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家長群的家校溝通策略研究

2022-11-19 21:10黎林重慶師范大學
教書育人 2022年2期
關鍵詞:家校責任信息

黎林 (重慶師范大學)

一、家長群在家校溝通中的優勢

(一)溝通快捷,信息及時

相比于傳統家校溝通方式(如家訪、家長會)而言,家長群溝通具有明顯的便捷性和及時性。老師通過家長群一鍵發送信息,所有家長都能實時接收到學校的通知和學生的在校情況,家長有特殊情況也可以及時反饋給學校,家校雙方能就問題展開迅速溝通,而不必像以往那樣凡事都要通過召開家長會或者家訪進行商討,從而避免了因時間、人力等方面造成的信息延時問題。

(二)內容豐富,資源共享

借助QQ、微信平臺建立起來的家長群不僅具有多樣化的溝通功能,如語音、圖片、視頻等,還能傳遞豐富的內容信息,如老師既可以在群內發送學校的通知,也可以發送照片展示學生的精彩瞬間,還可以推送教育類文章以及供給學生學習的學習資源等。家長一方面可以通過這些信息了解學校的工作安排、孩子的在校表現等,另一方面還可以學習一些教育經驗,有助于家校雙方觀念的協調。而老師通過家長群上傳課件、習題等學習資源,也可以幫助學生課后再鞏固知識。

(三)互動性強,加強共育

家長群溝通的便捷性為家?;犹峁┝肆己玫钠鯔C,不同于以往家校溝通中僅由老師向家長單向傳遞信息,家長群所提供的是一種更大范圍內多主體、多層面的雙向互動。網絡溝通突破了時空限制,群內各個主體都可以隨時隨地展開交流,形成多方位的共育格局。家長可以向老師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老師交流教育經驗,老師也更加了解家長的需求和學生的情況;群內各個家長也可以互相交流分享育兒經驗;而作為家校溝通主體的學生,既可以向老師請教學習問題,也可以和其他同學相互交流學習經驗等。

二、家長群在家校溝通中存在的問題

(一)群內信息雜亂,缺乏管理

由于一些家長群缺乏相關規則制約,部分家長容易在群里發布各種無效信息,比如,廣告鏈接、投票活動、搞笑圖片等與學習無關的內容,尤其在老師發布某些信息之后,群內緊跟著會出現一連串“感謝老師”“老師辛苦了”這一類附和性語言,這些無效信息往往淹沒了重要通知,導致其他家長需要費時費力“爬樓”翻閱。群內信息雜亂一方面妨礙了家長群信息傳遞功能的發揮,另一方面也破壞了群內本該有的積極、健康的溝通氛圍,家校雙方的良性互動難以實現。

(二)家校責任界限模糊加劇

家長群在增強家?;拥耐瑫r,也為家校雙方轉嫁教育責任提供了途徑。從教師來看,小學生自制力較弱,為了督促小學生在家里學習,教師經常通過家長群給家長“布置”作業,如讓家長給孩子檢查、批改作業,并要求家長拍照上傳到群里。此外,老師面對一些調皮、成績較差的小孩子時,以自己“教不了”這樣的學生為由讓家長自行教導,這些行為實質都是教師在轉嫁自己的教學職責。從家長來看,部分家長始終認為孩子送到學校就是老師的事,加上有了家長群也不需要跟老師面對面溝通,所以很多時候并不愿意配合學校工作,反而借機轉嫁自己的責任??傊?,家校雙方對自己的職責界限不明確導致了這一現象的出現,同時家長群也進一步加劇了家校雙方轉嫁責任的趨勢。

(三)家校溝通懈怠

雖然家長群為家校雙方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互動平臺,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家長并沒有充分參與家校溝通中來。從現實情況來看,有的家長缺乏對家校溝通重要性的認識,參與意識不足;有的家長由于經濟社會地位以及受教育水平方面與其他家長有差異,難以進入教師以及群內其他家長所形成的話語系統;還有部分家長平時工作比較忙,而照顧孩子的爺爺奶奶又不會使用手機,自然參與度也就比較低。教師忙于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工作,也無法主動去找家長一一了解情況,久而久之,家長群也就只發揮了發布通知的功能,家校溝通逐漸懈怠化。

(四)教師權威地位突出

教師作為班級家長群的組織者和建立者,往往也成為群里話題的領導者。在使用家長群作為溝通方式的情況下,語言文字就成了最常用的信息載體。教師在發布信息的過程中偶爾夾雜著命令、責備的語氣,使家長產生壓迫感,如請各位家長務必在今天之內完成家庭情況統計表,逾期不候,沒有填寫完成的家長后果自負!我們通過觀察分析可以發現,教師的語言經常使用祈使句、把字句等句式,符號使用上多是感嘆號,這樣的句式以及符號往往帶有強烈的強迫、指示語氣,不知不覺中凸顯了教師的權威主義色彩,從而影響了家校溝通的有效性。

