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家庭教育中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2022-11-16 00:30何拴成
當代家庭教育 2022年22期
關鍵詞:學習習慣家庭教育小學生

何拴成

摘 要:在我國教育水平持續提升的情況下,家庭教育的相關問題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一樣,都是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我國歷來重視學校教育忽視家庭教育,導致家庭教育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引申到小學生數學學習方面,好的家庭教育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該問題值得我們進行細致的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家庭教育;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22-0001-04

Talking about the cultivation of mathematics study habit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family education

HE Shuancheng (Majialeng Primary School, Dudian Town, Lingtai County, Pingliang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level in our country, the related issues of family education have also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Like school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but our country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school education and neglected family education, resulting in family education not functioning well. Extending to the mathematics learning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good family education can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study habits, so this issue deserves careful analysis and research.

【Keywords】Family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s; Study habits

小學生認為數學學習的難度較大,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因為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沒有得到良好的培養。小學每個班級的學生人數較多,教師的壓力較大,很難在教學過程中兼顧到每一個學生,因此必須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讓家長從自身做起,關注學生學習習慣并合理對其進行培養,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

1.通過家庭教育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1)能幫助學生形成數學眼光

通過家庭教育能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良好習慣,具體的重要性體現在,家庭教育的合理開展能幫助學生形成數學眼光。學生父母的認知和觀念都能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部分家長認為成績最重要,導致學生產生了對數學的反感,但還有一些家庭的教育較為豁達,認為學習數學能更好地認識世界,開闊眼界,探索未知。這類家庭教育的開展能較好地幫助學生形成數學眼光,學會用數學眼光看待事物,如此一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態度就能得到端正,有利于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進而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

對學生來說,人生中的第一任教師并不來自學校,而是來源于家庭。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談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生影響。小學生普遍喜歡模仿,很多行為都通過觀察周圍的環境而得出,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如果能利用家庭教育來與學生一起體驗數學,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和氛圍,就可以較大程度地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提升。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家長主要起到輔助的作用,學生則是學習的主體,家庭教育本身并不存在硬性的指標,只要家長能擺正態度,積極參與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讓學生感受到良好的學習氛圍即可。此外,家長必須留心學生的學習細節,并將這類信息及時傳達給教師,也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共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陪伴學生學習時,如果家長較為認真,態度端正,那么學生也會被家長的態度所感染,這類學生的課堂表現往往較好。除此之外,家長對數學問題的探索積極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解題質量,習慣了與家長共同研究數學問題的學生在學習習慣方面無疑比其他學生更好。歸結起來,家庭教育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能幫助學生完成素材積累

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難度并不大,只需快速進行運算、推理和邏輯分析即可。但很多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之所以不好,主要是因為他們沒能養成良好習慣。通過家庭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完成素材積累,在家庭的場景中為學生提供學習體驗,幫助學生學習相關知識。如果家長能對學生施以輔助,就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對數學的基本認識,養成認真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為數學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礎。

2.通過家庭教育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現狀

(1)家長對家庭教育不夠重視

對小學生來說,數學一直是一個難度較大的學科,很多學生都認為數學知識的難度較大,久而久之就會出現退縮的心理,不愿意對數學進行學習。實際上學生之所以會覺得數學學習較難,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在習慣不佳的情況下,學生無法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改革與落實,越來越多的數學教師認識到創新教學的重要性,教師確實努力地對教學計劃進行了創新與完善,但很多教師發現無論自己如何周密地制訂教學計劃,學生的學習效率仍然無法得到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的精力有限,很難在教學中兼顧到每一個學生,長此以往,學生的數學學習問題無法得到解決,會影響到未來的發展。因此必須以家庭教育來結合學校教育,通過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由于一些家長普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問題不夠重視,認為學生只要努力學習知識,在考試中取得良好的分數就算完成了任務,實際上數學是具有較強抽象性和邏輯性的學科,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具有較高的要求,家長如果不能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重視,就無法促進學生的合理發展。家長不能將所有的教育責任都推卸給教師,必須負起責任來,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進行培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學生能力并激發學生學習思維,學生的考試成績也能得到提高。家長的工作普遍較忙,因此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問題不夠重視,只有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決,才能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2)家長缺乏與教師的溝通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較低,由于缺乏家長的引導與啟發,在教育方面存在脫節的情況,因此學生始終不愿意對數學進行學習。部分教師開展的教學不存在問題,但是學生的積極性仍然無法得到提高,另外還有部分教師習慣了應試化的教學方法,不是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向學生講述枯燥的知識就是強制學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肆意地對學生發號施令,這更增加了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反感,如果不能從根源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決,那么就會直接制約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問題的根源主要在于家長和教師缺乏交流與互動,都是在開家長會時教師才有機會與教師交流,這也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無法及時傳遞給家長,家長也就不能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進行有效的培養。具體來說,為了培養學生的良好數學學習習慣,家長和教師應該緊密地進行聯系,如此有利于家長對學生在學校時的學習行為進行掌握,有針對性地開展家庭教育,但是很多家長的傳統想法都沒有真正得到轉變,他們認為對學生進行教育是學校的事情,只要學生在學校能認真學習,就不需要自己插手,對于家長的態度,教師往往也不夠重視,導致很多學生在學校會假意地在教師面前擺出認真學習的姿態,但是在回到家后就“原形畢露”,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習慣很難得到維持。

