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世代網絡文學的閱讀方式:以注意力經濟為視角

2022-12-06 04:07汪永濤
中國青年研究 2022年10期
關鍵詞:網文網絡文學注意力

□ 汪永濤

網絡文學經過20多年的發展,網文讀者和作者群體發生了世代更迭,以Z世代為主(出生于1995—2009年的青年人口),相近的年齡、成長經歷和興趣愛好,使得年輕作者的表達更易獲得讀者的共鳴。CNNIC公布的第49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 2021年12月,我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5.02億人次,較2020年12 月增長4145萬人次,占網民整體的48.6%[1]。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閱文集團新增網文作家Z世代占比近80%,“90后”作家成神霸榜,“00后”作家亦嶄露頭角;閱文集團用戶Z世代占比近60%,其中“00后”占40%[2]。Z世代是互聯網原住民,成長于豐裕社會,對精神文化需求有著更高的要求。隨著他們成為網文作者和讀者的主體,網文題材、風格和互動方式等也必然發生相應的轉變。同時,網文平臺的發展遵循著注意力經濟的邏輯,網文平臺借助于大數據、算法等技術探知網文讀者的內在欲望和情感需求,并推出各種相應的功能,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并決定注意力的分配,因此Z世代的網文閱讀行為也深受網文平臺的形塑。

一、研究綜述及研究方法

1.研究綜述

網絡文學的生產與再生產是互聯網平臺、網文作者、網文讀者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結果。在已有的關于網絡文學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幾種研究路徑:一是運用勞動過程理論分析網絡文學生產過程中的勞動控制和抗爭研究,指出平臺資本通過制造夢想、技術控制、產量競賽、創意規訓等手段,實現對網絡作者的勞動控制,從而使得網文寫作呈現為一種異化勞動的狀態[3][4]。二是從文學的角度對網絡文學進行文本分析,從中探究各種類型化網文,包括霸道總裁文、穿越/重生文等的敘事結構[5][6][7][8]。三是從粉絲經濟、粉絲文化的角度探討網絡文學。受詹金斯對美國粉絲文化研究的影響,在網絡文學研究領域引入粉絲理論,粉絲通過新型社交模式推動網絡文學的生產[9][10]。這一研究視角的重要性在于讀者代替作者、文本成為研究的核心,體現了讀者的主體性。拉德威在對主婦閱讀浪漫小說的研究中,就指出主婦閱讀浪漫小說是一種反抗父權的行為[11]。四是從平臺資本主義的角度探討網絡文學生產的邏輯。隨著資本逐漸介入網絡文學,網絡文學的生產與再生產越來越受平臺資本主義的影響。在平臺資本主義下,網絡寫手的網文創作過程是一種情感勞動,他以滿足讀者的情感需求為創作方向,而讀者的受眾勞動成為網文公司經濟資本的來源,媒介環境、數字技術連同版權制度共同促成了讀者注意力與創造力的貨幣化[12][13]。

網絡文學的生產與再生產是一種基于愛欲的生產,尤其是在實行VIP付費閱讀后,網絡文學生產具有明顯的粉絲經濟屬性。2013 年以后,騰訊等互聯網巨頭陸續收購了一批網文IP,并以此為基礎構筑互聯網“泛娛樂”產業鏈,互聯網資本全面介入泛娛樂產業,并依托粉絲經濟打造其泛娛樂產業,因此粉絲經濟是平臺泛娛樂產業的重要一環?,F有的關于網絡文學粉絲經濟的研究沒有將粉絲經濟納入到平臺資本主義下來考察。而在平臺資本主義對網絡文學生產的研究中,主要研究網絡文學的商業化邏輯,卻忽視了對網絡文學讀者群體的分析。當前,網文閱讀方式和風格發生變化,更注重游戲性、趣味性、即時互動性,這與網文讀者群體Z世代的特征是分不開的。因此,當前網絡文學的生產是網文讀者與互聯網平臺互構的一種結果。本文的研究問題是,在移動互聯網平臺下,網文讀者的群體特征以及他們的閱讀方式,網文讀者與互聯網平臺之間是如何互構的。

