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樹人視域下道德與法治教學的“三個維度”

2022-12-04 14:22福建省福州第十二中學張紅英
青年心理 2022年17期
關鍵詞:三個維度立德法治

福建省福州第十二中學 張紅英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 年3 月18日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背踔惺锹鋵嵾@一根本任務承上啟下的階段,作用尤為重要。習近平總書記2022 年4 月25 日又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否在立德樹人中發揮應有作用,關鍵看重視不重視、適應不適應、做得好不好?!边@要求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擔當使命,努力踐行“用心教”,讓學生“用心悟”。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從師德、教材、評價三個維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一、師德維度:以身作則,實踐引領,實現雙重指向功能

“立德樹人”之“立德”,具有雙重思想指向,既包括學生德育,又包括師德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曾指出:“己不正,焉能正人?!钡赖屡c法治是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作為教師,要想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正人先正己,自己有師德才能真正對學生進行德育。

我每接手一個新班級時,都會指著課本封面上的“道德與法治”跟學生強調:“道德與法治課是為了培養同學們的道德修養、法治觀念、政治認同、健全人格、責任意識等素養,我作為你們的老師,會在這些方面以身作則,努力起榜樣帶頭作用,而不是要求你們做到,而我自己卻做不到。同學們今后要多觀察我是否達到教材里的要求,我也會觀察你們,我們互相督促?!?/p>

在教學七年級上冊第六課第一框“走近老師”中“四有”好教師的標準(包含道德情操、有仁愛之心)時,我讓學生在這些方面對我做出評價,他們大多認為我的日常行為都符合這些標準。學生提道:“老師在每節課前問好時,都會和我們互相鞠躬;老師看到班級講臺、書桌臟亂時,都會提醒并指導我們整理;老師從來沒有過講臟話、亂扔垃圾這類不文明行為,并引導我們要講文明、樹新風、懂禮貌;老師和我們一起吃午飯時,從來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并做到了‘光盤行動’等?!?/p>

可見學生對我的以身作則產生了印象,這個印象通過評價的形式反映出來,印證了教材的內容,使得學生對教材內容真正入腦入心。上完這節課后,我發現,學生在講究衛生、尊重他人、文明禮貌等方面進步顯著,即使偶爾出現不文明的現象,在教師的提醒下,也都會表示歉意并立馬糾正,這實現了教材立德樹人的雙重指向功能。

二、教材維度:創造性使用教材,拓展育人功能廣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苯處煈J真鉆研《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鉆研教材,結合學情校情,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創造性使用教材,拓展教材育人功能的廣度,以更精準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內容是根據學生身心發育成長的規律,以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為主,以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為主題,為創造性使用教材,拓展教材育人功能的廣度提供了資源保障和可能。

(一)發揮課本目錄的作用,構建育人邏輯框架

布魯納強調學生的學習應該是主動發現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課本的目錄是課本知識的高度概括,運用得好可以幫助學生對新學期的學習內容有總體的了解,并把握各單元、課、框之間的聯系,從整體上掌握教材的知識體系,為學習課本中的具體內容打下基礎。

例如,結合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都耳熟能詳這一學情,講授九年級上冊第一節課時,我指著教室黑板右側墻上貼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欄,讓學生大聲齊讀,然后讓學生對照宣傳欄內容,找出九年級上冊目錄中四個單元的主題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聯系,經過查找、比較,學生總結出九年級上冊目錄四個單元的主題蘊含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法治等內容,從而使學生從目錄中就能清晰地了解九年級上冊總體內容的邏輯框架。

(二)精心設置連接語,構建完整知識體系

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曾經說過:“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激發起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苯y編《道德與法治》教材共有六冊書,每冊書都按照單元、課、框編寫,這么多單元、課、框,如果沒有恰當的連接語,學生的知識就會很零散,無法建構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在皮亞杰看來,學習并不是個體獲得越來越多外部信息的過程,而是學到越來越多有關他們認知事物的程序,即建構了新的認知圖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精心設置連接語,把各冊書、單元、框題的內容串聯起來,使學生能厘清學習思路,把握知識與知識、環節與環節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內容,從而自主構建知識體系。

例如,我在教學八年級上冊第一節課時,就會設置這樣的連接語:“同學們,經過七年級的學習,大家能總結一下自己都學會了處理與誰的關系嗎?”學生經過思考、回顧、分享,總結出了:“學會了處理我與自身、我與他人、我與家庭、我與集體的關系?!蔽矣謫枌W生:“那八年級上冊又將引導我們學會去處理與哪方面的關系呢?怎樣處理呢?”并引導學生去閱讀目錄,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總結出了還要學會處理“我與社會、我與國家”的關系,從而開始后面的學習。我利用自然、簡潔、連貫的連接語,引導學生進入有關廣闊的社會生活的學習內容中去。

(三)活用教材情境資源,融入個性化語言情境

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蘊含著豐富的情境資源,這些資源怎么用,用多少,要結合新課標、教材、學情靈活運用。

例如,在教學八年級下冊第四課第一框“公民基本義務”時,教材中“運用你的經驗,說說圖片中公民的行為體現了哪些公民義務”這一內容是放在框題最前面的,我教學的第一個環節就是讓學生直接把公民的義務寫在圖片旁邊,發現學生寫的義務名稱不是很規范,如把“受教育義務”寫成“讀書”“依法服兵役義務”寫成“當兵”“依法納稅義務”寫成“交稅”等。

