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腸彎曲桿菌誘導的結直腸癌的轉錄組學分析

2022-08-11 14:36李燕毛玉丹張幸鼎牟相宇
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差異基因直腸癌測序

李燕,毛玉丹,張幸鼎,牟相宇

(中山大學醫學院,廣東深圳 518107)

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發病率在癌癥中居第三位,其發生與腸道微生物有著密切關系。已有研究發現,擬桿菌屬(Bacteroides)、梭桿菌屬(Fusobacterium)、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埃希氏桿菌屬(Escherichia)和彎曲桿菌屬(Campylobacter)等多種腸道病原體與結腸癌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1-4]??漳c彎曲桿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ejuni)是一種帶莢膜的革蘭氏陰性桿菌,是常見的人畜共患食源性病原菌之一。人類感染C.jejuni后,會產生腸胃炎、腹瀉、腹部絞痛以及發熱的癥狀,并可能會伴有反應性關節炎、肝炎、格林-巴利綜合征和瑞特氏病等免疫性損傷性疾?。?-6]。C.jejuni81-176 會通過產生細胞致死性膨脹毒素進而誘導DNA 損傷,在小鼠模型中促進結直腸癌的發生[7]。因此,C.jejuni感染不僅會導致患者產生腸胃炎,還有增加患者罹患結直腸癌風險的可能。然而,在C.jejuni誘導的結直腸癌中,宿主基因是如何參與癌癥發生發展的,這一點仍不清楚。轉錄組學測序(RNA sequencing,RNA-seq)技術可以從整體水平上反映細胞中基因轉錄情況[8]。為了更好的了解空腸彎曲菌誘導的結直腸癌中的基因表達情況,本研究使用了C.jejuni誘導的ApcMin/+小鼠結直腸癌模型,在試驗終點分離小鼠結直腸腫瘤組織以及癌旁組織,分別提取組織RNA 后進行轉錄組學測序分析,探索、篩選出差異基因,以提高對C.jejuni致癌的作用機制的認識,為結直腸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探索方向。

1 材料與方法

1.1 C.jejuni 81-176的培養

人類臨床分離株C.jejuni81-176 用彎曲桿菌屬選擇性培養基在37 ℃下微需氧條件下培養48 h。

1.2 動物實驗

本實驗共選用18 只體質量約為(18.0±3.0)g,雌性C57 BL∕6ApcMin/+小鼠(5-8 周齡),小鼠購買自江蘇集萃藥康公司,于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動物房SPF 級環境中分籠飼養,實驗經過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實驗動物福利與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編號:N2022003)。隨機分為兩組,計為Mock(空白對照組,n=9)和Campy(C.jejuni處理組,n=9)。分別放入4 籠小鼠籠中(每籠4~5只)。

檢疫合格的小鼠在動物房觀察一周后,進行打耳標標記。為了使菌在腸道內更容易定植,第1~7天,給小鼠飲用含有4 種混合抗生素的飲用水(100 mg∕L 萬古霉素、200 mg∕L 甲硝唑、200 mg∕L 氨芐青霉素和200 mg∕L 新霉素)??股靥幚砗?,第8 天以1 × 108CFU∕只的量給Campy 組小鼠灌胃C.jejuni,Mock 組以等量PBS 作為對照灌胃。隨后,在第15~20 天,在飲用水中加入25 g∕L 的葡聚糖硫酸鈉(DSS)。在第60 天,安樂死小鼠,并進行實驗材料取材。關于腫瘤部位與癌旁組織的取材實驗時是以肉眼可見的隆起為腫瘤組織部位,以腫瘤中心為圓心距離3 mm 的地方為癌旁,癌旁組織所取的面積約為0.3 cm× 0.3 cm。腸道組織HE 染色由賽維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因Mock 組一只小鼠在予以DSS 水處理期間發生死亡,本文選用Mock組3只小鼠和Campy組4只小鼠的腫瘤和癌旁部位進行轉錄組測序。

