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就業心態:社會生態視域下的 新常態及其應對

2022-09-27 06:51
當代青年研究 2022年2期
關鍵詞:心態大學生工作

周 蓉

(上海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形勢嚴峻,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遭受較大沖擊,來自社會經濟、行業發展、家庭觀念、高校教育等方面的因素對大學生就業心態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021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顯示,當前大學生就業心態呈現“佛系”“理性”、提升學歷意愿強烈、看重薪資福利、求穩心態加劇、期待發展潛力與穩定性兼備等偏好。[1]“躺平”“佛系”“慢就業、不就業”“悅己主義”“死守都市”“逢場必進”一系列就業熱門話題也在近年來頻上熱搜。[2]這背后既反映出“95后”“00后”大學生在當前就業環境下的現實態度與選擇,也深刻揭示了當下就業環境、就業機制、就業教育引導等與學生主體之間產生的“適”與“不適”。學生就業心態傳遞的擇業就業“信號”,不僅會直接影響到當前高校就業工作的開展,更是國家、社會及相關部門制定大學生就業政策、構建高校就業指導體系、改進大學生就業教育工作方式方法的基礎與依據。當前大學生就業心態問題是就業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四五”期間,我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逐年攀升,2021年高校畢業生規模909萬人,2022年突破1076萬人。青年就業本質是一個社會性問題,其發生與展開是主體在一個社會系統環境下進行的。從社會生態系統理論角度可以較為有效、全面地闡釋當前學生因系統性環境影響而產生的在就業問題上的思想認知、行為態度的轉變。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不少產業紛紛進入模式結構轉型“陣痛期”,隨即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傳統行業就業市場需求大幅縮水。[3]國家將就業放在“六穩”之首,相關部門企業全力“出動”,不少新興行業與崗位在不斷迸發……這些環境因素的變化或對學生產生“奮勇而進”的積極動力,或對學生造成“成就無望”的消極壓力,而厘清這些環境要素對大學生就業心態的作用,便能真正了解當前學生就業過程中的“內心所想”與“行動所意”,從而對癥下藥。因此,2021年通過對60名大學生的訪談,分析“95后”“00后”大學生在當前社會生態系統視域下就業心態所呈現的時代性特征,研究當今時代來自家庭、學校等組織性環境對學生就業心態有哪些影響?新冠肺炎疫情、產業結構調整、網絡信息化這些時代性環境因素又會對學生就業心態如何產生影響?并基于此,探索引導與應對路徑,從而推進當前高校大學生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

二、文獻述評

(一)大學生就業心態研究

“心態”概念最初在法國年鑒學派創立的“心態史學”中出現,有狹義和廣義之分。[4]狹義心態特指介乎于心理過程與個性特征之間一系列的特殊心理現象。廣義心態是指人的心理態度,是人各種心理品質的修養和能力。[5]具體來講,心態表示心理的集體特征,是人的意識、觀念、動機、情感、氣質、興趣等心理素質的某種體現。因此,就業心態可以解釋為是人們在職業理想確立、進行職業選擇及進入職業角色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心理特征。也有學者將就業心態理解為“就業群體對未來職業選擇所普遍持有的價值判斷、情感傾向”。[6]

西方國家對大學生就業及其心理態度問題的研究起步較早,研究視域融合教育學、社會學、經濟學等交叉學科。在概念理論研究上,1908年,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弗蘭克·帕森斯首次提出“就業心態”概念,指出科學的職業選擇必須充分考慮個人和工作因素并將兩者合理調配;[7]1962年,舒伯提出就業價值觀可以從內在價值、外在價值和外在報酬三個方面衡量;[8]在實證研究上,2008年,Kay Hei對511名大學生進行調查,將就業價值觀結構分為無形回報、自我實現和精神自由三個維度;[9]2016年,Lechner等通過對2506名德國青年和1326名芬蘭青年的就業觀念研究發現,青年內在工作價值已越來越被高度認可,而外在工作價值則相對較為穩定。[10]對于國外大學生就業及其觀念態度等現狀研究上,不少學者認為,其存在自主創業意識較強、就業觀念自主化、擇業價值取向更加偏向精神價值等特征。[11]