2.研究方法

筆者從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通過網絡民族志和深度訪談的研究方法,對網絡文學的生產過程進行了研究。一是在網文App上觀察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互動,并在龍天空、知乎等網站上搜集相關網絡資料。二是分別對網文作者、讀者、網文平臺的責編進行了深度訪談。

二、網絡文學讀者的世代更迭及其特征

當前,網絡文學讀者和作者以Z世代為主。網絡文學作者與讀者具有很大的同質性,大多數網絡文學作者都是從讀者轉變而來,他們在讀了幾年網絡文學后,就開始有了自己創作的欲望,有的從同人開始,有的直接原創。大多數網絡文學讀者從小學階段大概10歲就開始網絡文學的閱讀。他們主要通過手機App閱讀,譬如起點、晉江、QQ閱讀、番茄小說等等。Z世代生活在豐裕社會,但是同時也面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和內卷。社會的轉型與巨變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青年的精神困頓和貧乏,表現為對國家崛起樂觀與對個人未來悲觀的反差。Z世代群體的特征必然會反映在他們的網文娛樂文化需求中。

1.群體性孤獨與陪伴式成長

以“95后”“00后”為主體的Z世代群體有著前所未有的代際特征。他們的父母大多數是初代獨生子女。當初代獨生子女開始進入婚育年齡,他們的家庭大多失去了親屬網絡,“原子”式家庭結構開始在我國社會大規模蔓延。在家庭關系內部,他們的成長經歷中不再有過往代際的中國式大家族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的經常性往來和陪伴式成長。在家庭關系外部,他們同樣面臨著過往代際從未面對過的社會環境,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加快,人口流動頻繁,即便農村社區也開始半陌生化,缺乏日常性的同齡人陪伴式成長。過往代際的孩子一直是在鄰居的阿姨和親戚的叔叔、游戲玩伴和學校等各種各樣的網絡中成長起來的,而“家庭”獨自撫育孩子,這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沒有的,家長即便能夠陪伴孩子,也做不成孩子的朋友[14]。因此,Z世代作為整體性代際特征的群體性孤獨氣質開始愈發強烈,并且隨著“00后”“05后”等代際的自然更迭被進一步強化。

群體陪伴式成長作為人的成長和進化的一大基本屬性,當其不能通過家庭、鄰里、學校和社會滿足之后,并不會自然消失,而是向外部尋求新的出口和路徑。于是廣大青少年在移動互聯網的虛擬社區中不斷聚集,抱團取暖,這正是基于陪伴式成長的基本需求[15]。而網絡文學所創造出的人物和世界,正好滿足了他們陪伴式成長等親密關系匱乏的直接情感訴求。

《斗破蒼穹》《斗羅大陸》等書……至少給我們帶來過快樂。給我們壓抑的生活帶來了放松。讓我們的精神可以跟著蕭炎、唐三一起旅行。我們為蕭炎扮豬吃虎感到快意,為小舞的犧牲感動,為王林對李慕婉的堅守感到揪心,為辰東永遠填不完坑想罵人……哪怕偶爾邏輯不通,設定打臉,我們依舊是看得很開心的。因為我們真的,做閱讀理解已經很累了。我們這些凡人不想在休閑時候再給自己“理解作者含義”的負擔了(網友“G-22已瘋”對知乎帖子《為什么00后更喜歡那種快餐式的網絡小說,而不是金、古武俠小說?》的跟帖,2018-3-21)。

2.階層固化與情感代入

對“80后”網文讀者來說,男性爽文的套路是屌絲逆襲,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女性爽文的套路是霸道總裁只愛我,虐戀多少回也不變心。然而隨著網文閱讀群體世代的更迭,網文的套路和風格呈現出新的特點。對于“80后”來說,他們還有著較大的向上流動渠道,他們或者通過教育實現向上流動,或者通過創業實現人生價值。然而隨著社會階層的逐漸固化,人口年齡結構由金字塔型向上下相同的摩天大樓型結構轉變[16]。Z世代青年群體的上升渠道越來越狹窄,無論是學業上還是職場上的競爭都越來越激烈和內卷[17],青年群體所流行的躺平話語也是針對現實困境的一種心理釋放和話語調侃。