1.3 RNA提取及文庫構建與高通量測序

分別取對照組(3 個生物學重復)和實驗組小鼠(4 個生物學重復)的結腸腫瘤和癌旁組織,放入裝有1 mL RNA later 的2 mL 離心管中,液氮速凍后轉移至-80 ℃超低溫冰箱保存。提取RNA 時,先向2 mL EP 管中加入1.5 mL TRIzol 裂解液,后取適量組織于液氮保護下將組織樣品快速研磨成粉末,轉入裂解液,使組織細胞充分裂解。按Invitrogen TRIzol 試劑盒(賽默飛有限公司)說明分別提取組織的總RNA,Fragment analyzer(安捷倫生物有限公司)對RNA 的質量和濃度進行評估,質量檢測合格(28 S∕18 S >1.0,RQN 值>7.0)的樣本用Promega反轉錄試劑盒(普洛麥格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進行反轉錄(操作步驟按照說明書進行),按照SMART cDNA 文庫構建試劑盒(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說明書分別對樣本進行文庫構建。構建好的文庫在BGISEQ 測序平臺(華大基因,中國深圳)進行轉錄組測序。

1.4 測序數據過濾及參考基因組比對

本實驗委托華大基因進行,具體步驟如下:利用過濾軟件SOA Pnuke 軟件[9]過濾低質量reads,即去除測序片段中包含接頭的reads、去除未知堿基N含量大于5%的reads、去除低質量(質量值低于15的堿基占該reads 總堿基數的比例大于20%)的reads,篩選獲得clean reads,利用HISAT2 2.0.4 軟件[10]將clean reads 比對到參考基因組序列,使用Bowtie2 軟件[11]將clean reads 比對到參考基因序列上得到比對結果。比對完,通過統計比對率、reads在參考序列上的分布情況等,判斷比對結果是否通過第二次質控(QC of alignment)。若通過,則進行后續的數據分析。使用RSEM 軟件[12]計算各個樣品的基因表達水平。

1.5 生物信息學分析

進行基因定量分析、基于基因表達水平的各項分析(主成分、相關性、差異基因篩選等等),并對篩選出的樣品間差異表達基因通過DAVID 平臺進行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顯著性富集分析等更深入的挖掘分析。

參考物種信息如下,物種名:Mus_musculu,參考基因組版本GCF_000001635.26_GRCm38.p6(NCBI)。

1.6 qRT-PCR驗證

根據反轉錄試劑盒(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進行反轉錄獲取cDNA,用qPCR 驗證篩選出的差異表達基因。反應條件為95 ℃30 s,95 ℃10 s,60 ℃30 s,40 個循 環。采用2-ΔΔCt法分析mRNA 表達 水平。引物由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詳見二維碼1。

1.7 統計學處理

使用GraphPad Prism 8.0 和SPSS 25.0 軟件處理。小鼠腸道腫瘤的數目的統計學差異比較經KS 檢驗數據正態分布和單因素ANOVA 分析中的方差齊性檢驗方差齊性后,使用雙尾未配對t檢驗計算。差異基因的篩選和后續分析基于R 軟件中的DESeq2 程序包進行分析,利用Benjamini 法校正后的P值以控制錯誤發現率,校正后的P值<0.05 以及|log2fold change|>2作為顯著差異表達的閾值。

2 結果

2.1 C.jejuni誘導小鼠結直腸癌造模情況

如圖1 所示,Campy 組小鼠的成瘤數量比Mock組小鼠的成瘤數顯著性增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統計數據兩組均符合數據正態分布和方差齊性,經獨立樣本t檢驗,(t=-3.079,P=0.008 <0.05)。D 圖展示的腸道HE 染色結果,Campy 組的腸道黏膜層增厚,中央見壞死區,上皮細胞邊緣不清,細胞核漿比增大,見不少核染色深,核仁明顯,有見核分裂象。Mock 組相較之下結腸腺體排列規則,細胞核比例大小正常。

圖1 C.jejuni促進小鼠腫瘤發生Fig.1 C.jejuni promotes tumorigenesis in mice

2.2 轉錄組測序數據質量情況

2.2.1 測序數據質控概況 每個實驗小組小鼠的結直腸腫瘤以及相對應的癌旁組織樣本進行轉錄組分析,本項目使用BGISEQ 平臺一共測了14個樣品,每個樣品平均產出6.67G 數據。樣品比對基因組的平均比對率為90.89%,比對基因的平均比對率為68.71%,一共檢測到18 964 個基因。測序質量值大于30(Q30)的堿基占所有堿基的89.52%以上,測序比對效率均值約在90.25%。測序數據質量良好,滿足后續分析要求(表1)。

表1 小鼠結直腸樣本RNA-seq測序數據質量Table 1 Quality of RNA-seq data from mouse colorectal samples

