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亥革命精神的內在意蘊及其當代價值

2022-11-21 21:16郭國祥楊媛
湖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2年5期
關鍵詞:偉大建黨精神

郭國祥 楊媛

[摘 要]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歷史上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這次革命為中華民族精神增添了重要的思想資源———辛亥革命精神。辛亥革命精神主要表現為天下為公、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為革命理想敢于奮斗、敢于犧牲的獻身精神,順應時代潮流、變法圖強的創新精神,融合中西、放眼世界的開放精神,平均地權、節制資本的民生理想。辛亥革命精神歷久彌新,具有超越時空重要價值:它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強中國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是近代中國紅色道德記憶的重要代表。

[關鍵詞]辛亥革命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 偉大建黨精神 道德記憶

[中圖分類號] C 9 5 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6 7 1-2 8 0 3( 2 0 2 2) 0 5-0 0 8 2-0 8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砥礪前行、薪火相傳的內在動力和支撐?;仡? 1 0多年前的辛亥革命,以孫中山為首的辛亥志士們用血與火鑄就的辛亥革命精神至今流淌在我們民族的血液里,閃爍著熠熠光輝。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 1 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緬懷孫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驅的歷史功勛,就是要學習和弘揚他們為振興中華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勵和團結海內外全體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奮斗?!盵 1]辛亥革命精神的豐富內涵,總結其當代價值,對于我們賡續發展革命精神,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辛亥革命精神的豐富內涵

(一)天下為公、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

辛亥革命時期的愛國主義精神,強調的是對祖國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對民族命運的深切關注,對國家獨立、自由、富強的執著追求以及為國家的榮譽和利益頑強拼搏、英勇斗爭的奉獻精神。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辛亥志士們矢志不渝為革命、頑強奮斗為國家的愛國主義精神是顛覆滿清王朝、實現民族共和的原動力。這種動力具體表現為孫中山“振興中華”的初心使命,天下為公的人生信條和振興實業的制度設計。

1、振興中華的初心使命。振興中華是孫中山為挽救國家危亡、實現民族復興而發出的時代強音。孫中山是近代中國偉大的愛國者,他出生于神州大地被“蠶食鯨吞”“瓜分豆剖”的嚴峻時局,從小就形成了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還在大學讀書時候,孫中山就開始考慮國家興旺發達之策,曾撰寫《致鄭藻如書》,提出效仿西方的社會改革方案,希望能以家鄉為試點開展農桑和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大學畢業后,更期待成為中國的政治家,曾上書李鴻章,提出了“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 2] ( P 9-1 0)的改革方案,無奈封建官僚顢頇昏庸,對其建議不理不睬,讓他意識到“和平之手段無可復施”,開始走上革命道路。1 8 9 4年,孫中山成立興中會,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革命綱領,希冀“亟拯救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庶我子子孫孫,或免奴隸于他族”[ 2] ( P 1 9)?!罢衽d中華”就成為了他的革命初心。

為“振興中華”,孫中山在革命的道路上矢志不渝、奮勇前行,領導和發動了十次武裝起義,皆以失敗告終,但他愈挫愈奮,繼續前進。1 9 1 1年1 0月,武昌起義爆發,全國響應,清王朝土崩瓦解,史稱“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王朝,終結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創建了民主共和國,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走出了“振興中華”的歷史性一步。

2、天下為公的人生信條。中華民國建立后,孫中山把他對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向往付之于政治實踐。1 9 1 2年3月,近代中國第一部真正合乎現代法治精神的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杜R時約法》鮮明地指出,國家主權屬于全體國民,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權利,無種族、階級及宗教之區別。這是中國第一次將“主權在民”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此后,民主共和意識在中國深入人心。為制約袁世凱的獨裁統治,孫中山接連進行了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袁世凱死后,北洋政府拒絕恢復《臨時約法》,為捍衛天下為公的理念,孫中山又進行了護法運動。自1 9 1 5年起,國民政府頒布了包含政治、經濟、文化、司法等法令、章程、規定等共3 9 0余件。在建立國家制度和法令的同時,民眾的參政議政意識被激發,民權彌張,民意彌達,平等自由之風興起,新政黨、新社團紛紛成立,新刊物、新報紙如雨后春筍涌現,中國社會出現了從未有過的民主、自由的新風尚。

