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一所農村學校的辦學實踐談體教融合*

2022-11-19 21:10黃雁英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花東學校
教書育人 2022年2期
關鍵詞:體教跳繩廣州市

黃雁英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花東學校)

2020年8月31日,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意見》從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加強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和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深化體校改革、規范社會體育組織、大力培養體育教師和教練員隊伍、強化政策保障、加強組織實施八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語文要布置作業,將來體育課也必須布置作業。體育的重要地位已經不容置疑,體教融合已是大趨所勢。

一、影響和促進體教融合的主要因素

一是對體教融合理念的再認知。體教融合不是簡單的“1+1”組合,更應該是深入“融”合的體現,其重點就是“融”,其到達點應是“體融于教”,或者說是“體回歸教”,從本質上講,是一種理念上的提升,這種理念是以實現全面育人為目的。只有從思想上認識到體育和教育在價值、功能和目的上的充分融合能更加有效地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才能充分調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參與的積極性。

二是要有配套政策和經費的支持。國家從頂層提出了八個方面的措施,很全面,也很具體。這其實也反映國家頂層設計者深知作為基層學校更多需要的是可供具體操作、無須細化的操作條例,有了完備細致的制度,基層學校在落實中自然就不會走偏;當然,只有政策還不夠,還需要配套的經費,不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畢竟現有的制度下,基層學校的經費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沒有專項經費的支持也無法最終實現預期的效果。

二、落實體教融合的實踐探索

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的創建、培育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落實體教融合的突破口。體育傳統特色學??梢杂行д象w育和教育兩個部門的優勢資源,帶動一所學校體育的發展,影響一個區域的體育發展。

從辦學實踐案例談體教融合。廣州市花都區花東學校地處廣州市市郊,是一所地地道道的農村學校。其前身花東中學,曾是一所經歷改制、人心浮動、相對落后的農村學校。2017年,我調任花東中學,為革新花東中學辦學面貌,提出“辦一所有制度、有溫度、有寬度、有亮度的學校,讓每一個生命都用他自己的方式發光”的理念。在新辦學理念的指導下,花東中學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體育傳統特色項目跳繩已成為學校的金字招牌,在跳繩特色項目的輻射下,定向越野跑也迅速成長為區域強項,探索中的軍事體育進校園也初見成效,以此成立的國防班,受到社會廣泛贊譽。學校體育工作不僅使學校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辦學特色日益彰顯,讓社會各界驚嘆:“花東中學光速突圍,花東中學日新月異?!睂W校被評為2017年度廣州市花都區先進團組織;2018年廣東省依法治校學校;2018年花都區中小學“書香校園”、廣州市書香校園,并被區教育局推薦參評“廣東省書香校園”;2019年獲得廣州市首批中小學校高水平學生體育美育團隊、廣州市文明校園、廣東省“廣繡傳承實踐基地學?!?,2021年被授予“全國跳繩運動突出貢獻單位”。 除此之外,筆者所在學校的勞動特色以及國防特色也進一步彰顯,被評為廣州市中草藥實踐基地和廣州市新四軍研究會愛國主義共建基地,2021年榮獲廣東省學校國防教育典型案例二等獎。學校作為廣州市“三年提升,一朝蝶變”的典型被報道在《信息時報》上。

