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檔案作用 助力鄉村振興

2022-10-21 07:04劉小琴
蘭臺內外 2022年1期
關鍵詞:檔案資料檔案管理文化

文/劉小琴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七大戰略之一,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鄉村檔案真實、全面地記錄了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情況,是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寶貴材料。近年來,國家檔案局會同有關部門陸續頒布《村級檔案管理辦法》 《鄉鎮檔案工作試行辦法》 《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辦法》及相關的檔案標準規范,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的檔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開柵鎮是文水縣重點鄉鎮,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武陵村有一代女皇武則天的祖母陵墓,西寺關帝廟內有宋代建筑物,還有位于蒼爾會村相傳為白馬寺前身的東巖寺,王家社村內八路軍戰地醫院舊址、決死二縱隊司令部舊址等。

1 以檔為“基”,助力治理振興

黨的十九屆四次全會提出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通過村務、黨務、財務檔案資料公開提供及時、準確檔案信息服務,方便群眾查閱,主動接受監督,讓鄉村權力始終在“陽光”下運行。2021年1月底開柵鎮順利完成了村“兩委”換屆選舉,對選舉全過程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體現了基層群眾知情權、選舉權、監督權得到充分保障的過程,實現基層治理“用權留檔、追責有據”,助力鄉村治理振興。

1.1 厘清思路抓治理

開柵鎮堅持以探索基層治理現代化、完善鄉村治理檔案資源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為目標,結合每一個行政村的實際情況,注重頂層設計,選出一批有知識、有能力、有干勁、能干事的好干部,進一步選用配強村“兩委”班子。根據檔案資料總結鄉村治理成功經驗,結合新時代鄉村治理特點和規律,科學制定符合基層治理需要的村務管理檔案范圍和標準。從治理政策、治理制度、治理規范和治理實操四個層面,為鄉村治理及檔案收集提供統一指導、設計和規范,根據治理情況及檔案資料,積極建設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農村基層治理樣板,為鄉村治理振興明確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

1.2 健全機制抓治理

通過建立指導、督導、協同及考評四項機制,將檔案工作與鄉村治理有機銜接,推動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再上新臺階。建立指導小組。鄉鎮組建由黨政辦牽頭的鎮級檔案工作指導小組,負責指導鎮村兩級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督導機制。組建由鎮主導、村參與的檔案工作督導小組,按照一季一檢查、半年一調度、一年一總結的思路,全鏈條式推進鎮、村兩級檔案管理工作。建立協同機制。層層壓實鎮村組三級聯動工作網絡,發揮各級主體責任,研究檔案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解決,確保檔案管理高效有序。建立工作考評機制。制定鎮村檔案工作考評方案和實施細則,將檔案績效考評納入基層治理重要評價依據,豐富鄉村治理內涵,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1.3 強化保障抓治理

一是強化組織保障。在成立鎮村兩級檔案管理領導小組的基礎上,根據基層治理工作的實際需要,適當充實人員力量,注重檔案工作人員的配置,適當增配兼職檔案收集員,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協作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強化業務保障。嚴格按照《鄉鎮檔案工作試行辦法》《村級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和要求,定期組織人員業務知識培訓,提升參與檔案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水平,確保鎮村兩級檔案資料收集完整、整理規范、高效利用。三是強化經費保障。根據鎮村經濟收入情況,撥付一定的資金專門用于鎮村兩級檔案管理,添置空調、檔案柜、溫濕度控制儀、消防器材等設備,改善檔案保管基礎條件,確保檔案安全。

2 以檔為“力”,助力產業振興

鄉村振興,經濟建設是關鍵。鄉鎮檔案記載著全鎮勞動力年齡、知識結構等現狀,農業產業發展情況,以及鄉村旅游建設等,做好鄉村檔案管理,注重檔案中的信息挖掘,對優化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布局,發展創意創新農業、田園綜合體、共享農莊、特色民宿,都具有積極的現實指導意義。

