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自媒體形式的參與型教學模式在腎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

2022-07-22 03:05呂慧妍包宇實王明奡趙石磊劉睿嬋賈西貝隋滿姝
衛生職業教育 2022年16期
關鍵詞:規培腎內科住院醫師

呂慧妍,包宇實,王明奡,趙石磊,劉睿嬋,賈西貝,郁 良,隋滿姝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以下簡稱“規培”)作為我國醫學生畢業后繼續教育的關鍵環節,已在國內廣泛開展[1]。規培是指導醫學生從書本理論到臨床實踐,從機械認知疾病到親身診治疾病的重要階段,是培養具有良好臨床綜合能力醫師的必由之路。通過各專業的輪轉培訓,學生不僅能樹立良好的醫德觀念,也能夯實理論知識,掌握臨床診療技能,處理具體醫療問題,最終成為能夠獨立診治常見病、多發病的合格醫師[2]。腎臟內科疾病作為內科住院醫師規培的重點,常因疾病分類多樣、發病機制復雜、臨床表現相似、病理知識抽象、技能操作類別多等原因,導致住院醫師學習效率低下,培訓效果不佳[3]。因此,如何更科學有效、切實可行地改進規培教學模式,優化規培效果,成為亟待腎內科帶教教師解決的問題。自媒體是互聯網時代的新產物,包括微信、抖音、微博等在內的自媒體平臺,因傳播迅速、信息豐富、形式多元、互動性強等特點,受到民眾的廣泛認可和使用[4]。眾所周知,醫學知識更新速度快,技術發展迅猛,新治療、新指南、新藥物不斷涌現,醫生必須終身學習,而依托自媒體形式,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其主動學習的參與型教學模式無疑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5]。我科從2020 年起,對住院醫師采取指導其自主選題并獨立制作腎臟病相關自媒體作品的參與型教學模式,并與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對比,為提高腎內科規培醫師臨床實踐能力探索了新的方向,也為醫學教育模式改革積累了新的經驗。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0 年9 月—2021 年4 月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進行規培的學生共80 人作為研究對象,均為本科畢業后研究生在讀,均掌握自媒體軟件的應用,其中2020 年9—12 月輪轉的住院醫師采取傳統教學模式,設為傳統組(40人);2021 年1—4 月輪轉的住院醫師采用依托自媒體形式的參與型教學模式,設為創新組(40 人)。傳統組男性13 人,女性27人,平均年齡(25.55±1.47)歲;創新組男性14 人,女性26 人,平均年齡(24.98±1.57)歲。兩組間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兩組住院醫師均由高年資主治醫師帶教,使用《內科學(腎臟內科分冊)》(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年第1 版,梅長林、余學清主編)為教材,根據規培大綱安排規范而完整的教學內容。

傳統組教學模式:采取帶教教師為主導講課,學生被動聽課的模式,主要包括結合住院患者病例進行教學查房,教師選取復雜病例并制作課件主持疑難病例討論,定期進行臨床技能知識、腎臟病理相關的小講課。教師通過在輪轉過程中隨時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監測學習效果。

