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顧與前瞻:中國奧運百年歷程與經驗啟示

2022-10-09 01:32杜娟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 2022年9期
關鍵詞:奧林匹克國際奧委會體育

杜娟

(湖北大學,湖北 武漢 430062)

現代奧運是以體育為載體、教育為核心,促進人和諧發展、人類文明進步、世界和平發展的國際文化活動。中國奧運即現代奧運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以及中國對于現代奧運的參與和支持,是現代國際奧運重要組成部分。以1922年中國最早加入國際奧委會為起點[1],中國奧運已走過近百年歷程。百年來,中國積極融入和參與奧運,傳播與厚植奧林匹克主義與精神,從20世紀之初YMCA會刊首提“奧運三問”[2],到2021年中國體育代表團在東京奧運會奪得38枚金牌、32枚銀牌、18枚銅牌,中國奧運不斷走向輝煌。研究探討中國奧運百年歷程及其發展經驗,對于揭示與認識現代奧運發展規律、推動新時代中國奧運向縱深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

1 中國奧運百年歷程回顧

中國奧運百年發展歷程,既是中國人民表達、追求和實現奧運夢想的過程,也是中國文化與奧林匹克文化從隔閡到對話、中國體育與奧林匹克運動從差異到融合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中國人民積極參與奧運、大力支持奧運,為現代奧運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與中國力量。

1.1 民主革命時期:從被動到主動

自1922年近代著名社會活動家王正廷被選舉為國際奧委會委員,中國開始與國際奧委會建立了直接聯系,但這并非中國奧運的發展起點。在此之前,1896年國際奧委會便邀請中國參加在雅典舉辦的首屆奧運會,但因那時的中國正處于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中,政府無暇顧及這種“不急之務”。但此后掀起的“體育救國”思潮,特別是1919年“五四”運動的興起,西方體育思想、教育理念開始被引入中國,為奧運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1908年,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在倫敦現場觀摩第4屆奧運會后,倡導成立中國代表隊參加奧運會,并預言“中國主辦奧運會之日,就是我中華騰飛之時”[3],體育界開始嘗試組織和參加國際及洲際運動會。

在此之后,中國開始建立全國性體育組織、呼吁“申奧”、主動組織參與奧運會。20世紀20年代初期,中華業余運動聯合會、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等組織先后成立,國際奧委會承認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為中國奧林匹克組織,這為中國奧運發展提供了組織保障。1932年,中國首次派出僅有劉長春1名運動員的6人代表團,參加了第10屆奧運會,雖然未能進入決賽,但他以“單刀赴會”的英雄氣概、頑強拼搏的精神,“向世界宣告中國奧林匹克運動的存在”[4],向世界表達了中國人民不甘落后的堅定決心、振興中華的頑強意志。1936年、1948年,中國先后派出由77名、33名運動員組成的代表團,參加第11屆、第14屆奧運會,雖然未能取得理想成績,但卻生動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特別是在第11屆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的武術表演團在奧運舞臺上的精彩表演贏得了“滿堂彩”,展現了中國傳統體育的魅力。

1.2 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從斗爭到決斷

新中國成立后,為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中國積極與聯合國以及包括國際奧委會在內的其他國際組織建立聯系,尋求中國的席位與地位。1952年,中國將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改組并成立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統一領導中國體育與中國奧運。并致函國際奧委會,聲明該組織是代表中國的唯一的體育組織,任何其他體育組織均不能作為中國的合法代表。同年,中國派出代表團參加了在赫爾辛基舉辦的第15屆奧運會。雖然中國代表團抵達時奧運會已開幕10天,許多項目未能參與比賽,卻將五星紅旗在奧運賽場升起,并在參賽期間先后舉辦盛大酒會、參加奧運會和平營等活動,拉近了中國與世界的距離,向世界展現了新中國的形象,表達了中國人民參與和支持奧運、與各國人民友好交往的真誠愿望。

但在西方國家不斷加緊對中國封鎖、打壓、圍剿的國際環境下,這一時期中國奧運的發展之路注定了充滿艱難與曲折。雖然國際奧委會于1954年通過決議,承認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為中國國家奧委會,卻違反奧林匹克憲章“禁止一個國家有兩個奧委會”之規定,并未經任何討論和表決,將中國臺灣體育組織以“中華民國奧委會”的名義,列入被承認的國家奧委會名單之中,陰謀制造“兩個中國”。中國奧委會對此提出強烈抗議無效后,遂于1958年發表聲明,斷絕與國際奧委會的關系。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聯合國于1971年恢復中國合法席位,為中國回歸奧運大家庭創造了條件。1974年中國代表團在第7屆亞運會上以33金44銀26銅的成績位列獎牌榜第二,向亞洲乃至世界展示了中國體育的整體實力,證明中國是國際奧運發展的一支不容小覷的力量。國際體育界要求中國回歸奧運大家庭的呼聲日益高漲。

