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分層作業布置有效性探究

2022-11-20 01:59田夢雯
讀與寫 2022年35期
關鍵詞:布置分層作業

田夢雯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第三實驗小學 江蘇 蘇州 215000)

作業,是課后反饋的重要載體與有效手段,而課后反饋,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做好課后反饋工作,才能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與需求,進行教學目標、進度、內容、方法的調整,保障教學工作的高效性。那么在小學英語作業布置中,就需要從分層設計與布置的角度出發,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角度出發,從而提高作業布置的有效性,帶領學生全面發展。

1.設計英語分層作業的重要性

首先,設計英語分層作業能夠為學生的課后自主學習提供有內容、有梯度、有目標的科學指導,加速學生的信息積累、知識解讀與能力提升,讓學生獲得有條不紊、循序漸進的主體認知過程和快樂成長空間。其次,設計英語分層作業有利于教師將個人的教學智慧與教學思路滲透其中,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提供“隱形”的教學指導,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完成教師預設的探究任務,體驗學習的樂趣。最后,設計英語分層作業是課程改革對英語教學提出的實施要求,教師要將質量意識和效益意識融入課后作業的設計中,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與獨立思考提供高效、有序、漸進的科學認知渠道,實現學生的主動認知和快樂成長。

2.現階段小學英語作業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趣味性。小學生是感性群體,加上他們性格活潑好動,所以在教育工作中,無論是授課還是布置作業,教師都應當融入趣味性元素,喚醒學習興趣。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很少有教師做到這一點,他們往往按部就班地布置作業,設計的作業側重于機械的抄寫類、背誦類或練習類作業。學生在做作業時感到枯燥、乏味,逐漸喪失興趣。

2.2 缺乏針對性。設計英語作業并不是為了保證教學的完整性,不是為了應付任務,它承擔著強化學生對知識與技能掌握程度的重任。換言之,教師設計的每一份作業都是有目的的。但就當下小學英語作業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忽視了這一點。部分教師抱著為了設計作業而設計作業的態度去設計,所以設計的作業往往是“東拼西湊”,有些題目雖然形式不一樣但本質是一樣,都是考查同一個知識點。

2.3 缺乏綜合性。設計的作業必須要有綜合性,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然而,就當下小學英語教學情況來看,作業形式主要是背課文、寫句子、抄單詞。學生通過作業學到的都是一些碎片化的知識,這就會出現“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情況,不符合英語學習規律。

2.3 缺乏差異性。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就會導致作業的完成效率低下,以及不良情緒的出現。其一,多數小學英語教師,對于作業的認知不全,重視不足。將其作為知識鞏固與掌握的手段,忽視了消化、拓寬、發展、信息交流等作用。在作業布置中,仍舊沿用著傳統的思想與方法,無法做到開放性、趣味性、多元性、實踐性,導致作業效率低下。其二,要求全體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同樣的習題,是現階段小學英語教師采用的作業布置方法之一。這種方式不僅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還會導致學生出現不良情緒,對英語課程產生厭惡,嚴重阻礙學生的全面發展。

3.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分層作業設計的原則

分層任務主要是將相同模型、內容、組件和標準任務劃分為困難任務,使學生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級別的任務。在設計小學英語分級為基礎掃盲時,必須遵守以下原則:①平等原則。多層次的工作旨在使各級學生能夠學習,但這不是給學生貼標簽的問題,因此教師必須強調平等原則,以避免損害學習基礎薄弱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②有趣的原則。設計英語作業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庫、年齡特點等優化設計作業的形式和內容,使他們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積極思考,積極探索作業,促進作業質量的提高。③動機原則。分層過程必須以激勵原則為基礎,考慮到學生的情感經歷和變化,及時調整等級,根據具體情況加強個人咨詢,并使學生能夠培養自信和自信為了評估作業,教師必須準確描述和及時表揚學生的優點,建立學生對自己的信心,使之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

4.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分層作業布置有效性策略

4.1 依據學習水平設計分層類作業。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會存在較大差異,他們的興趣、能力以及認知水平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同樣的英語作業對不同學生來說,其教育作用也天差地別。陶行知先生曾言:“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币虼?,教師在進行作業的創新設計時,也需要因材施教,設計具有層次性和差異性的作業,讓學生依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合適的作業,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升英語水平,獲得英語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升。

如在教學完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6“My E-friend”這一內容的知識點后,教師就可以設計分層類的作業,讓學生依據自己的學習水平選擇相應的作業?;A任務:①抄寫一遍重點詞匯;②朗讀課文;③進行對話替換訓練。進階任務(可選做):①將課文中的一小段對話背誦出來,并能夠靈活運用相關詞匯;②回答網友的相關問題,如Who is your e-friend?What is he/she like?挑戰任務(可選做):利用英語與同伴進行對話交流,介紹一下自己網友的年齡、住址以及興趣愛好等。英語能力較弱的學生完成基礎任務即可,英語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在完成基礎任務之后再嘗試完成進階任務,而英語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直接選擇挑戰任務。通過這樣具有層次性與差異性的作業,不僅能讓學生依據自己的能力來完成適合自己的作業,還能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讓能力不同的學生都能獲得提升,真正落實陶行知先生“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4.2 思維能力分層。小學英語作為學生英語課程學習的重要啟蒙階段,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除了要關注學生課程的學習質量之外,同時也要對學生英語思維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和引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為學生更深層次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思維基礎。在進行分層作業設計時需要根據學生當前階段的學習狀態以及日常學習思維能力進行科學的分組。A層次的學生以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認真聽講且思維敏捷的學優生為主,在對其作業設計的內容上可以偏向語言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的方向,在有效課內學習的基礎上拓展學生英語閱讀學習的視野,夯實學生詞匯和語言基礎;B層次的學生以思維能力活躍,但是課堂聽講以及教學活動參與積極性較差的學生為主,同時包括思維反應較慢,但是踏實肯學的學生。對這一階層的學生而言,作業設計應當以課內基礎知識提升和課內閱讀練習為主,并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夯實學習基礎,并拓展語言實踐的應用能力;C層次的學生則以學習積極性、學習思維等各方面綜合素質較差的學困生為主。這一層次的學生受自身學習基礎以及學習興趣的影響,英語成績較差,并在學習興趣低、學習質量差的惡性循環中逐步喪失了學習積極性。針對這一層次的學生,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和日常教學過程中,都應當給予一定的關注,通過日常有效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逐步培養良好的課程學習習慣,幫助學生建立起課程學習興趣,從夯實基礎知識入手,逐步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在指導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重拾學習自信。