小影,出生于1999年,來自江西上饒農村地區,家中還有一個姐姐,已經成家了,父母都在家務農。小影從小在農村上學,后考入江西一所??茖W校。2000年畢業后,在南京找了一家只有十幾人的小公司,公司員工都是“95后”。每個月的工資3000元,包住不包吃。工資也僅僅夠每個月吃飯以及日常開支,攢不下什么錢。對于未來,小影想著是回老家,但現在也只能先在這家公司干著。小影日常交往的范圍主要在公司內部。由于交際面窄,也沒有女朋友。小影上班摸魚,下班的時候看看網文、追追番、打打游戲,他感嘆道:“做條咸魚也很好”(小影,2021-1-8)。

由于Z世代面臨著社會向上流動難的困境,所以屌絲逆襲文已經不流行了?!?0后”喜歡看的yy、穿越、種馬小說,這些類型的小說大多是極度脫離現實,想象力爆棚的產物。玄幻小說離現實遙遠,想象力也更奇譎詭異,世界觀更為光怪陸離。2020年隨著電視劇《贅婿》的火爆而流行贅婿文,贅婿中的主角不再需要經過艱苦的逆襲,而是已經技能加身,讀者很快就能期待到被打臉、主角碾壓強者的爽感。隨著情節的推進,讀者的期待不斷得到迎合,這些期待往往是讀者求而不得的,來源于人們生活里幾乎不可能實現的幻想。2020年網文圈還流行簽到流。在這一流派中,主角往往處在有簽到系統的環境。每獲得簽到機會,人們就能像游戲中“抽卡”一樣,擁有一次技能加身的機會。而幸運的主人公,每次都能抽到好牌,最后憑借各類開掛技能,走上人生巔峰。

正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即便通過個人努力也難以達到其他人的高度,所以寄希望于開掛的技能,或者開金手指,從而實現現實中難以實現的夢想。讀者代入主角,在都市各種厲害、各種無敵,以此減輕他們在職場上、學業上的壓力。

3.互聯網原住民與求新求快

Z世代是與互聯網相伴而生、浸淫于數字化環境的“數字原住民”,移動互聯網平臺已經全面接管他們的文化娛樂消費生活。Z世代生存的移動互聯網環境影響了他們的文化娛樂方式,不知不覺間形成一種全新的超級注意力模式,在這種注意力模式下,注意力的焦點在不同任務間不停跳轉、喜歡多重信息流動、喜好刺激性的東西、不能容忍單調乏味[18]。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便攜性和移動性,使得他們在移動互聯網上的文化娛樂方式具有快速、即時、碎片化、隨時切換、缺乏深度等特點,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網文讀者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資深讀者,一類是小白讀者。對資深讀者而言,他們往往網文讀齡在10年以上,已經非常熟悉網文的套路和模式,看一眼目錄就知道故事情節。隨著他們的閱讀品位和審美的不斷提高,一般的網文題材很難吸引他們,因此經常進入“書荒”階段,除非有新的題材、新的設定才能夠吸引他們。小白讀者相對而言,要求就比較低。而且網文讀者大多數是書粉,不是作者粉,他們對網絡作者的黏性不強,關鍵看題材是否吸引他們。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網文強調“求新求快”,因為網文的競爭對手是短視頻、直播、手游等娛樂產品,如果不能實現快速更新,他們就很可能被切換到其他娛樂產品中去。

網文的一章往往控制在10分鐘以內,并且每章可能都有爽點,讀者在短時間內可以獲得很強的刺激,收到即時反饋?!白罔F的時候,十幾分鐘的時間看網文能看好幾章,每一章都有爽點,看完后感覺又充滿干勁了”(澈澈,2021-3-10)。這滿足了Z世代即時、快速、碎片化的閱讀習慣。并且網文題材不斷推陳出新。網文一本書火了,能帶起一陣風潮,如同網絡上的熱點,來得快,去得也快,譬如贅婿文在網文界也只火了一陣,題材已經不算新穎?!皬某踔虚_始看網文,今年25歲了,一直在看玄幻、奇幻、都市異能,很少看言情和懸疑。網文沒那么吸引我了,因為很少有讓我眼前一亮的小說,所以就嘗試自己開始寫”(采詩,2021-4-8)。

