際開展調劑工作時將遇到的識藥難點,我們將與當歸、川芎相似的獨活,與白芍相似的赤芍,與熟地黃相似的生地黃和玄參整合成一個主題模塊開展學習活動。(2)立足中藥檢驗崗位,核心是能正確鑒定中藥材,以中藥的易混淆品和偽品鑒別作為中心確立主題。比如目前可以入藥的貝母有多種,包括川貝母、浙貝母、伊貝母、平貝母等,但它們之間藥效價值和價格均存在差異,故將教材中的川貝母、浙貝母內容整合在一起,并增加伊貝母、平貝母等內容,使之成為一個主題學習模塊。

3.1.2 基于學科內容構建 天然藥物學中藥材種類繁多,需要通過比較整合,建立起藥材之間的邏輯聯系點,并將之與崗位情境聯系起來。主要從求同比較和求異比較兩個方面對學習內容進行整合:(1)基于求同比較的主題。比如入藥部位相似藥材的比較,由于性狀相似,整合起來可以幫助學生創設記憶的聯系點。又如具有同一典型性狀特征的藥材比較,從形態、表面、質地、斷面、氣味等方面,將具有性狀相似點的藥材梳理歸納作為學習主題,可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2)基于求異比較的主題。比如表面特征相近藥材的比較,豬苓與茯苓、黃芪與桔梗、黨參與懷牛膝、乳香與沒藥、生地黃與熟地黃等;同一藥材不同來源的比較,比如麻黃、黃連、甘草3 種來源藥材之間的性狀比較形成的主題模塊;藥名近似藥材的比較,比如五味子與五倍子、苦杏仁與甜杏仁、枳殼與枳實、懷牛膝與川牛膝、川紅花與番紅花、山茱萸與吳茱萸等;貴重藥材的真偽比較,比如人參與常見偽品、川貝與常見混淆品、蟲草與常見混淆品等。

3.2 實施“四階”路徑,助推雙能逐層生長

主題模塊的構建是為了幫助學習者建立與未來職業的直接聯系,促進學習意義的形成。讓學生在學會知識技能的同時提升學習能力是本實踐的核心,依據麥卡錫自然學習四象限模式,設計并實施“四階”遞進學習路徑。

3.2.1 體驗中激發學習內驅力的“情境階”學習路徑 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就先要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新知識的價值。學生在這一環節的主要任務是與新知識間建立聯系,聚焦學習內容;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習者創設具體情境,以激發學習動機[3]。結合職業教育需求,情境的創設應與職業崗位相結合,與主題相呼應,同時又能引發學生關注學習內容?!扒榫畴A”學習路徑見圖2。

圖2 “情境階”學習路徑

(1)“情境階”學習路徑的實施環節。這一階段著重讓學習者明白為什么要學習新知識,明確所學內容的實際用途,即對他們實際工作生活的影響。教師在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盡一切可能利用教材內容來設計相關具體情境,使學生明白新知識對自身的價值,并結合已有學習經驗聚焦到本次學習的主要內容上。本階段實施環節如下:情境體驗—聚焦問題—初擬方案。①教師創設能連接職業的崗位情境,學生直接體驗感知。比如李阿姨因血虛癥開了中藥治療,但是處方單找不到了,于是她來藥店請藥師幫忙鑒定藥包里的中藥種類。②情境體驗后,引導學生聚焦核心問題,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怎樣幫助李阿姨,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討論情況適當進行問題聚焦引導,比如補血方有哪些,常用藥材一般有什么性狀特征。③教師引導學生小組根據已有學習經驗初步擬定解決方案,比如先要梳理補血處方常用中藥,再利用學習資源分析藥材的鑒別要點,并與李阿姨的藥進行對照。

(2)“情境階”學習路徑的支持策略。①情境創設需連接職業。A.場景式連接,對應中藥調劑或中藥檢驗的崗位場景,利用中藥標本管、模擬藥房等實訓場所,讓學生切身感受現實工作情況;B.實物式連接,充分利用中藥標本,將藥材帶入課堂,融入情境;C.影音式連接,利用信息化資源,收集、制作相關案例視頻等,源于崗位實際的影像,容易拉近與職業的聯系,更易激發學習興趣;D.劇情式連接,由學生自編自演實際工作案例情景,學生代入感更強。②問題聚焦要關注內容。在情境體驗中,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關注新知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聚焦相關核心問題。結合天然藥物學課程主要內容與目標,可以從3 個層次設置問題:A.是什么,對應藥材的來源;B.為什么,對應藥材的功效應用;C.怎么樣,對應中藥材的性狀鑒別。

3.2.2 任務中培育學習探究力的“概念階”學習路徑 學生在此環節的主要任務是豐富自身知識;教師的任務是提供學習資源和任務引領,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生成核心概念?!案拍铍A”學習路徑見圖3。

