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接生活:音樂審美教學活動的創意設計

2022-12-16 15:00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勵志學校小學部
新教育 2022年32期
關鍵詞:首歌曲音樂活動

□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勵志學校小學部 肖 瀟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征,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苯處焾绦幸魳穼徝澜坛虝r,要對教材做深入發掘,尋找更多適合的生活對接點,設定科學的審美活動方案,組織學生主動參與審美學習活動,在生活體驗中成長審美認知。學生大多喜歡音樂課程,對音樂藝術有不同期待,教師要利用學習活動展開審美滲透,引導學生在心靈對話中建立審美認知,以提升思想文化品位,促進其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發掘對接點,整合音樂審美活動資源

教師對教材內容做深度發掘,尋找音樂審美活動設計角度和內容,能夠有效提升音樂課堂教學品質,為學生認識音樂、接納音樂、內化音樂創造條件。如果有需要,教師還要借助更多信息渠道搜集音樂審美素材,為音樂審美活動設計提供更多參數。

1.解析活動相關內容

音樂審美活動設計之前,教師需要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對教材做深度分析,尋找適合的內容,為活動設計提供更多素材支持,確?;顒尤缙谡归_。音樂審美活動強調生活對接,教師要對活動組織內容做篩選,不僅要關注教材內容,還要借助其他信息渠道展開素材搜集活動,為活動提供可選擇的內容。學生音樂審美基礎處于不同水平,教師在素材搜集時,要做好學情調查,以提升素材整合有效性。

如教學蘇少版小學五年級音樂上冊《校園的早晨》,這首歌帶有校園歌曲的味道,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比較熱門的校園歌曲,引導學生做音樂欣賞,教師對校園歌曲特點、情感、節奏、旋律等內容做歸結講解,為學生帶來審美思考機會。學生進入歌唱環節后,針對教師指導做思考和操作,對歌曲演唱有了更豐富的認識。為激發學生欣賞熱情,教師組織學生做課堂表演:這首歌曲旋律優美輕松,演唱歌曲時,要注意對接我們的學校生活,以突顯歌曲主題。學生進入歌唱準備階段,自行成立表演團隊,精選演繹形式。教師不時給學生以提示,從技術角度做引導,幫助學生順利進入到演唱表演環節。無論面對什么樣的校園歌曲,只要投入更多情感,就可以獲得演繹體驗,教師組織演繹活動,確保音樂審美學習順利展開。

2.創設審美教學情境

音樂審美活動與生活對接,教師要利用教學情境設計手段,為學生創造適合的學習機會,以滿足不同群體學生學習需要。音樂作品信息搜集、音樂創編任務布設、音樂審美話題討論、音樂學習經驗交流、音樂游戲組織、音樂演繹展示等,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師要做好對接設計,讓學生在生活環境下展開學習和體驗,以有效提升其操作品質,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認知基礎。

學生對演繹活動情境比較有感覺,教師要對歌曲做綜合評估,以選擇適合的情境形式做教學發動,激發學生審美活動參與主動性。如學習《快樂的嚓嚓嚓》這首歌曲,教師先做示范演唱,然后是媒體播放,引導學生做聆聽欣賞。學生對歌曲旋律比較敏感,很快就掌握了要領,對歌曲有了更多直觀認識。教師設計學習活動任務:這首歌曲來自國外,但其旋律充滿動感,快樂的氣氛深深感染著我們,課外利用網絡搜集相關信息,尋找相似的歌曲作品,并將相關鏈接共享到班級微信群,看誰搜集到的歌曲更有欣賞價值。學生對網絡信息搜集活動比較有熱情,都能夠主動做出回應。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抓住學生心理展開互動設計,為學生提供參與機會。學生進入信息搜集環節后,需要對相關內容做篩選,其學習審美體驗自然產生。音樂審美學習要自然發生,教師要推出更多生活化學習活動,讓學生在主動感知體驗中建立學習認知。

二、確認啟動點,推出音樂審美活動方案

音樂審美活動與生本生活相對接,教師需要對學生學情有充分把握,以提升教學設計的契合性,滿足不同群體學生學習的需求。學生對音樂的感知體驗處于不同水平之上,其音樂審美基礎也呈現差異性,教師圍繞學情展開設計和組織,能夠大幅度提升教學效率。