創新組教學模式:采取依托自媒體形式的參與型教學模式,保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從旁輔助指導。具體方法:在住院醫師入科后首先建立住院醫師微信群,并對其進行自媒體作品制作能力培養,包括如何書寫健康科普論文,如何應用剪映、VUE 等App 制作小視頻以及微電影。在入科1 周后,住院醫師已對腎內科疾病診治和技能操作有一定認識,帶教教師舉辦交流會,與學生溝通探討,使其各抒己見,積極反饋在臨床工作中遇到的疑點、難點和盲點,隨后布置下一步學習任務,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但掌握尚不熟練的腎內科知識,有7 個主要方向,即(1)基礎知識:腎臟生理知識,腎功能檢查、尿化驗和泌尿系統影像學報告的解讀,腎病體格檢查;(2)病因和臨床表現:腎小球病的臨床和病理分型,血尿、蛋白尿、水腫、少尿、多尿、尿路刺激征、腎性高血壓;(3)疾病診斷:急性腎炎、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尿路感染、急性腎損傷、慢性腎衰竭、間質性腎炎的診斷和鑒別診斷;(4)治療方案制訂:飲食治療,血壓、血糖、血尿酸等危險因素控制,利尿劑、ACE-Ⅰ/ARB 類藥物、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應用,腎臟病理指導治療,透析模式選擇及優缺點,高鉀血癥、腎性貧血、腎性骨病、血栓栓塞等并發癥防治;(5)技能操作:腎活檢適應證、禁忌證及圍手術期管理,動靜脈內瘺和腹膜透析置管術的操作流程;(6)腎病知識掃盲:住院醫師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普通群眾關心的腎病知識,如什么樣的人易患腎病,腎病各階段的癥狀,為何要做腎活檢,腎病如何隨訪,腎活檢創傷程度,腎病患者選擇抗生素的注意事項,腎病患者是否可以注射疫苗等;(7)多學科交叉腎病的診治:過敏性紫癜腎炎、骨髓瘤腎病、糖尿病腎病、血管炎腎損害。選定主題后,住院醫師通過查閱文獻、閱讀指南、溝通討論、觀看自媒體醫學作品等方式進行自主學習,此過程中遇到疑問可隨時在微信群中求助,帶教教師隨時查閱進度,隨時進行指導。1 周后學生將學習知識內容制作成通俗易懂、生動形象、正面科學的微信科普論文、醫學抖音小視頻、醫學動畫或病例診治微電影等自媒體作品上交,帶教教師負責審核內容的正確性和科學性,并指導學生進行修改,隨后舉辦展示會進行匯報,邀請在院患者及家屬聆聽。展示會采取自媒體競賽模式,住院醫師輪流演講、匯報成果,匯報后師生間、學生間可對匯報內容提問、答疑、探討、講解,最后由教師、患者、家屬從生動性、趣味性、邏輯性、科學性、知識性等方面進行打分,確定競賽排名,并將優秀自媒體作品整理發布至網絡平臺供大家學習。展示會后與學生就該學習模式進行交流,收集學生反饋意見,及時調整、擴充、優化學習內容,并對暫時未能適應該模式的學生進行相應指導,以便下一次取得更好的效果。輪轉期間,每周進行1 次,要求每名住院醫師的學習作品均包括7 個方向,確保其學習體系的完整性。

1.3 效果評價

輪轉結束后,對兩組住院醫師進行考核,評價標準包括客觀出科考試和問卷調查自我評測兩部分。出科考試:包括理論知識(100 分)、腎內科技能操作(100 分)、病例分析(100 分)。問卷調查:住院醫師采取無記名形式填寫問卷進行學習效果自我評價,問卷包括10 項內容:調動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習興趣、自主思考和學習能力、醫患溝通能力、文獻指南檢索和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臨床思維能力、自媒體媒介運用能力、知識面擴展程度、教學方法滿意程度,每項最高10 分,總分100 分。通過對比兩部分的成績,對兩種教學模式的效果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2.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住院醫師出科考試成績比較

腎內科輪轉2 個月后,從兩組住院醫師出科成績可以看出,創新組住院醫師的理論知識分數、技能操作分數、病例分析分數均高于傳統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住院醫師出科考試成績比較(,分)

表1 兩組住院醫師出科考試成績比較(,分)

2.2 兩組住院醫師問卷調查結果比較

創新組住院醫師問卷調查中的10 個項目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創新組學習效果的總分為(85.71±3.93)分,傳統組為(65.45±3.54)分,兩者相比,創新組明顯高于傳統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住院醫師問卷調查結果比較(,分)

表2 兩組住院醫師問卷調查結果比較(,分)

3 討論

3.1 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本研究采用依托自媒體形式的參與型創新教學模式,與帶教教師講課、學生被動聽課的傳統模式相比較,結果發現輪轉結束時,創新組住院醫師的各項出科考試成績均高于傳統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創新組教學模式能夠將臨床理論知識、技能操作步驟、病例分析能力有效融合,顯著提高教學效果,全方位加深學生對腎臟病的理解和掌握。通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學生對于創新教學模式的滿意度更高,教學效果的提升與以下方面有關。

3.1.1 學習興趣、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依托自媒體形式的參與型創新教學模式要求學生選擇自己有興趣的但尚未掌握的內容進行學習,且每周1 次的頻率,保證學習內容涵蓋規培要求掌握的所有方面,最后通過自媒體作品的制作和展示來檢驗學習效果。這有助于尊重學生的自主性,促進學生從興趣出發自驅學習,將被動聽課記憶轉換為積極向外獲取知識,再以作品制作的過程將知識內化吸收,從各個環節促進自主學習能力提高。

