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霍姆林斯基勞動教育思想體系對我國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啟示

2022-11-15 08:48馬香蓮余玲瑄
成都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9期
關鍵詞:林斯基蘇霍姆創造性

馬香蓮,余玲瑄

(寶雞文理學院 教育學院,陜西 寶雞 721013)*

一、勞動教育的價值向度: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

勞動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在勞動過程中達到育人的目的,其實質就是勞動與教育的關系問題。一方面,勞動作為一種社會存在,勞動主體的生產力需要教育來培養,人類勞動的復雜程度越高,對教育提出的要求就越高;另一方面,勞動本身具有教育的意義,通過勞動能夠實現教育的價值。所以,勞動與教育在實現勞動主體發展價值上具有共通性[3]。因此,要實現人的發展就需要準確把握勞動教育的內在價值,以勞動教育為載體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五育融合的辯證統一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4]。勞動對于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從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觀點中得到體現。馬克思從歷史唯物主義的哲學視域中揭示了人類的勞動在于不斷地改造、創造世界并推動人實現自我發展,在此基礎上,提出教育與生產勞動的結合是實現人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勞動教育必須以人的存在為前提?;诖?,蘇霍姆林斯基提出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繼承并創新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社會主義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培養“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的人”。他認為個性全面和諧發展包含三個方面,即豐富的精神生活、健全的體格和純潔的道德,三者和諧結合起來,而勞動是實現全面和諧發展的基礎和源頭。在他看來,“一個人需要勞動就像需要食物一樣”[5]16,勞動對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他還認為“人”始終處于時代變革的核心位置,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始終是教育的基本命題[6]。因此,要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發展,就要將德智體美勞進行有機融合,使之成為一個整體。關于勞動教育如何促進人的智育、德育、美育和體育,蘇霍姆林斯基作出了以下具體的論述。

(一)在勞動活動中促進學生智育的發展

勞動教育促進人的智育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習是勞動,知識是勞動努力的結果。他指出“學習應當是一種促使智慧和雙手的努力相結合的勞動”[5]72。智慧的發展不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積累,更是要通過多種實踐活動讓學生將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并在活動中發展智慧。在帕夫雷什中學,學生們會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活動,每位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選擇加入合適的小組,參與勞動。在勞動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僅做著簡單的體力勞動,而且是在進行體力勞動的過程中來思考和研究,在動手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并通過這種形式把學習和勞動結合起來。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生只有在完成長期的勞動任務之后才能體會到勞動的創造性和勞動有助于自己智力的發展[5]49。由此可見,勞動是開發學生智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學生的智慧和思維能在勞動中得到增長與發展。

(二)勞動是道德形成的主要來源

勞動教育促進人的德育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勞動是道德的來源。人們只有在勞動中克服困難,體驗自身在勞動中獲得榮譽感和滿足感,才能形成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優秀品質[7]。在帕夫雷什中學,學生們想要加入團組織,就要能夠完成團組織布置的具有一定技術難度的勞動任務,但是艱巨的任務并沒有使學生們不敢靠近團組織,反而使他們認識到入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他們克服困難決心和責任感。此外,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集體勞動對于學生道德的培養也十分重要,如果一個人因為他所在的集體實現了既定目標而在童年又多次體驗過深刻的道德滿足感,他就一定會成為在道德上堅定不移、忠誠老實,準備以個人利益服從公眾利益的人[5]192。這樣,個人在集體勞動中不僅會形成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品格,還會產生對集體的歸屬感。由此可見,勞動對豐富和充實人的精神生活、促進人的品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勞動是審美的基礎和來源

勞動教育促進人的美育發展。審美是勞動不可缺少的運行協調功能機制,美的本質是獲得思想精神的愉悅[8]。勞動會使美的感受更加深刻,在帕夫雷什中學里,學生們通過辛勤的勞動栽種各種不同類型的植物,感受不同時期植物的生長狀態,體驗大自然的魅力,這遠比在課本中獲得的知識更加真實和生動。由此可見,在帕夫雷什中學,學生們都是通過勞動接受美育教育的,通過勞動,學生對美的感受不會僅停留在表面,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愉悅感,并在勞動的過程中體會到實現自我價值的美好。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勞動過程及勞動結果可以促進學生審美的發展,美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自我實現和全部潛能的充分發揮。勞動教育中對于美的追求可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勞動,而勞動又能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增強勞動的樂趣。

