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評一體化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2022-07-25 04:54陳選云
啟迪與智慧·上旬刊 2022年6期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堂教學

陳選云

摘要:對于初中生來說,體育是強身健體、提升技能、發展興趣、挖掘潛能的重要途徑。其教學的效度與精度,直接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與全面發展。而教、學、評一體化模式與策略的構建,為初中體育教學向多元化、高質量、深層次領域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指明了方向?;诖?,本文重點分析教、學、評一體化運用于初中體育教學的基本原則、價值意義、有效途徑,并對其內涵做深度詮釋。

關鍵詞:教、學、評一體化;初中體育;課堂教學

教、學、評一體化重能夠實現教學目標、訓練項目、評價措施三者的有機銜接、深度融合,使整個教與學的實施過程得以系統化、完善化、多元化推進。其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不論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變革,還是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塑造,都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在育人導向上,教、學、評一體化教學途徑更是對學生身心特點、認知訴求的全面兼顧,為初中體育教學向縱深領域發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師在落實初中體育教學指導與實踐時,應以深度借助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為鋪墊,充分兼顧學生學情,科學設定教學項目,使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課堂的“評”三者有機銜接起來。以通過對教與學模式與策略的優化與變革,為學生提供更具針對性和多元化的認知體驗,挖掘學生的體育潛能,激活學生的體育興趣,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在此基礎上切實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確保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高效、深入開展,助推初中學生體育認知的發展。

1 ? ?教、學、評一體化教學內涵詮釋

運用于初中體育教學領域的教、學、評一體化教學,主要指以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課堂的“評”為統領,將三者有機結合起來,由此構建起更加多元、廣泛、豐富的認知體系。通過對教學目標、項目、任務等的精心設計,引領學生在學習中逐步發展自身體育技能、素養、興趣,并根據預設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開展針對性、多樣化的評價,據此預判教學互動的效度與精度,并為后期教學提供參考與借鑒。而且,在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的引領下,傳統初中體育教學中隨意性較大、針對性不強的弊端勢必會得到充分改進,更利于教師課前設計的精確開展、課內指導的精準落實、課堂評價的精細踐行。對學生體育訓練、活動項目的參與度、積極性、存在感等有促進作用,必然更利于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切實調動與充分激發。

2 ? ?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的實施原則

教師在落實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策略時,應切實踐行教學設計多樣化、學習項目豐富性、課堂評價明確化的原則,使教、學、評一體化下的每一項教學任務、每一個訓練項目、每一次評價開展,都無限貼近初中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2.1教學設計多樣化原則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將學生的身心、技能、素養、興趣等培養置于首位,并基于對學生各方面實際情況的充分了解構建教學目標、活動、內容、環節等。以通過多樣化的教學設計,使每個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獲得均的等參與和體驗的機會。在確保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對其開展針對性、精準化的指導或點撥,讓學生逐漸感受到體育教學對于自身成長、發展的重要性,化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調整學生的身心狀態,確保預設教學目標逐步達成,打造高質量的初中體育課堂。

2.2學習項目豐富性原則

由于不同學生在體育技能、體質狀況存在一定差異,所以在體育教學中的學習項目、訓練內容、教學活動構建也應呈現較強的豐富性。因此,教師要確保學習項目的實踐性、參與性、延展性,并將輔助性體育理論、常識,以及一些基本的防護技巧等貫穿其中,使學生在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認知體驗中,對涉及的關鍵動作、技術要領等深度掌控。以借助豐富的學習項目促進學生的思想認識與體育素養發展。

2.3課堂評價明確化原則

在評價的定位上,要強調動作、技能,以及心理調適等,而且,可根據不同學生的現狀,對評價的標準做出適當調整,使學生在發展性評價的驅動下,逐步提升自信,實現對體育潛能的深度挖掘。同時,在評價主體的選擇上,應將教師、學生置于平等地位。讓學生參與評價指標的制定,并且確保每一項評價指標都能夠科學、高效、精準實施。尤其在學生參與評價的過程中,更應充分尊重其訴求,進一步明確評價的價值與意義,助推學生的興趣激發與素養塑造。