2.1 細化產業規劃

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需要從頂層做好規劃設計,充分挖掘鄉村物質、精神等多種資源稟賦,精細規劃一條符合本地實際的產業發展之路。例如,通過查詢徐錦笙主編《文水年鑒-開柵鎮(1986-1993年)》,掌握開柵鎮歷史上教育、農業、企業、水文、牧業生產及衛生事業的情況。尤其是水文資料檔案的查詢,幫助把握水資源發展規律和特點,為相關產業的建立和發展提供重要參考。再如,通過對全鎮第一、二、三輪土地承包檔案資料的分析統計,掌握全鎮農村土地資源現狀,以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者及其收益情況,為后期農業產業的發展提供更為精準的指導和參考。開柵鎮2014年就被列為全國重點鎮,通過相關檔案資料的查閱,可知全鎮工業基礎較強,有著許多優勢產業??梢?,利用檔案信息統計分析,將各個產業的歷史發展脈絡厘清,有利于產業規劃更加精細化。

2.2 優化產業布局

新時代,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鄉村產業振興應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市場導向、政府支持;融合發展、聯農帶農;綠色引領、創新驅動”原則,堅持錯位發展。為此,開柵鎮通過分析研究鎮情鎮貌、深入村組走訪,掌握鄉村空間格局、產業發展歷史沿革等相關檔案資料,為進一步優化農村產業布局提供有益支持。開柵鎮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歷史文化深厚,上王家社村開發溫家莊過街門樓、棒槌鼎天等經典歷史人文景觀;開柵村、武陵村則被列入“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村”;再如,利用廢棄多年開興鐵廠建設用地,與原有玻璃產業資源整合,建立了華晟源包裝有限公司玻璃制品項目。通過鄉村檔案資源的挖掘,結合鄉村實情,優化產業發展布局,打造一村一特色產業,一組一優勢項目等,進一步壯大了鄉村產業經濟發展成果。

2.3 實化產業發展

扶貧檔案、低保檔案,以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檔案、農民合作社檔案等,對做實農村產業也具有重要價值。例如,通過貧困戶檔案資料的查詢,可以掌握貧困的致貧原因,可為其提供相應的就業崗位。按照檔案建設的標準規范、規章制度、檔案整理、歸檔范圍等,為農民合作社檔案建檔工作提供“一對一”指導和服務,并就農民合作社建檔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有利于農民合作社的規范發展。通過檔案資料的整理,為申報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提供有力支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檔案能夠為農業產業發展中發生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調解處理提供重要證據支撐,確保土地承包關系穩定。通過鎮村聯動,建立并查用農用地、建設用地、征地返還地、農村閑置廠房等檔案信息,能為村經濟發展提供土地、廠房等支撐。

3 以檔為“窗”,助力文化振興

從檔案中追溯鄉村文化、展示鄉村文化,實現以文強村,提升新時代鄉村品位。通過對鄉村內的歷史文化、歷史人物、歷史古跡、紅色資源、民風民俗等方面的檔案資料的挖掘和利用,通過打造文化陣地、實施記憶工程、開展公益活動等形式,為基層群眾送去富有地方特色的檔案文化產品,傳承極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提升基層群眾文化素養和自信。

3.1 打造文化陣地,彰顯美麗鄉村標識

通過舉辦檔案文化展覽、籌建文化示范村、文化大禮堂等形式,打造一個個如繁星般耀眼、獨具鄉村標識的文化陣地,使美麗鄉村建設更具可辨識度??山柚鷻n案史料,積極推進以村落文化、古今名人、民俗民風、特色產業展示為重點的檔案文化展覽,通過文化展覽的形式,打造老百姓身邊流動的文化陣地,立體式、全方位傳播“一組一味”“一村一品”“一鄉一韻”特色文化展示品牌。例如,上王家社村境內有佛教東傳第一寺“東巖寺”,通過寺院內石碑、壁畫,以及明天順七年《重修東巖禪寺碑記》等信息收集,宣傳上王家社村厚重的佛教文化。再如,上王家社村還保存著決死二縱隊司令部舊址,通過山西青年抗敵決死二縱隊英勇抗日事跡的整理挖掘,傳承紅色基因,成為上王家社村的一張紅色名片。

