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復護理自我管理對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探討

2022-11-10 01:29詹艷
健康之家 2022年13期
關鍵詞:自我管理康復護理肺功能

詹艷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復護理自我管理對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選擇62例我院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患者為本研究對象。以入院時間為依據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方式,研究組采取傳統護理+自我管理方式。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和肺部功能指標情況。結果 護理前,兩組患者FVC、FEV1以及PEF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肺功能均有所改善,研究組改善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兩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以及周圍環境評分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均得到優化,且研究組患者各項指標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兩組患者CAT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CAT得分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COPD患者實施康復護理自我管理,并結合患者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可獲得良好的成效,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肺功能指標。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康復護理;自我管理;肺功能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OPD)的簡稱,是我國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慢阻肺穩定期的管理目標為減輕當前癥狀,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避免病情急性加重,同時減少病死率。在積極治療的同時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提高臨床療效。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研究所選的62例患者劃分為兩組,每組31例。對照組女6例,男25例;年齡69~88歲,平均(74.21±3.45)歲;病程3.4~15.2年,平均(11.37±2.18)歲。研究組女5例,男26例;年齡68~89歲,平均(74.46±3.23)歲;病程3.5~15.1年,平均(11.29±2.2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護理工作中,面向患者講解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關知識,向其介紹周圍的環境,有效消除環境陌生感,加強與患者的交流與溝通,為其提供用藥治療,做好患者病情的監測。

研究組患者基于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接受自我管理,主要措施如下。

(1)健康教育。慢阻肺的病因和危險因素很多,包括個體因素和環境因素等。其中,個體因素還包括遺傳因素、年齡與性別、肺生長發育、低體重指數。環境因素包括煙草、燃料煙霧、空氣污染、職業性粉塵等。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對疾病發生的原因和主要風險因素實施嚴格控制,利用多樣化健康教育方法,向患者講解自我管理的方法,增強患者對慢阻肺及疾病康復的認知,消除患者的疑慮,增強康復的信心。例如,利用教育手冊和微信公眾號科普等方式,擴大健康教育覆蓋范圍,保證健康教育的效果。

(2)情緒管理。結合慢阻肺疾病的特點,向患者傳授情緒管理和呼吸管理的知識。加強和患者的溝通,使其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加強干預措施,及時幫助患者調整心態,消除不良情緒,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增強護理依從性。

(3)做好日常行為的管理?;颊叩纳盍晳T對疾病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強化日常行為的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1]??祻妥o理中加強對患者的指導,增強其自我管理的意識,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使其認識到抽煙喝酒的危害,并且積極戒煙戒酒。護理人員需要協助患者制定適宜的戒煙戒酒方案,督促患者認真執行,使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定量使用藥物,不可以隨意改變藥物的使用劑量或者停止使用。結合患者飲食習慣,從利于慢阻肺疾病康復的角度出發,協助其調整飲食方案,指導患者攝取高蛋白和高纖維食物,嚴格控制鹽量,使其養成少吃多餐的飲食習慣。加強對患者的運動指導,使其定期進行有氧運動訓練,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增強身體抵抗力[2]。

(4)呼吸管理。加強對慢阻肺患者的呼吸指導,指導其用腹式呼吸法,保持舒適的坐姿或者站姿,將兩只手放置到腹部和胸前,當呼氣時做好腹部的控制,保持腹部下陷的狀態。當吸氣時也需要做好腹部控制,保持腹部隆起的狀態。通過有效的呼吸指導,使得患者正確掌握呼吸方法,增強康復的效果。

(5)肢體管理。將呼吸訓練當作指導,同時開展各種動態的訓練。例如,下蹲時吸氣,當起身時吸氣;爬樓梯時可以抬腿吸氣,當放下腿時呼氣;當擴胸時將雙臂打開吸氣,收縮雙臂時需要呼氣。通過各類訓練,促進疾病的恢復,保持良好的訓練[3]。

(6)咳嗽訓練??祻妥o理中還要注重咳嗽訓練,使得患者掌握正確的咳嗽方法,以免給肺部帶來沖擊。根據深呼吸-正常呼吸、用力呼吸–正常呼吸以及咳嗽等流程,進行嚴格鍛煉,每次保持一定的頻率,保證訓練的效果[4]。

采取康復護理自我管理方式,對患者進行護理,需要做好患者情況的全面評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編制科學合理的方案,為其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在護理期間做好各項指導和協助訓練工作,保證護理工作的質量,防范各類問題的出現。此外,還需對患者自我管理情況進行評估,了解患者生活習慣和鍛煉等情況,及時發現患者自我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優化和完善措施,幫助患者進行調整,保證康復訓練效果。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和肺部功能指標情況。生活質量評估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肺部功能指標包括FVC、FEV1以及PEF。此外,分析疾病對患者的影響,使用CAT評分開展評估,得分為0~10分評定為輕微影響,11~20分為中等影響,21~30分為嚴重影響,31~40分為影響非常嚴重。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肺功能水平比較

護理前,兩組FVC、FEV1以及PEF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組改善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以及周圍環境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結果均得到優化,且研究組患者各項指標評分結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CAT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CAT評分結果差異不顯著,P>0.05。護理后,研究組CAT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慢阻肺是一種以氣流阻塞為特點的慢性支氣管炎或者肺氣腫,隨著病情的發展會成為肺心病與呼吸衰竭,具有致殘率高和病死率高的特點。世界衛生組織(WHO)關于病死率和死因的最新預測數字顯示,隨著發展中國家吸煙率的升高和高收入國家人口老齡化加劇,慢阻肺的患病率在未來40年將繼續上升,預測至2060年死于慢阻肺及其相關疾病患者數超過每年540萬人。因此,積極探索有效的康復護理措施,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有著重要的意義。

目前,慢阻肺疾病的治療與控制,可采取的方法很多,包括風險因素管理和藥物治療以及非藥物干預。在康復護理中多采取非藥物干預措施。使用的非藥物干預措施,主要包括呼吸康復治療法、氧療法、家庭無創通氣等。呼吸康復法的目的是改善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心理狀況和生理狀態,同時促進健康行為的長效保持。呼吸康復的核心為規律的運動訓練。采取的氧療法,主要目的是提高靜息狀態下嚴重低氧血癥患者的生存率,對運動能力、肺生理以及精神狀態,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家庭無創通氣(hNPPV)主要是改善患者的癥狀,減少住院需求,降低病死率。在進行康復護理時,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提供個性化護理方案,采取系列干預措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可獲得積極的效果。護理工作中可以結合實際,優選適宜的方法和措施,保證護理的質量。

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患者肺功能均有所改善,研究組患者的改善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結果均得到優化,且研究組患者的各項指標評分結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CAT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采取康復自我管理方法,可提升護理質量,增強患者認知,使患者能夠認識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康復治療,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 葉丹,張虹霞,張選明.綜合康復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23):3557-3559.

[2] 陳燕妮.康復護理自我管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27):188-189.

[3] 祁興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復護理自我管理對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心理月刊,2020,15(16):106.

[4] 潘玲蓮,李雪春.專職康復護理小組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運動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2):324-326.

猜你喜歡
自我管理康復護理肺功能
試論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響
基于激勵機制下銷售人員業務能力提高的理論分析
基于激勵機制下銷售人員業務能力提高的理論分析
康復護理對解鎖精神病患者康復效果的觀察
多索茶堿與噻托溴銨聯合治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響
護理干預對哮喘患者疾病認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響
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尿潴留康復護理效果的臨床分析
霧化吸入聯合優質護理對改善哮喘患兒肺功能的體會
信管專業生產實習過程自我管理的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