三、網絡文學閱讀方式的亞文化轉向

當前,網絡文學閱讀呈現出娛樂化、社交化、大眾化、商業化等特征。網絡文學的商業化開始于起點小說網2003年開創的VIP付費模式,2018年后,掌閱、番茄、七貓等移動端免費閱讀平臺興起,對網絡文學VIP付費模式構成猛烈沖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絡文學閱讀和看綜藝、追番、看直播等娛樂休閑方式類似,由網文讀者組成的粉絲社群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并參與到網文的生產與消費中去,從而使得網絡文學的閱讀方式呈現出亞文化轉向。他們或者通過發彈幕(本章說、間貼)吐槽、表達認同,或者嗑CP,或者玩梗、寫同人文、打賞,粉絲的討論越熱烈,亞文化的生產與消費行為越頻繁,也就越能夠為網文帶來熱度,從而進一步受到平臺的推薦,吸引更多的流量。

1.發彈幕(本章說、間貼)

為了與提供免費閱讀模式的平臺抗衡,起點中文網于2017年在起點讀書App上線了評論功能“本章說”。它借鑒了二次元網站的彈幕功能,讀者可以在任何一處文字下點評,也可以在別人評論下回復,為網絡文學增添了社交元素。此后,其他平臺也相應上線了類似功能,增強作者與用戶之間的黏性關系,讓用戶更加了解作者的同時,作者也能通過網友評論激發靈感,迸發出更多創作源泉。

2020年閱文全平臺單年本章說數量近億。本章說主要起到了以下幾個作用:一是科普。網文篇幅長達數百萬字,作者往往在書里埋了大量的線索和伏筆,很容易讓人摸不著頭腦。這就需要一群老讀者,在本章說里分析作者的意圖,適度發散、吐槽,引領新人。讀者發現作者伏筆,做出了準確預言,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作者收回的伏筆,會有讀者及時解釋,不需要返回查詢。二是吐槽。本章說里有大量的吐槽,帶有娛樂性和游戲性。當讀者發現槽點時就可以立即針對槽點一吐為快,并可以得到其他讀者的回應,一起吐槽,而不用到評論區去評論。三是共情。不管是吐槽還是認同,都引發了讀者的共情體驗,即原來其他人和自己有一樣的閱讀體會,從而獲得一種共情感。

“我喜歡章說中那些或執著科普或腦洞大開的書友們。他們的存在讓我覺得看小說是一件十分熱鬧的事情,跟一群人一起看小說更是一件十分讓人開心的事情”(網友“逆流而下”的知乎帖子《有趣的章說:如果不看本章說,你可能白看了一本〈秦吏〉》,2020-8-17)。

彈幕營造了虛擬共享時間,形成虛擬的共時性,生成的集體氛圍與情感聯結深受“Z 世代”歡迎,成為他們排遣孤獨的重要途徑[19]。因此,彈幕的虛擬共時性,使得共同閱讀成為可能,這也就幫助讀者抵抗孤獨,從而實現了陪伴的功能。

2.嗑CP

CP也就是Cupleing,嗑CP也就是嗑Cupleing,小說中的兩個角色可以任意配對?!班綜P”中的“嗑”借用于“嗑藥”這一詞語,用來表達和形容對某對CP的喜愛就像是“嗑藥”一樣上癮,可以從中獲得極大的滿足和快感,甚至達到難以自拔的程度。所嗑CP往往都有完美人設,或者是高嶺之花,或者是美強慘,代表了美好、優秀、純粹等品質。CP粉會經?;硬⑿畔⒐蚕?,通過觀察和解讀肢體表情、微表情、語言等各種小細節,一起腦補劇情,尋找糖點,一同去尋找CP在一起的蛛絲馬跡,發現CP“發糖”時一起撒花狂歡,并大呼kdl(嗑到了)。

