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屬醫院醫學本科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探析

2022-11-22 13:39李紅軍熊建恒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22年7期
關鍵詞:醫學生雙創醫學

李紅軍,萬 玲,熊建恒,錢 萌,梅 琳,陳 秀

(江漢大學附屬黃陂區人民醫院,湖北 武漢 430300)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推動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大健康領域的創新創業日新月異,在這種背景下,各醫學院校內的創新創業教育蓬勃開展,而附屬醫院采用何種途徑繼續對醫學本科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是醫學教育的重要課題。為此,江漢大學附屬黃陂區人民醫院探索以“崗位創新、專業知識”為基礎,以“新業務、新技術”為依托的人才培養模式,使醫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全面提高。

一、附屬醫院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

(一)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要求。

為了配合教育部實施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醫學院校將雙創教育帶入課堂,并與醫學基礎課程融合,指導學生參加各種類型創新創業大賽。當學生離開高校進入附屬醫院,雙創重任將由附屬醫院承擔。醫院也必須成為創新創業型高素質醫學人才成長的搖籃。

(二)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連貫性的需求。

醫學本科生的學習可分為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兩階段,其中基礎醫學階段學生在醫學院學習。此階段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比較重視,以傳播創新創業知識,培養創新創業精神的課堂教育為主[1]。此階段雙創實踐為參加一些實驗室研究或基礎學科競賽[2-3]。臨床醫學階段學生在附屬醫院學習,附屬醫院應保持創新創業教育的連貫性,有利于復合型人才的形成。

二、附屬醫院醫學本科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目前現狀和存在問題

(一)雙創教育缺乏規范成熟體系。

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較晚且欠成熟[4]。在“中國知網”中以“醫學院?!辈⒑皠撔聞摌I”為主題詞搜索2015—2020年中文文獻獲得273篇,以“附屬醫院”并含“創新創業”為主題詞搜索同期中文文獻僅獲得8篇??梢妱撔聞摌I教育在附屬醫院中開展較少,更談不上成熟的體系。

(二)雙創教育氛圍不足。

學生進入附屬醫院,如何通過臨床實踐更好的轉變成一名準醫生為學習目標。至于創新創業,半數以上的學生只停留在“想”的階段[5]。附屬醫院從事雙創教育的教師絕大多數是臨床醫生,他們的教學目標也是盡可能灌輸給學生更多的專業知識,讓學生早日成為合格的醫生。在繁忙的教與學壓力下,教師及學生參加雙創實踐難度大,附屬醫院雙創氛圍不足。

(三)雙創實踐資金保障不足。

經費投入是雙創實踐教育活動開展的保障和基礎,校園內學習階段,學生可以申請國家或高?;鹬С?,進入附屬醫院后,這部分基金很難再申請。醫院僅為醫生申請的各類科研項目配套資金,極少服務于學生的雙創實踐。因此在附屬醫院的學生雙創實踐資金保障不足。

三、附屬醫院醫學本科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實施方法

為解決學生在附屬醫院雙創實踐教育問題,我們采用了基于院內新業務新技術的三階梯人才培養方法。

(一)開辦“創新創業訓練營”,激發學生雙創興趣。

第一階段為舉辦“創新創業訓練營”,訓練營邀請醫院領導,科研項目項目完成人,創新創業優秀學長演講并互動。讓學生了解創新創業形勢,創意形成、科研申報、成果轉化等知識,激發學生創新創業興趣。

(二)深入臨床,培養學生雙創思維。

第二階段為臨床學習階段,要求學生利用課堂以外的時間,深入臨床體會訓練營老師雙創實踐立足點。

1.立足于崗位創新。創新與創業是密不可分的,創新是創業的基礎和核心,創業則是創新的重要體現形式[6]。教育醫學生,創業應該立足于臨床不同的崗位創新,脫離崗位技能創新的創業猶如無源之水。通過臨床考察讓學生親身感受教師是如何立足于崗位開展新技術新業務,通過言傳身教的模式,讓學生體會到,醫學生的創新創業不僅僅是開發產品、創建公司,而是在不斷的崗位創新中創建自己的事業。