(四)勞動可以鍛煉人的意志,強健人的體魄

勞動教育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健康的身體和充沛旺盛的精力,是朝氣蓬勃感知世界、煥發樂觀精神、產生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意志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源泉[9]。在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中,始終貫穿著學校體育和學生的身體健康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和前提的理念。早在20世紀60年代,蘇霍姆林斯基就已經將體育看作健康的衍生物,將兒童的健康放在重要的位置[10]。學生在勞動課上參加的體力勞動與日常的體育鍛煉對人的作用是一樣的,甚至還優于單一的體育鍛煉。在帕夫雷什中學,學生從7歲開始就要參加一定強度的體力勞動,從一些簡單的勞動開始,比如澆水、種植、喂養動物等,在掌握了一定的勞動技巧后,逐漸過渡到有技術難度的勞動。隨著勞動技術難度的增加,學生對勞動的興趣也會與日俱增。如一些較為復雜的勞動,不僅對學生體力有一定的要求,同時也會鍛煉學生的耐心和細心。

可見,勞動教育在人的全面和諧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促進人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手段。蘇霍姆林斯基闡明了勞動對于促進人在“德、智、體、美”各方面發展的重要作用。從他的勞動觀可以看出,理解勞動教育不能僅僅看到勞動教育的工具價值,將其簡單理解為對勞動能力的培養,還需要從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挖掘勞動本身的內在價值,即以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發展為根本目的。

二、勞動教育體系價值目標實現的條件:創造性勞動

“創造”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論,做出新的成績或東西。與此相應,創造性勞動是把勞動理解為使用新的技術、新的工具,創造新的產品或新的生產方式從而提高勞動效率,是一種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充分結合且充滿智力的活動。蘇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學》一書中系統地對創造性勞動進行了論述。一方面,創造性勞動需要運用充實的智慧去完善勞動內容,用科學技術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任何體力勞動,特別是那些較為簡單和繁重的體力勞動,需要更多依靠智慧的力量,使那些本來是相當單調、相當繁重的一般勞動變成充滿智力活動的創造性勞動?!盵5]76彰顯了蘇霍姆林斯基立足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勞動教育價值理念,指出了創造性的勞動應該是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結合。另一方面,創造性勞動更要求人的個性全面和諧發展。勞動的創造性越高,勞動者的個性越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在進行創造性勞動的過程中,勞動者的智慧不僅得到了發展,其好奇心、求知欲、鉆研精神等可貴的精神品質也能得到全面培養?!耙粋€以創造性態度對待勞動的學生,他不僅會把自己的勞動成果看成物質財富,而且首先看作體現自身創造力的物質化和實體化的東西?!盵5]143清晰地表明了蘇霍姆林斯基的創造性勞動觀點——勞動不僅創造物質財富,更重要的是對于勞動者精神層面的培養。此外,蘇霍姆林斯基還提出了勞動教育的兩個階段:認識性勞動和生產性勞動。認識性勞動包括認識性體力勞動,認識性體力勞動在教學中又被稱為實驗性勞動或研究性勞動,是教育的最初階段,目的是掌握自然的規律性,認識勞動的創造性。隨著對勞動認識的加深和勞動技能的成熟,人們渴望挑戰技術難度更高的勞動項目,這時認識性勞動就會向生產性勞動過渡,生產性勞動的主要目的是創造物質財富,在運用技藝的實踐中獲得滿足,進行創造性勞動[5]116。認識性體力勞動的重要教育意義在于思維和創造發明,而生產性勞動的意義在于能動地創造勞動。