圖3 “概念階”學習路徑

(1)“概念階”學習路徑的實施環節。這一階段要回答“是什么”類問題,使學習者獲得“核心概念”。概念性知識應該是按照一定結構或范式組織、整理或比較得來的,學習者帶著“情境階”激發的學習意愿,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審視概念、描述事實、探查所含的理論。本階段的環節設計如下:任務引領—信息收集—逐步建構—外化呈現。①教師圍繞核心問題布置任務,延續“情境階”創設的案例,根據處方治療目的,結合中藥功效,判斷李阿姨的處方可能有哪幾味藥?這些藥材的性狀特征如何?通過標本分析比對,列出易混淆藥材的比較鑒別點。②學生借助任務單的引導,從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包括教材內容、藥材標本、圖庫、網絡信息等)中獲取信息。③學生在完成任務單的過程中逐步加工、建構核心概念。④學生呈現任務完成情況,教師總結強化核心概念。

(2)“概念階”學習路徑的支持策略。①豐富學習資源輸入。A.文本性資源輸入,文本資源主要指學科知識的文字呈現,比如教材內容、個性化文本及網絡信息。教師根據學習難度和學習能力,提供不同類型的文本資源,供學生選擇性輸入。B.可視性資源輸入,對于一些通過文字無法清楚描述的知識原理和技能要點,采用圖片或視頻等可視化資源,幫助學生理解。C.器物性資源輸入,實踐性學習資源對職業教育的作用顯而易見,給學生提供便攜式中藥標本,開發利用中藥標本館和模擬藥房固有的藥材資源。②給予適合的任務導向。要發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當好引領者,給學生提供不同的任務,供學生自主選擇探究。A.漸進式任務導向,學生對學習習慣和能力的養成需要一定過程,應遵循由易到難、由封閉到開放的原則設置任務。B.可變式任務導向,針對知識技能的難易程度,可提供文本式、圖文式、流程式等不同任務形式。C.分層式任務導向,結合學生學情分級設計,任務設置從初級到高級,由表格引領到自主概括,由基本內容到拓展內容等。

3.2.3 實踐中內化學習結構力的“學用階”學習路徑 經過第二環節的任務探究,需要進一步練習與鞏固,以內化核心概念,實現知識技能的結構化生成和綜合素養的提升?!皩W用階”學習路徑見圖4。

圖4 “學用階”學習路徑

(1)“學用階”學習路徑的實施環節。第三階段的核心內容是回答“應怎樣”類問題。教師要創設各種練習機會,促進學生學習核心知識與技能,要讓學習者明確知識的“有用性”,并用新知識解決問題,以期將所學知識遷移到生活中去。本環節的路徑如下:賽訓固知—虛實提能—思辨增素。①通過常規訓練和階段比賽強化核心知識,比如“四物湯組方鑒定”主題學習中,常規訓練包括四味基本藥材和其易混淆藥材之間鑒別要點的理論測試、藥材識別和混挑的實操練習,階段性比賽可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在常規訓練的基礎上從用時和正確率兩方面去評價并激發學生學習。②通過虛擬平臺和實踐操練提升專業技能,比如先在標本圖庫鑒定小游戲中進行虛擬練習,再應用實體標本練習鑒定。③通過用藥服務的表達練習提升專業綜合素養,比如在“四物湯組方鑒定”學習中,引導學生回到導入情境,角色模擬小藥師向李阿姨解釋,提供用藥服務。

(2)“學用階”學習路徑的支持策略。①知識層面鞏固。應用信息化平臺建立課程學習理論測試題庫,學生可隨時檢測鞏固,教師可借助軟件統計,形成整體與個體的評估分析。②技能層面操練。麥卡錫強調綜合運用不能脫離情境,而應該在基于真實工作任務中完成練習。本環節要回到起始情境,通過實踐操作展示,回答“怎樣鑒別”的問題。從中藥鑒別的準確度、鑒別的方法選擇與工具使用規范等維度開展自評、互評和師評的綜合評價。③素養層面呈現?;貧w主題情境,引導學生深度思考,作為中藥師該如何提供專業咨詢服務,進行角色代入練習,師生綜合評價。

3.2.4 變式中提升學習創造力的“遷移階”學習路徑 學生在這一環節中要創造性地將所學知識遷移到真實工作中。教師是“鼓勵者”,進一步開發學習資源,設置深層任務,鼓勵學生創新應用?!斑w移階”學習路徑見圖5。

圖5 “遷移階”學習路徑

(1)“遷移階”學習路徑的實施環節。第四階段的核心內容是思考“該如何”類問題,目的是如何讓學生自主利用所學知識并應用到生活中去,關注遷移創新。本環節路徑如下:拓展體驗—方法剝離—遷移應用。①教師創設拓展情境,學生深入體驗,如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增加桃仁、紅花及兩者的易混淆藥材,升級至桃紅四物湯,讓學生挑戰升級組方的藥材鑒定。②學生通過本主題學習,不僅夯實了基本的概念知識,最重要的是在學習中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如學生從“四物湯”主題鑒定的學習中學會易混淆藥材的鑒別分析,而這種分析的邏輯思維可以遷移應用到其他組方藥材的鑒別中。③學生在總結學習經驗和方法之后,開始遷移應用到新的情境中去解決實際問題。

