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研究為基礎推進高三生物學一輪復習

2022-11-27 08:27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教育發展中心528300唐創強
中學教學參考 2022年23期
關鍵詞:生物學考查考試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教育發展中心(528300)唐創強

一輪復習是整個高考備考過程中打基礎、練能力、提素養的階段,直接影響到二、三輪復習的效果,十分關鍵。因此,教師要對高三生物學一輪復習進行充分研究,在研究的基礎上形成復習策略,從而高效推進復習進程,提升復習質量。

一、研究考查要求,明確復習方向

高考是體現國家意志的為選才服務的選拔性考試,必然會有相關政策對高考的功能與價值進行定位,對其做法與任務提出要求。這些定位與要求就是高考的方向,也是高考復習的方向。只有明確了方向,才能起好步、走穩路,直達成功。

(一)分類考試的提出

2014 年9 月,《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發布,提出了“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還提出了考試形式和內容改革要求:除語數英3 門學科外,生物學、化學等6 門學科實行選考,并明確為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和考試要求組織命題(分省命題),強調“科學設計命題內容,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前,已有廣東、福建、江蘇等三批省份實行了新高考改革。

(二)選拔要求的變化

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明確了高考在素質教育中的核心功能——“一核”(為什么考),即“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將考查的素質教育目標提煉為“四層”(考什么),即“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和必備知識”;將考查要求定為“四翼”(怎么考),即“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這些與原有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簡稱《高考大綱》)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簡稱《考試說明》)相比,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見表1)。

表1 《高考大綱》《考試說明》與《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內涵與變化情況比較

續表

由表1 可知,《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涵蓋了《高考大綱》《考試說明》的要求,并對相關要求進行了揚棄、豐富和創新,這些變化又聚焦于“立德樹人、五育并舉、育人選才”,并已反映在生物學等學科的新高考命題中。

(三)實踐操作的行動

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做好2021 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深化考試內容改革。2021 年高考命題要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查和引導。要優化情境設計,增強試題開放性、靈活性,充分發揮高考命題的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到“依據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優化試題呈現方式,加強對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考查”。2021 年、2022年廣東等省份單獨命制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生物學考題,就充分反映了“一核四層四翼”的特點和教育部的通知精神。這說明,“一核四層四翼”從政策要求到命題考查實踐,都有非常明確的體現。

(四)明確復習的方向

由上述分析可知,注重必備知識的復習與關鍵能力的訓練,提升學科素養,樹立核心價值觀是新高考一輪復習的方向。筆者認為,在“新舊課標、新舊高考”并行以及向新高考過渡的時期,未實行新高考的省份,也應向新高考靠攏看齊。因此,基于“舊課標、舊高考”的一輪復習,應參照新高考的方向進行。

二、研究考情特點,定好復習目標

(一)兩種考查的特點

當前,高考改革正在穩步推進,由“3+理綜/文綜”模式向“3+1+2”(“3”為語數英三科,“1”為物史二選一,“2”為生化政地四選二)模式轉變。在這兩種高考模式下,生物學科的考查形式、考查角度、考查目標、考查載體等有著非常多的不同點(見表2)。

表2 兩種高考模式下生物學科考查特點的比較

相比較于“3+理綜/文綜”高考(提出注重考查知識、能力和素養,但對素養如何考查并未進行闡釋,也未作要求),“3+1+2”新高考注重發揮學科的育人功能。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生物學考題通過查驗考生對學習探索情境、生活實踐情境中真實問題的解決情況,評價學科教學與學科育人的成效。這種變化將有力促進高中生物學教學更加注重學科育人,強化價值引領的作用,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以推動高中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實現“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高考評價核心功能。

(二)素養立意的體現

2021 年和2022 年,廣東、福建等八省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生物學考題立足于《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 年版2020 年修訂)》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以真實的生活實踐情境與學習探索情境作為考查載體,素養立意鮮明,考查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相關情境體現在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題型中,承載著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的考查。從近幾年的情況看,“3+理綜/文綜”高考也逐漸增加了素養立意情境題型的數量。依照這樣的考情特點與變化,“新舊”兩種高考模式下的高三生物學一輪復習的必備知識過關與關鍵能力訓練,都應指向提高學生對情境題型的適應性,以適應素養立意的新高考。

三、研究備考過程,做好合理規劃

一輪復習經歷時間長,在整個備考復習中起基礎性和決定性的作用,有著十分突出的重要性。因此,在一輪復習中,教師應以高中生物學教科書為基礎,以培養學生的生物學學科能力、學科素養和高考應考能力為中心,加強集體備課,優化復習設計,有效組織復習活動。

