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入工匠精神的中職英語類人才培養方案

2022-11-06 11:53閆尚榮
校園英語·中旬 2022年9期
關鍵詞:工匠精神英語專業中職

摘 要:在我國的教育體系當中,中職教育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中職院校培養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對于社會發展來說十分必要。當今社會越來越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這給中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就是智育和德育并進,在提升專業技能水平的同時,也要融入時代精神,積極宣傳和弘揚社會主旋律。本文主要對融入工匠精神的中職英語類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論述。

關鍵詞:工匠精神;中職;英語專業;方案

作者簡介:閆尚榮(1975.03-),女,甘肅酒泉人,酒泉工貿中等專業學校,高級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課堂教學、教育管理、學生管理。

2016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這充分展現出工匠精神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在職業教育中,我們需要傳承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體現在對于工作的極度熱愛,對于生產環節的極度耐心和極度專注。工匠精神在中職英語類人才培養中的體現在于對于英語學科的高度熱愛,以及對英語知識的極度專注,在英語學習上精益求精,教學工作和工匠精神相融合就是既注重智育,更注重德育。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工匠精神應該逐漸成為中職院校教學的核心理念內核,實現知識教育和現代職業精神的有機融合,提高中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

一、工匠精神對中職英語類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一)傳承工匠精神是中職教育發展的需要

在我國由職業教育大國向職業教育強國邁進過程中,工匠精神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如今的中職教育當中,應關注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能否把學科知識與工匠精神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體現于課程內容之中。工匠精神的內涵與中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相符,因此傳承工匠精神是中職教育發展的需要。

(二)工匠精神是學科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在中職學校英語類人才的培養過程當中,工匠精神對于學生學科學習能力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教師學科教學能力的可持續發展也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一旦工匠精神在中職英語學科教學當中推廣并且應用,在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規劃當中,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學生在今后的崗位上能夠更好地適應工作環境,能夠盡快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實現與所在工作崗位的對接。工匠精神要求學生在學科學習過程中積極探索創新點,這有利于中職院校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全方位發展的優秀人才。

(三)工匠精神是職業教育學科發展的基礎

工匠精神在我國的工業領域發展方面發揮著非常顯著的推動作用。在新課改背景下,中職院校需要在學科教中融入工匠精神。中職院校學生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在畢業之后無法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環境而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工匠精神的融入就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工匠精神的主要內核就是敢于創新,中職學生應善于利用身邊環境不斷創新,不斷發掘,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和綜合素養。

二、中職英語類人才培養與工匠精神的融合現狀

在經濟社會科學文化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英語類職業人才的缺口變得越來越大,但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國際交流,英語類職業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目前,下面分析工匠精神融入中職英語類人才培養的現狀。

(一)工匠精神滲透不足

很大一部分中職英語專業課程的教師仍把教育教學的重點和中心放在理論知識的講解和考查上,對于工匠精神的滲透和落實仍然存在不足。這樣的做法確實可以在短期內有效提高中職學生的英語專業課程成績,但是如果從中職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以及今后的實踐實操效果來看,中職學生僅僅對課本上的固化知識有所了解和掌握,對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不透徹,那么學生將不能勝任未來的工作崗位。

(二)缺乏對工匠精神的實踐,只停留在理論層面

對工匠精神的實踐,在中職英語類人才培養中是非常必要的。因為語言類學科本身就是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如果脫離實踐而只講理論,很容易陷入“紙上談兵”的困局。然而,這種情況的出現并非單一原因所致,我們需要綜合分析。

1.傳統理念對工匠精神的偏見。在中國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唯有讀書高,萬般皆下品”,人們對于工匠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偏見,對于工匠精神的解讀仍然需要更深入的理解以及親身實踐。

2.社會急功近利大環境的影響。當前,人們習慣于用最低的成本和最短的時間去收獲最大的效益,但是工匠精神強調的就是慢工出細活,要耐得住性子,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

三、融入工匠精神的中職英語類人才培養策略

工匠精神要求我們對待每一件事都精益求精,用自己的耐心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完成每一項工作。工匠精神已經不僅僅是對專一這種優良品質的高度概括,已經延伸到對事業的極致熱愛和對專業的堅持不懈,只有這樣才能在信息化時代突破自我,取得一定的成績,取得質的突破。在中職英語類人才培養中,可以采取以下幾點策略來融入工匠精神。