體教融合實踐的反思。一是將體育融入辦學理念中。筆者提出的“四有”辦學理念,來源于學校跳繩特色項目。跳繩代表著規則與秩序(有制度)。上下翻飛的繩子雖然速度很快、花樣很多,但是始終規則一致秩序井然。因此,學校在辦學理念中融入“規則與秩序”,要求師生守規矩、守法紀,尊重他人、敬畏自然,做一名合格的公民。跳繩代表著合作與信任(有溫度)。團體跳繩運動需要隊員間充分信任、密切合作,同樣,點滴成果的取得也離不開學校管理團隊、教師團隊、后勤團隊的精誠合作,以及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高度配合。跳繩蘊含著包容與共存(有寬度)。新時代的教育,堅持五育并舉,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我們的眼光、我們的視野、我們的格局也應突破一點、一域、一城、一國、一面,辦有寬度的教育。跳繩蘊含著速度與力量(有亮度)?!盎|風”是學校跳繩隊的名字,體現著學校跳繩隊的“速度和力量”和成為最耀眼項目的追求,體現著學校管理高效有力的發展方向,也體現著學?!芭Φ綗o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的“奮飛”精神,更是一種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有亮度的教育本質上就是培養學生崇高的理想與堅定的信念。代表國家參加世界大賽,取得榮譽為國爭光是很多跳繩隊員的夢想,在這里“理想和信念”體現得淋漓盡致。二是對口招生,集中訓練,廣泛開展競賽展演。從花東學校跳繩特色項目的建設來看,如果沒有對口七星小學的招生和集中訓練,很難快速創建與發展。如果沒有廣泛的競賽展演,很難形成“明星效應”,也就無法帶動學校其他體育項目的發展。三是為體育特長學生提供“一條龍”成長服務。學校的發展離不開學生的成長成才,花東學校從承接七星小學跳繩隊對口入校開始就謀劃這些優秀孩子的升學問題,利用區域集團化辦學,成功對接花都區體育強校新華中學,為這些優秀跳繩隊員的升學解除后顧之憂,促成了“一條龍”培養的關鍵環節。四是融會貫通,筑牢特色。學生發展融會貫通,指引成長方向。學校在學生發展方面,注重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專長的學生,重點培養。鼓勵這些學生參加各種活動或競賽,通過專長的培養讓學生樹立信心,帶動其他學業發展。在升學方面,學校積極搭建合作平臺,將這些有特長的學生向定向學校推送,形成有培養、有輸送的良性體系。項目發展融會貫通,樹立典型模式。學校在發展特色項目方面集中優勢力量培育跳繩項目,利用跳繩項目發展的模式推進其他學科項目的發展,將各個項目融會貫通,相互借鑒,相互促進,形成群聚效應,多點突破,樹立典型模式。學校發展融會貫通,形成辦學特色。學生的成長成才,教師的不斷發展,各項特色項目的開花結果,直接影響著學校的發展,學校的辦學理念越來越清晰,辦學特色越來越凸顯,逐漸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辦學模式——辦有光的教育。

三、深化體教融合的對策建議

一是以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為抓手,利用集團化辦學的優勢,建立健全“一條龍”人才體系,由小學、初中、高中組成對口升學單位,開展相同項目體育訓練,解決體育人才升學斷檔問題,通過面向全體學生的競賽體系搭建,對于將來競賽過程中脫穎而出的優秀后備人才,可以打通他們進入大學的通道,讓參與者有目標、有追求,形成“明星”效應。

二是加大投入,不僅僅是資金的投入,還要加大政策投入。體育和教育一樣,都是投入多見效慢的國家事業,不能只是撥錢了事,要有配套的政策,要讓參與者都有受益,愿意參與、樂于參與。比如,制定大中小學校設立專兼職教練員崗位制度,明確教練員職稱評定、職業發展空間;制定詳細的體育特長學生評價、升學保障等政策,探索靈活學籍等制度,采取綜合措施為有體育特長學生創造發展空間,為愿意成為專業運動員的學生提供升學通道,解除后顧之憂。

三是體育和教育資源的再整合,真正實現體教融合。讓師資融合,取長補短,讓更多優秀的體育人才進入校園,擔負起體育教學訓練工作;讓體育設施資源融合,通過專業的管理,發揮更大的利用效率;讓普通學生和體育特長生融合起來,通過特長生的“明星效應”帶動普通學生的體育參與積極性,讓更多有體育天賦的學生被發現,成長為體育明星,二者共生共長。

當然,體教融合是一個系統工程,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只要久久為功,必定成功。

猜你喜歡
體教跳繩廣州市
新時代體教融合的內涵理念與實施路徑
體教融合背景下西藏農牧區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麓湖春天觀景
體教融合與校園足球對接:方式、困境及策略
體教融合發展模式的探究
2021年廣州市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學校名單
2021年廣州市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學校名單
廣州市番禺區石碁鎮前鋒小學作品集
跳繩的起源
NO.10 跳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