3.2 實施記憶工程,凸顯美麗鄉村特色

鄉村記憶既有口口相傳的典故,如鄉村傳說、鄉村故事,也有許多紙質檔案資料,如村規民約、家譜族譜、農耕工具,這些都是美麗鄉村極具特色的文化符號。通過大力實施“鄉村記憶工程”,挖掘鄉村記憶資源,建立鄉村檔案資源庫,凸顯美麗鄉村特色。例如,開柵鎮的文倚村搭建了以傳統文化、村規民約為主要內容的主街道兩側文化墻,獨具特色。再如,北峪口村經過全體村民代表討論后,建立了屬于本村的120字村規民約,并將其印刷成宣傳冊,具有很好的宣傳功能??赏ㄟ^查閱由徐錦笙主編的《文水年鑒-開柵鎮(1986-1993年)》中鎮黨委書記、鎮長名錄信息,將各個時期鎮主要領導人的事跡進行編纂,宣傳開柵鎮歷年來賡續奮斗的點點滴滴。此外,還可以通過征集代表鄉村記憶的實物檔案、族譜、家譜、年譜等“三譜”資料,為豐富美麗鄉村文化內涵提供重要檔案資料。

3.3 開展公益活動,提振精神文化風貌

鄉村檔案中蘊含著豐富的信息資源,是提振農民精神文化的重要信息源,也是農民身邊最可學可看的檔案資源。因此,檔案管理人員應主動延伸檔案服務觸角,通過開展各類公益活動,變“守室、坐等”被動模式為“走出室門、深入基層”主動服務,讓室藏檔案“活”起來,發揮鄉村檔案在提振農民精神文化風貌中的應有作用。如,開展檔案文化流動下鄉,借助鄉村文化大舞臺、黨員活動中心,為基層群眾送去“鄉土親情記憶”“村落文化保護”等精神食糧。還可結合每年6月9日國際檔案日,開展一系列以鄉村檔案為主題的檔案文化宣傳教育活動,將村規民約、鄉村典型人物、典型事跡等編纂分發,向村民傳遞正能量。

4 以檔為“憑”,助力生態振興

近年來,鎮村兩級以重大水利、交通項目建設和農田連片整治為引領,帶動鄉村振興步入發展快車道。檔案管理部門圍繞鄉村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重大項目,提前介入、精心部署、明確要求、全程指導,通過抓重大項目建設文件資料的形成、流轉、歸檔等全過程質量管理,真實完整記錄鎮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過程,也為后期運維管理發揮重要作用,能夠為重大項目建設形成可追溯記錄。

4.1 完善體系結構

根據《鄉鎮檔案工作試行辦法》 《村級檔案管理辦法》 《環境保護檔案管理辦法》 《環境保護檔案著錄方案》等,形成符合基層生態環境檔案管理實際的檔案管理體系。如環境管理類、環境污染防治類、農業林業水環境保護類、生態環境工程建設類等主要大類,在此基礎上,再細化為生態環境年報,農業土壤、水、大氣污染源調查,環境污染及防治,環境污染事故處置,鄉村環境綜合整治,清潔生產,動植物多樣性保護等若干小類,根據體系結構做好相應檔案收集整理。

4.2 把握歸檔內容

近年來,開柵鎮為加強生態環境整治,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積極與康培集團合作,先后出動大型機械150余臺,持續推動鎮內生態治理修復工程,先后栽種苗木10萬余株,綠化面積2700余畝,修復砂坑,新增良田幾百畝。應收集這些美麗宜居示范村規劃及建設過程中形成的大量檔案材料,重點收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類檔案資料、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類檔案資料、村容村貌整治類檔案資料、多村暢通工程類檔案資料等。

4.3 做好立卷歸檔

立卷時應將收集整理的生態建設檔案中有機聯系的文件資料及時進行組卷,卷內文件排列時應按照重要程度排列。一個保管單位內部的文件資料,前面排重要文件材料,后面排次要文件材料;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根據文字材料產生的時間先后為序,先產生的文件資料排前面,后產生的文件資料排后面;按地域排序,以村為單位,將全鎮的生態環境保護按照地域特征排列;按邏輯關系排列,即來文、復文,來文在后,復文在前,主件與附件,主件在前,附件在后,請示與批復,批復在前,請示在后等。

猜你喜歡
檔案資料檔案管理文化
展覽檔案資料的收集和歸檔探討
關于企業檔案管理體制改革的探討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新形勢下檔案管理工作創新探析
地質檔案資料的保密工作探析
誰遠誰近?
新農村建設形勢下衛生院檔案管理工作探討
新時期地質檔案資料修復保護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檔案管理現代化中檔案管理原理的運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