我國對大學生就業心態的研究整體起步較晚,從20世紀40年代才開始,這與我國國情、社會經濟制度密不可分。隨著1999年高校擴招,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逐漸凸顯,國內對就業心態研究力度不斷加大。學者們普遍認為,畢業生就業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心理變化過程。對其就業心態的研究,不僅有助于了解學生心理全貌,更是為做好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提供心理依據。[12]近年來,國內對于大學生就業心態研究主要聚焦于就業心態特征、成因、引導途徑等方面,以實證研究為主。[13][14]不少學者總結提出,大學生就業心態呈現從眾或自傲、矛盾與依賴、焦慮而自卑、逃避或挑剔等多元化趨勢。[15][16]李景國以多元整合視角,把大學生就業心態分類歸納為:求穩心態與多變心態、“快就業”心態與“慢就業”心態、求高心態與生存心態、個性心態與從眾心態、理性就業心態與感性就業心態、主動就業心態與被動就業心態。[17]我國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與社會流動的加速,使得青年就業態度也處于不斷流變過程中,不同時期呈現不同特點。因此,多數研究傾向于特定時期下的問題研究,如林立濤等從六個維度對2017年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心態開展實證研究指出,學歷層次與就業心態呈現負相關,男生就業心態整體較好,學生傾向在經濟發達地區就業。[18]2018年,刁瑩等通過抓取“畢業去向”“就業評價標準”“就業考慮要素”“擇業方式”四個方面偏好得出“95后”大學生就業態度不斷傾向務實、自我意識提高、趨于功利化。[19]2021年,劉暉等以“就業意向”“就業態度”“就業選擇標準”“就業目的”“就業責任感”五個維度研究“95后”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得出,其就業意愿增強創業意向降低、二三線城市就業出現回流、對工作模式呈包容心態。[20]在就業心態成因問題研究上,劉保中認為,青年思想軌跡與價值觀念更多地體現著時代變遷的影響,青年就業選擇的意愿或觀念與社會變遷背景下其主導價值取向相吻合。[21]鄭曉明等認為,大學生“慢就業”“不就業”等心態形成既有國家快速發展的社會原因,也有學生自我角色認同迷失的個體原因,更有職業生涯教育缺失的教育層面原因。[22]關于學生就業心態的對策研究,主流觀點聚焦在“加強社會主導價值的引導”“加強高校對學生就業意識與能力的培養”等方面。

(二)從社會生態系統視域看我國大學生就業心態轉變

社會生態系統理論是布朗·芬布倫納在《人類發展生態學》中提出的,強調發展個體嵌套于相互影響的一系列環境系統之中,系統與個體相互作用并影響著個體發展。[23]從這一理論視角看大學生就業心態問題更具有延續性與全局性。如在我國計劃經濟時期,整個社會生態環境造就的是“我是一塊磚,東西南北任黨搬”的就業價值取向,因此,大學生就業心態相對簡單,只需聽從國家分配。[24]改革開放之后,整個國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大學生就業由原來的“統包統分”變為“雙向選擇”,在這種社會就業體制下,學生的就業觀念產生“自我”意識,心態隨之發生改變。[25]之后高等教育擴招,教育環境由“精英化”變為“大眾化”,教育質量遭受挑戰、勞動力供給需求引發就業壓力,學生便產生“深造回避就業”“先就業,再擇業”等心態。[26]如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形勢嚴峻,行業結構調整,就業市場產生新一輪變革,新職業環境讓大學生的就業觀念趨向理性現實。

綜上可見,就業心態問題必須基于社會環境系統進行研究,既要注重時代所造就的特性,也要關注空間廣域下的特征。我國對于大學生“就業心態”問題的相關研究中,確有不少學者關注“時間”特性,這樣有利于研究結論的實際應用,同時也對研究提出了需要不斷更新迭代的要求。但是,從社會空間視域來看,近年來國內就業形勢變化翻云覆雨,大學生就業心態受到社會環境系統因素影響十分強烈,但目前對我國大學生就業心態相關研究整體依然以主體特性研究為主,鮮少有對影響大學生就業心態的整體社會環境系統因素的即時、全面且深入的剖析。因此,在當前,認清就業生態環境對學生就業心態的影響,開展社會生態視域下大學生就業心態問題研究,對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有效開展具有推動意義。