2.2.2 基因表達水平分布 經過預處理和過濾后,基因表達量用FPKM(Fragments Per Kilobase of exon model per Million mapped fragments)值歸一化表示,即每千個堿基的轉錄每百萬映射讀取的碎片大小,是對基因長度和測序深度進行校正后的值。本研究使用箱線圖展示各樣品基因表達水平的分布情況,評估各樣本中基因表達數據是否具有對稱性,分布的分散程度等信息。如圖2 所示,基因表達于各樣本中差異不大,分散程度相似。

圖2 樣品基因表達水平分布圖Fig.2 Distribution of gene expression in various samples

2.3 基因表達差異分析

經DEseq2 分析,本試驗在篩選的過程中,將差異倍數(fold change,FC)的絕對值>4,即|log2FC|>2,P值<0.05 作為篩選標準。通過熱圖可以發現,經過聚類,同一組內表達相似的基因聚類后幾乎都出現在同一簇中。其中,FC 表示的是兩個組之間基因表達量的比值。差異表達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分布情況用火山圖表示。如圖3 所示,通過測序結果顯示,比較Campy 組腫瘤和癌旁組織,即Campy-tumor 與Campy-para,共發現394個顯著差異基因,其中341個基因上調,53個基因下調。比較Campy-tumor 與Mock-tumor,共有501個顯著差異基因,其中126個基因表達上調,375 個基因表達下調。比較Campy-para 與Mockpara,共有316 個顯著差異基因,其中上調基因215個,下調基因101個。

圖3 樣本間基因表達差異分析Fig.3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differences between samples

2.4 差異表達基因GO富集分析

對Campy 組與Mock 組腫瘤與癌旁組織三種比較組篩選出來的顯著性差異基因進行GO 富集分析,以P<0.05 作為篩選標準。GO 富集分析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FM)、生物學過程(biological process,BP)以及細胞組分(cellular component,CC)。通過GO 富集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對比Campy 組腫瘤部位與癌旁部位,如圖4-1 所示,差異基因中的上調基因在生物學過程模塊中,主要富集在肽酶活性的調節、白細胞的遷移、傷口愈合、白細胞細胞-細胞黏附等,分子功能模塊中,細胞因子活性、受體配體活性、細胞因子受體結合通路富集程度較高;下調基因在生物學過程中表達量顯著性差異較大的基因主要富集在脂肪酸代謝通路,其余還有脂肪細胞分化、棕色脂肪細胞分化通路等。

圖4-1 Campy-tumor 組對比Campy-para 組差異基因GO富集分析Fig.4-1 GO enrichment of DEGs from Campy-tumor group vs.Campy-para group

可以看出,C.jejuni作用下的小鼠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借助表面受體與細胞外基質的黏附因子特異性結合,進而誘導受體激活,并通過一系列的蛋白水解、跨膜運輸等影響腫瘤細胞的生長、侵襲和轉移。

對比Campy組與Mock組的腫瘤組織,如圖4-2所示,上調基因中除了主要富集在膜、刷狀緣相關的細胞組分通路外,在生物學過程中主要富集在陰離子轉運、調節其他生物、抗菌肽介導的抗菌體液免疫反應、膽固醇平衡和粘膜固有免疫途徑以及分子功能通路的脂質轉運蛋白、血紅素結合以及跨膜轉運蛋白活性等;下調基因中主要富集在生物學過程中的多種免疫相關通路包括單核細胞、淋巴細胞、B 細胞、T 細胞等的增殖和活化通路調節,分子功能通路上主要富集到的通路是GTP酶、碳水化合物、細胞因子等多種蛋白質的結合和調節通路。

圖4-2 Campy-tumor組對比Mock-tumor組差異基因GO富集分析Fig.4-2 GO enrichment of DEGs from Campy-tumor group vs.Mock-tumor group

對比Campy組和Mock組的癌旁部位,如圖4-3所示,上調基因中顯著性差異較大的主要富集在生物學過程中的其他生物膜破裂、抗菌肽介導的抗菌體液免疫反應、抗菌體液反應、防御細菌反應和粘膜固有免疫途徑以及分子功能中的多種物質的跨膜轉運活性,與Campy 與Mock 組的腫瘤部位相似;下調基因中基因表達差異較大的主要富集在生物學過程中的消化途徑和分子功能的絲氨酸類肽酶活性和絲氨酸水解酶活性途徑。