3.1.2 文獻指南檢索和閱讀能力提升以及知識面擴展更廣 醫學知識時刻都在更新,因此應注意培養學生依據指南診療跟進前沿動態的能力[6-7]。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機械性灌輸書本中的結論性和重點性知識,學生缺乏主動探求、搜索新知識的過程,而創新教學模式要求學生根據學習大綱,借助查閱文獻、閱讀指南和教材的模式進行學習,使學生不僅能學會如何檢索最新的文獻和指南,更能通過閱讀最新前沿醫學文章來擴展知識面,有助于經驗知識和最新醫學理念的融合。

3.1.3 醫患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更好的鍛煉 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是成為一名好醫生的前提。創新教學模式中,自媒體作品制作和展示的各個環節學生有隨時提問、交流和討論的平臺和機會,既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亦有利于及時反思、修正、完善學習內容。而自媒體成果的展示更是讓學生以醫生身份采取通俗易懂且科學可靠的語言向病患及家屬進行醫學知識的傳遞,有助于提升其醫患溝通能力。

3.1.4 自媒體媒介運用能力得到提升 傳統的醫療模式下,醫生多以一對一的方式對門診或住院患者進行診治,導致醫學服務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目前自媒體蓬勃發展,為醫學診療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所謂自媒體,是個體通過現代通信設備,借由網絡向外界分享傳遞信息,其覆蓋面廣闊,且深入工作、學習、社交、生活等多方面[8],能打破傳統就醫診治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影響更廣、傳播更快、受眾更多,因此,新時代的醫生應承擔起運用自媒體傳播正確醫學知識的責任。既往有研究發現,應用自媒體形式在麻醉科、檢驗科、泌尿外科教學中均取得良好成效[9-11],而在腎內科中罕有應用。在本研究中,創新教學模式依托自媒體,注重培養學生自媒體作品的制作能力,且在教師的監督和指導下,制作出科學的微信科普論文、醫學抖音小視頻、病例診治微電影等,使學生在學習腎臟病知識的同時,亦同時熟練掌握了自媒體媒介的運用,為成為新時代的好醫生打下堅實基礎。

3.2 創新教學模式的靈活性和個體化增強

腎臟病學是臨床、病理、技能操作相互聯系十分緊密的學科,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多且復雜,但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知識儲備水平有差異,需要加強學習的內容必然有所差別。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帶教教師在課堂上、病房中并無機會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僅能按照大綱要求內容進行全面講解,無法做到因材施教、個體化授課[12],而創新教學模式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疑點、盲點、難點進行深入探究,學習地點和時間更靈活,師生在課堂外、網絡平臺上交流互動增多,教師能夠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調整,真正做到個體化、定制化培養。

3.3 創新教學模式以學生參與為核心

醫學是終身學習的學科,培養具有持續學習能力的醫學人才是教育的最終目標。既往我國的醫學教育模式以填鴨式傳統教學法為主導,忽略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缺乏主動思考、分析、質疑、內化的過程,最終難以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及全面的思維能力。參與型教學模式由英國教育學家在20 世紀60 年代提出,這種模式平等、民主,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負責組織、設計教學內容和范圍,并引導學生以自覺參與、深入思考、獨立探求的方式進行學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提升其參與度和成就感,激發持續學習的熱情和動力[13]。筆者通過實踐發現,依托自媒體形式的參與型教學模式將學生從單純被動聽課轉換為多渠道主動獲取知識,從背誦生澀難懂的專業內容轉變為以自媒體平臺為載體學習科學、新穎的醫學知識,學生既能在發現問題、尋求答案中進行系統化的理論學習,又能通過知識傳遞、分享成果的方式展示自我,實現了理論向實踐的轉換,達到了以學生為核心的教育目的。

猜你喜歡
規培腎內科住院醫師
BOPPPS教學模式在全科住院醫師神經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住院醫師的知覺壓力和職業倦怠特征分析及對策
麻醉科住院醫師在疼痛科輪轉期間臨床教學實踐與探索
導師小組制在婦產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在腎內科的應用分析
腫瘤放射治療學臨床規培醫師教學中應用EBM聯合PBL的效果分析
崗位勝任力結合情景教學模式在急診住院醫師規培中的應用價值探討
“互聯網+CBL”模式在核醫學規培中的創新應用效果研究
規培醫生為主講的小講課在規培教育中的應用
懷孕后患慢性腎炎怎么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