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園協同下幼兒勞動養成教育的實踐探究

2022-12-28 03:47董瑞霞
遼寧教育·教研版 2022年12期
關鍵詞:勞動素養勞動教育

摘要:在幼兒階段開展勞動養成教育是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培養全方面新型人才的基礎。幼兒園和家庭作為兩大教育主體,需要提供強有力的雙向支持。家園雙方在教育過程中通過開展多維度交流、舉行多層次合作、創設多形式活動,在觀念與行動上實現深度協同,培養幼兒養成熱愛勞動的觀念,學會勞動基本技能和方法,形成樂于勞動的品質,最終達到享受勞動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家園協同;勞動教育;勞動素養

勞動教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一環,是其未來成長的奠基工程。幼兒園和家庭作為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兩大重要陣地,在實施勞動教育時需要共同努力。然而,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目前幼兒勞動教育的開展仍然集中在幼兒園,部分幼兒在家與在幼兒園的行為表現不一致,家長存在溺愛、不愿放手、包辦代替等現象,幼兒在園養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回到家沒有得到延續和發展。家長往往扮演著迎合者或是任務執行者的角色,家園合作流于表面,存在家長與教師教育觀念偏差、勞動教育內容割裂等問題?!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提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指導、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币龠M幼兒勞動觀念養成、勞動能力提升、良好勞動品質形成,需要家長和教師在觀念和行動上達成有效協同。因此,在家園共育中,既要讓幼兒園的教育理念融合到家庭生活中去,也要讓家長真正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來,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雙向互動中促進幼兒勞動素養的形成。

一、多維度交流,推進家園共育觀念統一

教育觀念的統一是促使家長產生共育行為的前提。然而現實中,家長往往受傳統觀念影響,在教育觀念上與教師存在偏差與分歧,致使共育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家長在思想上對幼兒勞動行為有所排斥,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安全問題,這在無形中干預、剝奪了幼兒自主勞動的權力,導致幼兒在家中的勞動愿望遠低于在幼兒園。

為了促進家園共育,幼兒園可開辟線上線下多渠道、多維度溝通交流的方式,向家長傳達正確的勞動教育觀念,支持家長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前期,幼兒園可以通過家長會、家長沙龍等形式與家長面對面交流,向家長傳達勞動教育的正確教育理念和價值觀念,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勞動教育認知,引導家長將幼兒從過度保護中釋放出來。中期,幼兒園可借助公眾號、家長課堂等數字化平臺,定期推薦家庭勞動教育方法,并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勞動教育進度,引導家長為幼兒創造更多的勞動機會,使家長給予幼兒充分信任,鼓勵幼兒的勞動行為,尊重幼兒的勞動權利。后期,幼兒園可挑選優秀的家園共育案例進行分享,邀請家長分享在家中開展勞動教育的體驗,促進雙方積極探索合作路徑,提升共育效果。最終,使家長明確自身在勞動教育中扮演的重要作用以及所需承擔的責任。

二、多層次合作,增強家園共育行動協同

家長和教師在具備了統一的勞動觀念后,需要多層次、多領域深度合作,做到協同一致,主要體現在勞動教育課程開發、資源整合以及機制建設三個方面。

(一)在勞動教育課程開發中的合作

勞動教育注重系統化、一體化和持續化,園所必須有與之相匹配的課程體系。幼兒園應組織專項教研小組,研讀《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結合幼兒身心發展需要和興趣點,參考大量相關文獻,并集教師、家長、專家等多方力量,共同確立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勞動教育目標維度及勞動教育具體內容。通過明確勞動教育發展方向,使教師在勞動教育實踐中有明確抓手,也幫助家長了解教育方向,使其更好地完成共育工作。此外,幼兒園可以聘請行業專家或骨干教師,在線上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勞動教育課程專項培訓講座,加強教師和家長的指導能力,從而更好地幫助幼兒成長。

(二)在勞動教育資源整合中的合作

家園雙方應在生活中滲透勞動教育,營造共同勞動的氛圍。幼兒園可有針對性地整合家園中蘊含的勞動教育資源,并與社區或公益組織聯合,為幼兒創造更多勞動實踐機會。一方面,幼兒園可以在班級中設立專門的勞動生活區,用于收集家庭中可利用的勞動素材。如將衣架、舊衣服、毛線等投放到區域中,方便幼兒通過學習和操作掌握勞動技能,鍛煉勞動能力。另一方面,幼兒園可共享家庭教育資源,建立主題資源包,形成與主題相關的繪本故事資源,以及音頻、視頻等數字媒體資源庫,從而發揮雙方的資源優勢,拓展勞動教育內容。

(三)在勞動教育機制建設中的合作

幼兒園可引導家長參與勞動教育保障體系、評價體系等制度的建設。在反饋評價階段,幼兒園與家庭應結合現有的勞動教育評價準則,共同研制符合雙方實際條件的勞動教育評價標準體系。在評價體系中,將勞動教育的場所、方式、頻次、效果等納入評價指標,合理應用過程性、發展性、總結性三種評價方式,并發揮各自優勢,切實推動家園協同下勞動教育的深度展開。此外,家園還要聯合制定勞動教育監督機制,組建具有公信力的課程督導和監測隊伍,使其擔負起監督責任;家園應按照制度程序,定期對雙方的工作進行雙向監督和指導,確保勞動教育有效落實。