圖4-3 Campy-para組對比Mock-para組差異基因GO富集分析Fig.4-3 GO enrichment of DEGs from Campy-para group vs.Mock-para group

2.5 KEGG通路分析

對三種對比組的差異基因進行KEGG 通路富集分析,判斷基因富集的閾值為P<0.05。我們分別挑選了基因上調和下調的富集最顯著的前10 條通路進行展示(其中Campy-tumor 組對比Campypara 組的下調基因只富集在6 條通路),如圖5 所示。對于Campy-tumor組和Campy-para組,細胞因子和細胞因子受體相互作用通路是上調基因中差異最顯著且富集最多的通路,其余還有IL-17 信號通路和Wnt信號通路等;富集最多顯著性最高的下調基因通路是PPAR 信號通路,其次是神經活性配體-受體相互作用。對于Campy-tumor 組和Mocktumor組,上調基因中富集最多的是代謝途徑,富集最顯著的是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下調基因中富集最多且最顯著的是細胞黏附分子,其余還有細胞因子與細胞因子受體的互作、癌癥中的通路和NF-κB信號通路等。關于Campy-para 組和Mock-para 組,上調基因富集最多的為代謝途徑,其余還有癌癥中的轉錄失調、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和NOD 樣受體信號通路等;下調基因富集最多且最顯著的是胰腺分泌,其余還有代謝途徑、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等。

圖5 KEGG富集分析Fig.5 KEGG enrichment analysis

2.6 韋恩圖法分析

為了明確C.jejuni誘導的結直腸癌(Campy-tumor 組)的基因表達特點,本研究設計了兩個對照,分別為Campy-para 組和Mock-tumor 組。前述分析可知,Campy-tumor 與對照組Campy-para 相比,共發現394 個差異表達基因;而Campy-tumor 與另一個對照組Mock-tumor相比,共有501個差異表達基因;結果顯示,有17 個差異表達基因(圖6A 紅藍交匯處),在兩次對照中均有出現,意味著它們在C.jejuni誘導的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兩個對照組之間的比較,即Mock-tumor 與Mock-para 相比,得到1 008 個差異表達基因(黃色區域)。這些基因表達變化是Apc基因缺失導致的癌變本身即具有的,它們的表達變化不依賴于C.jejuni的誘導。另一方面,Campy-para 與Mock-para相比,得到316 個差異表達基因(綠色區域)。這些基因表達變化與C.jejuni感染有關,但與癌變這一結果不相關。因此,為了得到更加嚴謹的結果,我們從上述紅藍交匯處的17 個基因減去了與黃色區域交匯的1 個基因(紅藍黃交匯區)和與綠色區域交匯的2 個基因(紅藍綠交匯區),剩下14 個基因。這14 個基因表達的變化在C.jejuni誘導的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中可能起到了重要且獨特的作用,因此我們稱其為“核心差異表達基因”。其中,有5 個基因(Lipf、Gm1987、Ascl5、Saxo1和Plekhs1)表達上調,9 個基因(Lrp2、Phex、Serpina3c、Fabp4、Vwa3a、Tmem52、Lrrn4、Upk3和Crb2)表達下調(表2)。其中表達量差異超過30 倍的有:Lipf(1×106倍)、Gm1987(1×103或1×106倍,取決于不同的對照組)、Ascl5(約32倍)、Phex(約32倍)。

表2 14個核心差異表達基因Table 2 Fourteen core DEGs

上述14 個基因的組間表達量聚類圖、GO 注釋信息和KEGG 注釋信息如圖6(B-F)所示??梢钥吹?,在GO 注釋信息里的生物學過程模塊里這些差異表達基因主要參與了細胞過程、生物調節、生物過程的調控、對刺激的反應、代謝通路等過程;在分子功能模塊,主要參與了結合功能;在細胞組分模塊,主要與細胞和膜相關。在KEGG 通路注釋信息里,這些核心差異表達基因主要參與了代謝相關通路和癌癥發生相關通路,代謝相關通路有:代謝途徑、膽固醇代謝、脂肪消化吸收、脂肪細胞里的脂肪分解調節、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甘油酯類代謝通路,與癌癥相關的通路包括了細胞因子-細胞因子受體互作、趨化因子信號通路、河馬信號通路、NFκB信號通路、PPAR信號通路、刺猬信號通路。

圖6 韋恩圖法分析與14個核心DEGs的功能分析Fig.6 Venn diagram analysis and the resulting 14 core DEGs with functional analysis