1.3 改革開放時期:從參與到合作

改革開放后,中國奧運邁入新的發展階段。1979年初,國家體委根據“尊重臺灣現狀、和平統一祖國”方針,提出“三改方案”,即在國際奧委會恢復中國席位的同時,臺灣在改名、改旗、改歌的前提下,可參與國際奧運。同年10月,國際奧委會通過恢復中國奧委會合法權利的決議,并允許臺灣在“三改”前提下,以“中國臺北奧委會”的名義繼續留在國際奧委會。這一做法被稱為“奧運模式”,不僅打開了中國體育走向世界的大門,也打破了海峽兩岸彼此隔絕與對峙的僵局,同時也為國際奧委會解決此類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

自此,中國體育開始快速崛起于國際體育舞臺。1984年,中國派團參加第23屆奧運會,射擊運動員許海峰手起槍落,打破中國奧運史上金牌“零的紀錄”。此后,中國在國際奧運舞臺上不斷創造佳績,從第27屆奧運會開始,在奧運金牌榜上的名次始終居于前三(見圖1)。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代表團位列金牌榜第一、獎牌榜第二,取得重大歷史性突破;在2021年8月閉幕的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奪得38金32銀18銅,創境外最佳戰績。在冬奧會,自中國代表團在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實現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后,又在此后的歷屆冬奧會不斷創造佳績。在亞洲,從第9屆亞運會開始,中國連續10次蟬聯亞運會金牌榜首位。在參與國際奧運的同時,中國積極與國際奧委會等國際性組織合作,舉辦奧運會、亞運會等大型綜合性國際體育賽、世界單項體育賽事,為全球奧運發展貢獻了中國力量。

圖1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歷屆奧運會獲得的獎牌及奧運金牌榜名次Figure 1 China’s medals and Olympic gold medal rankings in previous Olympic Game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1.4 新時代:從融入到引領

新時代,中國奧運邁上新起點、踏上新征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指導和推動中國奧運發展,全面融入國際奧運,使之成為建設體育強國的強大動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橋梁和紐帶。2014年2月,習近平出席索契冬奧會開幕式,體現了中國對俄羅斯舉辦冬奧會以及國際奧運的堅定支持,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強烈反響與高度評價;同年8月,他在出席南京青奧會開幕式期間,強調“參與青奧會的每一位青少年都將成為加深了解、傳播友誼、促進合作的奧運大使、和平大使、親善大使。這將極大夯實各國友好交往的民意基礎,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5];2015年8月,他在國際奧委會投票表決前的視頻致辭中表示,“中國政府高度贊賞奧林匹克運動的價值觀和國際奧委會的改革主張,將全面兌現每一項承諾,全方位踐行《奧林匹克2020議程》”[6];2017年1月,他親臨國際奧委會總部訪問,表示“中國堅定支持并積極參與奧林匹克運動”[7];2021年5月,他同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通電話時指出,中方“愿同國際奧委會和國際社會一道,確保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成為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8]。

在實踐上,中國不僅積極參與和融入國際奧運,中國體育健兒以“使命在肩、奮斗有我”的人生誓言、“人生能有幾回搏”的拼搏精神,不斷創造佳績、走向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巔峰,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奪得38金27銀23銅,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奪得26金18銀26銅,2020年東京奧運會奪得38金32銀18銅,均居獎牌榜前三。

秉持大國擔當,為國際奧運可持續發展注入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與中國樣本。2014年中國成功舉辦的南京青奧會,以中國元素與高科技精彩演繹和呈現“讓奧運走進青年,讓青年擁抱奧運”理念、“分享青春、共筑未來”主題,被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盛贊為一屆“完美無缺”的青奧會。

2022年北京冬奧會成功申辦以來,中國以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理念,全方位、高質量籌辦,著力把北京冬奧會打造成為精彩、非凡、卓越的一次盛會,使之點亮青年夢想、融入億萬民眾、惠及發展進步、促進世界更加相知相融。中國奧運也將由此邁向一個新的高度。

2 中國奧運百年發展經驗與啟示

回顧中國奧運百年歷程,我們深切地感到,這是中國在國際體壇從谷底攀向高峰、中華民族從屈辱壓抑轉向揚眉吐氣的百年,中國體育健兒在奧運賽場上爭金奪銀,實現一個個突破、創下一個個紀錄,截至2020年,涌現出3 588個世界冠軍,創世界紀錄1 351次,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巨大榮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了強大精神力量[9];是中國從斗爭走向對話、從合作走向引領,參與國際體育事務、展示國家形象和大國擔當的百年,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先后舉辦多次綜合性國際體育賽事、世界單項體育賽事,與180余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雙邊體育友好關系,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雙邊體育合作協議,與國際奧委會、亞奧理事會及各單項體育組織間的關系日趨密切,共有320人在137個國際體育組織中擔任474個職務,先后有46人獲得奧林匹克勛章[10]。

