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真勞動”到“真教育”:新課標下小學勞動教育的路徑探索

2022-12-28 01:30王冉
遼寧教育·教研版 2022年12期
關鍵詞:勞動素養

摘要: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新時代下重新審視勞動教育,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科學地理解其內涵與意義,真正把準勞動教育的脈象,切實發揮育人作用。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從勞動教育的內涵要義、價值回溯、路徑探索三個方面開展論述,旨在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使勞動教育真正實現“真勞動”“真教育”。

關鍵詞:勞動課標;勞動素養;勞動路徑;勞動價值觀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提出,把勞動教育納入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總體要求之中,加強勞動教育成為國家教育方針。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同年7月,教育部頒布《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三次修改,明確將“勞”寫入黨的教育方針,將勞動教育作為教育法的硬性要求;2022年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將勞動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并發布了《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勞動新課標”)。有關文件的相繼出臺,讓勞動教育更受重視。各校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勞動教育的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勞動教育一直在推動整個社會發展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么,新時代下重新審視勞動教育,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抽絲剝繭,透過現象看本質,科學地理解其內涵與意義,真正把準勞動教育的脈象。教師需要深刻領悟到勞動教育不是為了展現熱熱鬧鬧、大張旗鼓的勞動場面,而應是通過勞動載體使學生心靈成長,切實發揮育人作用,做到“真勞動”“真教育”。

一、把準勞動教育的內涵要義

(一)勞動的實踐屬性

在開展勞動教育之初,教育者首先要厘清勞動教育中相關概念的邏輯關系,在此基礎上把握勞動教育的本質,把準方向?!毒V要》明確了勞動是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過程,是人類特有的基本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包含勞動,而勞動又是一種特殊的實踐活動。由此可見,勞動具有實踐屬性,需要在真實的場景中出力流汗、體悟榮光。

最初提及勞動多指向為了滿足自身生存需要進行的生產性勞動,具有明確的工具性。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生產力的大幅度提高,勞動形態在多樣化發展勞動的含義也在不斷豐富,與之相對應的教育活動更是與時俱進。這些都需要教育工作者有更敏銳的認知、更寬廣的視野,從而積極探索勞動教育的新樣態。

(二)勞動的育人功能

新時代的勞動教育不同于傳統勞作,無論是情感態度層面的培養還是實踐層面的訓練,都需要以教育的方式方法科學推進?!毒V要》明確規定,勞動教育是發揮勞動的育人功能,而要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活動。因此,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深刻領悟勞動具有的教育價值,明確勞動是發展德智體美的載體,“五育”并舉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其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只有在肯定勞動具有教育屬性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發揮其育人功能。

(三)勞動的目標指向

理解了勞動的時代性與多樣性,以及勞動的育人功能,教育者還應明確勞動教育的最終落腳點是培養學生的勞動素養。勞動新課標中明確,勞動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即勞動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與勞動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勞動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主要包括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勞動習慣和品質、勞動精神。勞動素養是一個多維度、多種勞動要素相耦合的概念,既指向學生勞動價值觀的培養,包括勞動內容、勞動成果以及勞動精神等方面,也包含學生實操性技能和現代科學技術的掌握。而勞動素養多維要素的呈現,要求勞動教育活動著眼于整體構建,關注學生勞動素養的全面發展。

二、回溯勞動教育的意義價值

正如檀傳寶教授在《勞動創造美好生活》一書的序言中提及:“時代只是改變了勞動曾經的模樣,而‘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真理卻從未改變?!睍r至今日,勞動一直影響著社會的發展和個人的成長,教育者熱火朝天地開展勞動教育的前提一定是準確地認知勞動教育的意義,只有知道“何為”才能更好地“為之”。

(一)歷史淵源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教育方針深受馬克思、列寧相關學說的影響,其“教育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指導思想對我國的教育事業有重要的作用。新時代,“教育與生產實踐相結合”依然是黨堅持的教育方針,并需要教育者進行符合時代發展的新詮釋。

(二)社會意義

高度重視勞動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性質的重要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人民是通過勞動的載體創造財富、行使權力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的富足,人們積累財富的方式也出現了偏差,社會上出現了輕視勞動、逃離勞動、不會勞動以及不勞而獲等不良風氣,這些錯誤的觀念在青少年的成長環境中不斷蔓延。針對這種現象,強調勞動的意義與榮光,體現公平公正的按勞分配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勞動創造人,這是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中的作用》一文中的基本觀點。人在勞動中不斷演化,其身體結構、生活方式、思想行為都在發生著變化。勞動使個體更有意義,使個體獲得價值感、存在感和意義感。同時,個體通過勞動與其他事物發生連接,豐富了社會關系。新時代開展的勞動教育,也是通過勞動的載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其成為幸福向上的奮斗者。