1.設定活動操作程序

音樂活動方案設計要追求可操作性,教師對審美活動內容做精心選擇,還要對活動程序做優化處理,以提升活動操作品質?;顒臃桨赴瑑热荼姸?,活動目標、活動要求、活動程序、活動組織、活動評價等,特別是活動程序,要理清基本步驟、環節轉換、對接評估、過渡銜接等內容,為學生規劃清晰操作方向。

學唱歌曲時,教師組織學生演繹、展示、討論、改編活動,能夠為學生審美觀形成帶來更多輔助作用。如《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這首歌曲帶有濃重的生活氣息,教師引導學生學唱歌曲時,鼓勵學生做演繹腳本創編: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母愛,這首歌曲唱出了人們的心聲,根據歌曲特點,設計演繹腳本,提交到學習小組,經過選拔,準備做排練演出。學生對歌曲演繹活動比較熟悉,自然能夠積極回應,開始對歌曲做深入研究,設計合唱、表演唱、歌配舞、角色輪唱等表演形式。教師參與學生腳本評選活動,推薦最佳創編方案,引導學生展開演繹排練。演繹活動是學生的最愛,教師設計演繹方案創編任務,成功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促使學生審美觀的建立。

2.確立審美思維方向

學生音樂審美基礎認知呈現差異性,教師在活動設計時,要對活動要求和活動目標做優化處理,以矯正學生審美思維方向。音樂審美活動有歌唱、有表演、有游戲、有競賽、有討論、有創編、有鑒賞等多種內容,教師要對活動目標進行定位處理,讓學生順利找到思考切點,自然進入到活動環節之中,在創造性思考和學習中建立音樂審美認知。音樂審美帶有鑒賞意味,教師要結合學生生活認知打開活動程序,以提升活動訓練品質。

教師關注音樂審美活動的設計,還要對活動方案做優化處理,以提升活動的有效性。如學習《甜甜的秘密》這首歌曲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音頻,學生跟隨多媒體展開視唱學習,逐漸熟悉歌曲旋律之后,教師推出審美活動方案:這首歌曲表達真摯美好的師生情誼,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自行創編音樂劇,準備在班級中做演出展示。學生對集體演繹比較感興趣,紛紛行動起來。集體研究演繹方案,對各個環節做集體討論,教師深入到學習小組,指導學生做演繹準備,給學生以更多技術方面的支持。在課堂演繹環節,教師組織學生做互評活動,對演繹情況做歸結評價,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建立審美認知。學生進入演繹學習環節,其審美思維已經啟動,教師適時做出指導,給學生以更多啟示,不僅滿足學生學習需要,也為學生審美思考帶來啟示。

三、強調組織性,優化音樂審美活動指導

豐富活動內容和素材,教師要借助更多輔助手段,創新音樂審美活動形式設計,教師也要有意識展開探索。在音樂審美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方法傳授,給學生以最有力的支持。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存在個體差異,教師審美活動指導也需要體現個性化。

1.做好活動調整調度

學生進入音樂審美互動環節之后,教師需要跟進管理,對學生合作團隊組織、活動互動合作、活動程序調整、活動組織評價、活動效果歸結做理性分析,以便做出及時的應對,確保審美活動順利展開。

教師組織學生利用特定的手段展開審美體驗,能夠給學生帶來一些自由選擇的機會,這對培養學生審美認知有一定幫助。如《美麗的星座》,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視頻,引導學生做品味學習。為激發學生審美思維,教師設計聲勢律動創作任務:這首歌曲節奏緊湊、活潑輕巧,其情感更為飽滿,屬于兒童合唱歌曲,根據歌曲特點,自行設計聲勢律動方案,并做主動展示。學生對聲勢律動創編任務比較熟悉,自然能夠主動回應,快速進入到創編活動之中。聲勢律動是學習者在聆聽歌曲時的自然反應,體現音樂融合特點,唯有形成情緒共鳴,律動才能產生,這是音樂審美的最直觀呈現。教師設計聲勢律動任務,其調動作用更為突出,學生主動展示和響應,其組織效果更為突出。

2.傳授審美學法技巧

學生對音樂審美的感知大多停留在“欣賞”的階段,聽聽音樂、唱唱歌曲、演繹作品,都是以“娛樂”為目的,其音樂審美認知不能形成體系。為此,教師需要有客觀評估,針對學生學習基礎做布設,在音樂審美活動中傳授一些鑒賞方法和技巧,可以幫助學生提升音樂鑒賞品質,增加其學習體驗,促進其學習體悟。審美學法傳授不單是指樂理知識,也需要從情感角度做引導,以提升鑒賞學習效率和品質。

