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Parks 切口對斜視患者臨床價值及安全性探究

2022-12-10 08:14余建咪
哈爾濱醫藥 2022年6期
關鍵詞:眼表斜視干眼癥

余建咪

(南陽南石醫院眼科,河南 南陽 473000)

斜視為眼科常見病,是指因患者雙眼的眼外肌不平衡引起的眼外偏斜,影響患者視覺功能的同時也影響了患者的外觀,給患者帶來了嚴重心理負擔,因此,對斜視給予有效治療十分必要[1-2]。針對斜視患者進行治療的主要方法為斜視矯正手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斜視進行有效的矯正,但手術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眼表損傷及角膜暴露,從而引起患者術后淚膜功能出現不穩定現象等并發癥,對手術效果和患者術后滿意度都造成影響[3-4]。在此背景下,既可以改善患者術后的外觀,又可以最大程度的減輕術中對術眼的擾動,提高術后對患者角膜的保護并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已成為患者及眼科醫生的共同關注熱點[5]。改良Parks 切口術切口較小,對患者產生的刺激較輕,且切口部位在眼瞼后,不會影響患者外觀[6]。本研究旨在進一步探討改良Parks切口對斜視患者的臨床價值及安全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5月15 日至2021年5月15 日我院收治的78例通過手術進行治療的斜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試驗組患者39例,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齡9~42歲,平均年齡(27.55±1.41)歲,其中,麻痹性斜視9例,共同性斜視30例,斜視度數25△-115△。對照組患者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齡10~43歲,平均年齡(26.85±1.39)歲,麻痹性斜視8例,共同性斜視31例,斜視度數25△-120△。納入標準:擬行斜視矯正術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眼部外傷史患者及眼部手術史患者;角膜疾病、青光眼、干眼等眼部疾病患者;近期使用過影響淚膜穩定藥物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試驗組通過改良Parks 切口進行治療,做一5mm 與角鞏膜平行切口于角膜邊緣7mm 處,剪開Tenon 囊與結膜,通過長斜視鉤鉤住直肌,短斜視鉤鉤至直肌反向,使肌肉間隙與筋膜暴露,對筋膜和韌帶進行分離,對暴露出的直肌進行后徙或者前移,使用可吸收線縫扎肌肉,固定于肌肉止端或淺層鞏膜,對筋膜組織是否有嵌頓情況進行檢查,確認無異常后進行球結膜縫合,術畢對術眼涂抹紅霉素眼膏進行包扎。對照組患者通過角膜緣梯形瓣切口治療。具體操作:作7mm 切口于角膜緣1mm 處,在切口兩側剪開8mm,結膜以放射狀呈現,對肌腱膜、節制韌帶進行分離,使肌肉暴露,進行手術,縫合術畢。

1.3 觀察指標:干眼癥狀評分[7]。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干眼癥狀評分,根據眼部灼燒感、干澀感及眼部異物感3 種癥狀的出現頻率進行評分,無癥狀為0 分,很少有癥狀為1 分,間歇性出現癥狀為2 分,持續癥狀為3 分,記總分。對比兩組患者淚液分泌指標。包括SIt、FL 及BUT。SIt 方法:在下方結膜囊內放置無菌試紙,患者平視前方,閉眼5min 后將試紙取出,將淚液浸濕長度進行記錄;FL 評分標準:患者瞬目數次,將熒光素鈉溶液加入,通過鈷藍光進行觀察,共4 象限,共0~12 分。BUT 方法:將滴入麻藥的熒光素鈉染色條涂于結膜表面,觀察并記錄患者末次瞬目到首個黑斑出現的時間。對比兩組患者眼表綜合檢查相關指標。包括TMH 與NIKBUT?;颊唠p目睜開,將下頜置于頜托,前額向額帶抵靠,通過眼表綜合分析儀檢查,將Placido 盤投影至患者角膜,對焦后患者瞬目兩次,不瞬目至圓環破裂,記錄時間即NIKBUT,測量儀器呈現的TMH。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手術滿意度。手術滿意度的評定方法為于患者術后28d 對斜視患者通過自制滿意度問券進行滿意度調查,包括手術效果與術后不適感2 項,共20 個問題,總分100 分,非常滿意為>85 分,滿意為60~85 分,<60 分為不滿意,滿意數/總數×100%即為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23.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比(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符合正態分布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干眼癥狀評分:兩組患者術前干眼癥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7d 干眼癥評分均較術前提升,試驗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干眼癥狀評分對比 (±s)

表1 干眼癥狀評分對比 (±s)

分組 n 術前 術后7d 術后28d試驗組 39 0.55±0.21 1.78±0.35 0.51±0.18對照組 39 0.56±0.20 1.99±0.36 0.55±0.21 χ2 - 0.215 2.612 0.903 P - 0.830 0.011 0.369

2.2 淚液分泌指標:術前,兩組患者SIt、FL 及BUT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7d 試驗組BUT及SIt 明顯高于對照組,FL 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淚液分泌指標對比 (±s)

表2 兩組患者淚液分泌指標對比 (±s)

