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素背后名堂多

2022-12-17 09:44胡博峰
中外文摘 2022年19期
關鍵詞:素食主義者食肉種姓

□ 胡博峰

“食素為榮”是印度特有的飲食養生哲學,身份越高,越要遠離動物類食品,其背后的深層原因很復雜。

首先是出于宗教傳統。印度約83%的人是印度教信徒,雖然該教教義中并沒有禁止食肉的明確要求,但近半印度教信徒都是素食主義者。

在我的印度朋友當中,一些信徒不吃雞蛋,但可以飲牛奶,這或許是他們生活中僅有的幾樣跟葷腥沾邊的飲食之一。這讓我想起印度和美國此前在協商雙邊貿易協定時,雙方就美國牛奶能否進入印度市場的問題僵持不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奶牛的飼料里有牛骨粉,這對印度的素食者來說不可接受。

在印度教早期,梨俱吠陀、奧義書等經典均將“不殺生”作為自我救贖的道德之一。盡管印度教歷史上曾有將動物煮熟獻祭的傳統,很多神話史詩中也有神靈允許其妻子進食鹿肉的記載,但在公元400 年左右,“智者無妄想,不食異物之殘身”的素食,就受到印度教推崇。印度最早的法律文本《摩奴法典》中有“人在逆境中可以食肉”的規定,從這樣的文字不難推斷,當時食肉是不被提倡的。

此外,印度教篤信因果輪回,認為沒有一個生命存在真正的終結,生命通過投胎、輪回、轉世,會不斷重新出現在這個世界上。正因為輪回轉世觀念的存在,印度人不太愿意去宰殺動物,認為被殺的動物有可能是自己的祖先或幫過自己的人,殺生后會累積惡報。既然不殺生,自然也不會對葷腥有什么興趣。

我的一位印度朋友在當地可謂權勢熏天,駕車撞人后曾揚長而去,僅讓手下“花錢消災”,但有一次他不小心撞到一頭牛,卻突然下車號啕大哭。他對我解釋說,這頭牛是他家人的轉世。當然,他也是一名堅定的素食主義者。

同時,印度的茹素文化也反映了等級觀念。在種姓制度大行其道的時期,誰吃素、誰吃肉與其種姓地位有很高的相關性。婆羅門和吠舍——從事非體力勞動的人吃素。剎帝利雖是皇親貴族和武士,但因他們與所謂“低賤種姓”首陀羅一樣,都要從事體力活動(如打仗),所以也要吃肉。延續至今,就慢慢變成了“白領吃素、苦力吃肉”的慣例。

茹素也變成了社會地位的象征——素食者更尊貴、更高雅。此前有調查顯示,印度收入和消費水平高的人大部分是吃素的,窮人則以肉食者居多。

印度總理莫迪出身于低種姓的吠舍,本來在葷素方面沒有什么太大禁忌。但他篤信印度教,而且熱衷于練瑜伽,因此從少年時代起就一直堅持吃素,過著類似苦行僧般的生活。于是,很多印度人也學他棄葷從素。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都是吃素,但印度有各式各樣的“素食標準”。耆那教徒的素食則不僅不吃肉、不吃蛋,也不吃根莖類的食物。還有一些人吃“奶蛋素”(可以吃蛋、喝奶)、全素以及“鍋邊素”“偶爾素”“外出素”“家里素”。五花八門的吃素習慣,正反映出印度這個國家的多元化。

猜你喜歡
素食主義者食肉種姓
閑逛雜貨鋪,滿滿幸福感
閑逛雜貨鋪,滿滿幸福感
印度種姓制度下的內婚制
淺談印度種姓制度
Meat-eating plant discovered in Canada加拿大發現食肉植物
如何區分印度高、低種姓人群?(答讀者問)
VEGGIEVALUES
老僧也食肉——懷素草書《食魚帖》
食肉袋鼠
遭遇素食主義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