勞動創造性最初源自人與自然相處的過程中,產生的對自然的感性認識,并將感性認識上升至理性認識,再將理性認識應用于實踐當中。這個過程使人類對自然規律的把握和運用能力得到提升,進而使人類認識到勞動的創造性,并在勞動中掌握各種技能和技巧。創造性勞動是勞動強度極高的人類勞動,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不僅需要智慧的長期沉淀與積累,還需要靈感的瞬間爆發。創造性勞動具有唯一性與不可預測性,創造性勞動的前提是在現有的知識體系中實現新突破,在熟練掌握相應的知識技能的基礎上,進行思維和創造發明。創造性勞動具有不可重復的特點,而創造性勞動的產品卻可以被無限復制。例如,中國古代的造紙術、指南針等物品的發明都是創造性勞動的成果,這些勞動的產品被創造出來之后,可以被無限復制。因此,創造性、新穎性、實用性、無限可復制是創造性勞動產品的特點[11]。由此可見,學生進行創造性勞動的前提,需要在日常的勞動中積累并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勞動教育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創造性的勞動,單一機械的勞動,會使學生感到厭倦而無法實現勞動教育的長期價值。在勞動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新的技能和技巧,不僅可以使學生保持勞動的熱情,還能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勤于動腦等優秀品質。在帕夫雷什學校中,教師為學生設置了教學實驗園地,實驗園地里有各種各樣的勞動項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參加項目,組成課外小組,如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課外小組、蔬菜栽培課外小組、動物飼養課外小組等,勞動成果是活動的主要目的和成績的證明。在尊重科學和順應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學生需要開動腦筋,不斷試驗、總結,提高作物和動物質量及生產效率,踐行創造性勞動。另外,教師還將學生的課堂勞動與課外小組的活動結合起來,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與其興趣和課外小組具體活動內容相適應的技能和技巧。學生在完成某一具體勞動時所付出的體力和腦力勞動越多,他對創造性的勞動活動的理解就越深刻[12]。因此,勞動的創造性是激勵學生進行長期勞動的保障,勞動的創造性不僅可以通過適當的農業勞動、工業勞動等傳統的生產活動去挖掘,還可以通過日??茖W技術的應用去實現。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勞動能力,有利于促進個體更加全面和諧地發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來說:“幸福的根源就在于創造,在于創造性的勞動?!盵13]

綜上所述,勞動的創造性是進行創造性勞動的基礎。創造性勞動不僅包括物質財富的創造,也包括精神財富的創造,只有在充分理解勞動的創造性的前提下,不斷地在實踐中摸索,才能更好地進行創造性勞動。

三、勞動教育思想體系價值目標實現的動力源泉:勞動情感的培育

情感教育是蘇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諧發展教育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發展的橋梁?;谌藢W教育觀,蘇霍姆林斯基強調教育應首先看見人、關注人,而且必須要尊重人、相信人,從而完成啟迪人、培養人的使命[13],因此,他十分注重學生情感的培育。勞動教育應當是一種情感教育,只有當學生們從心底里熱愛勞動才算是真正達到了勞動教育的目的。實現勞動教育價值目標的滲透路徑是實施情感教育,缺少情感培育的教育工作,難以培養出真正熱愛勞動的人。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一個人不可能沒有任何天賦才能,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天賦才能,不過這種天賦才能能否被挖掘,取決于教師對學生的愛心,取決于學校的情感教育。所以,堅持情感教育,就是堅持從人的角度出發,以兒童為中心來理解教育,其核心觀點是強調教育與人的關系。在勞動過程中,通過情感教育來引導學生,這不僅有助于其勞動思想的發展,而且有助于使每個人都能夠成為與自己天賦相適應的人。

那么,如何在勞動中進行情感培育?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我是這樣理解教育技巧的,教育者與自己教育對象的每次接觸,歸根到底是為了激勵教育對象的內心活動,這種激勵越是細膩,來自兒童內心深處的力量就越大,兒童也就能在更大程度上成為自己的教育者?!盵14]這是對人能動性的充分肯定,而它又需要與兒童建立起精神上的聯系。所以,蘇霍姆林斯基在《論勞動教育》中提出了對學生勞動情感培育的三種方法。第一,通過語言講述勞動教育育人故事。語言不僅是教師的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而且也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重要紐帶。教師用生動鮮明的語言講述有關熱愛勞動的故事,講述的故事內容越具體,人物象形越生動,主題越鮮明,越容易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在此基礎上,如果教師再為學生安排一些內容豐富的、有實際意義的勞動任務讓他們去完成,則有利于鞏固語言教育的作用。第二,讓學生與優秀的勞動者會面。學生的成長發展很大限度上取決于他們在童年、少年、青少年期間與什么樣的人交往,以及這些交往對他們的情感、思想和愿望的影響。保持與勞動者的交流有利于系統地影響學生的思想,激發他們參加集體勞動的熱情,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第三,用關于勞動的藝術形象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學生有關勞動和生活理想的觀點的形成,取決于有關勞動的書籍在其所讀書籍中占有怎樣的地位,取決于他們通過閱讀什么作品來認識勞動者的精神世界[5]64。所以,蘇霍姆林斯基強調的勞動情感培育方法是學生要直接或間接受優秀勞動思想的熏陶,而這種培育方法的最終效果取決于它是否能夠激勵學生積極參加勞動活動,從而將學生培養成有思想、有覺悟的勞動者。