三、探索勞動教育的突圍路徑

勞動教育可謂是近幾年教育領域的熱點高頻詞,眾多學校都在積極探索勞動教育的實踐路徑,也為此做出了大量的努力。我們在肯定與借鑒成果的同時,也確實看到了很多浮于形式的做法、效果欠佳的情況。綜其原因,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闡釋與改進。

(一)勞動課程應從割裂走向融合

《意見》中明確指出,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是勞動教育的實施途徑。走進小學校園,很多學校都緊緊圍繞《意見》的要求,在學校的課表上專列出每周不少于一課時的勞動課。一方面,勞動教育課程化,確保了勞動教育所需要的時間和空間;另一方面,我們也應不斷地反思,如停留在課表上的勞動教育是否就是“真勞動”,在實施的過程中是否做到了對學生“真教育”。

1.勞動教育需要學科的融合

勞動教育不是孤立的課程,所謂的勞動課也不僅僅是一堂與其他學科毫無關聯的手工課。廣義上來講,各學科的學習行為本身也是勞動;狹義上看,勞動課程與其他各學科的學習應是相互融合、互為補充的。一方面,教師要在勞動新課標的指導下,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的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不斷地深化探索勞動課程的內容;另一方面,教師也需要從其他學科中汲取勞動養料,滿足學生的成長需要,使學生在動手實踐、出力流汗中體驗勞動創造價值的喜悅與成就感。

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教材中有一篇課文《千年夢圓在今朝》,向學生介紹了我國航天領域的發展。學生對于課文中提到的內容是非常感興趣的,但是語文課最終的指向是圍繞語文要素的語用訓練,對文中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一代又一代的人造衛星是如何改進的”具體知識,在語文課上很難落實。此時,我們在四年級勞動課上安排了相應的補充內容,由勞技教師講解適合小學四年級學生接受的航天衛星和飛船相應的基礎知識,再指導學生親手實踐,制作手工小飛船。在親自制作小飛船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到掌握相應物理、化學等知識的重要性,感知合作的意義,以及體會制作手工小飛船的不易,從而上升到理解承載著中國飛天夢想的真飛船的研發和改進需要克服重重困難。

勞動課和語文課的互為補充很好地呼應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引導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勞動觀念,大力弘揚了勞動精神。因此,勞動教育課程需要綜合化實施,需要教師準確定位勞動教育的內涵特點,以勞動新課標中的課程十個大任務群為基礎,挖掘各學科的積極因素,并相互融合、統籌設計,構建適合本校學生和地域特點的一體化勞動教育體系,從而體現勞動教育的有序性、層次性和科學性。

2.勞動教育需要勞動場域的融合

勞動場域的融合,更多的是體現在家校社共育方面。勞動教育區別于一般的理論知識教學,其實踐性的要求很高,需要以實踐為基礎,因而“做中學”是勞動教育的基本思路。勞動教育不是一種去生活化的教育,而是一種基于生活情境并使人們實現美好生活的教育。勞動的特殊性決定了有些勞動教育可以在學校的金工、木工等技能教室進行,但是有些內容需要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進行。尤其是針對小學生開展的勞動教育,家庭的生活場景尤為重要。例如,小學低年段孩子的勞動教育首先是自我整理、自我清潔等基本生活技能的習得。這些能力更多需要在家庭的場景中完成,所以在進行勞動教育時,家校社要相互融通,使三大場景相互聯手、三大場域互為支撐,為孩子搭建立體化的勞動教育網。

為了更好地體現勞動的生活屬性,給予學生切實的內容指導,我們鏈接具體生活情境,設計了勞動教育口袋書??诖鼤劳袑W校、家庭、社區三大勞動場,覆蓋生活自理、學校常規、勞動技能三大層次,以家校溝通、德育活動、勞動課程為實踐路徑,打通了課內外與校內外之間的壁壘。勞動口袋書共設計了三冊,分為低、中、高三級,涵蓋小學六個年級不同學段的要求。低年級以學生的生活自理為主要內容,家庭為主要場域;中學段開始對學生進行各項生活技能的培養;高年段逐漸側重學生合作和創新勞動,逐步拓展到社區等校外場景中。各場景的相互融通,不僅體現在勞動項目與場域條件的豐富,也體現在學生評價中更注重多方主體的參與。如在勞動成長評價手冊中,我們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家長評價、其他社區人士評價,注重結果的同時更注重勞動過程,全面評價學生的成長,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與勞動品質,促進學生勞動素養的提升。