3、振興實業的制度設計。人類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是物質生活,物質建設在社會建設中不可或缺。國家要興旺,社會要發展,民族要振興,人民要幸福,都必須振興實業。實業是指社會經濟的各個部門,除主要的農、工、商以外,還包括交通、礦業等。近代中國之所以民窮財盡,是因為中國實業不發達,產品缺乏競爭力,導致在對外貿易中“外貿之入口超于土貨之出口”[ 3] ( P 1 3 3),因此,振興實業是積貧積弱的中國發展壯大的唯一出路。

為振興實業, 1 9 1 7年至1 9 1 8年,孫中山先后撰寫《會議通則》《實業計劃》和《孫文學說》三部著作,后合編為《建國方略》,從國際大背景下謀劃中國的建設,全面系統地規劃國家民族的經濟建設藍圖。孫中山在《實業計劃》中對如何發展實業、進行物質建設,確立了“大方針”與“大政策”。孫中山提出對于“個人企業”的運行和發展,國家必須制定嚴格的法律來保護,實業的發達一定要有良好的經濟秩序和社會環境,“今欲利便個人企業之發達于中國,則從來所行之自殺的稅制應即廢止,紊亂之貨幣立需改良,而各種官吏的障礙必當排去;尤須輔之以利便交通”[ 4] ( P 7 9)。對于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事業,必須國家經營,要防止資本壟斷。國家要優先發展交通運輸業,要重視鐵路、水道、港口的修治。在孫中山的推動下,近代中國民族工業得到快速發展,其中棉紡織、化工、機械等新型企業一一創辦。1 9 1 2年至1 9 1 9年是中國近代工業化的高潮時期, 1 9 1 3年全國工廠只有6 1 8家,而1 9 2 0年發展到1 7 5 9家。

(二)為革命理想敢于奮斗、敢于犧牲的獻身精神

獻身精神是指為實現理想和目標甘愿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獻出自己生命的一種精神。辛亥革命時期的愛國志士為了國家獨立和民族振興,以慷慨激昂的言論和壯懷激烈的行動投身于反清革命事業之中,表現出敢于奮斗、敢于犧牲的獻身精神,豐富了民族精神的內涵。其精神主要表現在不顧個人生死、摒棄功名利祿和對革命理想的執著追求等方面。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是辛亥志士們獻身精神的真實寫照。黃花崗起義之前,很多愛國志士都抱著必死的決心,義無反顧報名參加敢死隊,給親人寫下一封封絕命書?!捌湟环N為主義而革命之熱烈,實不知利害死生為何事也?!盵 5] ( P 1 2 3)方聲洞為救國,毅然參加了黃花崗起義,年僅2 5歲英勇就義,他給父親寫下的訣別書流傳千古。林覺民在參加黃花崗起義前給妻子寫下的《與妻書》更是成了千古絕唱。秋瑾曾在給朋友的信中說:“成敗雖未可知,然茍留此未死之余生……已置生命不顧,即不獲成功,而死亦不悔也?!盵 6] ( P 4 7)

民族生死存亡關頭,愛國志士們拋棄功名利祿,投身于革命斗爭中。徐錫麟作為光復會的領導人之一,為掩護革命活動謀得了官職,但他沒有貪圖權力背叛革命,組織起義失敗被捕,慘遭殺害。他在就義前說:“功名富貴,非所樂意,今日得死,死亦無憾?!盵 7]在黃花崗起義中李德山被捕,即將臨刑犧牲時說:“大丈夫為國捐軀,分內事也。我豈不能致富貴者,特不能如汝輩認賊作父,不知羞恥耳!”[ 8] ( P 1 6 8)