“嗑CP”主要是單身青年女性,而CP也主要是男男CP。隨著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經濟社會的發展,女性從小被家庭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被教導自立自強,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她們也越來越追求自我價值和自我實現,同時兼具獨立、自信、理性、感性、善良等綜合氣質,傳統言情劇里的賢妻良母、傻白甜等女主角形象越來越難以吸引她們。然而身為女性,她們在事業、家庭中都處于弱勢,她們不滿足傳統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內心深處渴望兩性平等,在精神上有著較高的追求。而耽美作品營造的愛情是唯美的,不同于常態言情作品必然會結婚生子的結局,同性之愛以追求愛情和快樂為主要目的,其愛情純粹程度比傳統言情作品更高,如此營造的愛情更具美感。她們通過耽美作品來寄托自己對男女之間平等之愛的追求,渴望有一段旗鼓相當、雙向奔赴的唯美、純粹的愛情。

青年對愛情充滿了浪漫的期望,然而隨著親密關系的商品化[20],現實生活當中很難遇到理想中的浪漫之愛。加之學習、工作繁忙、交際面窄,難以遇到愛情,于是CP粉將他們對理想愛情的想象投射于CP之上,并在嗑糖中彌補現實生活中所缺失的“糖分”,以此排解現實生活中的壓力與煩惱。而且讀網文、嗑CP這一行為時間、經濟成本低,沒有什么風險,可以替代現實生活中的情感經營,滿足青年的情感需求。

“嗑CP真的特別快樂(我都不知道為啥那么快樂),快樂到有那么多人愿意為他們畫畫、寫文、翻譯、剪輯,我就是因為嗑CP開始我的寫文生涯的。很多人都能為CP做許許多多的事,這也是嗑CP神奇的地方”(網友“糕心”對知乎帖子《如何看待當下越來越多人喜歡嗑CP?》的跟帖,2020-3-1)。

3.玩梗

網文不僅是一個“文學”作品,它更大程度上是一個商業產品。因此網文作者需要具有把持青少年文化和網文市場方向的能力。網文作者的年齡通常都非常年輕,并隨著讀者年齡的更迭而不斷地更新換代,相似的年齡才能夠更好地玩梗。梗是作者和讀者附著于文本之上的集體創作,以詼諧、幽默為取向,從而使得共同閱讀、快樂閱讀成為可能,進而增加了用戶黏性,做出追讀這一行為。網文作者可以非常巧妙地利用“本章說”這個功能,不斷地造梗、玩梗、隱蔽互動、自我吐槽,加上粉絲讀者的積極參與,與微信群、書友圈的聯動,在底層的故事文本之上,又多了一層書友構造出來的集體創作。通過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互動,形成了一個相對固定的圈子,形成良好的互動體驗,并不斷吸引新人進來,進而參與到網文的生產與再生產中去。

“沒有梗產出的小說不是好小說”。作者和讀者可以通過本章說共同制造海量的梗,這些梗都是在作者有意的塑造下和讀者的討論中形成的,到了網文后期,解拋梗幾乎無處不在,并引起無數人的吐槽、點贊、評論、大笑。這也契合了當前網文的幽默風格和互動趨勢。

4.寫同人文等衍生創作

網文消費不止步于“訂閱-閱讀”這個環節。網文的熱度非常依賴粉絲的為愛發電行為,他們因為喜愛而不斷地進行著寫同人文、畫畫、剪輯等附著于網文的二次創作,不斷“掃文”“推文”,向其他潛在愛好者“安利”,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充當了網絡平臺的免費勞動力,提升作品的話題性和關注度,對創作起到激勵作用,也承擔了吸引新讀者進坑的任務。他們主要在微博、微信、豆瓣、LOFTER 等社交媒體或同人社區進行創作。2020年,《詭秘之主》微博話題閱讀量超1.4億人次,討論166.3億人次,微博超話相關帖子超1.2萬個。