三、研究設計

為深入挖掘當前大學生就業心態呈現的新常態特征,在上海公辦本科高校招募訪談學生60人,其中,來自985、211高校學生25人(用編號A表示),非985、211高校學生35人(用編號B表示);男生37人(用編號Y表示),女生23人(用編號X表示);上海生源學生21人,非上海生源學生39人;黨員(含預備黨員)學生17人,非黨員學生43人;本科學歷學生42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學生18人;自然學科相關專業學生38人,人文社科相關專業學生22人。參與訪談部分學生的個人基本特征見表1。

表1 部分訪談大學生樣本情況

因疫情原因,訪談采用線下面訪為主、線上視頻為輔的方式結合開展,搜集信息內容包含學生基本信息、就業現狀,并主要就“就業目標方向的喜好”“求職渠道與方式的偏好”“未來職業發展的期待”等相關心態與行為表現問題進行深度訪談。并在后期借助Nvivo軟件,對訪談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將60位訪談者進行編號,通過開放性編碼(一級編碼)提取訪談內容中與就業心態相關的47個意義單元,接著通過主軸性編碼(二級編碼)和選擇性編碼(三級編碼)將47個學生就業心態特征碼號進行進一步分析比較與歸納提煉,最終凝練成“穩定”“躺平”“兼顧”“矛盾”“自我滿足”5個核心類屬。

四、結果與分析

(一)大學生就業心態新常態特征

1.對于就業目標的鎖定,大學生更青睞“穩中求全”

當前,大學生對于“理想價值追求”與“現實生存需要”存在一定糾結,但總體表現出“現實大于理想”的偏好,在鎖定職業目標上呈現“求穩”態勢。調查發現,學生對于“薪酬福利”“落戶政策”“平衡工作與生活”這些目標偏好高于對“發揮興趣愛好”“對口專業”“價值觀相契合”的偏好。最為典型的就是“體制內偏好”心態,學生選擇去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央企工作的意愿度明顯高于外企、民企、創業。而對“體制內”理想就業單位目標的偏好整體也由過往的“公務員熱”逐漸轉向青睞“國之重器”、事業單位,31名(52%)明確表達自己愿意進入“體制內”就業的學生中有22人(37%)選擇事業單位或國企?!拔沂请姎庾詣踊瘜I,企業選擇不少,但我會優先考慮國網,不行再看其他企業?!保˙X06)對于“體制外”單位就業,學生整體偏好大中型企業,“我覺得現在就業形勢還是要求穩,小企業風險太大了?!保ˋY06)同時,就業外企意愿度明顯降低,對民企意愿有所增加,“現在國際形勢緊張,國家行業人才需求相對穩定,國內企業就業政策對大學生比較友好,我優先考慮國內企業?!保˙Y09)進一步比較發現,女生比男生更愿意選擇進入體制內工作,農村戶口學生比城市戶口學生更愿意選擇進入體制內工作,黨員學生比非黨員學生更傾向于體制內工作,父母在體制內工作的學生更愿意選擇去體制內工作;英語、計算機等水平越高的學生越愿意去體制外工作,家庭收入越高的大學生越傾向去體制外或者創業型工作。

2.在就業行動過程中,畢業生更希望“既簡又順”

