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幼兒園課程鄉土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方法探究

2022-12-16 15:00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官山鎮中心幼兒園楊小寶
新教育 2022年32期
關鍵詞:鄉土資源幼兒園

□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官山鎮中心幼兒園 楊小寶

幼兒園課程建設包括鄉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特別是農村地區的幼兒園,要結合當地的文化因素,展開多種形式的鄉土課程資源整合活動,為幼兒園課程建設提供助力支持。作為幼兒園教師,要轉變課程開發意識、整合鄉土課程資源、優化課程開發設計、創新課程開發形式、延伸課程開發實踐,將更多鄉土資源融入到課程之中,對培養幼兒文化品位有一定幫助。

一、轉變課程開發意識,建立鄉土課程應用機制

農村幼兒園處于特定環境之中,其課程建設吸納更多鄉土文化資源信息,不僅能夠豐富其課程資源,還能夠培養幼兒熱愛農村、關注文化的情結。在實踐體驗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必要的學習,對幼兒園課程做深度研究,利用多種渠道搜集鄉土資源信息,并做優化設計,為課程建設注入豐富動力。

農村幼兒園教師采集鄉土資源信息最為便利,生活觀察、社會調查、網絡查閱等,都屬于正常渠道,特別是社會調查,其信息積累更為豐富。教師參與幼兒園課程開發和利用活動是最為自然的選擇,因為農村幼兒園師資隊伍本身就比較匱乏,沒有更多專業人員做課程建設工作,幼兒教師處于教育第一線,對幼兒教育最為熟悉,自然占據更多優勢。農村鄉土資源與人們生活相關,教師對這些內容也比較熟悉,將鄉土資源融入課程之中,不存在更多操作困難。鄉村幼兒教育主管部門對課程資源干預不夠,無法給教師提供更多施展的機會,教師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為幼兒園課程改革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幼兒教師大部分是本地人,對本地文化更為熟悉,在資源搜集整合處理時,也能夠占據天時地利之便。幼兒園應鼓勵教師參與課程資源整合工作,為鄉土資源進入課程創造良好條件,為教師主動展開課程建設活動提供便利條件。課程開發需要人力物力的全面支持,而農村幼兒園在諸多方面都存在一些短板,唯有充分發揮幼兒教師的人力作用,才能確保幼兒園課程的健康發展。鄉土資源進入課程是大勢所趨,教師主動參與課程資源搜集整合活動,為課程建設貢獻力量。

二、整合課程開發資源,創設鄉土課程應用環境

幼兒園課程建設需要更多素材支持,教師借助多種信息渠道搜集鄉土文化資源信息,能夠為幼兒園課程建設提供必要支持。幼兒對當地鄉土文化信息比較敏感,教師結合幼兒生活認知展開課程資源整合活動,能夠提升課程資源的適合性,讓幼兒順利進入到學科學習環節。

農村幼兒園課程需要追求自己的特點,這也是教師參與課程改革的重要原因。幼兒園課程資源整合需要教師展開深度研究,對現有課程內容做具體分析,找到鄉土資源融入點,以提升教育適合性。鄉土資源包含諸多內容,民風民俗、飲食、節慶、名勝古跡、紅色教育基地、農村特色種植養殖、鄉村旅游、鄉鎮企業、手工產業、特色工藝等,教師在鄉土資源素材整合環節,要做好必要的分類和歸類,根據幼兒課程需要做對接處理,讓這些鄉土資源自然融入到課程之中,讓幼兒盡量多地接觸這些地域文化信息,接受必要的鄉情教育,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懷。教師參與幼兒園鄉土資源開發和應用,占據更多有利條件,在信息整合時能夠準確分類處理,與課程形成多點對接,其應用效果會更為突出。特別是一些實物的搜集和應用,無疑能夠對幼兒感官帶來一些沖擊,其助學效果會更為突出。幼兒對鄉土資源課程內容有更多認同,教師適時推出這些課程內容,深受孩子的青睞,如果能夠將這些課程與實地觀察參觀活動相結合,無疑能夠發揮更多教育作用。