推翻封建專制統治,實現民主共和,是辛亥志士們畢生追求的革命理想。面對嚴刑逼供和百般折磨,志士們不曾畏懼和退縮。禹之謨是湖南革命黨人,在1 9 0 6年6月萍瀏醴起義前被捕,清朝官員對其嚴刑逼供,“始以針刺爪甲,君不怯。繼倒懸之,熏椒煙于口鼻,君仍無語。自燒烙鐵,烙君肉……斷君指,割君舌,求死不得,身無完膚”[ 8] ( P 2 0 5)。他在就義前手寫絕命詞,拇指雖斷,字跡仍完好如初,反動統治者沒能從禹之謨口中得到任何一點革命黨人活動的真實情況,這種對于革命理想的執著追求與日月長存。

辛亥革命取得的勝利來之不易,志士們為實現民主革命的勝利拋頭顱、灑熱血。他們勇敢地直面困難,舍身取義,為國捐軀的精神激勵了無數愛國青年投身于民主革命道路。

(三)順應時代潮流、變法圖強的創新精神

中華民族是一個飽經憂患的民族,幾千年來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屢遭外族入侵而未亡,不斷地繁衍、發展、壯大,不滿足于現狀和不斷變革進取的創新精神是其內在密碼。孫中山曾說:“順應世界之潮流,采擇最新之理想?!盵 3] ( P 2 2 5)從和平改良到武裝反清,從獨創三民主義到重釋三民主義,從依靠一派軍閥打倒另一派軍閥到聯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孫中山思想始終與時俱進,體現了強烈的創新精神。

1、從和平改良到武裝反清。孫中山將中國的進步和世界的進步聯系起來,考察西方的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并結合中國的國情思考中國富強之策。中法戰爭后,孫中山在《上李鴻章書》中提到要向西方學習政治、經濟、科學技術等,希望李鴻章可以采納改良建議,但其主張被譏諷為書生之見。他猛然清醒過來,意識到局部的溫和的改革是無望的,必須走革命的道路,推翻腐朽的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國,中國社會才有希望。孫中山順應時代潮流,不斷尋求進步,打破了幾千年封建專制主義皇權至上的思想禁錮,在中國大地上舉起了武裝反清的旗幟,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2、從舊三民主義到新三民主義。孫中山博采眾長、順應時代潮流,從舊三民主義轉變到新三民主義是其尋找救國良方的卓越識見。舊三民主義的局限性在于民族主義沒有鮮明的反對帝國主義的內容;民權主義只是一種資產階級的精英民主,忽略了底層民眾的民主權利;民生主義缺乏可操作性,平均地權并不能滿足廣大農民對土地的要求。舊三民主義的不足和捍衛民主共和斗爭的一再失敗,孫中山認識到救國必須尋求新的“藥方”和新的力量。十月革命的勝利讓孫中山燃起信心,在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幫助下,孫中山的思想發生了深刻變化,在國民黨一大提出了三大政策,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舊三民主義發展到了新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的民族主義提出了鮮明的反對帝國主義的內容,民權主義強調“民權為一般人所共有,非少數人所得而私也”,民生主義則在平均地權的基礎上增加了“節制資本”和“耕者有其田”的思想。