三、多形式活動,促進幼兒勞動素養提升

提高勞動素養是勞動教育的最終目的,家園協同促進幼兒提升勞動素養是幼兒勞動教育的重中之重。家園只有在形式多樣的勞動活動中尋求恰當的共育方式,才能有效配合,最終使幼兒愛勞動、會勞動、享受勞動。

(一)熱愛勞動,養成正確的勞動觀念

勞動教育不僅僅是勞動觀念、勞動行為的培育,更是要引導幼兒從勞動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幼兒園可以借助植樹節、世界地球日、勞動節等契機,開展勞動教育專題活動。通過多樣的共育形式,滿足幼兒多元的勞動需求,調動幼兒勞動的興趣。例如,植樹節,幼兒園不僅組織幼兒照顧園內的綠色植物和花草,帶領幼兒為種植園地拔草、松土和施肥外,還要求幼兒主動給家里的花草、植物澆水和施肥。世界地球日,前期,幼兒園向全體幼兒宣傳綠色出行的重要意義,宣講綠色出行的必備知識;隨后,開展親子綠色出行活動,鼓勵幼兒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健步行走、騎自行車,以及和父母共同繪制綠色出行宣傳畫等。勞動節,幼兒園發起線上親子勞動打卡活動,舉辦技能大賽,評選勞動能手,并征集家庭勞動小故事,喚起幼兒對勞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建立勞動光榮的認知,逐漸形成熱愛勞動的觀念。

(二)學會勞動,提高基本的勞動能力

一方面,幼兒園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家園一體化勞動教育目標引領下,科學制定各維度下具體的教育內容和活動主題。例如,小班以自我服務為主,下設衣、食、住、行四大主題活動;中班從自我服務過渡到集體服務,包括為他人、為園所、為家庭服務等主題;大班在此基礎上向社區、社會服務等方面拓展。教師圍繞相應勞動主題創設豐富的勞動內容,并在一日生活、區域游戲、過渡環節、環境創設中滲透勞動教育內容。另一方面,幼兒園根據勞動教育目標,確定了以幼兒園勞動為核心、家庭勞動為補充的家園共育勞動任務清單,每周向家長發放。清單中,教師向家長介紹幼兒園本周的勞動內容、培養目標以及家庭勞動建議,請家長填寫幼兒家庭勞動的完成情況,并督促幼兒在家完成與主題對應的勞動任務。教師則結合幼兒園專題活動,及時跟蹤、觀察、了解家庭勞動的進展情況,保證幼兒勞動知識和勞動技能在多樣化的勞動鍛煉中得到有效提升。通過家園共育,幼兒在多次鍛煉中不斷深化勞動認識,提升勞動能力,獲得勞動自豪感。

(三)樂于勞動,形成良好的勞動品質

勞動品質是培養幼兒勞動素養的關鍵內容,是隨著幼兒成長而內化的一種人格品質,體現為日常的自覺行為與思考方式。家園可以通過角色體驗、榜樣激勵、故事引導、行為強化等方法,引導幼兒塑造良好勞動品質。例如,通過學習勞動榜樣的勞動行為和精神品質,豐富幼兒對不同職業的理解,調動其勞動積極性。在家庭中,家長可以借助職業便利,帶領幼兒走近自己的工作崗位,深入自己的工作環境,使幼兒體悟家長工作的辛苦不易。在園所中,幼兒園可以組織幼兒擔任小記者,負責調查、采訪園內的優秀勞動者,并為幼兒創設一些職業體驗機會。幼兒園還可定期安排幼兒承擔班級值日生、小班長、圖書管理員、分餐員、園所環保小衛士、小值勤管理員等工作,引導幼兒通過親身感知、體驗操作,等形式加深對勞動的理解、對勞動人民及勞動成果的尊重,提升幼兒勞動的積極性與責任感。教師可及時鼓勵幼兒主動承擔勞動,在勞動過程中表揚幼兒認真專注的行為表現,進而激發幼兒的勞動內驅力。由此,幼兒合作、探究、創造性的勞動行為在家園共育中得以展現,并逐漸錘煉勤勞勇敢、吃苦耐勞的勞動品格,建構起樂于勞動的美好品質。久而久之,幼兒學會熱愛勞動,懂得欣賞和享受勞動之美、勞動之樂趣,這為其身心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袁玥.幼兒園勞動教育的現實困境及實施策略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21.

[2] 劉晶晶.幼兒園勞動教育的現狀及對策探究[J].教育觀察,2021(20).

[3].羅澤意,寧芳艷.幼兒勞動教育家校合作中的家長認知、溝通和參與[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2(9)

[4] 紀德奎,陳璐瑤.勞動素養的內涵、結構體系及培養路徑[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1(2).

(責任編輯:趙春艷)

作者簡介:董瑞霞,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東薈幼兒園高級教師。

猜你喜歡
勞動素養勞動教育
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踐觀照與理性回歸
當前農村中學學生勞動素養存在問題與對策
“陽光菜園”:提升留守兒童勞動素養的策略研究
鄧穎超的婦女勞動教育思想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農村初中生勞動素養缺失原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