三、優化課程開發設計,提升鄉土課程應用品質

優化課程開發設計,這應該是教師執行鄉土課程的重要意識。課程資源整合之后,建立個性化幼兒園課程體系,教師執行教學方案時,需要再次做科學處理,對鄉土資源內容做進一步驗證,對課程分配、課程設計、課程應用、課程效果等因素展開深入評析,以便找到最佳執行渠道,落實鄉土課程目標和任務,為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幼兒園課程建設需要更多信息資源的支持,教師利用更多渠道展開搜集,對相關素材做整合處理,與幼兒園做對接處理,這個過程需要科學觀念的支持,也需要嚴謹的治學態度輔助。幼兒對鄉土課程有更高期待,教師要對幼兒生活認知基礎有一定了解,以便做出合理設計。在課程建設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搜集一些文檔信息,還要將一些實物做搜集應用,如工藝品展覽、現場介紹時,都需要有實物的支持,這樣可以為幼兒帶來最直觀的學習機會。教師深入到生活之中,展開實物搜集,可以借助這些實物組織一些學習活動,也可以組織家長參與到相關教育活動之中,利用親子活動形式展開教程,讓家長帶領孩子去實地觀察學習,也能夠達成更多教育目標。幼兒園教育課程沒有固定內容,教師有更多自主整合的權利,如果能夠適時融入鄉土資源內容,可以創造更多學習契機,以開闊幼兒學習視野,對培養其文化品位、鄉土情結都會產生積極影響。優化課程開發和設計,教師是關鍵因素,特別是農村幼兒園教育帶有特殊性,教師主導作用更為突出。

四、創新課程開發形式,促進鄉土課程應用轉化

課程資源開發利用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教師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對課程開發形式、課程執行效果、課程程序調度等做深入研究,推出更多新穎的課程方案,組織更多課程活動,引導幼兒參與豐富文化學習活動,能夠開闊幼兒學習視野,培養良好習慣。課程應用是一項復雜的教育工程,教師對課程內容做科學處理,促進鄉土課程應用轉化,其實踐意義更為豐富,教育教學價值更為廣泛。

鄉土資源呈現差異性,這是地域文化決定的,對課程的支撐也帶有個性特點,教師在組織課程資源時,要結合當地鄉土資源特點做具體實踐操作,對課程做創意設計,在不斷實踐不斷矯正中建立完整的課程體系,為幼兒園教育帶來更多實際的支撐。如特色農業內容的融入,幼兒對當地特色農業的了解比較少,教師有意識制作相關課程,能夠豐富幼兒學習認知,其鄉情會逐漸形成。如當地特色美食文化內容的滲透,幼兒對此應用比較有感覺,教師結合幼兒生活體驗展開課程,能夠強化幼兒學習體驗,也能夠培養幼兒鄉情。再如特色種植養殖等產業的發展,也為幼兒園課程建設帶來素材支持。教師組織課程內容時,制作一些特殊的畫面展示出來,幼兒學習熱情更高,也能夠促使幼兒建立文化素養,這對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有重要幫助。

五、延伸課程開發實踐,鞏固鄉土課程應用成果

鄉土課程資源順利進入課程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教師要結合課程執行情況,及時做出教學調整,為課程調度、課程執行創造良好條件。鄉土資源與幼兒園課程高度對接,教師對課程整合做深入研究,對課程展開全面優化處理,能夠極大提升課程執行效率。課程開發需要教師的參與,課程執行更離不開教師的參與。

幼兒園課程建設與鄉土資源的融合和對接,教師要做好深度的研究,也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這樣才能鞏固鄉土課程應用成果,發揮課程教育作用。如農村自然風景資源的利用,幼兒對自然風景比較青睞,教師不妨設計一些親子活動任務,要求家長帶領幼兒到實地觀察和游覽,利用手機拍成照片,將這些照片傳遞到微信群,這樣可以建立網絡互動,在信息交換和共享過程中,為孩子創造學習機會。再如手工品制作活動,也可以讓家長協助,搜集材料、指導制作、進行修改,將制作成品帶給幼兒,教師組織實物展覽活動,為幼兒提供交流學習機會。鄉土資源進入幼兒課程之后,教師要做好科學利用,根據幼兒學習需要做活動設計和組織,根據幼兒學習反饋情況做及時的調整。特別是家園互動機制的形成,為教師施教創造良好條件。雖然農村幼兒家長都比較忙,但幼兒家庭都會有監護人協助,為教育活動順利展開創造條件。無論開展怎樣的活動,教師都要做好學情調查,以提升教育設計的適合性,唯有提升科學性,才能確保教育效果的落實。

幼兒園課程資源極為豐富,特別是農村幼兒園課程建設中,積極滲透鄉土課程資源,無疑是最為理性的設計。農村幼兒園教育教學,與鄉土資源有更多對接點,教師借助課程資源整合機會組織教育教學活動,能夠為幼兒創造更好學習環境,讓更多幼兒接受良好文化的洗禮,這對促進幼兒教育健康成長有重要現實幫助。

猜你喜歡
鄉土資源幼兒園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重視培育多層次鄉土人才
我愛幼兒園
我給資源分分類
閱讀《鄉土中國》的價值
歡樂的幼兒園
鄉土中國
資源回收
做好綠色資源保護和開發
愛“上”幼兒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