我考慮到學生還沒有學習這一框的知識,根據學生的現有經驗,做這樣的預先思考(或練習)效果不好,因此,教其他班時,我就把這一內容放在了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鞏固練習中,從學生反饋情況來看,學生在學完這一框的知識后再做這個練習,效果很好。但這樣一來,課前少了“熱身”思維,我便又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情境——公民義務連連看,達到了更好的效果。

活用教材情境資源方面,我還創造性地將自己創設的語言情境融入教材情境中,起到了感化學生的作用。教師的語言在教學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它既包括口頭語言,也包括體態語言等,教師的語言要恰當、要飽含感情、要使內涵生動化、要使道理淺顯化。

例如,在九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二框“凝聚價值追求”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列舉的模范人物事跡,另外還例舉了當今一些先進模范人物事跡,利用多媒體形式呈現,并用自己的語言補充介紹。我的語言飽含感情,有時自己都被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感動得熱淚盈眶,甚至有些泣不成聲,哽咽得無法繼續。這種語言情境調動了學生的情緒,學生也安靜無聲、神情肅穆,進入了一種精神境界,感情得到升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的:“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p>

(四)巧用時事豐富教材,與時俱進價值引導

新課標指出,教學要圍繞課程內容體系,及時跟進社會發展進程,結合國內外時事進行講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時代背景、學校實際情況、教材內容等,將時事引入課堂,引入的內容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期望,要能使學生對周圍人和事充滿好奇和遐想,要能使學生對好人好事產生感動與追求,要能使學生了解國家與社會發展現狀,從而讓教學跳動著時代的脈搏,煥發出時代的光芒。

在引導學生分析時事時,要引導學生科學分析、辯證思考,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法治觀念、責任意識等核心素養。在教學八年級下冊第五課第一框“根本政治制度”時,教材中“運用你的經驗”的內容是十三大一次會議的主要議程,但因為今年3 月上旬我國十三大五次會議已經召開過了,因此,我就把有關十三大五次會議的視頻內容帶進課堂,引導學生看完視頻后討論、分享,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內容、優越性以及如何堅持這一制度,從而培養學生的制度自信、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認同,培養學生的法治觀念,從而達成立德樹人之目標。

三、評價維度:轉變觀念積極評價,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新課標指出,評價是檢驗、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要充分發揮評價的診斷、激勵和改善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就要使用積極評價。當一個學生按常規豎著去切蘋果時,我們不要去斥責他的守舊,而要去贊嘆他的執著;當另一個學生別出心裁地橫著切蘋果時,我們不要驚呼“切錯了”,而要去肯定他的創新,這便是積極評價,也是評價觀念轉變的一種體現。

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課堂,還是課后,都應努力使用積極評價,無論是對表現優秀還是欠佳的學生,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表現優秀的學生可能更能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并以積極的心態,尋求更好的、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且對教師的態度也由被動畏懼轉為尊重親切,能積極主動地與教師探討;各方面表現欠佳的學生則可能會由對學習的厭惡轉為比較喜歡,對教師的態度由充滿抵觸情緒變為積極配合,這使得他們無論是在學習方面還是對自己或者他人的評價也都轉向積極的方向,通過放手—讓學生自我顯現—讓他自己自由。

例如,在講授八年級上冊第四課第一框“尊重他人”時,我首先讓學生談談:“當老師有請同學站起來回答問題時,其他同學應該怎么做?”學生會說:“要安靜,認真傾聽?!蔽矣謫枌W生:“為什么要安靜,認真傾聽?”學生會回答:“無論回答問題的同學平時成績好還是成績不好,回答得對還是不對,大聲還是小聲,都需要被尊重,我們要學會傾聽,這既是尊重他人的表現,同時也是尊重自己的表現,也能為大家創造一個良好的安靜的學習環境?!?/p>

我接著又問:“那課堂上如果有同學在發言時,其他沒發言的同學有出現隨意說話或其他不尊重發言同學的行為時,應該怎么辦?”學生經過思考、討論、分享,最后總結出:“應幫助這些有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同學認識到尊重的意義、不尊重的危害,從而養成尊重他人的行為,在幫助的過程中也要尊重這些犯過錯的同學?!?/p>

從學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們對他人的評價都是比較積極的。因為平常的教學中,我都會教育學生要尊重他人,這種教育不只是局限于某一節課,而是隨時隨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育。在教學九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二框“凝聚價值追求”時,我讓學生組織了一場愛國詩歌朗誦會,學生熱情高漲,特別是朗誦的學生,他們慷慨激昂、發自肺腑地朗讀愛國詩句,贏得了在座師生的陣陣掌聲,甚至一些師生熱淚盈眶。朗誦的學生分別用自己的詩句,用自己的形式,如個人朗誦、小組朗誦、齊聲朗誦、分別朗誦等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總結和評價朗誦會的時候,我對學生的熱情參與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對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請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總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從師德、教材、評價三個維度,實現“立德”雙重指向功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發揮教材的育人功能,轉變觀念,積極評價學生,增強學生道德修養,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真真正正落實道德與法治課程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猜你喜歡
三個維度立德法治
談初中化學教育的立德樹人
教育“內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談立德樹人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人大戰“疫” 法治為要
法治護航 守護生命之源
巧化課堂意外 踐行立德樹人
例談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立德教育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推進大學治理現代化的三個維度
高考作文審題立意應把握好“三個維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