(2)“遷移階”學習路徑的支持策略。①情境的回歸與拓展。此環節要在第一環節簡單情境的基礎上,遷移到基于真實工作的復雜情境。比如在中藥處方核對時,簡單情境下要求能辨別所含中藥材種類、準確核對數量即可,而升級成復雜情境時,則會設置處方內中藥出現混淆現象,需要學生利用基礎鑒別技能,綜合解決真偽鑒別難題。②能力的遷移與展現。情境拓展后,需要學生將前三環節所生成的知識能力進行遷移。要打開學習時空,將遷移環節嵌入第二課堂,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時間和資源;要開放展現形式,不再限于知識檢測和技能呈現,多設計一些綜合性展示成果輸出,比如藥店宣傳海報、崗位情景表演、工作手冊編寫等。

3.3 建立反饋途徑,開展能力增值評估

借助過程性反饋和終結性反饋兩個維度來評估學生在開展“主題四階”學習后在知識技能和學習能力方面的增值情況。(1)過程性反饋。①“概念階”階段,對組內每個成員在任務探究中的表現互評打分;②“學用階”生長階段,包括理論測評、技能展現和綜合素養的綜合評價;③“遷移階”階段,根據展現成果的輸出形式,設置評價標準,以學生互評、師評,主觀綜合打分為主。(2)終結性反饋。①問卷調查,綜合設計調查題項,圍繞學習興趣、參與度、自我獲得感等方面對課程學習情況進行全面評價;②課程考核,從階段性測試、期中和期末考試入手,內容包括理論知識測評和實踐技能考核等。

4 實踐成效

教學實踐團隊在本校2020 級藥學專業2 個班級中開展天然藥物學“主題四階”學習路徑實驗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學習過程記錄、學期綜合考評等驗證實驗結果。

4.1 問卷調查分析

在教學實驗結束后,通過問卷星發放“主題四階”學習效果調查問卷,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主題四階”學習路徑的實施效果和學生對該學習模式的看法及態度。問卷發放108 份,回收有效問卷108 份,有效率達100%。該問卷包括8 個題目,具體的調查結果和數據分析見表1。

表1 “主題四階”學習路徑的實施效果和學生對該學習模式的看法及態度(%)

從表1 可以看出,每個項目都有超過六成學生表示贊同,大部分學生認為“主題四階”學習路徑對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方法的養成、學習能力的鍛煉和學習效果的提升有幫助。

4.2 學習過程記錄分析

對采用“主題四階”學習路徑的學生的作業提交情況、參與學習情況進行記錄與分析,也能明顯發現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學習氣氛好,部分學生除了能通過“主題四階”的學習路徑很好地完成課內學習任務,在學習方法上還能有創新的想法并付諸實踐。

4.3 課程考核分析

將兩個年級同一專業五年制藥劑班分別設為實驗班和對照班,選擇同樣的理論和實踐考核試題,將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前后兩年各上完課程后的考試成績進行對比,理論考試結果見表2~3,實踐考核見表4~5。

表2 天然藥物學基礎理論考試成績

表3 天然藥物學基礎理論考試分數段人數分布[n(%)]

表4 天然藥物學基礎實踐考試成績

表5 天然藥物學基礎實踐考試分數段人數分布[n(%)]

從表2~5 可見,不管是理論考試還是實踐考試,實驗班學生無論是合格率還是優秀率均高于對照班學生。

經過多年的實踐應用,可見“主題四階”學習模式不僅有助于培養中職藥學專業學生的知識技能,還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可持續學習能力。但在實踐研究中還發現存在兩個主要方面有待日后完善:(1)主題構建思路可拓寬。在當前的創新實踐中,主題化模塊整合還限于一門課程甚至一個章節,而根據“三教”改革導向,基于課崗對接的主題化構建可跨出更大步伐,可以將基于工作過程的相關課程內容整合成一個大型綜合項目模塊。比如在中藥調劑項目中,可以將處方審核、中藥鑒別、稱量操作、臨方炮制、發藥交代圍繞一個臨床處方整合為一個主題模塊,這里涉及中藥調劑、天然藥物學、中藥炮制、藥事管理等相關課程。(2)模式內涵可不斷豐富。創新實踐“主題四階”學習模式的初衷是為了幫助學生同步提升知識技能和學習能力,故在開展多樣化的項目學習時,應該結合不同主題情境和內容的特點,靈活創新“四階”學習模式的變式樣例,在不同課程的實踐中,不斷補充豐富“主題四階”學習模式的內涵。

猜你喜歡
藥材中藥情境
道地藥材變成致富“金葉子”
中藥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嗎,沉香也是一味中藥
春季種什么藥材好?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中醫,不僅僅有中藥
情境新穎的概率問題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中藥零食”怎么吃
全國三大藥材市場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