4.3 鼓勵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隨著學生完成作業,即使教師制定了適合學生不同情況的教學戰略和等級觀念,一些學生,特別是學習水平低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然面臨問題。因此,教師應該通過鼓勵學生恢復對英語的信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在鼓勵學生的同時,教師還必須及時分析學生的情況,使學生能夠面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改善自己的不足。教師必須鼓勵學生向成績好的人學習,使他們能夠在心中設定自己的學習目標,確定學生的學習途徑,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一旦學生完成作業,無論學生的地位如何,老師都不能批評學生他必須積極與有問題的學生溝通,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向學生提出自己的建議在分析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祝賀學生的實力,學生可以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心,然后老師就學生的缺點提出建議,使學生能夠克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克服缺點,發展自己的教師還必須鼓勵學生進步,同時讓他們獲得快樂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鼓勵學生完成作業時更加積極。

4.4 科學有效實施??茖W有效實施,就是指在作業設計后,進行作業的布置、引導,促使學生高效完成。在實施環節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小學英語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然后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對于A層次學生,可以適當地增加作業難度,做到基礎與挑戰性兼顧;對于B層次學生,作業難度適中,主要為基礎的夯實;對于C層次,作業難度最低,為基礎知識的熟練與記憶。通過不同層次的作業布置,可以讓不同學生都獲得提升,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第二,在作業布置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自主選擇作業類型、完成方法,促使學生的知識、文化、思維、能力都獲得提升,快速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A層次學生的作業布置,為根據所學知識,主動搜集相關資料,通過思維導圖的構建,闡述自身對于文本的看法與觀點;B層次學生的作業布置,為兩人或者三人一組,結合文本主題,搜集相應的知識資料,將其整理與記錄下來;C層次學生的作業布置,為英語單詞、短語的背誦記憶,以及精準發音與準確拼寫。通過分層作業布置,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高效完成,達到學習目標,不斷突破自我,獲得全面發展。第三,實施路徑多元性,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保障作業質量飛躍提升。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從課堂作業、課后作業的分層布置角度出發,在課堂教學完成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情況,精心選擇隨堂習題,幫助學生快速查漏補缺,鞏固與消化知識,并且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而課后作業為課堂知識點的總結訓練,將聽說讀寫緊密結合,并且傳授相應的技巧方法,減輕學生負擔,保障作業質量。接下來從傳統書面作業、網絡作業的分層布置出發,快速激發學生興趣,促使每一位學生都主動參與、高效完成,喜歡上英語學習。傳統的書面作業,可以為實踐調查、經驗總結、背誦朗讀等等,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數量、難度的把控,保障作業質量與效率。網絡作業,可以借助在線課堂、校園網、社交群等平臺,進行作業的上傳與分享。在作業完成中,教師、家長可以進行在線輔導與監督,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例如在“My Home”教學中,在課前預習作業的設計中,就可以采用分層布置法。如A層次學生的作業為:畫一張自己家里的簡易平面圖,并且用英語標上每個房間的名稱,然后在課堂上向同學、教師進行簡單介紹。如:This is oily home,this is the kitchen,this is the livingroom...B層次學生的作業為:通過Let’stalk部分錄音的仔細聆聽,然后反復朗讀課文,能夠將其準確讀給同學、家長或老師,并且能夠搜集相應的資料信息,初步了解不同房間的英文名稱,做到精準發音。C層次學生的作業為:工整抄寫單詞home、room、school、classroom等單詞,且能夠精準發音,熟讀文本對話。

4.5 融入作業評價體系,針對性檢測評價。教師也要將作業設計與分層評價整合在一起,落實對學生作業完成情況的差異化評價和針對性輔導。但是在傳統作業設計和分層作業實踐中,這是一項經常被忽略的工作。一些教師形成了讓學生在課后完成不同的復習任務就可以了的錯誤認知,依舊以同樣的標準批改、評價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導致低層次學生雖然高質量地完成了作業任務卻無法通過教師的正向評價而獲得成就感。面對該問題,教師應適當做出改變,在設計分層課后任務的同時設計不一樣的評價標準,力求使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夠獲得成就感。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分層作業布置,可以讓每位學生都獲得提升,充分發揮作業的功能,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英語教師,就要通過多個角度,進行分層作業的設計與布置,保障作業布置有效性,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加快教學改革的步伐,保障素質教育的落實。

猜你喜歡
布置分層作業
汽車線束布置設計要求
基于分層教學下的高中數學“讓學”策略
特別號都有了
基于分層的FCM算法在醫學圖像分割中的應用
基于分層的FCM算法在醫學圖像分割中的應用
基于“學為中心”的分層作業的設計與思考
作業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跨越式跳高遞進與分層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