2.7 qRT-PCR 對RNA-seq結果的驗證

我們用qRT-PCR 對上述14 個差異表達基因進行驗證。與Campy-para 相比,Campy-tumor 中Lipf、Gm1987、Ascl5、Saxo1、Plekhs1mRNA 表達上調,Lrp2、Phex、Serpina3c、Fabp4、Vwa3a、Tmem52、Lrrn4、Upk3b、Crb2表達下調,升降趨勢與RNA-seq結果完全一致,其中有9 個基因(Gm1987、Saxo1、Plekhs1、Lrp2、Serpina3c、Fabp4、Tmem52、Lrrn4、Upk3b)的表達兩組間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圖7),表明測序結果重復性較好,可信度較高。

圖7 14個核心DEGs的qRT-PCR結果Fig.7 qRT-PCR results of 14 core DEGs

3 討論

已知C.jejuni對宿主造成疾病主要是依賴運動、黏附、侵襲和產毒素這些毒力因子[13],其產生的細胞致死性膨脹毒素(cytolethal distending toxin,CDT)是目前已知的促進結直腸癌發生的關鍵因素[7],然而宿主基因是如何參與C.jejuni誘導癌癥發生的,這一點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過轉錄組學分析,以揭示在C.jejuni誘導的腫瘤中表達改變的宿主基因。

ApcMin/+小鼠是研究腸道腫瘤發生、發展過程的經典模型[14],通過給ApcMin/+小鼠灌胃C.jejuni81-176 株細菌誘導小鼠結直腸癌的發生,再用葡聚糖硫酸鈉(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破壞腸上皮屏障加快建模。通過評估小鼠的成瘤情況,我們發現C.jejuni誘導下的小鼠腫瘤數量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C.jejuni可以促進小鼠結直腸癌的發生,與前人的研究[7]相符。在已報道的動物模型中[7],觀察到C.jejuni誘導的CRC 有兩個先決條件:即宿主的Apc基因突變和有一個致炎環境(如DSS處理)。因此,檢測到的基因表達變化可以被描述為當前CRC模型(即包含Apc-和DSS 前提)下,C.jejuni誘導的CRC基因表達變化。

通過較為嚴謹的對照,我們指出了14 個可能在C.jejuni誘導的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起到重要且獨特作用的基因。經過進一步的qRT-PCR 驗證,14 個基因中的9 個(Gm1987、Saxo1、Plekhs1、Lrp2、Serpina3c、Fabp4、Tmem52、Lrrn4、Upk3b)在結直腸腫瘤和癌旁部位的表達具有統計學上的顯著性差異。其中關于表達上調的基因,Plekhs1在人類里也有同源基因,有研究表明它的過表達增強了蛋白激酶B 的磷酸化,繼而增加致癌活性,促進癌細胞增殖、存活和侵襲,該基因能促進甲狀腺癌的惡化[15],也可以作為膀胱癌[16]和胃癌[17]的基因標志物,但目前關于它的表達是如何被調控的以及和結直腸癌的關系尚不清楚。結直腸作為臨近胃和膀胱的一個器官,C.jejuni很可能通過某些方式引起該基因的高表達,繼而引發結直腸癌的發展。Saxo1編碼微管穩定蛋白,對纖毛等有特異性,目前關于它的報道主要關注在小鼠精子活力方面,鑒于我們的實驗動物是雌性小鼠,所以該基因的具體作用還有待探究。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基因是Gm1987,目前尚沒有在Pubmed 數據庫里發現有關該基因的數據,但它在我們的研究中提示參與了多條信號通路,包括有細胞因子-細胞因子信號通路、NF-κB信號通路以及趨化因子信號通路,這些都是癌癥發生發展過程中極其重要的通路,所以該基因值得進一步探究。