蘇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學成功的勞動實踐經驗表明,勞動情感的培育要立足于現實社會活動,通過勞動情感的培育能使學生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隨著勞動經驗的豐富和勞動技能的提高,學生的道德感和社會責任感增強,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念更加堅定,愿意社會的進步貢獻愿意為集體事業獻出自己的力量。所以,蘇霍姆林斯基強調情感教育的實質就是強調人是具體的、現實的,以及強調對真正的人的培養。

四、勞動教育思想體系價值目標實現的實踐邏輯

基于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觀,勞動不僅可以創造物質財富,還可以創造精神財富。勞動教育除了教會學生基本勞動技能和技巧,更重要的是通過勞動,教育學生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蘇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學的成功實踐,離不開他的積極探索。蘇霍姆林斯基主張學生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這需要培養。對于勞動教育的起始時間,他說:“每一個人,從童年時,特別是從青少年時起,應該理解自己精神生活完滿、勞動愉快和創造的幸福?!碑攧趧映蔀閮和木裥枰獣r,勞動才能發揮最大的教育作用[12]。因此,要使勞動成為兒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發掘勞動教育對于五育所具有的融通性和促進性的內在價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需要深入分析蘇霍姆林斯基勞動教育思想的實踐邏輯。

(一)以人為本的勞動教育理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他提出:“要培養熱愛勞動的品質,就得善于指導學生的精神生活和勞動生活?!盵5]10教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學習的傳授者,更是學生的生活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實現全面和諧的發展。因此,在注重勞動過程的同時,對孩子勞動觀念的培養和勞動習慣的養成也要加以重視,使勞動既扎根現實生活又能夠指向孩子無限可能的未來[13]。蘇霍姆林斯基在《相信孩子》一書中充分表達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基于對學生的愛和信任,在進行勞動教育時,他始終堅持教育要關注人本身,挖掘學生的內在興趣??梢?,其勞動教育思想之所以能被成功實踐,離不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他認為學生都是具體的、獨特的,在教育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傳授勞動知識與技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加適合自己的勞動,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勞動的機會。

(二)與時俱進創新勞動教育的內容,激發勞動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我們不能指望兒童剛參加一點勞動,就會立刻覺得勞動是十分誘人的,就會立刻愛上勞動。與此相反,在最初一段時間內,對于真正的勞動,兒童感到的失望比他感到的疲勞還來得更早些。只有當兒童意識到自己的勞動所創造的價值,認識到勞動的社會意義時,才能培養出他對勞動真正的愛”[5]11。如何實施勞動教育對于能否讓兒童意識到自己勞動的創造作用極其重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勞動觀念逐漸從重體力勞動轉向重腦力勞動。不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應當適應時代的發展,勞動教育的內容也應當在兒童原有的興趣上有所創新。在帕夫雷什中學里,勞動教育的內容一直都是與時俱進的,隨著勞動過程機械化的發展,勞動教育的內容不是單純的勞動技術,而是更多地融合有豐富性和多元性內容的勞動教育與科技創新。因此,帕夫雷什中學會組織學生進行具有教育意義的實驗性活動,并為學生們提供有趣的課題。研究表明,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的勞動教育能在很大限度上激發了學生們愿意投身勞動的濃厚興趣。由此可見,只有不斷更新勞動教育的內容和方式,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發揮其創造性。勞動教育的內容要結合時代發展進行創新,通過拓展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勞動實踐等形式,突出勞動教育的時代性特征。