(一)有效利用互聯網資源加強對工匠精神的推廣宣傳

在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對于人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職院校應利用互聯網加大對工匠精神的推廣力度。首先,在建立起工匠精神的培養策略后,要在學生和教師的意識當中構建出工匠精神的藍圖。利用互聯網資源,中職院??梢蚤_展相關的慕課開發,利用網絡平臺發放工匠精神的相關資料。

(二)將英語專業和社會市場需求充分結合

考慮到英語專業的實踐特殊性,中職院校在進行英語類人才培養的時候,應該注重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全面發展。在校生若不能到社會當中充分實踐,那么中職院校應該提供相應的實踐環境,使學生適應未來的專業崗位需求。比如,中職院??梢越⒂⒄Z語音教室,并且結合相應的英語訓練軟件來充分提高學生的英語專業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英語訓練軟件需要有專業教師嚴格把關,要能夠在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滿足未來崗位需求。一方面,要給學生提供和未來職業高度一致的模擬環境,從而訓練中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職業技能;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實踐中充分認識到自己與實操崗位之間的差距。比如在創新創業課程當中融入英語實踐項目,讓學生將創業和英語社會實踐能力相結合,從而認識到英語實踐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同時融入工匠精神,在提升創新創業技能的同時加強英語理論知識的學習。

(三)注重對英語類專業教師工匠精神的培養

無論社會如何變化,教學模式如何改進,教學的主要參與者仍然是教師和學生。想要真正增強中職英語專業學生的工匠精神,首先要在培養教師的工匠精神意識上下功夫。筆者認為,教師的工匠精神可通過以下幾點進行著重培養和鍛煉。

1.愛崗敬業,恪守教師職責。工匠精神就要熱愛自己的崗位,忠于自己的事業。對于教師來說,忠于自己的教師崗位和專業領域,就是對工匠精神最好的詮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如果說教師對于自己的崗位極度熱愛,那么學生一定會被教師的這種責任感所影響,進而對工匠精神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不自覺地將工匠精神融入進去。

2.持續性專業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對于教師來說,工匠精神的體現就是根據時代的變化和發展,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不斷精進,這既是教師的職責所在,也是工匠精神中鍥而不舍的專業素養所在。如果教師不能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學習到足夠多的專業知識,那么教師就無法對學生提出的專業問題給予解答,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求知欲就會因此而大大下降。這樣不僅僅會影響到專業人才的培養,還會導致工匠精神的塑造無法繼續下去,因次教師應對本專業領域的知識不斷學習、不斷挖掘,在學習中不斷豐富個人的知識框架。

3.跟上時代步伐,創新專業知識。如果說對于專業知識的充分理解和不斷學習的專業態度是工匠精神中最為基礎和必要的部分,那么,創新能力就是對工匠精神的升華。教師在培養英語類人才的工匠精神時,創新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能。尤其是在信息更新速度飛快地新時代,中職英語類人才培養中,工匠精神的塑造面臨著中職教育改革與信息化時代的雙重考驗,想要充分融入工匠精神,教師就必須把學生當作教學主體,利用現代化手段,不斷探索全新的教學方法以及學習新的專業知識,靈活運用課堂,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個體差異性,在不斷創新中自我完善,在不斷學習新知識當中勇于創新,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發展步伐,真正做到將工匠精神融入課堂。

四、結語

工匠精神之所以能夠在職業教育中得到推崇,是因為工匠們一直以來都保持初心,以匠心打造精品,用耐心創造出驚艷世人的作品。在中職英語類專業人才培養中融入工匠精神,教師必須堅守教育初心,用匠心對待學生,使學生能夠有耐心學習專業知識,結合實踐不斷提升自我,從而使工匠精神的價值最大限度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路梅.工匠精神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學園,2020(36): 25-26.

[2]郭曉冰.工匠精神在職業院校英語教學中的孕育研究[J].山西青年,2019(18):155.

[3]白學芬.工匠精神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體現及價值思索[J].校園英語,2019(28):39.

猜你喜歡
工匠精神英語專業中職
“產出導向法”在英語專業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德日“工匠精神”,中國怎么學
政府官員也需要“工匠精神”
新時代下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寫作教學改革之探索
果真是“誤了百萬中職生”嗎?
構建中職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關于中職與高職銜接
英語專業研究式學習的探索與思考
英語專業口譯教學改革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