三、利用家長群實施家校溝通的有效策略

(一)制定家長群規,正確定位家長群

根據權責統一理論,一個組織的管理者所具有的權利和他所應該承擔的責任應該是對等的,將其應用到家校溝通領域則強調老師作為家長群的組織者,既有管理家長群的權利也有規范家長群的責任,教師不能因為怕引起家校矛盾而做一個緘默者,而應該積極做好群組織者和管理者的角色。無規矩不成方圓,為避免群內各種無效信息的泛濫,教師應在建群之初就組織制定班級群規,如不得在群內發布與孩子學習無關的信息,群通知(除特殊要求外)不用回復“收到”“謝謝”等,明確家長群應該具有的促進學生學習、增進家?;拥恼蚬δ?。在制定群規的過程中,老師也應該注意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們為管理好家長群出言獻策,這一方面能夠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家長的參與感,更利于群規的實施推進和雙方情感的增進。

(二)家校雙方要明確各自的權責

家校雙方對自己的職責不清,再加上家長群所提供的便利,促成了雙方相互轉嫁責任的行為,這也是引起家校矛盾的一個重要原因。家校雙方應該理清各自的職責,共同促進孩子的成長。首先,教師要明確自己承擔的教書育人職責,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學習上,有關批改作業、檢查作業的事項不應強求家長來完成,盡量少布置需要家長上傳、打卡的作業;同時,在教育引導學生上,如果我們作為專業的教育者都不愿意去接納、引導學生,家長就更缺乏科學有效的方法去幫助孩子成長。其次,家長也要明確自己肩負著對孩子日常生活的養育責任,不能把孩子丟在學校全權由老師照料,涉及孩子學習、成長等方面的活動,家長應該盡量配合學校完成。只有家校雙方找準責任邊界,才能促進家校關系和諧發展,實現有效的家校溝通。

(三)提高家長參與積極性

美國的學者喬伊斯·愛波斯坦在家校關系上提出共同責任理論。他認為,家校雙方都承擔著教育學生的責任,兩者通過交流交換學生在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的信息,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趨于一致,從而實現“1+1>2”的教育效果。但就目前部分家長的觀念來看,他們仍然認為教育責任在學校和老師身上,家長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時間承擔這份責任,導致他們參與積極性比較低?;诠餐熑卫碚摵图倚贤ìF狀,提高家長參與積極性也成了實現家校有效溝通的題中之義。其一,教師可以在家長群里分享有關家校合作促成長的文章和小故事,提高家長對家校合作重要性的認識;其二,班主任要鼓勵家長積極參與群交流,對家長提出的可行性建議要給予肯定并采用,讓家長感受到被重視才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其三,教師要注意家校溝通中的公平性,對處于弱勢的家長群體要給予同樣的耐心和關心,主動與他們進行溝通。

(四)教師要提高溝通素養和技能

國外學者哈貝馬斯的溝通有效性理論認為,有效的溝通有三個基本要求:言說者對事實的陳述必須是真實的,言說者對溝通的意向必須是真誠的,言說者所表述的話語從行為規范角度看必須是正確的。由此可以得出,家校雙方在家校溝通過程中都需要注意溝通的態度和語言。一般來說,教師是家長群的長期發言者,更容易出現溝通方式、方法上的問題,老師自身的溝通素養和技能還需要提高,需要不斷學習做到態度真誠,語言規范。首先,國家和學校應該開設有關溝通技能和網絡溝通素養等方面的課程,不僅教師入職前的相關資格考試應涉及家校溝通能力的考核,入職后學校也應該積極開展相關培訓,彌補教師家校溝通素養的缺口。其次,老師平時在家長群里發言時,要在稱謂、語氣、符號等上多加注意,不要加入個人情緒。在稱謂上應多用尊稱,如我們可以說“某某家長您好”;在語氣上多使用詢問、商量的語氣,如“您覺得這樣做可以嗎”;在句式上也應盡量避免祈使句和感嘆號的搭配使用,減輕語言呈現的壓迫感,只有我們尊重家長的同時才能換來家長對我們的尊重。

猜你喜歡
家校責任信息
談如何有效的開展幼兒園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為黨慶生
使命在心 責任在肩
《責任與擔當》
每個人都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陽
互動+溝通——基于信息技術的家校溝通新模式
責任(四)
訂閱信息
展會信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