這期間也是推動全民健身與奧運相向同行、融入中國文化、扎根中華大地的百年。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將“團結、友誼、進步”種子播撒中國大江南北,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廣泛開展“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到2014年南京青奧會唱響“分享青春、共筑未來”主旋律,再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全民健身體系日趨完善,體育產品與服務供給日趨豐富,奧林匹克主義與精神已成為中國人民的自覺追求,體育獲得感與幸福感不斷提升。這些發展成就,凝結與蘊含著中國奧運百年發展的寶貴經驗,也昭示著中國奧運之路的未來趨向。

2.1 基本遵循:服務國家戰略全局

服務國家戰略全局、配合國家外交大局是中國奧運百年發展的一條主線。新中國成立之前,面對內憂外患、血雨腥風的社會環境,體育界及與社會有識之士積極呼吁“申奧”、自發組織參與奧運會,雖然未能在奧運舞臺上取得理想成績,但仍向世界宣告了中國奧運的存在,讓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國、認識了中國。新中國成立后,根據國家“另起爐灶”“一邊倒”等爭取國際社會承認的方針政策,體育界積極與國際奧委會建立聯系,派團參加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讓五星紅旗第一次升起在奧運賽場,開啟了新中國體育外交的新起點。

1958年,中國奧委會為捍衛中國主權、維護國家核心利益,斷絕了與國際奧委會的關系,并加強與社會主義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的體育交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奧委會按照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部署與改革開放總體設計,多次成功舉辦綜合性國際體育賽事、世界單項體育賽事,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與自信心,增強了國家影響力和軟實力,為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營造了良好外部環境。

新時代,黨和國家對現代化強國建設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了系統頂層設計,并高度重視與支持中國奧運發展,強調充分發揮其多重價值功能,為推動中國高質量發展與世界和平發展提供動力與支撐。推動新時代中國奧運發展,應以服務國家戰略全局為基本遵循,自覺從中國發展大局與戰略全局出發,謀劃與推動中國奧運發展,充分發揮奧運的綜合價值?;诂F代化強國建設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力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奧林匹克精神,推動中國競技體育“更快、更高、更強”地發展,促進和擴大中華體育精神生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現代化強國建設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與物質力量[11]。

基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加強和拓寬與國際體育組織交流與合作,增強擴大體育外交圈的先進性、深化民間體育交往的開拓性、多元化體育外交的穩定性[12],發揮奧運會在促進世界和平、維護公平正義等方面的綜合價值和獨特作用?;诰S護國家核心利益和國家形象,堅持斗爭精神,妥善應對各類復雜敏感問題,與“臺獨”等敵對勢力進行有理有節地斗爭,堅決捍衛中國主權與領土完整;堅持對興奮劑“零出現”“零容忍”,保護運動員身心健康、維護體育道德、弘揚奧林匹克精神,促進中國奧運健康發展。

2.2 路徑依賴:加快建設體育強國

把中國建設成為體育強國,是百年來中國人民的價值訴求與目標追求,也是中國奧運百年發展的基點與歸宿。新中國成立前,人們就把體育與國家興亡、民族興衰緊密聯系在一起,強調“尚武者國民之元氣,國家所恃以成立,文明所賴以維持”,倡導“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體育救國興國思想[13]。這一時期的“申奧”主張、“參奧”行動,其價值追求就在于以體育救國興國,對內在于增強民族凝聚力與戰斗力,對外在于向世界表達中國人民建設體育強國、振興中華民族的意志與決心。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在嚴峻復雜、波詭云譎的國際環境中,獨立自主地建設體育強國,從1952年周恩來強調“在奧運會上升起五星紅旗,就是勝利”,到1958年中國奧委會義正辭嚴地聲明“絕對不能容許為美帝國主義控制的國際奧運會制造‘兩個中國’”,到“以萬隆會議精神與奧林匹克理想為基礎”發展新興力量運動會、“搞一個比老朽的國際奧委會更強大的世界體育組織”,再到“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外交開啟中美兩國人民友好往來大門、改善中國發展的國際環境,中國人民不信邪、不怕壓,堅持奧林匹克主義與精神,獨立自主地推動中國奧運發展與體育強國建設,“集中力量使10個左右的項目趕上或超過世界水平?!保?4-19]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創立了基于一個中國原則的“奧運模式”、確立了建成體育強國的“奧運戰略”,中國體育開始迅速崛起于國際奧運舞臺,成為世界公認的競技體育強國。