159 Clinical analysis on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of senile pregnant women

“書評區陸陸續續來了好多大佬,有前期活躍后期不活躍的,也有新來的很活躍的大佬。就我看到的大佬們有做衣服的、有做人設圖的,還有一系列卡牌人設圖,以及數不清的段子和梗,有的真的笑死人。對了,管理員還時不時組織個小長文大賽,其間也涌現了很多不錯的同人文,真的挺懷念那段追連載的日子”(網友“一騎絕塵”對知乎帖子《大家對待不去晉江花錢看正版小說,跑去看txt的行為怎么看?》的追帖,2021-11-15)。

5.充值打賞

網文讀者兼具讀者和消費者的雙重身份,而在移動互聯網下,他們的消費者角色使得其閱讀行為被監測,并將閱讀行為轉化為消費行為,即充值和打賞,這決定了網文作者和平臺的直接收益。網絡文學閱讀有兩種模式:一是免費閱讀,二是充值付費閱讀,充值付費閱讀不同的網站有不同的模式。以晉江文學城為例,它根據充值的金額而成為初級/中級/高級VIP,不同等級的VIP購買章節的價錢不同,在網站論壇中擁有的權限也不同,晉江文學城初級VIP是0.03元/千字。投月票即消費達到一定額度的讀者有權獲得選票,參與每月一度的“優秀VIP作品”等的評選。而充值、投月票、打賞等可以積累相應的粉絲值,例如起點的最高粉絲級別是盟主。2020年盟主MVP《萬族之劫》收獲“盟主”827位。

不同于傳統的被動閱讀者,網文讀者具有主體性,他們通過發本章說、嗑CP、玩梗、寫同人文等亞文化形式參與到網文的生產與再生產中去。網文讀者的亞文化參與行為,不是一種個體行為,而是擁有相同興趣的讀者通過本章說、嗑CP、玩梗等功能找到興趣組織,滿足社交需求,并有效引發相應網絡文學作品讀者群體的共情體驗,獲得愉悅,并在亞文化的生產中獲得滿足感和歸屬感。

四、網絡文學平臺的注意力經濟邏輯

Z世代網絡文學閱讀方式的亞文化轉向所遵循的是粉絲經濟的邏輯。然而它不僅僅是詹金斯意義上的參與式文化,還需要納入互聯網平臺經濟中去考察,粉絲經濟已經內化為互聯網平臺經濟的重要一環,因而具有新的內涵。網文讀者的行為受到互聯網平臺的引導和形塑,粉絲所有的行為包括點贊、評論、嗑CP、衍生創作、消費等都會轉化為數據而進入互聯網平臺的注意力經濟邏輯中去。因此,需要從注意力經濟的視角來理解網文讀者的閱讀方式。

1.注意力的吸引:功能打造

海量的娛樂信息與注意力的稀缺成為一種結構性矛盾。人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平臺提供基礎性需要,因此,這有限的注意力往往為平臺所捕獲[21][22],平臺經濟是一種典型的注意力經濟。發彈幕(本章說、間貼)、嗑CP、玩梗等是被互聯網平臺證明能夠增強互動性,營造社群認同,進而增強用戶黏性,有效獲得注意力的一種形式。他們將網文中的長敘事濃縮為糖點、爽點、梗、名場面等時間短、刺激性強、交互性強的短敘事,這種閱讀是一種碎片化、游戲性、趣味性的閱讀,適應了當前Z世代時間碎片化、反饋即時性、強社交的特點和需求。彈幕等群體的日益擴大提升了網絡文化新的娛樂和商業價值[23]。