(3)家長未能發揮示范作用

目前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較低,不能滿足現實的具體需求。學生不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的過程中自然就會處處碰壁,即便學生通過死記硬背掌握了基礎的理論知識,也不知道對數學進行學習的真正意義,另外學生也無法通過自己學習的基礎知識來對現實中的問題進行解決,導致學生對數學進行學習的過程失去了原有的價值。部分教師注意到了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上的問題,開始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了引導和啟發,但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遺漏的情況,因此,必須關注家庭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目前很多學生的家長都未能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發揮示范作用,未能充分關注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問題。小學生由于認知水平及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因此在家庭和學校中都要有人能對其進行引導,除此之外,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往往會在無意間模仿身邊人的行為,如果家長不能在家庭教育中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示范,那么學生的學習習慣就很難以養成。在現實中很多家長都沒能做到這一點,由于他們的精神壓力較大,工作較為繁忙,所以很少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問題,在學生對數學進行學習的時候,家長即便對其進行監督,也沒有全身心投入其中,導致學生不能在一個有效的學習環境下學習,其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自然無法得到養成。

(4)家長對學生要求過高

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會影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因為數學知識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抽象性,學生按部就班地學習語文、英語,或許還能在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績,但是數學不同于這類語言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存在較高的要求,學生沒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學習習慣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的情況,導致部分學生雖然在日常學習中較為努力,卻仍然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其學習負擔較重,還影響了小學生身心健康發育,尤其表現在家庭教育的方面,很多家長對學生寄予厚望,對學生學習成績的關心超過了對學生身心健康的關心,盲目地給學生施加壓力,導致學生不堪重負,反倒很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廣大教育工作者及學生家長需要對這一問題充分重視。

3.家庭教育中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

(1)引導學生認真審題

要做題,先審題。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需要做題,而在做題的過程中,審題是基礎環節,更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引導學生認真審題相當于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進行培養,這也是開展家庭教育的基礎與核心。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樣重要,家長必須先樹立這一基本的意識,之后在家庭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較低,較為好動,很難長期集中注意力,在家庭環境下,學生做題時往往會出現大意的情況,因為沒有教師的看管,學生抱著應付的心態做題,沒有細致地審題,導致解題結果存在錯誤,影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在明確了這一具體的問題后,家長必須合理培養學生審題的習慣,讓學生能仔細地審題,在日常學習當中,家長必須告訴學生,讓他們注意對數學題中的細節進行觀察。為了能對學生進行激勵,家長可以為學生購買喜歡的禮物,前提是讓他們仔細審題并控制錯題概率,如果學生能做到,家長就對其進行獎勵,如此就能幫助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并且在要開展家庭教育時必須合理地選擇時機,否則可能會影響家庭教育的效果,不僅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反倒可能引起學生對數學、對家長的反感。毫無疑問,學生在做數學作業時是家長發揮自身教育作用的最佳時期,家長需要對學生進行監督,但不能一直在學生旁邊不停督促,只需對其進行引導和啟發即可。例如,學生在做應用題時,往往因為審題不認真而導致計算錯誤,實際上學生并不是不會解題,而是他們不夠認真,家長可以在教育的過程中告訴學生,只要能認真地完成作業,自己就會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通過這種方式能改變學生的審題習慣,同時還不會因過分監督而引起學生的反感。此外,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將自己的數學成績告訴家長,因為家長在發現學生出現錯題時,往往會一味地對學生進行批評,就算明知道學生做題時出現錯誤的原因是因為其審題不認真,家長也不能嚴厲地批評學生。大多數學生都存在逆反心理,家長的批評會間接激發他們的不良情緒,不僅無法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還容易與家長產生矛盾。所以家長在開展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必須保持良好的耐心,從根源入手分析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對數學題目進行正確的理解,需要學生對題目進行全面的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活動得到發展,就能不知不覺地記住題目的基本內容,為了提高學生審題能力,家長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觀察,對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培養,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例如,對應用題的具體情節,家長應聯系日常生活中的情景,用簡潔的語言有順序地對題意進行復述,如此就能幫助學生養成審題習慣。另外,家庭教育不能只在家庭中開展,家長在領孩子外出的時候同樣可以開展家庭教育,例如,帶孩子一起購物時,具體的情景就和應用題中的一些情景較為相似,家長可以借此機會來引導學生代入情景,聯系生活實際,細心觀察生活中的數學這樣一來如果學生在做應用題時再遇到類似的情景,就能較為認真地審題。

