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基于云平臺的醫學影像學遠程教學的應用與思考

2022-12-24 15:26鄧紅艷董文興葉新華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22年8期
關鍵詞:遠程教學疫情課程

鄧紅艷,董文興,袁 亞,葉新華,李 璐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 南京 210009)

因為新冠疫情爆發,2020年春季各類高校不得不延期開學。在這一特殊時期,教育部及時發布了《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高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高校應充分利用已經上線的慕課和省、校兩級優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依托各級各類在線課程平臺、校內網絡學習空間等,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1]。南京醫科大學影像學院也積極響應教育部的號召,借助各類網絡云平臺開展教學工作,保證學生的學習進度。本研究主要就南京醫科大學2019級影像學2班基于云平臺的網絡教學應用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對其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反思,并給出力所能及的建議。

一、新冠疫情下醫學院校線下教學的風險與線上課程的必要性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省紛紛進入一級響應模式。各院校開始倡導線上教學。但醫學類專業的教學與其他專業不同,學生除了在學?;镜睦碚撝R,還必須完成醫院的見習、實習、規陪等實踐性課程。疫情發生后,本院首當其沖被定為發熱定點醫院,醫院急診與發熱門診的患者收治量激增。胸部CT作為診斷標準之一,影像科工作量明顯增加,職業暴露風險隨之陡增;本科生對該新發傳染病的認識不足,臨床防護意識不強,感染風險也增加[2];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心理調節能力差,容易出現情緒波動、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因此,本著既要保證師生安全,同時又不影響學生學習進度的原則,我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積極開展遠程教學。

二、調查內容和結果

本研究使用問卷星軟件對南京醫科大學2019級影像2班27名在校學生從學生自身情況、教師、網絡云平臺3個方面進行問卷調查。

2019級影像2班27名學生分別來自四川、貴州、山東、新疆、浙江、陜西、江西、江蘇8個省份,其中并無湖北籍學生。通過調查發現,所有學生的家庭都有網絡覆蓋,92.59%的學生使用無線WiFi,7.41%使用流量包月。其中85.19%網絡信號穩定,14.81%出現網絡信號不穩定;96.3%學生家里有電腦,3.7%無電腦;所有的學生都有智能手機;92.59%的學生家里具備相對安靜的上課環境,7.41%不具有。由以上數據可知,所有學生基本能夠滿足網絡教學硬件的要求。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線教育平臺種類繁多,調查數據顯示,使用騰訊會議占59.26%,騰訊課堂占29.6%,阿里旗下的釘釘平臺7.41%,企業微信占3.7%。其中51.85%的學生認為上課平臺流暢,40.74%比較流暢,7.41%偶爾卡頓,0%經??D。從以上數據來看,大部分的學生和教師都能相對流暢地完成網絡授課和聽課學習,或許跟分散使用上課平臺有關。

除了學生的自身情況、網絡平臺條件,教師是網絡教育的第三大重要要素。通過學生的反饋,我們發現74.07%的教師操作上課軟件熟練,25.93%一般熟練,0%不熟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教師隊伍的年輕化以及學校專門針對教師進行的遠程教學培訓,多數教師都能夠熟練應用遠程教學軟件,完成教學任務。而且教師的課件類型也是多樣化的,包括PPT、Word文檔、視頻播放等。

三、基于云平臺遠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一)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

由于教師與學生無法面對面互動,教師不能實時關注到學生上課情況,學生也不能實時跟教師反饋聽課情況,從而導致部分學生注意力無法集中。我們的調查研究發現,40.74%的學生在網絡課堂注意力非常集中,51.85%的學生一般集中,7.41%的學生無法集中注意力。對此,筆者有以下思考:教師應該充分挖掘網絡平臺的優勢,借助網絡資源和平臺優化課堂內容,優化授課形式,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廣泛交流討論,通過群體發言的力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教學質量。

(二)學生不能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與課后鞏固復習。

疫情期間又恰逢寒假、過年,很多學生沉溺于電子游戲、視頻中,出現疲憊、松弛的狀態,不能立即投入學習。而且受疫情影響,很多課本不能及時到達學生的手中,教師的講義就至關重要。調查發現其中81.48%的教師能夠提前1天發放講義,14.81%能夠當天發放講義,3.7%的課后發放講義。有82.5%的教師會給學生留課后作業,17.5%的不會布置課后作業。希望教師能夠提早將講義發放到學生手中,布置適當的課后作業,并及時檢查督促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及課后復習,提升教學質量,引導他們在家自主學習。