3、從依靠軍閥反對軍閥到聯合世界平等待我之民族奮斗。孫中山在反復遭遇軍閥背叛后,思想出現躍升。辛亥革命后袁世凱專制獨裁,宋教仁被刺殺,黃興病故,朱執信遇害,國民黨在這一時期遭到重創。孫中山為挽救民主共和,毅然出擊,號召各地革命黨人起義和地方政府獨立,先后領導了二次革命和護國運動,給袁世凱專制獨裁統治以重大打擊,并最終推翻了袁世凱政府??稍绖P統治推翻后,軍閥們擁兵自重,后來的兩次護法運動也重復了這樣的結局。孫中山深刻意識到南北軍閥都是一丘之貉,都是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都是封建勢力的代表。中國要進步,不能依靠封建軍閥,也不能依靠軍閥背后的帝國主義力量。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讓孫中山看到了蘇俄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五四運動的爆發、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工人運動的蓬勃興起讓他認識到無產階級及其先鋒隊———中國共產黨力量的強大,在共產國際、蘇俄和中國共產黨的支持和幫助下,孫中山思想發生了巨變,深刻認識到民眾力量的重要性,深刻認識到世界局勢的復雜性和中國革命的特殊性,開始改組國民黨,在國民黨一大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在最后遺囑上,都殷殷囑托革命同志“聯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

(四)融合中西、放眼世界的開放精神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開放,才能文明互鑒,才能取長補短,才能興旺發達?!伴_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毙梁ブ臼總兙哂絮r明的開放意識,孫中山就曾說過:“必須使我們的國家對歐洲文明采取開放態度?!盵 2] ( P 8 6)他談及封閉的后果:“世界潮流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盵 9]孫中山的開放思想為中國改革開放和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非常深厚的思想資源。

1、融合中西的博大胸懷。孫中山具有博大的胸懷,為早日結束戰爭,減少人民的傷亡,可以主動辭讓“讓多少英雄競折腰”的臨時大總統之位?!疤煜聻楣笔菍O中山的人生信條。他的天下超越了狹隘的民族,而上升到了世界大同。他認為民族主義是世界主義的基礎,被壓迫的民族只有首先恢復民族的自由平等,然后“才配得上講世界主義”,也就是把本國的民族解放擴大為實現整個人類解放的世界主義。在文化上,孫中山也不是保守主義者,而是善于從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進步文化中汲取精華,推陳出新。他的三民主義思想既有對中國古代民本思想、大同理想智慧的吸收,也有對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發揮。其中,民權主義參考了盧梭的“天賦人權”思想,五權憲法借鑒了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說,民生主義采納了約翰·穆勒等人的地租理論和亨利·喬治的土地“單一稅”理論。

2、獨具特色的開放式現代化。孫中山認為中國要想實現現代化,振興經濟,必須打開國門,實行開放,引進人才。1 8 9 4年孫中山在《上李鴻章書》中明確提出了現代化的救國方案,借用外國人才和購買外國機器效仿學習,顯示他已有對外開放的意念。武昌起義后,孫中山明確提出必須以開放政策來建設國家,在民國初年多次講話中,他反復強調為建設富強國家,要“全行開放”。1 9 1 2年1 0月,孫中山將“門戶開放主義”作為基本國策。

開放主義不是讓外國政府和商人在中國為所欲為,而是在主權不受侵犯,在中國法律允許的條件下,允許外國人來中國投資。孫中山的“開放主義”強調國家獨立為前提,同列強強加給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有本質上的不同,他在《實業計劃》中提出:“惟發展之權,操之在我則存,操之在人則亡……”[ 1 0] ( P 2 4 8)為確保開放中保障國家主權完整,孫中山提出兩大措施即掌握海關大權和訂立合約。

(五)平均地權、節制資本的民生理想

民生好壞決定國運昌衰,決定民心向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財富“共享”即均富原則是孫中山民生主義的核心思想。孫中山借鑒傳統儒家的“均富”與“民本”思想,吸取歐美財富分配不均和社會嚴重不公的教訓,期盼在中國實現其民生理想。

辛亥革命時期,革命志士同情人民,關心勞苦群眾,孫中山曾說:“三民主義是為人民而設的,是為人民求幸福的?!盵 1 1] ( P 1 7 7)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在辛亥革命時期有了新的詮釋,即為實現財富共享、人民均富的民生主義,為此,孫中山構想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平均地權”。具體便是“凡屬于生利之土地,鐵路收歸國有,不為一、二資本家所壟斷漁利”,旨在通過對土地的“公有”以防止由私人壟斷帶來的貧富不均。