注意力經濟意味著“注意力”已經變成一種真正的兌換貨幣[24]。起點的本章說功能必須是正版付費用戶才可以使用,因此本章說、梗本身就成為付費資源?!澳阒榔瘘c追詭秘我怎么氪金的嗎?我不僅追平連載,我還得去翻以前沙雕網友的本章說神評論,各種名場面掏錢重新補票”(小茶,2022-3-17)。嗑CP的背后隱藏著青年強烈的情感需求,為了迎合CP粉的需求,資本以此制造CP亞文化,大量耽美網文小說因此誕生,而CP粉也在其中充當了免費勞動力,并為“男色經濟”貢獻消費力。因此,不論是彈幕、CP亞文化,還是二次衍生創作等,他們更能夠凝結和吸引粉絲勞動,這些創造力的結晶通過一條名為版權制度的無形管道重新連接回網文平臺身上,將“產消合一者”們凝結于其中的利潤和價值輸送過去[25]。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彈幕的自由表達和互動體驗功能,正是背后的平臺方為吸引用戶注意力而專門打造的[26]。同樣,CP文化、梗文化等背后都有平臺方的引導與打造,以此不斷吸引用戶的參與,并通過粉絲積分系統賦予粉絲權限。

2.注意力的分配:算法推薦制度

數字技術具有探知消費者閱讀習慣和愿望的強大能力,能夠了解人類深層文化訴求[27]。人們在閱讀中的點擊、評論、消費等行為都是注意力的一種體現,這背后隱藏著人們深層的欲望和情感需求,注意力會成為數據而被納入算法之中,并通過大量數據的反饋,進而推測出客戶可能喜歡或可以接受的產品,因此推薦算法在消費領域大行其道?!白⒁饬Α背3O褚粋€過客,所以真正的大贏家是籌劃和主宰注意力的人,對于網文來說,籌劃和主宰注意力的人就是背后的網文平臺,它將注意力分成等級,將其分配,并且按照一種權威原則將其調配[28]。

網文平臺以讀者為取向,是一種市場行為,讀者的注意力決定了網文的命運。目前大的網文平臺主要采取大數據算法推薦制度來分配讀者的注意力。以起點平臺為例,當網絡作家發書后,編輯需要看網文的收藏數(放到我的書架數)、推薦票、追讀(更新章節后24小時內的閱讀數)等數據,其中追讀數據是最重要的,它顯示了該網文潛在的熱度,當字數和數據達到要求后就可以簽約上架,而上架后就有了首訂數、訂閱數、均訂數、彈幕數、付費比、收藏數據,打賞、打賞總額,新增收藏、累計收藏等。通過大數據,網文平臺可以監測到讀者的每一個閱讀行為,從中進一步了解消費者的閱讀偏好,繼續推送相關網文作品。

網絡文學發展20年來,已經形成一套成熟的編輯流程。從前端到后端,通常劃分為簽約編輯、內容編輯、分發編輯、運營編輯、新媒體編輯等不同職位。網文平臺的推薦位是由運營團隊主管,運營團隊每天對上述數據以及用戶的閱讀時間等進行大數據分析及挖掘,分析用戶忠誠度、活躍度、付費比例。他們不看網文的內容,只看數據,數據好就證明有熱度,就會推薦,進入同期各種榜單系統,給作品增加曝光機會,引入更大單位的流量,不斷升級曝光量。當資本不斷介入網文行業,它的發展方向就是引入標準化創作流程,降低一線操作人員的影響,最大程度降低人為不可控因素的干擾。算法推薦制度可以做到不依賴編輯隊伍,并且引導網絡文學轉向標準化的工業生產模式。在標準化工業生產模式下,各個類型文形成了自己的寫作模式和框架。在算法推薦制度下,容易導致一種題材火了之后的跟風,而過一段時間之后,讀者則會出現審美疲勞,從而快速推進新的題材,完成主流類型一輪又一輪的替代、更新和進化[29]。