(二)勞動教育的內容應從表面走向深層

隨著勞動的迭代變化,勞動形態也呈現多樣化發展。信息產業和文化產業的蓬勃興起,腦力勞動的比重增加,勞動教育也需要與時俱進,經歷由形式到內涵再到創造的發展。

在很多人的意識里,勞動等于勞作,一提起勞動教育就是讓學生干活,這是對勞動教育表層的理解,其實勞動教育包含更多深層次、時代性的內容。例如,隨著國家的建設和經濟的發展,我國呈現的發展樣態與建國初期已經截然不同?,F在的小學生多生活在物質相對豐富的環境里,如何進行消費教育也是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應有之義。珍惜每一個勞動成果,不攀比、不浪費、理性消費等內容理應進入勞動教育的范疇。

例如,我們每學期開展的“小小銀行”活動,學生在每次勞動中都會獲得相應的勞動成長幣,學期末學生可以用自己獲得的勞動成長幣到“小小銀行”中換取所需物品。我們設計了“合理消費單”,引導學生在換取前認真按需填寫,進而才可以在“小小銀行”中購買所需物品,使學生學會合理消費?!靶⌒°y行”活動還為學生提供勞動成長幣的存取業務,引導學生理性消費、科學規劃?!靶⌒°y行”活動將生產與消費作為閉環開展,從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到掌握勞動的基本技能再到成果再現時的消費方式,形成了完整的教育鏈條。

(三)勞動教育的重點應從技能訓練走向價值觀培育

從勞動教育“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活動”的定義中我們能準確地把握勞動教育的重點應是勞動價值觀的培育。在此需要強調的是,勞動價值觀的培育不是說勞動知識和技能就不重要,而是鑒于小學生身心和年齡特點,我們首先要引導學生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思想觀念,使學生在正確積極的勞動觀念指導下去習得方法與技能。

勞動價值觀包含在整個勞動過程中對勞動者的尊敬、對勞動行為的尊崇、對勞動過程中克服困難的堅持,以及勇于創新的探索和強烈的求知欲等方面。例如,低年段的小學生學習剪窗花,其實對于學生是否可以剪出漂亮的窗花并不是課堂最重要的評價指標。最重要的是教師要指導小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體會剪窗花這一中國傳統工藝中呈現出的燦爛文化,感受到漂亮窗花的完成也需要不斷地嘗試、持續地付出努力,從而感知勞動的偉大。同時,勞動價值觀還應包括安全觀念,在學習剪紙的過程中,教師教會低年段學生安全使用剪刀等勞動工具,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安全觀。因此,小學階段的勞動教育側重于價值觀的培育,在內容和評價上也要與之相對應,多維度地評價勞動教育,使小學生從小樹立積極的勞動價值觀,從而受益終身。

小學勞動教育是新時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應有之義。教育者應站在新時代的坐標點上,賦予勞動教育新的立意,努力開創勞動教育新的局面。同時,在勞動新課標的指引下,使勞動教育真正落地,處處呈現熱情高漲的“真勞動”、受益終身的“真教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3]教育部.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4]檀傳寶.勞動教育論要[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

[5]姬文廣,韓董馨,李建華.一體化、做中學、主任務、活課程——新時代勞動教育課程質量評價的“四把尺子”[J].人民教育,2021(8).

[6]鄭彥宏.新時代普通高中勞動教育的實踐與探索[J].遼寧教育,2022(8).

[7]李莉娟,周宇琦,張濤.核心素養視域下“和雅”勞動教育課程的開發與實踐[J].遼寧教育,2022(15).

(責任編輯:趙春艷)

作者簡介:王冉,蘇州大學實驗學校教師。

猜你喜歡
勞動素養
“三全育人”視閾下高職學生勞動素養培育路徑探析
高職院校學生勞動素養提升的路徑探索
勞動涵養幸福人生 實踐助推健康成長
對“停課不停學”背景下居家勞動教育的思考
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踐觀照與理性回歸
培養行動力:走向“新勞動教育”的“立新”實踐①
農村中小學學生勞動素養現狀分析
當前農村中學學生勞動素養存在問題與對策
“陽光菜園”:提升留守兒童勞動素養的策略研究
農村初中生勞動素養缺失原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