平均地權是孫中山民生主義兩大經濟綱領之一,其目的是變革舊的土地制度,用征收地價稅和土地增價歸公的辦法,實現“土地國有”,消除地主從地租及地價增漲中獲得暴利的可能性。平均地權的措施有四條:第一核定地價,第二照價征稅,第三照價收買,第四漲價歸國。平均地權就是要遏制工商業發達后土地漲價而出現貧富尖銳對立的社會問題,蘊含著孫中山為大多數人謀幸福的宗旨。孫中山將“平均地權”當作是“社會革命”的旗幟,在當時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為實現均富,孫中山不僅著眼于防止土地的私人壟斷,還警惕資本的私人壟斷,故提出“節制資本”?!肮澲瀑Y本”是孫中山借鑒馬克思的“資本公有”的思路提出的,其中“發達國家資本”是首要任務?!鞍l達”指的是通過國家的權力對影響國家民生的大資本收歸國有,使得國家具有所有權和經營權。孫中山期待未來社會能以資本的國有代替資本的私人壟斷。私人資本的“節制”就是“限制”,即不允許私人資本過多,不允許私人資本無序擴張造成壟斷。當然,孫中山的“節制”并非“消滅”,反而要在不允許大的私人資本存在的條件下,采取措施對中小企業加以扶植和保護,使其快速發展。因此,孫中山的“節制資本”實質是倡導多種經濟結構的發展模式,形成“發達”與“節制”辯證統一的良性運行,從而實現均富的民生主義。

二、辛亥革命精神的當代價值

(一)辛亥革命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

“偉大民族精神是我們前進的根本力量?!盵 1 2]民族精神對于民族的生存延續、國家的繁榮興旺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具有極為重要的功能,概括來說有以下三點:精神支柱的功能、凝聚力量的功能、精神激勵的功能。正是在民族精神的激勵和支撐下,革命者們義無反顧地踏上民主革命之路,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富強前仆后繼、一往無前。

辛亥革命時期,無數愛國志士們形成了以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為革命理想奮斗犧牲的獻身精神,順應時代潮流、變法圖強的創新精神,融合中西、放眼世界的開放精神,平均地權、節制資本的民生理想為特征的辛亥革命精神。辛亥革命精神的形成與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培育密不可分,是中華民族精神在辛亥革命時期的愛國志士身上的忠實體現和典型體現。近代以來,為實現振興中華的偉大理想,孫中山等辛亥志士們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這一切的奮斗、犧牲、流血、創造歸結起來都是革命志士們所闡釋的民族精神內涵在辛亥革命時期的集中體現。辛亥革命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其革命事跡、革命成果都離不開中華民族精神的影響,同時,豐富了民族精神,賦予了民族精神時代價值。

(二)辛亥革命精神是增強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文運與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堅定文化自信提升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提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1 3],并認為堅定文化自信必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辛亥革命精神為增強文化自信提供了其獨特的存在價值。

辛亥革命精神是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志士在革命實踐過程中,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和特殊的歷史環境下形成的,集中體現了辛亥志士們的意志品質、思想道德、理想抱負等一系列優良傳統和革命風范。深入研究辛亥革命精神對于堅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當代價值和實踐意義。

辛亥革命精神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豐富的政治資源,其中反抗舊制度、建立新制度的紅色底蘊為孕育紅色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提供了沃土,為中國共產黨創造人民向往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堅實基礎。辛亥志士們留下的創新、進取、愛國、為民的優良傳統是激勵我們永遠前進的寶貴精神遺產。

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封建世襲王朝到“主權在民”的中華民國再到今天“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時代賡續發展辛亥革命精神,有利于發展國民教育,提高人民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認同感,也是對中國文化的重構和提振。

(三)辛亥革命精神是近代中國紅色道德記憶的重要代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對傳統文化中適合于調理社會關系和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內容,我們要結合時代條件加以繼承和發揚,賦予其新的涵義?!盵 1 4]道德記憶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現象,是人類構建意義世界或者價值世界所特有的社會屬性,從某種角度來說,沒有道德記憶就不可能有人類道德的產生,更不會有其傳承和發展。