(一)以課本為根本,選好復習資源

高中生物學教科書(課本)是教學的藍本、考試的載體,是最重要的復習資源。課本是高考內容的源頭,教師應切實把握這一點,并要求學生細讀課本,全面梳理知識點,內化核心概念,建立知識間的縱橫聯系;指導學生辨析表格、曲線、示意圖和模式圖等,理解其中蘊含的生物學知識與原理,把握圖文等不同的信息表達形式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轉換;引導學生用好課本中的“問題探討”“思考與討論”“資料分析”“技能訓練”“實驗探究”等欄目,因為生物學的思想方法、規律原理等同樣蘊含其中??梢?,在一輪復習中,教師應促進學生開闊視野,全面透徹理解課本內容。

高質量的生物學科復習參考書,是不可或缺的復習資源。應選擇契合一輪復習特征的強調打好基礎、體現方法引導并能促進學生的生物學科關鍵能力逐級提升的復習資料。同時還要看其內容是否與高考模式相匹配,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應特別指出的是,不可用復習參考書代替生物學教科書,切忌夸大復習參考書的作用。

(二)把好質量關口,提高設計質量

有好的教學設計方有好的課堂教學,復習也是如此。因此,教師應精心做好高質量的高三生物學一輪復習設計,重視備考的校本教研,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提高復習設計的水平。教師還應更新備課理念,強調深度備課,一要打破章節順序,突出知識的遷移與聯系、重組與整合,以新形式呈現舊知識,突出知識之間的聯系性與整合性,如蛋白質內容的復習,可聯系與整合必修1 與必修2 以及必修3 的相關知識塊;二要深度開發課本內容(包含正文、旁欄等),形成復習訓練題型資料;三要基于學生的水平基礎和高考能力要求安排好各項復習活動。通過參與復習活動,學生能增強實踐性,提高關鍵能力,有效發展自身的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在此基礎上每位教師再結合本班的學情對集體備課成果進行補充、修訂、完善,以使其更符合本班實際。經過“集體一備、個人二備”,可產生既有共性又有個性還有針對性的高質量復習設計。

(三)推進整體達標,強調重點突破

高三生物學一輪復習目標為必備知識過關、關鍵能力形成,提高學生對情境題型的適應性。要達到這一復習目標,教師需要基于課本的生物學概念、原理、規律以及有關生命活動過程的圖解、舉例、實驗等進行整體復習,圍繞打好基礎、培養能力,引導學生做到必備知識全面過關,并構建完整的生物學科知識體系。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注重方法的發現、總結、提煉與運用,促使學生形成理解能力、實驗探究能力、獲取信息能力、綜合運用能力,提高學科素養。

在關注復習目標的整體達成的同時,以問題的發現和解決為導向,及時關注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出現的生成性問題,特別是要重點研究關鍵問題的突破方法(三大難點問題的突破,即原因類長句回答、實驗思路設計、遺傳題的解題方法),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打開學生成績再上升的空間。

四、研究策略改進,體現學生主體性

復習是備考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改進復習策略對提高復習質量十分關鍵。學生是復習的主體,一輪復習策略的改進研究,應緊緊圍繞提高學生復習的成效而行動。

(一)改進復習教學行為,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復習實質為“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以“教”為主開展復習,是一輪復習中部分教師常采取的形式。為什么會采取這種形式組織復習?理由是,不講推不動,以講可帶動學生復習。這樣的認知,是從“教”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提高學生關鍵能力和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敖獭钡枚嗪芸赡軙е隆皩W”得少,因為過多地“教”會擠占“學”的時間、擠壓“悟”的空間。一些教師還提倡復習時師生合作討論審題、你一言我一語共同答題,這實際上也是“教”代替了“學”。

“教不越位,學方到位”,教師應通過改進教學行為,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并以“學”為主進行高三生物學復習,做到敢于放、巧于收。放,即給學生獨立整理生物學課本知識的時間和獨立思考回答生物學問題的空間,活躍學生的思維;給學生自主審題、解題的時間與空間,訓練學生快速遷移生物學知識、準確調用生物學知識解決真實情境問題的能力。收,即注意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把控班級學情,隨時發現學生答題等方面的亮點與不足,幫助學生解決生物學難點問題并引導學生自主歸納總結,收攏與提煉解題方法并形成思維模型,用于解決生物學關鍵問題。