(2)培養學生書寫習慣

很多家長認為,學生的良好書寫習慣主要表現在語文、英語等學科的學習方面,因此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家長忽略了對其書寫習慣的培養,實際上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良好的書寫習慣能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避免學生因事后檢查而耗費過多的精力。在日常的家庭教育過程中,家長應充分發揮自身的示范作用,可以在學生做作業時坐在學生身邊練字,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另外,家長在監督學生做作業時,也必須對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誘導,要求學生保持字跡工整,家長需要告訴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能讓學習過程更加輕松,如果因自己一時疏忽而導致書寫錯誤,那么反復的涂抹和檢查也會浪費時間。通過這種告誡能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良好書寫習慣的重要性,因為學生最感興趣的事情就是能自由地娛樂,認真書寫能間接節省學生時間,在家長告訴學生認真寫完作業就可以自由活動后,學生就會全身心投入其中,認真對待書寫及運算的過程,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3)鼓勵學生課前預習

在開展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家長既不能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問題而忽視其身心健康,也不能對學生的學習問題置若罔聞,而是需要拿捏好具體的尺度。表現在數學學習的問題上,為了能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家長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課前預習。如今很多小學生都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制約了其數學能力的提高,所以家長應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細心的引導,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家長需告知學生,讓其進行課前預習不是為了增加他們的負擔,反倒是為了減輕他們的負擔,在進行了課前預習后,學生對新知識進行學習的難度就會大幅度降低,這有利于學生在正式學習的階段獲得成就感。為了能做到這一點,家長需對學生的預習結果做出肯定的評價與反饋,增強學生自信心,提高學生自主性,另外,家長在監督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預習時也必須保持良好的耐心,讓學生在溫馨的家庭環境下逐漸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4)鼓勵學生認真聽講

家庭教育與課堂教育一樣重要,因此家長必須發揮自身的輔助作用,多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小學生在課堂學習時往往難以保持注意力,針對這一問題,家長不能盲目地對學生進行批評,而是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幫助其養成良好的聽講習慣。在實踐過程中,家長可以通過激發學生興趣的方式來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漸漸習慣認真聽講。如果學生能做到認真聽講,其數學能力就會得到提高。鼓勵學生認真聽講不能僅停留在口頭上,一味的口頭教育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如果家長強迫學生認真聽講,或者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學生灌輸認真聽講的重要性,那么學生就很難聽得進去。因此家長必須學習家庭教育的方法,在業余時間內多查閱家庭教育方面的資料,多掌握家庭教育知識?,F實情況中就是因為很多家長沒有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導致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更加無法集中,部分家長也會失去家庭教育的耐心,忍不住對孩子進行批評,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后果就會較為嚴重,因為家長的批評只會讓孩子長期處于緊張的情緒下,心情也會變得焦慮,最后的結局就是學生完全放棄學習。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家長必須多給予學生一些肯定和鼓勵,減少孩子緊張、壓抑的情緒,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為學生的認真聽講創造良好的條件。學生無法認真聽講和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都有很大的關系,針對這一具體的情況,家長在開展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可以買一些智力訓練的書籍,對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進行鍛煉,以游戲的方式來開展教育。例如,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很多圖片,讓孩子在圖片中找某樣東西,或者比大小、長短等,如果孩子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把一頁圖中的物品完全記住,家長就應給予其一定的獎勵。如果每天堅持訓練,學生的注意力和觀察力都能得到提高,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邏輯思維能力,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同時學生在聽講時也會更加認真。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很難兼顧到每一個學生,因此家長必須發揮自身作用,關注學生學習習慣并合理對其進行培養,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家長可以在教育的過程中告訴學生,只要能認真地完成作業,就能得到一定的獎勵,或者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孫麗琴.小學低年級數學非書面家庭作業存在問題與成因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33).

[2]陳細瓊.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探討[J].讀寫算,2021(31).

猜你喜歡
學習習慣家庭教育小學生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論中職生怎樣培養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我是小學生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