(三)教師在線教學水平參差不齊。

日前,高校網絡教學仍然處于探索階段,教師突然從傳統的線下課程轉變為網絡課程,多少有些不適應,觀念還無法全面順利地轉變過來。任課教師在云平臺使用、錄制課程視頻、剪輯視頻等方面均需要更多、更專業的培訓與指導,特別是對于一些年長的老教師。高校教學管理部門應當通過支持性、激勵性的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引導和鼓勵更多教師向“線上線下”雙師角色轉型[3]。

(四)網絡教學云平臺仍需優化。

在調查中發現,有多名學生建議進行網絡教學云平臺優化。疫情期間,中小學和高校都轉為在線授課模式,如此巨大的數據量無論對全國的網絡、還是服務器的承載力都是巨大的考驗,在高峰期出現偶爾卡頓難以避免。網絡教學云平臺首要準則就是便利,根據學生和教師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在線教學平臺,本班級的學生更喜歡使用騰訊會議軟件進行線上教學。長遠來看,在線教學和面授教學相融合是大趨勢,那么搭建專業的在線教學平臺就變得格外重要,政府和高校應該和相關的企業密切合作,共同開發更專業、更流暢、更簡便易操作的教學平臺。

(五)網絡教學資源需要加大共享力度。

對于醫學基礎知識,全國各大醫學類院校使用統一教材。為減少教育資源浪費,降低網絡教學成本,江蘇省教育廳超前謀劃,適時啟動了“江蘇高校優質線上課程共享接力計劃”[3],整合利用全省高校已有約1600門優質線上課程資源,向社會開放,有力護航全省高校在線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行。同時,江蘇省教育廳協調對接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等3家出版社面向全省高校師生免費開放部分課程教學資源[4],實現全國全省教育資源共享。

四、基于云平臺遠程教學中的展望和反思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各大高校紛紛開展基于云平臺的網絡教學,這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經過本次疫情,網絡在線課程將會迎來一個高峰期,同時,各大高校也會針對網絡課程建立相關的培訓、管理、應用等體系,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網絡課程的流程。但是,醫學課程知識體系復雜、課程資源多樣化、實踐性較強等特點都給醫學教育教學帶來了困難[5]。除去一些基礎知識學習外,還存在醫學實驗、技能操作課程以及醫院臨床實踐課程,這就催生了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模式,并且這種模式已經在本班級開始實施。此次網絡課程的大面積使用,對各大網絡教學平臺都是極大的考驗。相信在將來,網絡教學平臺會進一步優化,流暢、功能齊全、實用性強的APP一定會脫穎而出,網絡教學無論在硬件還是軟件方面都將會有進一步的提升。

在線教學的優點顯而易見,比如降低學生往返教室的時間成本、降低學?;A設施成本、更有利于網絡教育資源共享等。但是,與傳統的線下授課相比,在線教學目前仍有很多不足。本組數據顯示,51.8%的學生傾向于網絡授課,48.15%傾向于面授課。網絡授課模式多樣,采用的授課軟件也種類繁多,但學生反饋學習的效果并不理想。通過反饋可知,網絡學習效果差大多數情況來源于缺少學習氛圍,注意力難以集中,云平臺效果差,教師熟練度低,知識講授重復等方面,多數學生認為在線課程不能代替面授課,有學生建議疫情結束,可以借助面授課再具體講解一些重點知識內容。對于醫學臨床實踐課程,雖然我們將VR、5G等先進的技術應用于醫學臨床實踐中,學生們可在虛擬場景中全方位立體觀察人體各個器官系統,但是仍需安排后續的操作及見習課程彌補此處不足。

綜上所述,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時期,在線教學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很好地滿足了全國師生“停課不停學”的需求,同時也暴露出諸多問題。未來線下與線上課堂相融合是大勢所趨,教師們應該積極學習在線授課的各類技能,借助在線平臺和優質網絡課程資源提升授課質量和授課水平,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門要定期為教師們提供相關的培訓。在線課平臺要積極傾聽用戶的批評和需求,根據用戶的需求優化平臺的功能,打造出適合師生的教學平臺。

猜你喜歡
遠程教學疫情課程
當活動走向課程 少年已走向未來
戰疫情
“對截止日期更通融些”:教師們從上輪遠程教學中學到了什么
抗疫情 顯擔當
疫情中的我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37°女人(2020年5期)2020-05-11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遠程教學交互平臺及監督平臺設計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