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生態視域下構建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
——以“跨文化交際”為例

2022-11-22 18:48馬曉文
山西青年 2022年18期
關鍵詞:視域跨文化交際學習者

馬曉文

江西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一、教育生態學視域下的混合式教學

教育生態學以教育學和生態學為理論基礎,其主要內容是研究教育及其相關的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以各種教育形式以及與其相關的生態環境為教育生態學的研究對象。主要目的是研究以自然環境、規范環境、社會環境為主的生態環境與教育的相互作用關系。

把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看做一種教育生態結構,其主體為教師和學習者,其中師生角色定位、師生交互關系構成了主體之間的生態關系。

教育生態學視域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嘗試重構生態主體的定位,協調生態主體之間以及生態主體與生態環境的關系,構建和諧、開放的混合式學習模式[1]。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教育生態的變化

混合式教學以互聯環境為基礎,它具有分散、移動與高速的特征。在互聯環境中,信息具有源頭的復雜性、多樣性與即時性的特點?;诖?,混合式教學中的信息傳播的生產、分布與傳播的形態都發生了改變。

混合式教學模式中的教育生態相比傳統教學有以下變化:

學習系統由封閉走向開放。對人才的培養更注重自主思考能力及創新批判能力。面向社會的開放式教育,也越來越成為高等教育的趨勢形式。

學習要素內質的拓展。數字信息化社會具有開放、高效、自由以及產出性高的特點,課程的本質由傳播知識轉向創造知識,同時課程成為知識創造的載體[2]。信息化技術為探究知識提供了更多樣的方式和方法。

師生角色的轉變。由傳統課堂中知識的傳授與接受者轉變為指導探尋者與主動探究者的相依存的關系,并且呈現出協作知識創造的新形態。

學習資源存在形態及信息流向的轉變。傳統課堂中信息是由教師流向學生的單行渠道,混合式教學依托數字化技術,開拓了由學生流向學生,以及以學習資源為中轉的學生流向學生的多樣化的信息流通方式,充分體現了數字技術的連創性。

三、目前混合式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生態主體角色定位不準確

數字技術改變了學習資源的分布形態以及人們對其擁有關系,從而使得師生主體的確定性發生改變。教師的主要任務不再是以“命令”式傳播知識,而是創建多樣的場景與活動任務幫助學生建構知識[3]?;旌鲜浇虒W模式中不僅存在師生關系,還包括生生關系以及師生與學習資源的關系,是多向性的主體關系。一些學習者在新的教學模式中難以轉換角色,依然處于單一關系的被動聽課和接受教學指令的狀態,無法進行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

教師在混合式學習中成為知識的建構者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知識的呈現者和傳授者,一些教師的混合式教學僅僅是傳統課堂的“線上模式”,并未真正成為學習者的學習顧問和意義建構的促進者。

(二)生態主體之間欠缺交互,群體動力缺乏

隨著學習系統內質的拓展、學習體驗的根本改變,教與學的關系正呈現出協作創造的新關系和新形態。在混合式教學中一些教師以與傳統授課相同的方式進行混合式教學,導致學習中生生之間缺少互動。教育生態學理論中認為,學習群體中的成員之間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響的,良好的群體互動將有助于創造性知識的獲得[4]。

(三)生態環境建設不充分

與教育相關的生態環境是建立在各種教育形式的基礎上的多元的復合的環境系統,包括外部和內部兩部分。其中,外部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內部包括規范環境。

外部自然環境上,一些學校的混合式教學實施沒有充分的政策保障,或者缺少相應穩定的支持平臺。而一些現有的混合式課程中學習資源欠缺,或未根據教學反饋進行及時更新出現“老化”,形成教育生態的“花盆效應”。

社會環境上,生態主體之間的關系未及時轉換,教師教學行為缺乏建構性、學生學習行為缺乏主動探究性、生生之間缺少群體動力關系。

規范環境上,對學生混合式學習的形成性規范不夠完善,混合式學習的教育節律紊亂,很難達到混合式學習的預期效果。

(四)生態主體與生態環境之間互動失衡

生態主體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主要指主體與學習資源之間的關系。知識的傳播猶如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傳遞”,呈現出從單向流動向多元知識供應、多向知識流通途徑的創新態勢?!盎ヂ摼W+”時代,知識不再是被動接受和灌輸而是主動生成的,在此過程中需要生態主體與環境之間進行有效互動[5]。

四、教育生態視域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生態主體的構建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生態主體包括教師種群和學生種群。其中教師種群包括課程授課教師和平臺維護教師。課程授課教師負責課程教授、在線資源的維護以及在線輔導;平臺維護教師負責對平臺進行運行維護以及處理相關技術問題;學生種群由多個學生共同構成,在學習中學生種群形成各種群體動力關系。

(二)生態環境的構建

1.自然環境

數字技術驅動的創新給教育帶來深刻的影響,沒有一個領域像當下教育領域這樣,對信息技術變革教育現狀的需求如此強烈與迫切[6]。各級學校應為趨勢性的新興的教育形式提供寬容和開放的發展環境和條件,并將其反映在教育管理各項職能中。

在線學習平臺是混合式教學線上學習的主要陣地,應體現出交互性、監管性、開放性和靈活性。師生和生生應能通過平臺進行全方位的交流,教師利用平臺的各種教學功能實現對學生端的監管。平臺還應為學習者提供超出校園的更廣泛的輻射式教育資源選擇,并且學習者能自由選擇學習時間、地點、章節和課程,在學習上實現主動學習和靈活學習。