(三)構建良好的勞動環境,在集體勞動中培養勞動情感

蘇霍姆林斯基一直倡導在集體勞動中進行教育的原則,他認為,對待集體利益的態度是衡量一個人是否熱愛勞動的標準?!皠趧诱?,集體成員用來衡量他個人付出的努力的尺度,不僅是若干個盧布和若干公斤糧食,而且是在勞動中體驗到的歡樂,以及他為之不計報償地奉獻力量的那些人所表達的感激之情。高尚的人性和人道精神,就是這種勞動教育的結果?!盵5]207參加集體勞動,有利于個人勞動情感的培養,而真正的集體勞動是以每個學生都力求達到共同的目標為前提,為集體創造物質財富、為集體服務,通過集體提升個人的榮譽感和道德感。在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把個人勞動與集體勞動結合起來,根據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進行合理的組合,使學生在分工合作中體驗完成勞動任務的自豪感。蘇霍姆林斯基也十分重視環境對人的影響。他指出,學生的愛好只能在積極活動的過程中表現出來,因此必須為這些活動創造相應的物質基礎。勞動教育的環境除了整體的勞動氛圍外,還包括一定的物質基礎。在帕夫雷什中學,學校會為學生開設盡可能豐富多樣的勞動教育課程,提供充足的物質生產資料,比如自然研究室、教學實驗園地以及各種類型的勞動工具等,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自由進行勞動項目的選擇。充分的物質保障和精神滿足,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勞動的熱感。

(四)通過勞動實踐,體驗勞動的真實感和幸福感

進行勞動教育不應當僅局限于課堂上、校園中,而應該讓學生走近生活,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學生掌握的技能和技巧越重要、越復雜,勞動過程與勞動成果之間的聯系就越明顯,學生便會以越發強烈的情感去完成勞動任務?!盵5]141因此,應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勞動鍛煉,在實踐中進行學習,而不只是通過一門課程去理解勞動。在帕夫雷什中學,學生們經常有機會向優秀的勞動者學習,這些優秀的勞動者們常常帶領學生們到車間、農田、養殖場等地方學習,在情境中教會他們完成勞動任務所需要的技能和技巧。通過實際的動手鍛煉,學生對技術性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懂得了如何利用零部件組裝機器等復雜勞動技術,這種真實性的體驗正是他們幸福感的來源。

可見,教育實踐與理論探索的密切聯系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觀的鮮明特點,也是他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取得卓越成就的可靠保障[15]。只有做到二者的有效統一,才能在現實中促進學生自我潛能和個性的全面和諧發展。蘇霍姆林斯基對于勞動教育的踐行也彰顯了勞動與育人的關系內涵,只有將勞動貫穿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去,才能促進學生勞動知識的內化、勞動能力的增強、勞動情感的提升,增強學生對于勞動持續探索的熱情和興趣。

五、對我國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啟示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的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進步。勞動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對于如何實施好勞動教育還需要不斷地探索實踐。因此,研討蘇霍姆林斯基勞動教育思想和借鑒其成功經驗,對開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勞動教育實踐具有重要的啟示。

(一)培育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實現以勞樹德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各級各類學校育人的根本任務,開展勞動教育不只是為了教會學生勞動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形成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價值觀,培育學生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無私奉獻的優良道德品質。勞動教育既不是休閑娛樂,也不是懲罰的手段,如果將勞動教育的本質異化,就無法發揮勞動教育的積極作用。勞動教育的本質目標應當是通過適當的教育途徑培育具有健康勞動價值觀、全面發展的人。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道德品質的培養本身就是教育的結果,學生只有在學會理解完成最普通的勞動工序的必要性之后,才能成為準備從事一切必需的工作的自覺勞動者?!盵5]2102014年《教育部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指出,德育工作要“廣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廣泛參加‘學雷鋒’等志愿服務和社會公益活動;教育學生主動承擔家務勞動”。這就將勞動的品德教育功能和勞動的教育形式界定得更加具體。由此可見,學生品德的培養需要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來實現,學生在勞動實踐中接受教育,才能更加深刻地體會勞動的價值。因此,要在勞動活動中不斷挖掘勞動教育所蘊含的道德元素,使受教育者通過對勞動內涵的準確把握和勞動活動的正確實踐,促進道德情感向道德行為轉換,提高勞動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二)將勞動教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實現以勞增智