當前,不少大學生希望通過現成資源讓找工作變得輕松簡單,存在等國家政策、靠學校幫扶、要家長供養的思想。訪談發現,近三成學生表示求職需要依靠家庭社會關系,“找工作基本都是靠輔導員在QQ群里發的就業招聘信息?!保˙Y22)“我覺得最有效的求職途徑就是學校的專業招聘會?!保ˋY12)“工科女生找工作太難了,必須得動用家里的一些關系,有資源當然要用?!保˙X08)進一步分析這種依賴,主要表現為:一是就業幫助的“命令式依賴”。不少學生希望他人給予自己就業支持幫助要符合自己的要求。如希望學校的就業指導“講實戰不要講理論”,希望老師直接“扔模板”,甚至有學生覺得“輔導員幫學生投簡歷”是個好方法?!皩W校最好能給我們做幾套固定的簡歷模板,我們只需要把自己的信息填進去就行?!保˙Y24)“比起就業指導我覺得就業推薦更重要,就是學校直接把我們推薦到企業工作?!保˙Y18)對企業雇主,學生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訴求,如直接表達希望調整面試時間、縮短招聘周期、提供職位發展信息等?!熬€下宣講會太浪費時間,對我們找工作沒有太大意義,直接建群發布職位給我們就行?!保˙Y25)二是就業地域選擇的“路徑依賴”。調查發現,學生在就業地域選擇上呈現“城市發達的北上廣就業”“交通便利的二線城市就業”“大學所在城市就業”“生源地或家庭居住地就業”等偏好,“我感覺在上海讀的書應該在上海更好找工作吧,而且學校的招聘信息基本都是上海的企業?!保ˋY10)“我先看看上海的工作機會吧,實在不行我會考慮回老家山東工作,這樣離父母也近,以后生活相對方便?!保ˋX07)

3.對于自身職業發展的期待,大學生更看重“融合”與“個性”兼顧

當代大學生既存在傳統就業思維定式,又具有先進就業理念。他們對自身職業發展有著更高的期待,并希望自己的職業理想與外界可以兼容并蓄。對職業理想的思考,他們的自我關注與他人視角并存。訪談發現,大學生愿意積極表達真實自我、強化自我認同,與此同時,他們期待他人的認可。在面對爭議性觀點、對立性建議時,表現出較強的包容態度。他們既有自我追求的想法,也懷著利他主義,尊重他人不同的偏好并期盼和諧。因此,在就業決策出現兩難時,往往陷入矛盾、糾結甚至逃避的態度?!拔夷玫搅四彻緊ffer,和我專業很對口,也是我愿意做的軟件工程師職位,可是父母希望我考研,研究生出來去金融行業,我覺得父母的建議也有道理,真的好糾結?!保˙Y17)“我挺想在現在實習的這家公司留下來工作的,可聽學長說這個崗位未來發展的空間一般,但我自己比較擅長這方面,所以很矛盾?!保ˋY02)面對職業發展,學生往往對于“不從眾”心存愧疚,又對于“無個性”而心存不甘,如訪談中很多學生都存在“渴望入職熱門行業,但專業不符”“選擇的工作和周圍同學不一樣而心有懷疑”等困境,并感到焦慮與不安?!艾F在我挺矛盾的,拿到了某公司的offer,薪資崗位都給得不錯,但是和我們專業的同學做技術不一樣,也不知道選這條路會不會錯?!保˙Y20)

(二)社會生態系統下大學生就業心態轉變邏輯及影響

1.社會生態系統環境下的大學生就業心態轉變邏輯

從社會生態系統論視角來看大學生就業心態轉變,其邏輯觀點是:就業過程中學生保持與環境、組織及他人的互動關系,這種關系相互影響調適;系統環境的穩定性要素可以造就學生常態化的心態特質,而環境的突發性變化會導致學生心態發生應急性轉變。因此,對于大學生就業心態問題的研究,其所處的社會系統環境不容忽視,無論是來自家庭、學校等內圈環境,還是社會文化、行業市場乃至互聯網等外圈環境,一定時間域下的特性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的就業心態,使其在就業過程中呈現相適應的思想認知與行為偏好。從上述邏輯來看,學生就業心態轉變的路徑,即內外環境與學生主體形成圈層性生態系統,其環境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外圈環境會隨時代變遷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影響著內圈環境中的組織和個人,最終,學生主體在受到內外圈環境影響下,發生就業心態的相應轉變。

圖1 社會生態系統下的大學生就業心態影響路徑

2.來自組織性環境對大學生就業心態的影響

家庭對學生就業心態的形成有直接且強大的影響。一方面是來自家庭客觀條件影響,即從風險—收益角度來看,大學生就業心態與父母職業、教育水平、家庭經濟等因素存在關系,如學生理想工作類型的選擇、就業工作地的選擇會因家庭客觀條件而產生分化。高經濟水平家庭的學生選擇高風險就業路徑,弱勢家庭學生更愿意選擇風險小的職業;富裕家庭學生希望在大城市發展,而家庭資本弱的學生也愿意去小城市發展。另一方面是來自父母主觀思想和家庭習慣所產生的影響?!?5后”“00后”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生活嬌慣,依賴性較強,缺乏責任感及獨立決策能力。在職業選擇時會產生“戀家”思想,認為父母意見很重要,因此,一些學生會尊崇家庭而產生“體制內”“大城市”“離家近”等就業偏好。