線上學習資源是學習者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應具備獨立性、整合性、豐富性和實用性。線上學習資源不是課堂和教材的簡單重復,應為學習者提供超出課堂和教材的兼具基礎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資源,并綜合多種資源優點,與課堂和教材資源共同構成有效的能量流與信息流。

2.社會環境

混合式學習中的教師是知識傳授的指導者以及認知的建構者。在此過程中,教師應靈活發起或參加到學生的線上學習中,對學習者的在線發言,教師應秉承開放發散的原則,對主體方向予以引導[7]。在混合式的線上學習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包括案例驅動、小組任務等,同時也可使用各種激勵性措施鼓勵其他較少在線發言的學習者參與。

在信息授受流向上,除了傳統“師—生”通道,同時也包括“學生—學生”通道。根據教育生態位原理,生態主體間理性的競爭將對主體起到激勵鼓舞的積極作用?;旌鲜浇虒W中,教師應利用線上活動加強學習者之間的協作和討論,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優秀的學習者將成為“學習領袖”,他將起到對其他學習者激發自主思考和引導其進行主動溝通的重要作用[8]。

3.規范環境

一方面教師對線上學習的各個部分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數配比,監督和引導學習者主動參與和完成教師發布的線上任務;另一方面,對不規范的線上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正確社會化表達與分享。

混合式學習與傳統教學一樣有自身的教育節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線上學習行為,掌握線上學習的正確流程[9],在線上和線下學習間自如切換。

五、教育生態視域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

(一)《跨文化交際》混合式教學簡介

《跨文化交際》是普通高校外語類專業的核心課程,其主要目標是通過運用跨文化交際基本理論,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和對文化差異的敏感度,提高跨文化交際實際交流的能力。本門課程教師通過在超星學習通平臺自建的SPOC課程,構建教育生態視域下的混合式學習模式,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目前已完成對本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2018級、2019級本科生的教學,并對2019級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超星學習通平臺包括課程區、學習資源區兩大塊。課程區包括課程PPT、章節導引、課程資源、課程通知、作業、考試、討論、班級空間等板塊。此外,還包括豐富的線上活動庫,如簽到、選人、隨堂練習、主題討論、搶答、問卷、分組任務、投票、群聊、直播等。

本課程選擇多媒體網絡教室和超星學習通平臺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課程共40理論學時,其中線上14學時,線下26學時。教師通過線下教學講解相應章節重難點,線上教學學習者通過學習自建課程視頻資源,運用隨堂測試對學習效果進行即時監測,并運用課程在線文字、圖片、視頻案例資源結合討論、群聊進行知識擴充和運用。學習者還需要在線提交作業、章節測試、期中期末測試,教師進行在線評價和反饋。

(二)問卷調查及分析

本次調查針對《跨文化交際》混合式教學的實施,問卷共包括18道題目,分別從對混合式教學實施的整體評價、線上和線下教學三方面進行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3份,回收問卷43份,有效問卷100%。

從對混合式教學實施的整體評價看,97.68%的學習者認為混合式教學比傳統教學效果好,83.72%的學習者在兩種教學方式上選擇了混合式教學。

線上課程的實施中,88.37%的學習者能積極或非常積極地參與各種線上活動,并且有97.68%的學習者認為其他同學發表的觀點能激發自己進行深入思考,體現了有效的信息授受流向對主體協作學習共同創造知識的高效性。關于線上課程對學習幫助的體現,選擇人數位于前三的分別為“可以自由發表觀點,觀點多樣化”“資料豐富”“知識點清晰且集中”,充分體現了在教育生態視域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對學習者學習效果的重要性。

在傳統的線下教學中,53%的學習者認為學習資源的來源比較狹窄,另有51%的學習者認為在線下課堂中不能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學內容形式比較單一。這說明單一的線下教學模式需要在教學方式、技術上進行革新。

而針對混合式教學中的線下教學,79%的學習者傾向于教師根據知識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堂討論;另有77%和72%的學習者希望教師在線下課堂著重進行重難點知識的講解和答疑解惑。學生進行討論的強烈愿望也表明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信息是一個授受流向,在線下教學中同樣需要在“師生”乃至“生生”間的有機流動,知識在信息的流動中更加具有活力和價值。

在本課程學習完成后,大部分同學能夠適應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期末綜合成績也有顯著提高,學習者對這種教學模式的效果較為滿意,有力推動了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

六、結語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產物?;旌鲜浇虒W在疫情以及信息技術發展背景下將會成為常態。要充分探索提高混合式教學效果的有效教學方法,防止出現線上和線下分離的兩張皮現象[10]。在教育生態學視域下,將混合式教學看作一個教育生態系統,明確各生態主體的定位,通過構建穩定且因時更新的自然環境,以交互關系為基礎的社會環境,以及引導學習行為的規范環境,促進教育生態的平衡協調,使混合式學習發揮出最大價值。

猜你喜歡
視域跨文化交際學習者
對戊戍維新派思想家心路歷程的思考——以“啟蒙自我循環”為視域
在線學習環境下學習者畫像構建研究
“一帶一路”視域下我國冰球賽事提升與塑造
旁批:建構主義視域下的語文助讀抓手——以統編初中教材為例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情感過濾假說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非正式學習環境下基于移動終端的學習者模型研究
創新意識下日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跨文化交際中的“入鄉隨俗”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現象及解決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