如學唱《我愛我的家鄉》,教師設計的審美活動任務是:這首歌曲旋律活潑、情感濃厚、節奏歡快,熟悉旋律之后,要對歌詞做深入研究,嘗試結合自身家鄉特點,做歌詞替換設計,看能夠獲得什么樣的學習體驗。學生對改編歌詞并不陌生,都能夠快速做出回應。為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主動性,教師組織學生在小組內展示自己的改編作品,小組成員做聆聽評價。學生進入歌唱展示環節,學習小組互動氣氛活躍起來。教師深入到學習小組,觀察學生歌詞改編情況,及時做出學習指導,對學生學習表達做出客觀評價。學生平時生活中常常會做歌詞改編行動,教師抓住學生生活體驗對接點展開設計,為學生提供學習活動機會,獲得學生的積極回應,其審美體驗認知開始豐富起來。

四、呈現豐富性,拓寬音樂審美活動視野

教師組織音樂審美活動時,要對活動形式做創新設計,以有效調動學生參與主動性。學生對新鮮的活動形式比較有感覺,教師抓住學生學習心理展開活動調度和組織,能夠快速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教師創新活動設計,也能夠拓寬學生學習視野。

1.創新活動形式設計

音樂審美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要對形式展開創新設計,以調動學生參與主動性。音樂線上交流、網絡信息搜集、社會公益宣傳、班級音樂演出、親子表演活動、音樂創編展示等,都是學生比較喜歡的組織形式,教師要做好活動設計和組織,讓學生有充分體驗的機會。

學生對審美活動缺乏一定理性認識,教師要透過表演、展示、游戲活動滲透審美內容,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建立審美認知基礎。如學唱《抓媽荷》這首歌曲,教師設計了網絡演繹活動任務:認真學唱這首歌曲,準備參與網絡交互活動,在微信群中展示歌唱音頻,大家做聆聽評價,評選出最佳歌唱選手。學生沒有經歷過這樣的表演,其參與熱情高漲,主動展開學習準備。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網絡直播歌唱比賽正式拉開帷幕,學生展示歌喉,參與互動評價,其學習研討氣氛熱烈。這是一項很有創意的學習活動,其審美體驗更為豐富,教師借助網絡展開活動組織,成功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因為帶有比賽性質,學生主動響應,在聆聽、演唱、體會中建立審美認知,教師適時做出指導,給學生帶來學習思考的機會,大大提升其審美感知。

2.延伸審美學習維度

音樂審美活動生活化設計,教師要對學生生活音樂學習現狀做出客觀分析,以矯正訓練設計方向。學生平時接觸音樂的渠道有很多,媒體、網絡、音樂課程、電視等,都屬于可以選擇的載體,教師對學生音樂感知體驗情況做出準確判斷,適時引入一些嶄新的活動形式,能夠對學生形成感官沖擊。自行拍攝音樂視頻、制作電子作業、進行網絡互動、參與社會演繹活動等,都可以獲得豐富音樂審美體驗,教師要給予更多支持和指導。

教師設計音樂審美活動要與學生生活對接,要對生活可利用條件做梳理,抓住組織機會,讓更多學生順利進入活動環節。如學唱《采蓮謠》這首歌曲時,恰巧當地文化部門組織“民謠比賽”活動,其參賽形式很靈活,主要是網絡報名、網絡傳遞的形式。教師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這項賽事活動,并對學生歌唱情況做具體分析和指導,設計參賽曲目,以及演繹內容和形式。學生對這樣的活動充滿期待,紛紛報名進入表演團隊,開始精心準備。教師利用課余時間組織排練,邀請相關教師給予技術支持,對拍攝視頻做優化處理,以提升精美度。學生大多沒有這樣的參賽經歷,自然有濃厚的參與興趣,教師借助這個機會進行活動組織,為學生帶來音樂審美體驗的機會。

小學音樂審美活動設計需要考慮多種制約因素,學生審美基礎普遍較低,教師要對教材內容做科學分析,篩選適合的內容展開活動設計,在活動內容、活動形式、活動組織、活動評價等方面進行創新探索,為學生創造良好學習環境,以提升審美教學品質。音樂審美不是簡單的聽音樂,其活動目標眾多,對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師要做好整體規劃,確?;顒禹樌归_,讓學生在創造性學習中建立學科核心能力。

猜你喜歡
首歌曲音樂活動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音樂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