當前高校教育理念與模式影響著大學生就業價值觀的形成。我國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步入大眾化教育,但不少高校及就業工作者的教育觀念卻未同步轉變,精英就業觀念依舊在教育中體現,這種“大眾教育”與“精英就業”之間的落差和碰撞,無形中讓學生在就業路上產生挫敗、焦慮、迷茫等心態。目前,高校對學生職業發展教育存在著信息傳達與實際教學之間的落差。信息互聯網時代,信息資訊獲取不斷加速,但高校應對時代革新的知識迭代卻顯得滯后,這使得大學生能夠快速洞悉外界就業動態,但對于在校就業能力習得卻底氣不足,從而導致能力自卑,產生就業壓力。

此外,作為就業市場需求方的用人單位也會左右學生的就業心態。一方面,企業的人才標準會影響學生的就業傾向,如近年來互聯網企業更吸引適應能力強、喜歡挑戰、抗壓性高的畢業生;金融企業則受到追求卓越、盡責細心的學生的青睞;制造企業被追求穩定、喜歡協作、有工匠精神的學生偏愛。而如今企業整體“人才高要求”也讓不少學生產生就業逃避心態。另一方面,企業境況是大學生就業偏好的重要影響因素,如近年來國有企業改革,經濟效益提升、制度優化提高了其吸引力,被學生所青睞;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本土民營企業逐漸變強,成為不少大學生的就業意向。

3.來自時代性環境對大學生就業心態的影響

“后疫情時代”使得學生就業心態與先前大有不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對我國勞動力市場造成巨大沖擊:一方面,企業招聘與用工需求在疫情時代變得更為謹慎,許多企業暫?;蛘呖s小勞動力招聘,于是高校畢業生群體面臨前所未有的“畢業即失業”的恐慌與焦慮;另一方面,后疫情時代所引發的區域流動性隔斷使得大學生面臨擇業地域選擇的深度思考。為有效控制疫情傳播,國家實施地域流動控制相關政策,對青年就業產生不小阻礙。因此,面對后疫情時代所帶來的就業機會減少、地域流通受限等現狀,學生便會產生“繼續考研深造”“尋求安穩國企”“聽從父母回老家”“學校就近找工作”“在醫療發達城市工作”等想法。

經濟形勢及產業結構調整引發學生就業意愿產生轉變。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我國社會整體活力得到極大程度的釋放,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就業的方向、自主擇業,但當前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也給就業市場帶來“震痛”。在近年國內產業結構大調整的環境變化下,就業市場形態發生巨大改變,企業用工需求、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家庭對孩子的職業期待也“應勢而變”:部分傳統崗位消失,隨之誕生新興產業及具有時代特征的工種,新業態發展對于復合型、交叉學科人才需求逐步增加;不少高校紛紛設立交叉學科雙學位政策,并不斷探索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與市場匹配之間的邏輯。而新時期社會產業結構的調整方向便成了當代青年就業奔赴的目標。

此外,網絡信息化時代勢必影響青年的擇業理念。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當前,大學生在就業價值觀形成、職業意向、就業行動中,會融入許多互聯網偏好。喜歡運用互聯網查詢自己感興趣的用人單位,通過網絡渠道獲取自己想要的就業信息,偏好網絡平臺開展求職行為,等等,在網絡環境的熏陶下,他們也逐漸養成“以目標為導向”“包容他人、尊重自我”等觀念與態度。同時,在當下龐大而復雜的互聯網信息環境下,大學生往往會因辨別力、洞察力的欠缺,產生求職路上的迷茫、從眾、不自信等心理困境。