3 ? ?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的運用措施

結合初中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的價值與優勢。教師在落實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指導時,應切實將教、學、評有機結合起來,構建教學項目、落實教學指導、開展教學評價,使學生在精準、明確、高效的教學引領下,積極投身體育課堂。

3.1精設教學任務,在掌握技術要領中激發興趣

為了切實踐行教、學、評一體化思想與理念的要求,教師在落實教學設計時,應將具體教學任務與學生喜愛的游戲、競賽、展演等元素進行有機融合,激發其體育學習興趣。使每一項教學任務,每一個教學環節,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優化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例如,在開展“籃球的多種傳接球方法”的教學中,教師可將男生與女生分為兩組,組織學生自主開展擊地傳接球與胸前傳接球訓練。在進行一段時間的練習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比分析兩種傳接球方法的差異,隨后組織學生繼續訓練,并對訓練的方式適度調整,融入一些有趣的游戲元素,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興趣激發,充分掌握傳接球的技術與動作要領。

3.2優化訓練項目,在實踐體驗中提升素養

針對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情況,以及其身心特點與認知現狀,教師應對訓練的要求、定位、目標等進行靈活設置。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參與、體驗、感知的機會,以確保其對教學內容充分掌握。教師還可在學生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后,根據訓練情況設置分組競賽項目。使學生進一步領會動作要領,使學習項目的落實由被動向主動遷移,促進學生的體育技能發展。例如,在開展“蹲踞式跳遠”的學習與訓練中,可將傳統教學中的助跑、踏跳、騰空、落地等訓練項目利用圖示的方式呈現在課堂,讓學生自主實踐,以使其逐步內化動作要領,真正實現“教”與“學”相融合的目的。

3.3創新教學評價,在深度參與中實現發展

通過對教學評價定位、導向、策略的創新,可進一步挖掘學生的體育潛能。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評一體化教學下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評價時,應盡量減少“教”與“學”結果的評價,將重點放在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全過程。動作、體能類評價采用量化評價的方式開展。而在技能評價方面,則以能夠在某條件下做出具體動作作為定性評價指標。評價的要求與標準要盡量多元化、豐富化,并讓學生適度參與到評價中,提升評價效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例如,在開展“跨越式跳高練習方法”的評價中,可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表現,將其分為若干類別,然后借助延展性、彈性化評價指標,由教師和學生共同開展評價,以促使其突破評價標準的局限。

總之,與傳統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相比,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更符合初中學生的身心特點與認知需要,且對于教學效能的提升、課堂路徑的延展有積極意義。因此,教師在借助教、學、評一體化教學開展初中體育教學實踐時,應深度理解其內涵,并以此為參考,就課堂教學的目標、活動、訓練評價等進行適度調控與精細構建。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銜接起來,引導學生從多元視角、縱深領域感知體育的魅力與特性,領悟體育的價值與意義,逐步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發展其體育技能,切實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此外,針對教、學、評一體化教學實施中所遇到的困惑、面臨的挑戰等,教師要依托校本實情、學生實情、教學實情加強研究與分析,并對踐行策略進行靈活調控,在確保思想與理念得以充分落實的基礎上,引領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龐中治.“教—學—評”一體化視角下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學業質量評價的實踐思考[J].體育教學,2021(09):52-54.

[2]石冰冰,馬梓瑜.教、學、評一體化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學校體育,2021(07):35-36.

[3]張桂飛,汪洋,洪愿,等.對陽光體育活動“學練評一體化”的實踐性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12):155-158.

猜你喜歡
初中體育課堂教學
“雙減”政策下的課堂教學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初中體育學習方法指導
如何在初中體育中有效開展健美操教學
中學體育先學后教模式探討
籃球教學中三步上籃教學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