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開展措施

2022-07-25 04:54郭勤學
啟迪與智慧·上旬刊 2022年6期
關鍵詞:實踐措施探究式教學物理教學

郭勤學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諸多高中生并未有效地學習物理知識以及鍛煉各項能力,這不利于促進他們全面發展。這種情況的產生與部分教師未能選用合適的教學模式,創設與學生學情相匹配的物理教學活動有直接關系?;诖?,本文簡述探究式教學開展、分析應用探究式教學應遵循的原則,進而解析高中物理教學中應如何有效地應用探究式教學,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探究式教學;實踐措施

高中階段的物理知識更加系統化、復雜化,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教師應當明確這一情況,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探究新型、適合、有效的教學模式代替傳統教學模式,創設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及影響力的物理教學活動?;诖?,可以將目光落在探究式教學上,它是一種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中,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認真思考、深入探究,進而獲得知識。

1 ? 走進探究式教學——理論概述

簡單來講,探究式教學就是以探究為主的教學。該項教學開展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體會科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在深入學習的過程中了解學科本質,與此同時幫助學生初步形成科學探究的能力。具體來講,探究式教學的實施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讓學生在學習、思考及探究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并且主動進行自我表達、質疑、思考、研究及討論,促進他們全面發展。探究式教學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并且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應用于高中教育教學之中是非常適合的。所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為了保證高中教育教學層次能夠有所提高,滿足教學要求,應正確認識探究式教學的應用價值,巧妙應用該教學模式,促進教育教學改革,使教學活動緊緊圍繞學生實際情況展開,讓學生在課堂上表現自我、鍛煉自我、完善自我。

2 ? 了解探究式教學的應用原則

2.1以學生為主體

無論是從理論還是實踐的角度來講,探究式教學都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之中是非常恰當的,能夠讓物理教學活動緊緊圍繞學生展開,激發他們的參與興趣,讓他們在一系列的探究過程中了解物理學科本質,總結學科規律,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而想要將探究式教學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則需要遵循基本的應用原則,即以學生為主體,因為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樹人,是將學生培養成為優秀人才。從這一角度出發,將探究式教學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之中,首先就需要了解高中生的實際狀況,尤其是物理學科的學習情況,比如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等,明確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而結合教材內容創設探究式教學活動,在課堂上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參與欲望,進而投入物理知識的探究中,使之通過思考、研究及探討,最終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2.2以教師為主導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他們巧妙地組織開展物理探究式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學習、思考及探究,才能讓學生始終保持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狀態,從而在深度學習的過程中真正理解物理知識。所以,為了能夠將探究式教學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還要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也就是物理教師應當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從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走出來,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創設探究式題目,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在合作學習、思考討論的過程中探究物理知識。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退居學生背后,適當地幫助和點撥學生,讓學生解決學習困惑,真正參透學科本質,理解每個知識點,融會貫通。

2.3以互動教學為手段

探究式教學之所以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主要是它的實施不僅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有效學習,還能夠讓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得到鍛煉和培養,促進他們發展。所以,為了將探究式教學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將其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之中還應遵循的原則是以互動教學為手段,也就是教師一方面要注意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要參透教材內容,創設可促進師生互動或者生生互動的教學活動。比如圍繞知識點提出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探究,總結物理知識;或者創設探究式實驗,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驗操作,根據實驗現象,證明物理知識;或者創設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探究的過程中學習物理知識,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之真正理解物理知識,同時鍛煉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實踐應用能力,等等。

3 ? 應用探究式教學——高中物理教學實踐做法

3.1情景呈現,讓學生走進課堂

教學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積極正面的教學氛圍的營造,能讓學生產生良好的情緒,快速投入課堂學習;反之,容易讓學生產生消極負面的情緒,抵觸學習。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效開展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首先需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因此,教師應當了解學生學情,比如通過與家長溝通、與學生溝通、觀察學生課堂表現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需求,進而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巧妙地創設物理探究式教學活動;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營造特定的教學情境,比如生活情境或物理實驗情境等,讓學生深受情境的影響和感染,調動自身的良好情緒狀態,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此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學生勢必會跟隨教師的步伐探究知識。例如,在“重力場”相關概念的教學中,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創設了著名的斜塔自由落體實驗情境,讓學生進入物理世界,被深深地吸引并產生濃厚的興趣。此時,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利用實驗器材進行物體不同狀態下受力變化實驗,即靜止狀態、自由落體、加速下降狀態下的物體受力變化情況,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物體自身重量與其下落速度是否有關。在實驗過程中,學生認真專注地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主動思考,將所思所想表達出來,共同探討實驗結論,最終每個學生都能準確理解和領會題目的含義。這充分說明在物理探究式教學中創設特定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學習中,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主動學習、認真思考、深入探究。

3.2提出問題,讓學生探究課件內容

在物理教學中有所質疑,自然就有所聯想、有所頓悟。教師應當從這一角度出發開展物理探究式教學。在課前認真備課,深入地研究教材內容,掌握重難點知識。要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思考他們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困惑,提出問題;通過提出問題發揮驅動作用,讓學生投入問題的分析和思考之中,引導學生探究物理知識。在這一系列的探究過程中,學生將深度學習物理知識,了解物理本質。當然,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問題設置是非常講究的。首先,需要教師提前了解學生物理學習實際情況,尤其是他們的基礎水平,再結合教材內容,合理控制物理問題的難度,避免所創設的問題難度過大,使學生在探究知識的道路上受挫,讓學生失去物理學習的信心;同時,也要避免所創設的問題過于簡單,否則將會難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使學生無法深入地思考和探究物理知識。其次,在創設問題時要盡量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如此才能讓學生產生熟悉感,容易接受問題,并且更容易理解相對復雜的問題,從而投入問題思考與解決中。最后,教師應當在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中退居到學生的背后,觀察學生問題探究的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點撥,發揮引導作用,讓學生解除困惑,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運用物理知識有效解決問題。