五、對策及建議

(一)個性化:做好大學生就業分類化的研究與指導

一是要完善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體系,深化職業生涯教育內容。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是高校大學生生涯規劃的主陣地,是新形勢下做好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授課過程中,要進一步開展分類教學,讓每個學生都受益,如針對思維活躍、有自己獨特見解、敢于探索創新的學生,引導他們追求理想,嘗試富有挑戰性的工作;針對消極個性的大學生,要加強對他們的積極心理培養,緩解消極壓抑的就業情緒,幫助其正確認知就業風險與挑戰。二是要優化學生就業精準幫扶工作。既要加強對學業困難、經濟困難、心理困難等學生群體的個體指導,也要做好考研學生、“考公”學生、出國學生、創業學生的分類教育。在就業心態引導過程中,不僅要堅持“早發現、早幫扶”原則,建立學生就業信息臺賬,做好大學生就業的實時跟蹤、及時幫扶,確保就業指導工作見真章;也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每一名大學生個體問題,針對不同問題制訂相應對策,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屬于自己的就業解決方案,確保就業指導工作動真格;更要攻堅克難,敢啃硬骨頭,針對當前“畢不了業”“要二戰”“啃老”等就業困難戶,抽絲剝繭,秉持“幫一把、扶一程”,做好其就業思想工作,針對“求穩”“佛系”“拼爹”等就業思想,究其緣由,幫助學生轉變錯誤的就業心態,以正確的姿態應對求職,確保就業指導工作有實效。

(二)動態化:做好大學生就業環境及時性的分析與評估

首先,要加強學生就業過程的心理情況監控與掌握。大學生處在一個迅速成長的階段,心態尚不成熟,存在諸多變數,高校要借助大數據等技術,多維度深入分析學生就業心態及行為,獲知大學生就業需求、預測其就業意向。[27]其次,要做好當前就業資訊的及時獲取與傳達。當前,大學生對“在線找工作”十分青睞,高校要做好線上就業陣地建設,助力學生第一時間了解就業信息、開展就業決策?;ヂ摼W就業信息云集,高校應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合理篩選、實時更新與學生專業、興趣等相關的就業信息,做到精準推送。發布就業信息捕獲方式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要打造高效的學生就業信息獲得渠道,用學生喜歡的、用得慣的方式發布就業信息。此外,要加強對當前工作世界的及時分析與評價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做好學生對工作世界的認知教育,推進企業實習、職場體驗等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保證青年學生能夠在進入職場前,對社會形勢、行業發展、職場環境有初步認識,幫助其規避因“不了解”而產生的迷?;蚣m結;二是要提升學生應對環境突變的能力,在就業形勢快速變化的大環境下,提高學生發展性思維、前瞻性思維、應變能力、快速適應能力。通過開展信息甄別、行業分析、洞察力提升、創新思維等訓練,幫助其具備就業環境分析的能力,助力其有效進行就業決策。

(三)系統化:做好大學生就業服務的“全生態圈”建設與保障

當前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總的來說是高校在“內圈生態”中獨干,這種狀態讓青年就業工作出現效率低下、不夠專業等問題?!督逃筷P于做好2022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完善市場化社會化就業促進機制。因此,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必須加強全生態系統化理念,秉持青年就業是社會問題,應推進“全生態圈”的建設,確保影響青年就業的每一類組織或個人都能參與到學生就業教育工作中。例如,通過“專業教師—就業導師—校友學長”的生態鏈,做好學生職業意識啟蒙及價值觀教育,即專業教師講專業、就業導師講職業、校友學長講經驗,從而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專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通過把“家庭成員”引入學生自我探索教育模塊中,讓父母一同參與到學生的職業自我定位中,培養其職業性格的養成;通過深化校企合作,增設學分制企業課程、配對企業導師等,讓企業盡早介入學生職業發展培養過程中;通過引入優質的行業咨詢公司、人力資源服務等第三方機構,實現學生就業過程中所面臨的一些專業性問題的解答與指導,確保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能夠獲得最前瞻的行業分析報告、最準確的關于自己的人才測評反饋、最專業的就業決策建議方案,從而為其在嚴峻多變的就業環境中保駕護航。

猜你喜歡
心態大學生工作
有輕松的心態 才能克服困難
只要心態好,我就是班里最靚的仔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不工作,爽飛了?
大學生之歌
還是“看掐架”心態
選工作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論心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