學科課程承載著傳播知識、育人育才的重要使命,而勞動又是知識產生的源泉,以勞增智、以智促勞,智慧與勞動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將勞動教育融入各學科當中,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勞動和勞動教育的理解,而且對其智慧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在新時代,知識教育不等同于獲取學科知識,考試分數不應作為評價學生學習能力的唯一標準,勞動教育的豐富性、整合性為學科課程的滲透提供了可行性依據。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把理論知識的內容只限制在某一狹窄專業的技術和工藝知識的范圍之內,那么這種處理方法顯然是不正確的。應當使學生逐步形成這樣的觀點,即某種專業乃勞動的眾多表現的一種[5]114。因此,將勞動教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不僅要注意各學段和不同學科的特點,而且還要合理選擇滲透內容和方式。例如,語文、歷史等這類人文類學科教學,可以滲透勞動模范的事跡,加強對學生的勞動價值觀教育;物理、化學等理工類的課程可以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完成與勞動內容相關的項目,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美術、音樂等藝術類的課程,可以通過展示勞動者的藝術作品、欣賞勞動者的音樂等形式,引導學生了解藝術源于勞動。同時,教師需要把握學科發展前沿,讓學生認識到科技推動社會進步,感受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結合帶來的創造性勞動的價值和意義。

(三)學校、家庭、社會協同實施勞動教育,實現以勞育美

勞動教育的開展不能僅僅局限于學校的勞動課程,還應該包括家庭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只有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形成合力,才能促進勞動教育的持續開展。在帕夫雷什中學,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培養學生喜歡那些長期以來被看作“又臟又累”的勞動,讓學生們認識到成果取決于辛苦的勞動[5]84。勞動教育的美學內涵就是勞動教育本身所蘊含的美的要素和追求。勞動可以增強人對美的體驗和感受,因此,各方應積極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身于創造勞動美的實踐之中。學??山M織學生參與美化校園活動,通過多種方式宣傳勞動文化;家庭是勞動教育的初始地,是學生接受勞動教育、形成勞動理念的開端,應鼓勵學生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社會應該弘揚勞動創造美的價值觀,營造熱愛勞動的社會氛圍,社會是影響學生勞動理念持續生成的大環境,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展勞動實踐活動。通過各方的協同努力,讓勞動教育回歸生活,打破學生對勞動的錯誤理解,體驗勞動如何創造美。以學校為勞動教育的主陣地,充分發揮家庭的基礎作用與社會的支撐力量,使勞動教育的實施與社會要求有機融合。

(四)讓勞動教育貼近并融入生活,實現以勞強體

勞動教育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通過日常勞動鍛煉,讓學生動手流汗,增強體質。勞動教育面向的是青少年學生,因此,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勞動課程體系。勞動源于生活,因此,勞動教育的內容設計應貼近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理解勞動、學會勞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要引導年輕一代投身于勞動人民生活的教育理念,要培養年輕人報答勞動人民的思想,只有讓他們通過親身體驗,去認識勞動者為了創造生活福利而付出的艱巨努力?!盵5]5-6這一句簡潔的表述,彰顯了蘇霍姆林斯基立足于勞動人民的生活研究勞動教育、教育不能脫離勞動人民的生活的教育理念。新時代的勞動包含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學校應根據這幾種勞動的不同特點開展實踐活動,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勞動場所,提高學生的勞動參與感和體驗感。例如,在開展生活勞動的過程中,應讓學生了解生活基本常識,如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等,培養學生的自主服務意識;在開展生產勞動的過程中,應讓學生體會到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樂趣,帶領他們走入自然,在田地里進行播種、澆水、施肥、翻土等一系列勞作,體驗糧食的來之不易;在開展服務性勞動的過程中,應讓學生走入社會,帶領他們到養老院、農村等地方幫助有需要的人。另外,實施勞動教育的人員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家長或有勞動經驗的勞動者??赏ㄟ^自由開放的勞動環境激發學生參與勞動的潛能,讓學生在融入生活的勞動教育中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和勞動的興趣,促進身心健康成長。

六、結語

蘇霍姆林斯基勞動教育思想立足于時代發展,通過自身的實踐,拓展和豐富了勞動的育人功能,進一步深化了對勞動和勞動教育的認識。學習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有利于激活勞動教育的創造意識,充分挖掘勞動的教育功能,這對當前推進勞動教育、構建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猜你喜歡
林斯基蘇霍姆創造性
淺談創造性審査意見答復的切入點
“冰人”殺手:殘忍殺害200多人,家人一無所知
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做教師
給尊敬的中國教師們
他為什么令人敬仰
特雷林斯基版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本事(三)
O.B.蘇霍姆林斯卡婭
保持創造性的29個方法,每天看一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