3.3合作學習,讓學生探究重難點知識

高中物理學科中含有較多有爭議的、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在課堂上教授學生這部分知識時,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索,讓他們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及主動探究,有利于他們構建獨立的思維空間,鍛煉他們的思維。當然,為了能夠在物理探究式教學中讓學生更好地開展合作學習,需要教師先了解學生學情,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且保證每個小組的綜合實力大體相同,之后提出問題或者創設實驗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物理知識學習,再進行問題探究或者實驗探究。如此既可以讓每位學生參與其中, 還能在學習與思考的過程中理解知識點,扎實地掌握知識,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促進他們全面發展。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學中,為了讓每位學生都認真對待、有效學習,教師在教學伊始就提出了關于摩擦力知識的相關問題,即:物體受壓力靜止在豎直墻壁上,現增大壓力的值,物體受靜止摩擦力的值怎樣變化?靜止摩擦力的方向是否與物體運動的方向垂直?靜止的物體是否會受到滑動摩擦力的作用?之后呈現教學課件,每個小組成員均根據教材及教學課件進行自學,相互幫助,解決學習困惑,并解答以上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觀察每個小組的合作學習情況,適當地點撥學生。最后,教師結合教學課件,詳細地講解摩擦力知識,并解答以上問題,讓學生更加準確地理解和掌握這部分知識,進一步完善知識體系。

3.4延伸教學,讓學生擴充知識面

對高中學生物理學科學習實際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很多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比較吃力,未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物理知識比較復雜、抽象,難以理解,另一方面是物理理論知識比較枯燥。加之很多教師應用常規教學方法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狀態不佳,學生也難以有效地、認真地學習物理知識。面對此種情況,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學情,巧妙策劃物理探究式教學活動,還要根據知識點進行適當延伸,比如,講述物理知識背后的故事、物理知識相關的小故事,等等,將情感教育融入物理教學之中,讓課堂教學更具吸引力,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用心學習,如此才可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3.5創設實驗,讓學生進行直觀探索

在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中,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并重,教師不能一味地關注理論教學而忽略實驗教學。最正確的做法是根據學生學情,適當地開展實驗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如此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和動腦思考的過程中真正理解物理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等,促進他們各個方面良性發展。當然,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探究式物理實驗教學活動,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對實驗活動進行設計。教師應圍繞物理知識創設實驗主題,還應當深入研究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搜集相關教學資料,加以借鑒,提出實驗思路,設計實驗過程,使所創設的實驗活動能夠緊緊貼近學生實際,真正符合他們自身的需求和接受能力,使他們成為探究學習的主體。其次,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實驗場所和實驗器材,然后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鼓勵他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實驗操作,完成實驗任務。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從旁指導,點撥學生,讓學生能夠消除困惑,與其他成員更好地配合,順利地完成實驗操作。最后,引導學生總結實驗現象。在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實驗活動后,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回憶整個實驗過程,根據實驗記錄歸納實驗結論或者物理規律。

例如,在“牛頓第三定律”實驗教學中,教師以新課程改革為背景,根據學生學情,提出的教學目標是會用準確的文字敘述牛頓第三定律;掌握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概念和兩者之間的關系;能區分相互平衡的兩個力與一對作用力、反作用力;能綜合運用牛頓第二、第三定律解決有關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提出問題:如何定義“力”?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之間是什么關系?組織學生進行問題思考與解答,組織學生感受一下力,即讓學生用力拍手,然后談談感受,教師說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此基礎上教師提出實驗問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有什么關系?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方向有什么關系?讓學生進行猜想。之后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彈簧實驗,即兩只彈簧秤調零后勾在一起并向外拉伸,觀察靜止和運動狀態下兩個彈簧秤的示數是否相等;再進行磁鐵實驗,即在兩個小車上各固定一根條形磁鐵,當磁鐵的同名磁極靠近時放手小車,觀察小車的運動情況;當異名磁極靠近時放手小車,觀察小車的運動情況。要求學生記錄實驗現象,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和回答以上問題。最后,教師呈現多媒體課件,結合學生所做實驗講授牛頓第三定律,讓學生能夠理解并掌握這一知識點。

綜上,在物理教學中應緊緊圍繞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活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輕松學習、有效學習。教師可以組織開展物理探究式教學,讓學生在一系列探究之中理解和掌握知識,達到融會貫通。

參考文獻:

[1]吳雙.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03):65-67.

[2]向梅.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策略研究[J].高中數理化,2021(24):48-49.

[3]李強勝.探索中提升——談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探究式教學模式[J].甘肅教育研究,2022(01):129-131.

猜你喜歡
實踐措施探究式教學物理教學
芻議幼兒語言的差異化教學
高中化學習題課探究式教學設計的研究
淺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方法的運用
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設計
淺析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淺談如何讓學生“樂學”“會學”初中物理
要將探究式教學融入到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之中
提高物理校本作業有效性的教學探索
論新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核算的實踐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