(二)改進課堂復習結構,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一輪復習中的“講”與“練”如何處理?教師也常常糾結,這既是教學行為問題,又是課堂結構問題。有教師認為生物學科考試考查的概念、過程、原理、規律等較多,因此對于這些知識,不講不放心,同時在講的過程中還能體現知識與思路的完整性。這樣的做法就是“滿堂講”(一節課一講到底),且通常講一節或幾節后便是“滿堂練”(一節課一練到底),做得好一點的就是“先講后練”或“少講多練”。這樣的復習課堂,結構簡單,并且“教”與“學”都是單一活動,容易使學生疲勞,是高耗低效的復習。要打造高效復習課堂,非常有必要合理變換復習活動,優化復習環節,以“知識—例題—習題—小結—變式”結構分段分步推進復習,使知識應用與問題解決緊密結合,助推學生形成能力。通過變式訓練,使學生實現舉一反三,做一題通一類,提高知識運用的熟練度并提升關鍵能力。這樣做,既可以避免知識復習與知識運用脫節,又可以避免一種學習活動持續時間過長,進而可以提高學生的復習積極性,以優化的課堂結構取得良好的復習效果。

(三)改進復習內容安排,增強學生的適應性

生物學高考以情境為命題載體,考查生物學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相關內容又以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題型呈現。鑒于這樣的導向,生物學科復習就要按照《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的精神,圍繞“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內容開展復習。有些教師認為,一輪復習是打基礎和建構知識體系的階段,復習好章節基礎知識和做好跨章節、跨模塊知識的綜合聯系即可,將“應用性、創新性”的內容放到二輪復習。殊不知,歷時較長的高三生物學一輪復習若不涉及或較少涉及生物學“應用性”與“創新性”的內容,將難以提升學生的能力。因此,高三生物學一輪復習需要合理安排知識、方法的拓展應用與創新內容,緊密結合生產生活實際和生物科學研究情境,關注社會熱點議題和生物科學技術在解決重大問題中的價值,增強學生對新高考的適應性。

(四)改進課堂訓練形式,優化學生的實踐性

高考主要是考書面表達,所以課堂訓練應更偏重于書面表達訓練。喜歡精彩活躍課堂的教師,常常會采用互動問答的形式組織復習,甚至“滿堂問”“滿堂答”,自認為這樣學生能夠學得更輕松??陬^提問回答,雖然能快速了解學生的解題思路,也能通過及時提示,引導學生圓滿解決問題。但這種訓練形式強化了個體(被問學生)的思維訓練而弱化了全體(整班學生)的思維訓練。同時,不能解決“一說很對,一寫就錯”的頑固問題。若改進課堂訓練形式,突出書面表達訓練,通過讓全體學生統一書寫問題答案,則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學生思維的可視化,使教師能了解學生的思考過程,特別是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教師通過發現、分析和解決學生在解答情境題時出現的思維問題,提高學生答題的準確性和思維的全面性。動手書寫,也是一種實踐學習活動。知識的深度理解、關鍵能力的提升、創新思維的培養等,需要進行更多以實踐為基礎的訓練,特別是書面表達訓練。

(五)改進課堂評價操作,體現學生的發展性

高考是選拔性考試,因此高考試卷的設計必須要有合理的難度與區分度。多年來,生物學科高考題的易、中、難比例約為3∶5∶2。因此,要發揮高考對教學的引導功能,高三生物學一輪復習訓練就應有這三種難度水平的選題。在不同難度水平題型的訓練中,教師應運用評價促進學生復習質量達標。當前存在的問題是,復習質量評價常常與教學脫節,過于重視章節復習后的測試評價,忽視課堂即時評價,而課堂即時評價往往比課后評價更有效。改進課堂評價操作,構建“教、學、評”一體化復習課堂,強化課堂即時評價,對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既要肯定其能做對相應難度水平的題型,又要指出其能力水平進階的方向,特別是指出突破點,讓學生有信心、有努力的方向,促進學生的能力晉等級,復習質量上水平。

總之,一輪復習是承接新課教學,進行必備知識的有序重整、有意義建構,以促進關鍵能力與核心素養提升的重要階段,也是高考備考中經歷時間最長的階段,顯得十分重要,教師應加強研究,用好新課標,發揮高考評價體系中的“引導教學”這一核心功能,高效推進復習進程,全面提高復習質量。

猜你喜歡
生物學考查考試
丁酸梭菌的篩選、鑒定及生物學功能分析
谷稗的生物學特性和栽培技術
創新視角下高考中關于統計的考查
創新視角下高考中關于統計的考查
初中生物學糾錯本的建立與使用
初中生物學糾錯本的建立與使用
例談氯及其化合物的學習與考查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釩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你考試焦慮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