中國奧運百年發展歷程表明,體育強國是中國奧運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中國奧運是體育強國建設的載體與動力。2019年8月,國務院頒布了《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明確了建設體育強國的基本內涵、戰略目標與戰略任務,賦予中國奧運新的使命與擔當[20-25]。新時代中國奧運的發展,應按照綱要的部署與要求,以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卡塔爾世界杯預選賽等重大賽事為契機,著力提升競技體育綜合實力,把舉國體制和市場機制有機結合起來,推動競技體育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政府獨輪驅動向政府、市場與社會等多輪驅動轉變,使之走向“更好、更快、更高、更強”;建立完善科學規范的訓練、競賽、管理和保障體系,提升訓練科學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為國爭光能力。

充分發揮重大賽事的示范帶動效應,特別是利用北京冬奧會契機,加強奧運教育與宣傳,普及冬季運動,增強公眾的體育健身意識、“重在參與”意識,以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26-29]。充分利用重大賽事的拉動效應,培育和激活體育市場,促進和擴大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以上述重大賽事的籌備為機遇,鞏固和發展中國奧委會與國際奧委會、亞奧理事會等國際組織的友好關系,擴大中國在規則制定、資源分配、賽事籌辦等方面的話語權,提高中國在國際體壇的影響力,為建設體育強國創造良好外部環境。

2.3 發展動力:堅持改革創新引領

改革創新是中國奧運百年來快速發展、持續走強的動力之源。從1910年“全國學校區分隊第一次體育同盟會”開啟奧運模式,到1971年“乒乓外交”拉開國際奧委會恢復中國合法席位的帷幕,再到1979年創立“奧運模式”,改革與創新為中國奧運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26-31]。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針對國際奧委會與國際奧運的多次重大變革,中國奧委會積極響應,推動中國奧林匹克運動因時而變、與時俱進。從北京奧運會提出和塑造“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到北京冬奧會提出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打造一屆精彩非凡卓越、“像冰雪一樣純潔無瑕”的盛會,中國不斷以新的思想與理念,涵養公民的理性思維、現代觀念、創新意識,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精神動力,也為國際奧運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從舉國體制到舉國體制和市場機制有機結合,中國不斷深化競技體育管理體制、競賽訓練體制、人才培養體制改革,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組織架構與運行體系,為中國奧運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也為國際奧運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

當下與未來中國奧運的發展,必須堅持改革創新引領,進一步增強中國奧運發展動力與活力。一方面,應主動順應國際奧林匹克改革走向,精準把握世界體育發展規律與趨勢,推動中國奧運與時俱進、趨利避害。

近年來,國際奧委會頒布了《奧林匹克2020議程》《奧林匹克2020+5議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可持續發展目標》等重大改革舉措。對此,應響應、遵從這一變革,自覺在國際奧委會現有體制與框架中處理體育事務,彰顯一個負責任大國的素質、能力與形象;參與、融入這一變革,以主動的姿態與策略融入國際體育事務,推動國際體育治理體系改革,增強中國在國際體育事務中的話語權;示范、引領改革,為國際奧委與世界體育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與中國力量。

另一方面,立足中國國情與實際,深化競技體育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推動和深化競技體育社會化、運動項目協會實體化改革,以及國家隊管理體制與競賽訓練體制改革,破除長期制約中國奧運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同時,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市場與社會提供和釋放更多資源,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奧林匹克事業,提升中國奧運發展的社會化水平。

3 結語

中國奧運百年是中國不斷攀登世界體育高峰、展示國家形象和大國擔當、推動全民健身與奧運相向而行的百年,是中國從“體育弱國”“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的百年,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邁向“強起來”的百年。正所謂“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百年來,中國奧運取得了令中國人民振奮與驕傲、令世界驚嘆與仰視的成就,創造與積淀了諸如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全局、堅持體育強國建設、堅持改革創新、堅持舉國體制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堅持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等彌足寶貴的經驗,既為新時代中國奧運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國際奧運的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中國奧運百年發展實踐表明,中國需要奧林匹克,奧林匹克更需要中國。誠然,中國奧運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一路凱歌的。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代中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期,中國奧運面臨諸多新挑戰、新機遇、新使命。我們須立足于中國發展大局與戰略全局,精準把握奧林匹克歷史規律、發展趨勢,汲取中國奧運及國際奧運發展經驗,深入挖掘和釋放奧林匹克的綜合價值,推動中國奧運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猜你喜歡
奧林匹克國際奧委會體育
曾擔任過12年國際奧委會主席的雅克·羅格逝世,享年79歲
兩屆奧運主辦權同時揭曉
范揚國際奧委會體育作品展之瑞士行
范揚國際奧委會體育作品展之瑞士行
頭腦奧林匹克
我們的“體育夢”
頭腦奧林匹克
頭腦奧林匹克
頭腦奧林匹克
體育一家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