2.立足于專業知識。醫學是一門專業性極強的學科,法律要求嚴格。醫學生的創新創業,必須以“扎實的醫學專業知識”作為重要立足點。臨床考察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只有具備扎實的醫學專業知識,才能更好地開展雙創活動。將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并立足于專業教育,能更好地促進專業知識提升[7]。

(三)以新業務新技術為依托,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第三階段為最重要的以“師生同創”為模式的項目實施階段:第一步教學部門組織院內新業務新技術申報,并安排項目評審會。第二步組織學生對初選項目進行充分的討論并與教師進行溝通,協調學生加入各項目。第三步成立師生同創團隊。項目實施過程中,醫院協調團隊處理好課內與課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幫助建立獨特的團隊文化,并按項目進度和資金撥付計劃撥付資金,項目實施各階段成果以專利、課題、論文等形式產生。根據取得的成果,歸納出有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全院重點發展的前沿技術及可以開發的產品。醫院對項目進度及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對項目結果進行評價。對優秀教師和學生進行獎勵。產品開發所產生的效益繼續資助新技術新業務的可持續開展。

四、取得的成效與思考

(一)實現了目標。

處理好了創新與創業、創新與專業、個人與團隊、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建立了協同探索、共同提高的獨特的創新創業團隊文化。探索了附屬醫院這種非校園機構對醫學本科生的創新創業培養新路徑,保持了醫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連續性,走出了以“專業知識、崗位創新”為基礎,以新業務新技術為依托的特色之路。

(二)取得的成效。

組隊至今,新技術新業務立項30項,組成團隊24個,共55名學生參加。獲國家級立項6項,獲省部級立項3項,獲市級立項3項,獲高校立項4項。取得專利11項,獲院內重點發展前沿項目8項,發表學術論文18篇。18位教師和3名學生獲得表彰。

(三)探索問題。

以“崗位創新、專業知識”為基礎,以“新業務、新技術”為依托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實用性、可復制性和可持續性。但仍有明顯的不足。主要表現在:教師能力不足、師生熱情不高、系列平臺短缺。因此我們也在不斷探索改進。

1.加強教師能力。醫學院附屬醫院中創新創業指導教師均為臨床醫生,對學生雙創的指導能力較高校專職教師明顯欠缺。目前大學正加強對有創新創業思想及意愿的教師進行培訓,并鼓勵臨床教師參加大學在創新創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切實提高臨床教師的教學指導水平。

2.增強師生熱情。目前附屬醫院對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僅開展教師學生相互評價,對優秀教師學生進行表彰。激勵形式單一,創新創業熱情不高。下一步將對教師雙創教育工作進行量化考評,并將結果納入績效考核,作為職稱職務評聘優選項。對在項目申報及實施過程中有特殊貢獻的學生將予以獎勵。對優秀團隊將加大扶持力度,向更高平臺推薦。通過增加多種形式的激勵激發師生創新創業熱情。

3.拓展系列平臺。目前開展的創新創業活動主要依托大學及附屬醫院平臺,下一步將爭取科技、衛生部門支持,設立創新創業基金,深挖新業務新技術項目,促進成果轉化,建設實訓基地。利用好互聯網,融合社會資源,打造院企合作平臺,彌補大學及附屬醫院資源的不足。

猜你喜歡
醫學生雙創醫學
當代醫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2021年家庭醫學(下)總目錄(1~11期)
論中職醫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安徽醫學》稿約
歡迎使用《安徽醫學》在線投稿
高淳區以僑聯雙創基地 助推“雙創”孵化成長、孕育未來
“雙創”浪潮方興未艾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你必須知道的事
醫學生職業道德畢業論文考試的實踐與思考
圓夢星之火,助力“雙創”加速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