分組 n SIt(mm) FL(分)BUT(s)術前 術后7d 術后28d 術前 術后7d 術后28d 術前 術后7d 術后28d試驗組 39 13.66±2.55 16.22±3.47 12.99±2.68 0.78±0.21 1.12±0.32 0.85±0.28 10.32±4.22 9.08±3.23 10.41±5.21對照組 39 13.56±2.49 14.21±2.55 13.01±2.77 0.79±0.23 t - 0.175 2.915 0.032 0.163 P - 0.862 0.005 0.975 0.871 1.25±0.21 2.121 0.037 0.80±0.21 10.35±4.31 7.55±3.21 10.75±4.02 0.892 0.031 2.098 0.323 0.375 0.975 0.039 0.748

2.3 對比兩組患者眼表綜合檢查相關指標:術前,兩組患者TMH 及NIKBUT 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7d,試驗組TMH 及NIKBUT 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TMH 及NIKBUT 對比 (±s)

表3 兩組患者TMH 及NIKBUT 對比 (±s)

分組 n TMH(mm) NIKBUT(s)術前 術后7d 術后28d 術前試驗組 39 13.25±3.21 15.99±3.45 13.94±2.67 13.78±2.21術后7d 9.16±2.21對照組 39 13.26±3.23 14.07±3.42 13.76±2.77 13.79±2.23 t 0.103 2.468 0.292 0.020 P 0.918 0.016 0.771 0.984 8.12±1.32 2.523 0.014術后28d 10.85±2.28 10.80±2.21 0.098 0.922

2.4 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手術滿意度: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手術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手術滿意度對比 [n(%)]

3 討論

斜視手術是指在患者眼表做切口,對其進行眼外肌后移、縮短等操作使偏移的眼位得到矯正的手術治療方式[8-10]。目前臨床斜視手術的切口一般分為穹窿部切口、角膜緣切口及直肌止端切口,角膜緣梯形結膜瓣切口術的視野較為廣闊,但此術式在手術過程中需對患者的球結膜進行大面積分離,易使患者的眼部結膜產生瘢痕,從而對斜視患者的矯正效果產生影響[11]。Parks 切口由美國眼科醫生Parks 所創,具有切口小、刺激小、不影響美觀等優點[12]。改良Parks 切口術是在Parks 切口術基礎上改良所得,改良Parks 切口術不僅減小了切口長度,也降低了眼部神經出現損傷的情況,具有較高的安全性[13]。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術后7d 的干眼癥狀評分均較術前有所升高,但試驗組患者術后7d的干眼癥狀評分(1.78±0.35) 明顯低于對照組(1.99±0.36),術后28d 兩組患者干眼癥狀評分均下降至術前水平;術后7d 試驗組BUT 及SIt 明顯高于對照組、FL 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表明,兩組患者干眼癥狀評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但通過改良Parks 切口術進行治療的試驗組升高幅度明顯小于對照組;兩種手術對患者的淚膜功能都會有造成一定影響,但改良Parks切口對淚膜功能影響較小。有研究顯示[14],斜視手術會不可避免的導致患者淚膜穩定性發生改變。此結論與本研究結果相符。分析原因為,斜視手術會改變患者眼表的生理結構與功能,影響淚液動力學,術中切口可能會引起患者眼表出現機械性損傷與組織水腫,從而導致粘蛋白出現合成障礙與循環障礙,進一步減少了淚液,使眼部出現干澀癥狀。改良Parks 切口術因創口小,對眼表造成的損傷較小,因此試驗組患者術后干眼癥狀較輕。術后7d 試驗組TMH 及NIKBUT 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表明,試驗組患者TMH 及NIKBUT 恢復速度優于對照組。有研究顯示,不同斜視切口術均會對患者眼表造成影響,但改良Parks 切口術優勢更大,可減少對患者眼表的影響,使患者更快恢復。本研究結論進一步證實了此觀點。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稍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由此提示,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較少,分析可能與該術式能夠減少對結膜組織造成的創傷,同時提高了試驗組患者術后恢復的效率有關。試驗組患者手術滿意度(94.87%) 明顯高于對照組(76.92%),說明改良Parks 切口術在針對斜視患者的治療中,應用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通過改良Parks 切口術對斜視患者進行矯正治療,能夠有效的對患者的斜視癥狀進行矯正,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并且因為其切口位置位于眼瞼后,不會影響患者外觀,在患者手術過程中,對結膜等組織進行正確處理,可提高患者滿意度,并且減少對患者淚膜功能產生的影響,可進一步推廣使用。

猜你喜歡
眼表斜視干眼癥
長期玩手機小心得干眼癥
中西醫結合治療150例干眼癥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短時間電腦屏幕閱讀對大學生視功能和眼表的影響
基層醫院糖尿病患者白內障術后眼表觀察與干預
改良護眼法對高原地區眼表感染的輔助治療效果觀察
白內障術中局部注射麻醉導致的術后斜視及治療
中藥視舒茶治療干眼癥的臨床研究
眼表熱化學燒傷后重度瞼球粘連的療效觀察
下斜肌切斷術與下斜肌轉位術治療V征斜視的效果比較
IMU/GPS測量誤差對斜視條件下機載重軌干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