關于我們篩選出的C.jejuni誘導結直腸癌有關的表達下調的6 個核心差異表達基因,只有2 個基因有被報道與CRC 有關。Fabp4是一種編碼脂肪酸結合蛋白4 的基因,人類基因組上也有同源基因。有報道表明在CRC 患者的腫瘤細胞中FABP4蛋白表達降低,推測FABP4 參與了PPARγ 通路促進結直腸癌細胞的遷移和侵襲[18]。Lrrn4編碼富含亮氨酸重復序列神經元4 蛋白,先前的一項研究發現,LRRN4 在正常結腸組織中的豐度較低,在CRC組織中的水平更低[19]。然而前不久的一項研究表明它在CRC 中無論是mRNA 還是蛋白水平的表達都較高,其通過RAS∕MAPK 信號通路調節腫瘤細胞的幾種惡性表型[20]。這種矛盾的結果可能是由于方法或者樣本數不同引起的。還有一篇文獻報道了Lrrn4和我們篩選的另一個表達下調的基因Upk3b它們編碼的蛋白LRRN4 和uroplakin 相較于原代間皮細胞在間皮瘤內表達下調或缺失[21],但與CRC 相關的研究目前沒有任何報道。Lrp2編碼低密度脂蛋白相關蛋白2 或維生素D 相關轉運蛋白megalin,它在結腸等多個上皮細胞系中表達[22],目前還沒有研究調查Lrp2與CRC 之間的可能關聯,但與Lrp2相關的基因Cubn曾在一項薈萃分析里報道與CRC 存在一定的關系[23]。Serpina3c是小鼠中人類SERPINA4基因的一個分支,是調節脂肪生成過程中信號網絡的關鍵因素,它可以通過Wnt∕βcatenin-PPARγ途徑參與脂肪分化的調節,在Serpina3c-/-小鼠中引起脂肪細胞分化受損[24]。雖然目前沒有報道它與癌癥的直接關系,但脂肪代謝的紊亂往往會促進癌癥的發展。關于Tmem52基因,有少量的文獻介紹其在肺腺癌組織中表達上升[25]??偟脕碚f,我們推測可能是這些表達下調的基因所編碼的產物沒有為腫瘤提供競爭優勢,所以在腫瘤部位的表達會受抑制。有趣的是,在我們的研究中篩選出來的核心差異表達基因,大多數目前還沒有被報道與CRC 之間的關系,這值得將來進一步的探索。

本實驗通過對篩選出來的差異基因進行GO富集、KEGG 通路富集分析,Campy組與Mock組相比,差異基因參與了機體許多重要的生物學過程:生物膜破裂、蛋白質水解、信號轉導通路以及與細菌引起的免疫反應相關的通路:抗菌肽介導的抗菌體液免疫反應、抗菌體液反應、防御革蘭氏陽∕陰性細菌反應和粘膜固有免疫途徑。之前的研究表明,通過對C.jejuni81-176感染的無菌ApcMin/+小鼠的遠端結腸組織進行轉錄組測序,C.jejuni感染的小鼠中有兩條致癌途徑富集——神經活性配體-受體相互作用和細胞因子-細胞因子受體相互作用[7],在我們的Campy 組與Mock 組對比以及Campy 組的腫瘤與癌旁組織對比中也有這兩條通路的富集。此外,代謝通路在Campy 組對比Mock 組中富集最顯著,提示著C.jejuni感染下代謝反應相當活躍。綜上,差異基因參與了多條重要的生物學通路,提示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通過代謝、蛋白轉運等相關通路進行。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campy-tumor-2 號小鼠的基因表達情況與該組其它小鼠差異明顯,然而該鼠的腫瘤數量(4 個)與該組平均水平(4 個)相當。我們認為此小鼠組學數據的不同是個體差異性所致,我們將在后續研究中擴大樣本量來平衡個體差異問題。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較為嚴謹的對照,指出了9 個可能在C.jejuni誘導的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中起到重要且獨特作用的基因:Gm1987,Plekhs1,Saxo1,Lrp2,Serpina3c,Fabp4,Tmem52,Lrrn4,Upk3b。為后續研究這些基因在C.jejuni誘導的結直腸癌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需要指出的是,關于這“9 個宿主基因”,我們目前得出的結論是“可能”參與腫瘤的發生發展,我們將在后續的研究中擴大樣本量,并對上述基因進行進一步的功能驗證。

猜你喜歡
差異基因直腸癌測序
新一代高通量二代測序技術診斷耐藥結核病的臨床意義
宏基因組測序輔助診斷原發性肺隱球菌
直腸癌術前分期診斷中CT與MRI檢查的應用效果對比
MRI在直腸癌診斷中的價值及預后的應用研究
直腸癌在調強放療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生物測序走在前
基因測序技術研究進展
基于高通量測序的藥用植物“鳳丹”根皮的轉錄組分析
基于高通量測序的藥用植物“鳳丹”根皮的轉錄組分析
紫檀芪處理對釀酒酵母基因組表達變化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