3.注意力的打通:平臺壟斷

平臺經濟通過平臺橫向壟斷、縱向一體化和跨行業平臺復合體、層級嵌套式平臺生態系統,建立起贏家通吃型的壟斷地位[30]。因此,騰訊、阿里巴巴、百度、字節跳動、B站、快手等平臺資本紛紛投資網絡文學行業,使得網絡文學完整的產業鏈和產品帝國得以成型。如排名前十的移動閱讀App中,有字節跳動旗下的番茄免費小說,字節跳動、B站投資的掌閱,阿里旗下的書旗小說,還有騰訊閱文集團下的QQ閱讀、起點讀書,百度投資的七貓免費小說等等。平臺資本投資網文行業,在于網文IP改編的價值在內容行業持續擴大,并衍生出短視頻、有聲書、微短劇、直播等更多增值路徑,作為內容源頭的IP價值已經進一步提升。網文平臺的集團化促使了產業鏈向多方跨界延伸,同一集團下的公司、平臺可資源共享,從而實現利益最大化。平臺資本的進入使網絡文學的題材和話題被拓展到網絡社交圈,網絡文學的影響力不僅僅只在網文圈,而是受到更多關注,從而俘獲更強大的注意力資源[31]。

隨著網絡文學被納入平臺產業鏈中,網絡文學行業變現方式日漸豐富。網絡文學發展至今,盈利方式主要有三種:在線營收、廣告營收、版權營收。網文平臺形成了以數字閱讀為基礎,以IP培育與開發為核心的雙路線格局,版權營收在企業營收中所占的比重顯著提高。據閱文集團財報,2017—2021年的五年中,2017—2019年閱文集團版權收入占比從9%提升至19.8%,再升到52.9%,2020年版權運營及其他收入占比達42.1%,2021年占38.8%;而線上收入從83.4%下降至76%,再降到44.5%,2020年重返增長通道,占57.9%,2021年占61.2%[32]。因此,對互聯網平臺來說,它不僅僅關注網文讀者的注意力,更關注整個文娛消費市場的注意力,從而使之更好地服務于數字時代泛娛樂生產的邏輯。在網絡文學IP的運營開發下,《贅婿》成為2021年首部愛奇藝熱度值破萬的劇集。與此同時,在劇集播出期間,“起點讀書App”內將原著【加入書架】的新增讀者單日最高超過10萬人,影視IP進一步提升了原著影響力,書影聯動實現了IP粉絲的固本納新。內容產業鏈因此也在各個環節被打通,并將粉絲注意力在產業鏈上進行了打通,網文閱讀行為超越了網文本身,而被納入整個文娛生態系統中。

五、結 語

網文讀者與互聯網平臺之間是一種互構的關系。Z世代網文讀者具有獨特的群體性特征,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對文化娛樂產品有著獨特的審美和需求。而互聯網平臺需要不斷打造功能以迎合他們的審美與需求,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資本的逐利屬性驅動著算法在滿足個體需求的同時,也賦予了他們創造需求、引流消費的角色,互聯網平臺資本通過算法等技術手段把人的注意力和欲望納入其掌控之中。彈幕、梗、CP等與其說是“Z世代”創造出來的用以對抗主流文化的“符號武器”,不如說是互聯網資本用以黏合、維護和操縱“Z世代”的一種手段,讓他們更加便捷、舒適、自有一套[33]。Z世代娛樂休閑的亞文化轉向中,呈現出吐槽、歡脫、輕快等風格,他們在互聯網資本所制造的異托邦中,通過移情、逃避等形式來緩解精神和情感上的匱乏,但是這些事實上并不能解決他們在現實中所面臨的精神和情感困境。

網絡文學作為一種粉絲經濟,粉絲規則并非由粉絲共同制定,而是平臺資本通過趣味治理術生成[34]?;ヂ摼W平臺資本通過趣味治理術,敏銳地捕獲并迎合青年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不斷吸引著青年的稀缺注意力,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制造需求和欲望,形成了對新一代青少年文化和娛樂的方式、話題、社交資本和語法規范的霸占[35]。因此,互聯網平臺資本及其所附加的算法、大數據等高科技,正在全面強勢滲入青年的日常生活中,進而重塑青年的文化趣味與生活方式?!?/p>

猜你喜歡
網文網絡文學注意力
讓注意力“飛”回來
網文擷英
網文擷英
網文擷英
對待網絡文學要去掉“偏見與傲慢”
網絡文學竟然可以這樣“玩”
網絡文學趨向“一本正經”
揭秘網絡文學
網文擷英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