近代中國紅色道德記憶是鴉片戰爭以來愛國志士在革命道路中展現的道德準則、道德思想、道德實踐、道德人物等在人們頭腦中留下的印象。近代中國紅色道德記憶蘊含著鮮明的革命性,區別于舊中國道德記憶,具有鮮明的革命意識,凝結著無數中華兒女救亡圖存的愛國情懷。辛亥革命時期,革命志士為實現革命理想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以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敢于流血犧牲的獻身精神與滿清政府頑強抵抗,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辛亥革命精神為近代中國紅色道德記憶涂抹了鮮明的革命底色。近代紅色道德記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是一代又一代革命志士道德楷模的記憶、道德事跡的記憶,是無數鮮活的革命英雄的形象。辛亥革命志士如林覺民、方聲洞、秋瑾等,是近代中國紅色道德記憶的重要形象。辛亥革命精神不僅成為近代中國紅色道德記憶的重要內容,也是近代中國紅色道德記憶的重要代表和典型象征。

歷史因銘記而永恒,精神因傳承而不滅?!拔覀兗o念辛亥革命,最重要的就是挖掘和弘揚辛亥革命精神,因為辛亥革命最寶貴的就是辛亥革命精神。辛亥革命給中國、亞洲乃至世界帶來的是一筆很寶貴的遺產?!盵 1 5] ( P 3 7 4)辛亥革命精神是一種能夠穿越時空、具有磅礴力量和永恒教育價值的重要紅色精神資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我們必須緬懷孫中山和辛亥志士們為民族振興而赴湯蹈火的革命事跡;堅持學習孫中山和辛亥志士們克服阻力,不畏艱險,堅定志向,一往無前的精神,將辛亥革命精神不斷傳承、弘揚、發展和創新。

參考文獻:

[ 1]首都各界隆重紀念辛亥革命1 0 0周年[N].人民日報, 2 0 1 1-1 0-1 0( 0 0 1).

[ 2]孫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華書局, 1 9 8 1.

[ 3]孫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華書局, 1 9 8 5.

[ 4]齊豫生.建國方略[M].吉林: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 0 0 6.

[ 5]鄒魯.廣州三月二十九革命史[M].上海:民智書局, 1 9 2 6.

[ 6]秋瑾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 1 9 7 9.

[ 7]王曉秋.怎樣認識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 0 1 1, ( 1 0).

[ 8]曹亞伯.武昌革命真史[M].上海書店, 1 9 8 2.

[ 9]孫中山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5 6.

[ 1 0]孫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華書局, 1 9 8 5.

[ 1 1]孫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華書局, 1 9 8 6.

[ 1 2]習近平.偉大民族精神是我們前進的根本力量———二論習近平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要講話[ N].人民日報, 2 0 1 8-0 3-2 3( 0 0 1).

[ 1 3]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N].人民日報, 2 0 1 6-0 5-1 7.

[ 1 4]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 5 6 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講話[E B/O L]. h t t p: / /c p c . p e o p l e . c o m. c n/n/2 0 1 4/0 9 2 5/ c 6 4 0 9 4-2 5 7 2 9 6 4 7. h t m l, 2 0 1 4-0 9-2 5.

[ 1 5]章開沅文集:第9卷[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2 0 1 5.

責任編輯:袁霄

猜你喜歡
偉大建黨精神
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的實質、定位與傳承
中國共產黨百年偉大建黨精神語境探析
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的生成邏輯、內涵意蘊與價值賡續
讓偉大建黨精神綻放時代光芒
讓偉大建黨精神綻放時代光芒
論偉大建黨精神
偉大建黨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實踐的思考
唯物史觀視域中“偉大建黨精神”四重維度探析
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的意涵與特質
偉大建黨精神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